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政府财税政策效果评估.docx
《新冠疫情背景下政府财税政策效果评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冠疫情背景下政府财税政策效果评估.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冠疫情背景下政府财税政策效果评估摘要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在财税金融政策的积极配合下,我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当前全球疫情形势依旧严峻,对经济的冲击作用不容小觑。充分了解前期应对疫情的财政、税务、金融、外贸政策的落地效果,深入掌握当前社会主体在经营业态和用工方面的走势,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精准服务,有助于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多重挑战。文章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与2003年“SARS”疫情面临的宏观环境以及冲击影响的差异性,阐述财税政策应对危机管理的作用机理,剖析我国疫情防控的财税政策实践,评估政府财税政策效果,并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提出
2、财政支出结构性调整、精准减税降费等短期财税对策,以及完善应急资金管理制度、建立市场化危机防控机制等长期财税对策。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公共危机;财政政策;税收政策EvaluationoftheeffectofgovernmentflscalandtaxationpoliciesunderthebackgroundofthenewcrownepidemicAbstractSincethebeginningofthisyear,thenewcrownpneumoniaepidemichashadahugeimpactontheglobaleconomy.Withtheactivecooperati
3、onoffiscal,taxationandfinancialpolicies,mycountrysresumptionofwork,production,andbusinesshasachievedremarkableresults,butthecurrentglobalepidemicsituationisstillsevere,andtheimpactontheeconomycannotbeunderestimated.Fullyunderstandtheeffectsoffiscal,tax,financial,andforeigntradepoliciesinresponsetoth
4、eepidemicintheearlystage,andhaveanin-depthgraspofthecurrenttrendsinbusinessoperationsandemploymentofsocialentities,andguidefinancialinstitutionstoprovideaccurateservicestotherealeconomy,whichwillhelpactivelyrespondto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Themultiplechallengesfacedbythenormalpost-epidemicera.Th
5、earticlecomparesandanalyzesthedifferencebetweenthemacroenvironmentandimpactofthenewcrownpneumoniaepidemicandthe2003SARSepidemic,expoundsthemechanismoffiscalandtaxationpoliciesinresponsetocrisismanagement,analyzesthefiscalandtaxationpolicypracticeofChinas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andevaluatestheef
6、fectofgovernmentfiscalandtaxationpoliciesAccordingtotheepidemicpreventionandcontrolsituation,short-termfiscalandtaxationmeasuressuchasstructuraladjustmentoffiscalexpenditures,precisetaxandfeereductions,aswellaslong-termfiscalandtaxationmeasuressuchasimprovingtheemergencyfundmanagementsystemandestabl
7、ishingamarket-orientedcrisispreventionandcontrolmechanismareproposed.Keywords:COVID-19;publiccrisis;fiscalpolicy;taxationpolicy目录摘要11绪论61.1研究背景61.2研究目的和意义71.2.1研究目的71.2.1研究意义71.3国内外研究现状81.4研究方法及思路10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102.1相关概念界定102.1.1税收制度体系102.1.3税收优惠政策112.2理论基础112.2.1税收宏观调控理论112.2.2税收的公平与效率123疫情期间我国的财税政策
8、效果评估133.1疫情防控时期的财税政策实践133.2公共危机中财税政策的作用机理163.3应对疫情的财税政策效果评估193.3.1消费形势逐渐乐观193.3.2投资势头有所回升203.3.3外贸形势逐渐好转203.3.4复产复销就业升温214疫情防控财税政策面临的问题224.1短期内面临的问题224.2长期看面临的问题234.2.1税收法定原则和应急财税政策出台的权衡234.2.2应急资金管理制度问题234.2.3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不匹配244.2.4经济自发调节能力较弱245疫情防控财税政策的完善对策245.1短期政策:突出应急作用,注重精准发力245.1.1宏观调控以财政政策为主
9、255.1.2多渠道筹集财政资金255.1.3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265.1.4综合布局实施精准减税265.2长线政策:强化法治原则,构建长效机制275.2.1健全危机管理财税政策的法律保障275.2.2完善财政应急资金管理制度275.2.3建立市场化的危机应对防控机制285.2.4优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与财权配置28参考文献291绪论1.1研究背景2002年“非典”疫情(SARS)和还在持续的“新冠”疫情(COVID-19),是我国比较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且都是由局部性的疫情逐渐向外扩散,最终演变了国际范围的公共卫生事件或全球“大流行病”。这两次事件对我国和国际社会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
