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共18篇.docx
《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共1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共18篇.docx(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共18篇) 第1篇: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按照市疾控中心战线工作要求,结合本中心实际情况 ,本中心制定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健全工作制度制定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明确慢性病报告责任人。二、慢性病管理工作(一)利用健康体检、门诊病例资料和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录入微机管理,建档率达到100%。制定查阅、保密等工作制度,并专人负责保管;档案书写规范,再上填写完整,做到定期更新。(二)监测工作1、慢性病发病与死亡监测对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及肿瘤)的新发病例和当年死亡病例进行登记,掌握慢
2、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2、危险因素监测制定危险因素监测实施方案,对门诊患者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登记,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三)健康状况调查掌握辖区人口自然情况及慢性病患病与发病资料,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评价,做出社区诊断报告。(四)慢性病管理1、高血压患者管理接诊医生对35岁以上病人测量血压,并登记其基本资料,要求首诊测血压率达到100%;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制定完整的诊疗方案;分组管理定期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等,半年对高血压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2、糖尿病患者管理对糖尿病高危人群测量血压和血糖,并将筛查结果进行登记。规范
3、管理糖尿病患者,分类管理定期随访,监测血压和血糖,指导患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等,半年对糖尿病管理和控制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评价。(五)健康与健康促进根据本社区慢性病发病情况及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讲座、咨询等形式多样的健康与健康促进活动,以进一步普及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增强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开展高血压和糖尿病健康讲座各2次以上/年,同时利用高血压日、脑卒中日、心脏病日、糖尿病日和世界卫生日等进行主题宣传活动,提倡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患病风险,及时上报宣传总结和照片。三、社区诊断报告收集、汇总本社区的自然情况,了解辖区主要的健康问题和卫生服务利用情况。
4、四、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本社区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相关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慢性病防治工作质量。五、工作检查六、每月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工作中的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加以解决。七、报表 按时上报半年慢病防治工作报表八、工作总结及时汇总全年慢性病防治工作情况,填写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档案。并于年1月20日前上报并备份存档。堰头防保站 年2月12日第2篇: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根据国家、省、市级慢性病防治规划方案和要求,结合本区实际情况,以确保我区全民健康为目的,在认真分析、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制定年我区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
5、逐步建立慢病基础信息系统,利用现有网络对高血压、糖尿病和恶性肿瘤的新发首诊病例进行网络直报工作,由领导分管此项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定期对慢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督导。2、督促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内重点人群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3、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和生活方式干预,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建档、纳入健康管理,并定期随访,以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4、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
6、务机构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我区疾控中心管理、评价,综合性医院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5、加强健康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6、逐步在辖区内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二、建档和健康管理目标:1、辖区内居民健康建档率城市50%、农村30%。2、辖区内高血压健康管理率城市50%、农村30%;规范管理率城市10%、农村5%,控制率城市30%、农村20%。3、辖区内2型糖尿
7、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城市50%、农村30%;规范管理率城市10%、农村5%,糖尿病控制率城市30%、农村10%。4、辖区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率城市60,农村50。三、实施计划:根据国家、省级慢性病防治规划、方案和要求,组织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规范要求,指导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35岁及以上居民开展高血压、2型糖尿病筛查,(为35岁及以上居民首诊测血压,筛查高危人群,建议高危人群每半年至少测血压一次、每年至少测空腹血糖一次和餐后两小时血糖一次,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发现高危对象
8、与患者进行确诊,对原发性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建档纳入健康管理,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分类干预,如(定期的随访,每年至少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对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纳入健康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进行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做好相关记录,每年至少随访4次,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四、培训:定期地辖区内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有关慢病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以提高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管理质量。五、督导和考核:为促进慢病预防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改善慢病预防控制的工作质量,每半年督导一次,并将督导意见及时反馈,以便
9、改进工作方法。由区卫生局组织的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每半年考核一次,并将考核结果进行通报,鼓励、表扬先进单位,批评落后单位。第3篇: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司徒中心小学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当今世界慢性病已成为健康杀手,慢性病的防治刻不容缓。我校把慢性病的宣传、防治工作提到一个重要的高度,把慢性病健康工作纳入教学计划,扎实开展,注重考核检查,学校教学、德育、后勤等各部门分工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慢性病最好的治疗就是预防,学校进一步强化对广大师生的健康宣传,做好师生体质健康监测,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制定了预防工作方案:一、工作目标提高学生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建立有利于慢性病防
10、治的校园环境,纠正不良生活行为,提高全校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控制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趋势,改善生活质量,建立符合实际的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二、组织机构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成立慢性病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 长:张合顺(校长)副组长:杨国生陆志才吴爱忠成 员:吴冬晖、华 杰、郑锁荣、曹中华郑卫国、杨月华、贡振华、杭云震三、主要工作一、广泛宣传,开展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课,保证每学期10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
11、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二、改善师生教学、学_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_惯。努力改善学生学_,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三、积极争创示范食堂、示范单位活动。对照江苏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积极争创示范单位和示范食堂。按照职责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众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_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
12、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五、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组织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及体育活动,冬季长跑等。六、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如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等,加强监测,努力实施矫治计划。第4篇: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吴集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的加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致残率、致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
