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实践运用分析汇编.docx
《新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实践运用分析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实践运用分析汇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版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实践运用分析汇编 摘 要 微课具有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时代感强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学习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现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作品的设计主要围绕资源包、支持资源、课程信息资源等内容进行,其制作过程分为选题与设计阶段、制作阶段、审核与发布阶段。作品主要运用在教学、学习、教与学的交流、优化等方面,可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良性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增添教育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营造教学相长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 微课设计;信息资源;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x)23-00
2、22-04 202x年,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了“微课程”的理念,首创了声名远播的“一分钟的微视频”的“微课程”。由于所讲授的内容和形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广泛适应不同的学习要求,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水平,“微课程”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202x年,我国教育部启动“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微课迅速在全国各高校中兴起,并成为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能力提升的新动力。笔者于202x年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并获得广东赛区一等奖。本文将基于获奖课程如何有效控制景深(以下简称景深)进行分析。 一、微课的特点分析 微课全称“微视频课程”,是指基于教
3、学设计思想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较短的时间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主要包括资源包、支持资源、课程信息资源等部分。资源包是微课的中心内容,表现形式为微视频,主要包含“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相关内容;支持资源主要包括对微视频中所讲知识的各类支撑,如课程的知识结构图、案例文本、文献、网络链接、测验等;课程信息资源主要对课程资源建设的目标、重难点、注意事项等情况进行描述,对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外部“链接”。其短小精悍、主题鲜明、形象生动、时代感强的特点,受到众多使用者认可。 短小精悍。相对于传统45分钟的课堂而言,微课可谓是“浓缩”版课堂
4、甚至时间最短至1分钟,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学设计的重点、疑点、难点等。教师可以利用微课集中重点攻克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水平。相对于一节传统课堂解决的问题来说,微课解决的问题单一,内容精简。 主题鲜明。微课的一节课就是一个主题,或者就是一个环节、一种方法,甚至一种启示等,因此微课主题具有唯一性、单一性和特定性。这些主题可以是生活思考、教学反思、难题突破、重点强调,也可以是学习策略、教学方法等,还可以是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以及教学者、学习者重点关注的问题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例如,景深一课解决了“什么是景深及影响景深的要素”这一鲜明主题。 形象生动。微课采用大量的
5、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素材,有效刺激学生右脑,让学生在享受中不断获得知识,受到启示,促进反思,在无形之中不断成长。微课可以借鉴电影中的悬疑、意外、问题等刺激元素,让课程趣味十足,富有视觉黏性,激发学生不断探索知识的欲望。微课播放后,教学者能及时得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或者留言,获得反馈,课堂变成了人人参与、互相学习帮助、共同提高的课堂,使教与学变得形象生动。例如,景深一课属于摄影与摄像课程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在课程中导入了很多设问,引入很多色彩丰富的图片进行案例分析,同时将操作过程拍摄成照片作为课程素材,令人信服。 时代感强。微课是建立在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利用在线教学视频形式开展的
6、教学形式。教师与学生都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进行教与学,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不局限于教室等传统的学习空间,随时随地的享受“微课”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外学习的自主性。同时,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都比较小,能保持师生顺畅地进行在线看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下载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非常适合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二、微课的设计制作 (一)挑选与设计阶段 本阶段是微课的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挑选主讲教师、教学设计、内容设计等内容。第一,主讲教师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较高的教学水平和良好的教学风貌;同时,教师声音洪亮,富有节奏感,课堂感染
7、力强,能很好地调节秩序。第二,教学设计由选题、时间、教学过程结构、资源、教学语言等设计环节构成,其中,选题设计、教学过程结构设计最为重要。选题设计常以典型、重点、难点和疑点等内容为主要选择对象,是“小而精”的具体点而不是“广而宽”的知识面,并且知识点具有“*性”、“完整性”,能有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的热点问题。教学过程结构设计常以简洁完整为标准,包含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环节,在一条线索上突显重点内容。如景深以“景深要素”为微课切入点,通过问题驱动、集中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演示、课堂小结、课后练习等方式方法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听与练的过程中快速准确地掌握景深控制技术,具体见表1。第三、
8、内容设计可以采用“111模式”,即“用1个案例引入教学情景,带出1个原理/概念;通过1个原理/概念分析案例,同时也强化概念/原理的理解;利用1个总结、测试或操作实现知识的迁移”1。例如,景深就是以景深、光圈、摄距、背景间距、前后景深、光圈优先这6个要素为基点,用一个教学情景,引出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通过一次操作实现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 (二)制作阶段 本阶段是微课的关键阶段,直接决定微课的水平高低。根据授课内容不同,摄像方法、制作场地选择应该有所区别,其设备也需要有所改变。制作阶段主要处理好摄像、编制等工作。摄像方法常用的有:智能手机拍摄法、录屏软件录制法、手写板或交互白板和专业录屏软
9、件制作法、数码摄像机拍摄法。编制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授课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编制软件进行后期的编制处理。依据摄像类别,编制处理方式有:一是将录制的微课视频,导入到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二是直接用视频剪辑软件Premiere Pro、vegas等进行制作,注意管控好片头时间、字体,确保视频画面质量。同时,图片一般采用Photoshop、光影魔术手、美图淘淘等软件进行处理;声音通常采用Audition、Samplitude、FLstudio、Cakewalk、Gold wave等软件进行处理。根据景深教学需要,主讲教师准备数码摄像机、教具等设备配置,对授课过程、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设计 制作 实践 运用 分析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