10、不良影响。不但损害了我国公众群体的健康,并且扰乱了社会运转的正常秩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疫情较严重地区、地方政府釆取封锁等强制措施的地区,三大产业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失业率随之上升,市场机制停摆,地方消费也较难在短时间内恢复。此时就非常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即让政府人为来推动经济的恢复和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也决定了,财税体系和政策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比起“非典的完全措手不及,应对本次“新冠”时我国己积攒了一定经验,在短暂的调整后就有序抗疫,但是在税收政策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间。公开资料显示,“非典”疫情的全过程大概为3、4个月的时冋,从扩散期到爆发期最后至期,也就是
11、2003年上半年期间,持续过程不长,但是影响并不小。“非典”情况较为严重的疫情持续期,岀门在外进行消费的人急剧下降,五一假期也被取消,第二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速明显下降。为此,我国财政税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来有效应对疫情并助力经济复苏,这对当时经济的穏定、恢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今年突发的“新冠”带来了更大、更直接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恢复也需要投入更大力气、更多时间。但在此次疫情发生后,相关财税部门的反应要比之前更快速、有效,出台的税收政策更多、覆盖面更广、针对性更强,税务总局1月30日发布的税总函(2020)19号文,到湖北省针对本次疫情出台的地方性财税政策,再到现在几乎各
12、省市都以及制定岀台了相关税收政策,数量和覆盖面上有很大提升,能够说税收政策在此次“新冠疫情应对中比以往发挥了更大的作用。从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都能够看出来,各级财政出台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并产生了一定的政策效应,但同时也能从中看出我国当前应该类事件的税收政策体系还存在体系性、针对性不强等诸多不足。近期也有很多国家针对“新冠疫情出台了系列财税政策,对我国来说也具有研究和借鉴的意义。在此背景下,作为重要调控工作的税收政策,如何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也成为了重要的议题。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充分了解前期应对疫情的财政、税务、金融、外贸政策的落地效果,深入掌握当前社会主体在经营业态和用工方面
13、的走势,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提供精准服务,有助于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后疫情时代面临的多重挑战。1.2.1研究意义(1)理论意义首先,本文将结合西方经济学,财政,税收,法律,公共管理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研究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政策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现有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本身的制定和其发挥的实效逐一展开分析。从税收政策体系的研究上看,关于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较为缺乏体系性、整体性,本文也将抓住这个现状,结合“非典”、“新冠”两次重大疫情进行分析,着重以本次“新冠期间的最新政策进行优化研究。此外,论文将通过度类别、分阶段地对国内现有税收政策进行归类整理,对政策数量、政策
14、力度、政策效应等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进行全面、科学的研究。并且论文计划釆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尝试建立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析税收政策发挥的影响,对现有理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提供了新的思路。(2)现实意义本文将基于多种研究方法的结合,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优化政策建议,以达到健全和优化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体系的目的。在分析过程中将着眼于我国当前税收优惠政策对于积极抗击疫情、主力复工复产的效用研究,找到存在的不足。论文致力于最终提出能够配合国家整体方针政策的税收政策,提出具有实效性、可行性的政策建议,增加其整体性、社会主义特性,推动我国税收政策更好地助力“抗疫”和经济恢复。1.3国内外研
15、究现状杨默如(2011)则通过将税收政策分为一般性和特殊性两类进行具体分析,指出当时的税收政策在灾害应对条款方面还有薄弱之处,如优惠条款未集中列举、对于灾后重建或灾前防范方面的支持措施较少等问题。张萌(2020)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总结了我国出台的税收措施从目的来看主要能够分为防控疫情、复工复产、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稳定外贸外资四个方面,他也指出理应进一步结合财政收支,特别是财政“预备费,岀台更大力度的政策,构建体系,让财税政策能够发挥更大作用。总结两次疫情期间的财税政策,李明、汪哓文(2020)将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划分了三大类,一类是一般性税收政策即持续稳定都有的,第二
16、类是临时性的即疫情发生后发布的,其中对比能够看出我国的税收政策在“新冠”期间出台的量更多、力度也更大,最后一类是地方性自主补充的政策。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现有的税收政策还存在缺乏完整体系、形式较为单一、征管措施不完善等不足。能够看到,我国当前应对该类事件的税收政策已有雏形,但还有很多问题。近期新型冠状肺炎(C0VID-19)的爆发引起了国际性公共卫生危机,国外学者也迅速开展了如何使用财税政策积极应对的相关研究。特别是在本次应对过程中,“中国方法取得了很大成效而国外疫情反复爆发的情况下,很多外国研究者还提出从中国的研究成果中汲取灵感,并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HibaHafizetal.