13、康并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慢性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而慢性病的防治的重心则在社区,慢性病的社区预防是慢性病防治最有效的手段,社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慢性病防治的效果。我院要充分认识慢性病防治的重要性,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项目服务的考核目标,创造支持性的环境,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道路。根据萧县慢性病防治相关文件的要求,特制定今年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1、利用居民健康档案和组织居民进行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早诊率和早治率。2、建立居民35岁以上首诊量血压制度。3、加强村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随访
14、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的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和知识和技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4、以我院为基础,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防治入手,探索建立萧县赵庄镇卫生院管理、评价,村卫生室协助诊断、个体化治疗、提供技术支持,我院随访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管理模式和机制。5、加强健康和健康促进,定期开展高血压、糖尿病专题知识讲座及大众宣传,普及社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的防治知识,控制各种危险因素,提高人群的健康意识。6、建立规范化的高血压、糖尿病档案管理体系。二、建档工作目标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服务人口基线调查率大于5%;2、建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应
15、有随访记录、治疗记录及健康记录。三、高血压工作目标1、发现及筛查登记高血压患者;2、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率60%,其血压控制率60%;3、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达60%。四、糖尿病工作目标1、发现并登记糖尿病患者;2、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管理率30%,血糖控制率到50%;五、实施计划建立慢病网络直报系统和工作制度;对社区一般人群、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开展预防控制工作,在社区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综合防治机制。镇卫生院年6月3日第5篇: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一)、任务目标1.执行35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制度;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2.对
16、新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病人必须建立规范完整的档案资料,建档率和规范管理率达95%以上,有效随访率达85%。3.辖区内35岁以上户籍居民高血压发现登记率应达85%,糖尿病发现登记率应达2%以上。4.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和肿瘤的上报资料准确、完整、及时。(二)具体措施1、有专人负责社区各项慢病防治工作。2、发现可疑结核病人立即转区结核病防治机构进一步检查,不准开抗痨药。3、对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实施全程督导治疗。规范服药率要达98%以上,工作计划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并及时嘱病人按时做必须的检查和送痰复查,出现副反应及时处理或报告。4、对户籍人口实施20岁以上社区居民首诊测血压,35岁以上居民每年至
17、少测一次血压和血糖,做好居民的周期性体检(一年一次或二年一次)。5、掌握辖区居民高血压、糖尿病人数,有规范完整的病历档案和名册登记(高血压发现登记率达5%,糖尿病达2%),规范管理和随访率均达95%以上。每季、半年、年终的评估中等各项工作指标,血压控制达标率、血糖控制达标良好率和个案效果评估,均应达到要求。6、掌握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常住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有花名册,健康档案等资料齐全,开展老人周期性体检工作,有开展工作记录及资料。7、按要求对重点人群督导访视,并有记录。8、按照慢性病防治要求,及时、准确、完整、规范地将慢病防治工作相关原始资料统计成报表,按时上报。9、按照各类慢病防治的需要
18、积极开展相应的慢病防治,健康宣及健康促进工作。第6篇:学校慢性病防治工作计划学校*年慢性病防控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创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结合学校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特制定年工作计划。一、建立组织、完善网络、落实责任为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责成专门科室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具体安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
19、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将慢性病防治、健康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处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二、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实施干预管理。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通过每年一次的师生体检,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报镇人民医院及时建档管理。之后,配合镇人民医院医生严格按照防治方案相关要求及患者的临床评估级别、类别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理与干预,填写慢病管理卡(册)。我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发放健康处方;
20、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和管理卡;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以及盐勺、油壶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四是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相关防治知识并接受咨询。三、广泛宣传,开展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普及慢性病
21、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四、积极争创示范食堂、示范单位活动。对照江苏省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积极争创示范单位和示范食堂,试行在食品加工中推行“食品营养成分标签”。按照职责分工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大众自我防范和保健能力。五、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_生活中更便捷
22、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六、改善师生教学、学_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_惯。努力改善学生学_,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要求教师经常性督促学生良好学_惯的养成。如注意书写要求,坐姿正确等。七、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组织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及体育活动,冬季长跑等。八、做好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对学生中常见病、多发病,如近视、龋齿、肥胖、营养不良
23、等,加强监测,努力实施矫治计划。篇2:学校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小学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情况汇报材料为了创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按照区部门、区卫生保健所,区防疫中心的具体要求,学校根据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校园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汇报如下:一、学校基本情况小学有近60年的办学历史,校园占地面积近9亩,区级示范学校、科技特色学校。学校一至六年级共33个教学班,学生1373 名。教职员工97名。学校坚持“人人探行,放眼未来”的办学理念,构建“动手动脑,快乐成长”的校园文化,以素质为核心,提高教学质量,年年在区办学水平综合考核中获得一等奖,在社会上也享有很好的赞誉度。二、
24、工作措施(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机制。1、学校成立了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由校长、书记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部门主任、大队辅导员、保健医生、各班班主任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卫生室,领导小组重点负责全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领导,制定并审议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和年度工作任务,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的宣传。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晰,责任清楚,各司其职,保障了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2、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学校将慢性病防控与卫生工作及健康工作结合,建立健全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环境卫生制度、个人卫生制度、校医室管理制度、因病缺课病因追查与等级制度、新生入学入托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慢性病 防治 工作计划 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