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上人精彩答疑.doc
《慧净上人精彩答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慧净上人精彩答疑.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慧净上人精彩答疑三心之义自力三心与他力三心问:在观经四帖疏中有提到以要门的定散二善 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但是否确定往生没有说,而是说在弘 愿的地方。是否要具足三心之后,定散二善的回向才能往生?若没有具足三心,即使以定散二善的 功德来回向也不能往生?第十九愿讲修诸功德,以诸行回向,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一样来接引,那他有没有具 足三心呢?答:三心有分自力三心与他力三心。第十九愿是属于自力三心。第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 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第十九愿的内容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这样的内容就涵盖定善跟散善,四帖疏就说回 斯二行
2、求愿往生,所以以此功德回向也能往生。只是这 个回向是靠他所修的功德来回向,这个叫自力三心。问:以定散二善的自力三心回向,也能往生吗?答:对。但如果没有回向的话,就不属于观经四帖疏所说的定善和散善的范围,必须回向才属于净土门中 的要门。如果没有回向就不是要门,跟净土门就 没有关系,是属于圣道门。净土门有分要门与弘愿,善导大师进一步说杂行与正行。杂行也能往生,但必须回向;如果是正行,有回向、没有回向都 必定往生。就好像从高雄开车往台北,一旦开车上了高速公路,不管有回向往台北、没回向往台北,都无所谓, 因为这条路本来就是通往台北,他本来就是向着台北前进 的。那如果路很多条的话,就必须对准,一一回向
3、弘愿门就是专称弥陀佛名,就好像开车上高速公路,就只有 这一条路,没有叉路。所以阿弥陀经说要一心不乱,一心就是一条路直进的心,有一心,无二心,有一行, 无二行,专一不二,不杂不乱。问:不是也说回斯定散二善求愿往生,很难吗?答:对,因为那是难行道。为什么呢?因为定善我们不可能做得到,以现在来说, 可说没有人能做到;而具足散善的人也很少。散善的内容就是三福、九品,九品主要是指上品与中 品。三福的第一福是世善(世间的善)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有多少人能做得圆满呢? 第二福是戒福 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弘一大师、蕅益大师他们都自言惭愧,不具足了,更何况是 我们。第三福是行福
4、一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能做到的少之又少。所以,想以定善的功德来回向,可说没人,因为那必须入定修 十三观;而能以散善功德来回向的也很少。因此,真正能以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而往生的很少。不过,修诸功德的范围很广,布施一块钱也算是诸功德之一, 这样回向也照样往生。阿弥陀佛就是假藉你这样的发心而接 引你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你只要愿意到我这里来,即 使你以布施一块钱来回向,我也要接引你。其实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是没有条件的,阿弥陀佛真正的心意是:即使 你连布施一块钱的善事功德也没有,没关系,你只要念佛, 就足够了。为什么?我们所修的功德跟阿弥陀佛的名号怎么能比呢?阿弥陀佛的名
5、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阿弥陀 佛的本体是阿弥陀佛五劫思惟之广大弘愿,永劫修行之无量 德行,愿行圆满所成就的,所以,这句名号叫作万德洪名。 我们凡夫所修的功德连大海的一滴水都算不上,而阿弥陀佛 的功德是超越大海、遍满宇宙的。所以我们就领受弥陀的功 德,领受弥陀的功德就是只要念佛就可以了。这就是第十 八愿弘愿与第十九愿要门的不同。这样的教理,如果没有深入这个法门,是了解不来,也分辨不出的。还有,如果是凭靠自己的功德(自力)而求往生的,一方面 因为自己的功德不是真实的,是有漏的,一方面等同于疑惑 佛智,所以到极乐世界就暂时在胎苞里面。而念佛的人一方 面因为是直接跟阿弥陀佛机法一体、佛凡一体的,一方面等
6、 同明信佛智,所以就不在胎苞。这种教理比较微细。问: 专一于净土法门的莲友,很多就是每天诵经,也每天念佛,这样一直行到临命终,可以往生吗?答:看他是诵什么经。问:像普门品地藏经。答:这是杂行,因为普门品地藏经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没有关系。 虽然观世音菩萨跟阿弥陀佛有关系,但是普门品并没有 说到极乐世界与回向往生。问:如果他们一直是有回向的,这样能往生吗?答:也能往生,只是那都是难行道,没有回向就不能往生了。重点在于必须是真的回向。 善导大师就讲:诸方道俗,解行不同,专杂有异。 但使专意作者,十即十生。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因为是杂行,又没有恳切回 向往生的话,那就不能
7、往生了。所以虽然修杂但还能至 心,这样才能够往生;如果不至心,就不能往生。所以我们强调,要专靠阿弥陀佛,专称弥陀佛名,原因就在这 里。其他的善行,我们也是随缘随分该做的,只是往生不是 凭靠那些。像孝顺父母,那一定是要的,不管学不学佛都应 该孝顺父母;奉事师长也是一样,为人本来就该如此;慈心 不杀、修十善业,对我们来说也是能做到的就尽量做,只是 不靠这个往生,靠的还是名号。因为知道虽修三福,但修不 圆满,而只要念佛,一切具足。问:这样的一个杂行的人,怎样透过三心转到弘愿呢?答:要有机法两种深信。第一,晓得自己所修的行不是真实的功德;第 二,晓得往生的正因不是那些,而是名号。一个人如果了解自己所修
8、的行不是真实的功德,而且自己根本是 贪瞋痴业障深重的凡夫,靠自己的力量完全没有办法出轮 回,也没有办法往生;但是我们往生的功德阿弥陀佛都已经 完成了。如果有这个理解的话,一转进来就是机法两种深 信。有机法两种深信的人,他会随缘随分行善,但不 会靠自己的善,因为他知道自己所做的还是有漏的,也知道 自己还是烦恼的凡夫、罪恶的凡夫,因此他会完全靠阿弥陀 佛。一个人如果没有机法两种深信,都还会靠自力,认 为自己还能修这个、修那个,然后作为回向。这是高估了自 己,怀疑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说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可是他还打一个问号:难道我是罪恶生 死凡夫吗?我吃素、行善、受戒,也会念佛、诵经、拜忏
9、对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不能肯定。所以,善导大师解释三心时,将至诚心解释为真实心,要做一个内外真实的人。这就是一面镜子。这一面镜子说是要真实的 心,一照之下,我们没有真实的心,那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 个人呢?啊!是罪恶生死凡夫。所以,从至诚心弓I导我 们进入机深信。还有,我们没有功德可以回向,也没有真实心可以回向,所以当然也没有回向发愿心。由回向发愿心的解释,照出我们没有功德也没有真心的 回向,只有阿弥陀佛才有功德也有真心回向,由此才进入信 受弥陀救度的法深信。所以,以至诚心让我们进入机深信,以回向心让我们进入法深信,这样, 三心都有了。以自力来说,就不是这样,所以自力三心 不是真的三心。 问: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人 精彩 答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