17、2020)主要针对如何使用金融和财政政策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他们提出了面对“新冠疫情的迅速蔓延,政府政策和法律都要及时跟进,此外文章主要研究了美国己正式签署成为法律的首部家庭冠状病毒应急法案(H.R.6201)的条款内容,比如其中雇主能够凭带薪请假的记录进行税收抵免申请的规定,并从法律效力和经济效益的角度对规定、法条进行了分析,最终提出三点应对“新冠”危机的建议:唯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提供社会保险、有效管理系统性的经济和财政风险、鼓励处在严重地区的人们帮助控制疫情的蔓延。文章研究针对性比较强,但能够看出研究结论并没有得到非常具体的针对财税体系如何发挥作用。AlistairMil
18、ne(2020)认为“新冠”主要会带来较明显的经济冲击(EconomicShock),并与1918年西班牙流感、2007到2008年的全球经济危机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政府要提供有效的补充性财政政策(CompensatingFiscalPolicy)来应对主要的经济,从而避免大量企业的破产和失业。ReuvenS.Avi-Yonah(2020)建议理应对那些在此次疫情中获利的企业征收超额利润税,从而补充政府在应对疫情过程中的公共支出。该类学者更多注重的还是税收补充财政的作用,对于税收政策本身如何发挥“杠杆”作用、应对社会危机,并没有深入的研究。对上述国外文献的研究可看到国外学者对于独立税收政策的
19、研究还比较少,并且大多数研究还是聚焦在对于公共支出大量产生之后财政如何进一步补充损失而非发挥税收政策作用稳定社会、抗击疫情。但是确实有很多国外学者认为,在突发公共事件等情况发生时政府应该有所作为,并肯定了财税政策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发达国家整体的应急系统特别是财政方面有我国值得借鉴的地方,而通过对“新冠”肺炎中发达国家与我国的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或许会给带来新的研究结论。1.4研究方法及思路(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首先全面地了解我国现有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税收政策,并进行整理和归类,作为研究的基础;通过文献了解国外研究成果、成功经验,为论文的研究结论增加更多可借鉴和拓展的内容。
20、2) 案例分析法文章通过搜集“非典”和“新冠”时期的经济数据,以“非典和“新冠”作为两个不同的案例,结合对比分析法,分析两次疫情岀台的税收政策运行效果,找到进步和不足之处。此外,全文分析过程中都结合了实际案例,使文章的论点更具说服力和实效性。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2.1相关概念界定2.1.1税收制度体系税收制度体系指的是一个国家在设计税收制度时,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组合、搭配不同类型、职能的税种,最终,形成了一种税制,其中主要税种相对明确,辅助税种能够发挥各自的作用并具有补充功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取向和税收管理水平是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2.1.3税收优惠政策税收优惠政策是财
21、税政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其内容主要就是对纳税人的税收负担给予不同形式的优惠,从而从整体上降低其税收负担,我国在现实中通过临时性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的主要是对纳税人实际税负实现减免,如果要将其名义税负降低,则可能需要对一般性政策或成文法进行修订,从法律法规的层面免除其该部分的税收负担。2.2理论基础2.2.1税收宏观调控理论税收宏观调控是指一个国家为了平衡供需关系和整体的经济架构,实现国家社会经济的相关发展目标,合理合法地使用税收,通过变化纳税人的税负而影响经济的政府行为。该类调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相机性。在诸多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国民经济会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形态,市场调节机制
22、也会不稳定地出现失灵,所以基于相机抉择的宏观调控措施能够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失灵的情况,税收政策也因为这个原因而产生“相机性,作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部分而发挥作用。第二,临时性。为发挥税收对政策主体的政策作用,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政府使用税收进行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过程中会明确最终的目标,当目标实现时,该政策则失去了作用或意义,至少在针对该目标来说就失去了效力,所以该调控方法具有一定的临时性。第三,法定性。该性质是我国的国情和税收制度体系决定的,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政府的各项政策和行为都理应是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受法律约束的。而我国税收政策也是税收法律约束的,使用其开展经济调控也建立在税法及各项
23、规章制度之上的。第四,间接性。国家通过税收对社会经济进行调控,是通过纳税人税负的改变这种方式来引导税收行为对象的决定和选择,以实现调控目标。根据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比如经济萧条时,就使用积极的税收政策来增加消费,降低纳税人税负,就能够增加可支配收入,但是纳税人是否会选择去消费,是不能确定的。政策效用一定程度依赖于纳税人选择,具有不确定性。根据税收宏观调控措施对税收法的不同影响,税收调控可分为税收类型调控,税收法要素调控和补充性调控。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所提供的财税政策能够被划分到税法要素调控和补充性政策调控,即一般性税收政策和临时性税收政策。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出台的税收政策主要想达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疫情 背景 政府 财税 政策 效果 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