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
《普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格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doc(1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篇 普格旅游发展环境、现状及前景第一篇 普格县旅游发展环境、现状与前景第一章 普格县旅游发展环境条件第一节 区位条件一、地理区位普格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0 49至10246 16,北纬2713至2750 。北接西昌,西连德昌,东与昭觉、布拖两县接壤,南与宁南毗邻。全县南北长68公里,东西宽46公里,幅员面积为1918平方公里,平面图形约呈长方形。(见区位关系图)二、行政区位 普格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5区(普乐区、螺髻山区、洛乌沟区、西洛区、小兴场区)、3镇(普基、荞窝、螺髻山)、31个乡、149个村、710个村民组。县委、县政府所在地
2、普基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通讯、交通中心。三、交通区位普格自古以来就是四川通往祖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县城地处省道西(昌)巧(家)公路中段,是川滇交通线路的节点,北距凉山州州府西昌市64公里,并分别距四川省省会成都市、云南省省会昆明市550公里。通过西昌与外部联系,有成(都)昆(明)铁路、川滇公路、正在建设中的雅(安)攀(枝花)高速公路以及可供起降大型飞机的青山机场等交通设施,利用飞机、火车、汽车,可通往成都、昆明以及省内外各地区。随着外部交通设施逐步建设与贯通县域的标美路建成,进入普格的交通条件将进一步改善。四、旅游区位普格位于中国西南川滇旅游大环线上,除与
3、西昌市、德昌县共同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螺髻山外,在凉山州外部既联通中国西部重要旅游城市成都、昆明等地,又与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乐山峨眉山毗邻,北距峨眉山仅300公里。在凉山州内部,以半日或一日车程,可与泸沽湖、马湖、金沙江大峡谷、泸山、邛海、卫星发射基地等景区景点相连,共同构成为四川西南自然生态与文化旅游目的地。这种在旅游网络上的有利条件,为普格发展建设成为单一旅游目的地以及与周边旅游景区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旅游产品奠定了基础。五、经济区位普格县处于攀西工业区的腹心地带,拥有丰富的光热、水利、矿藏以及农业等资源,是国家列为攀西安宁河流域开发的县份之一,也是对外开放县。县域内农业生物资源繁多,
4、具有发展“三高”农业的自然基础,有“早、稀、高、优”的特点,其中早市豌豆、蒜苔等蔬菜在全国享有盛誉。烤烟、蚕桑、畜牧、林果、甘蔗等支柱产业稳步发展,换代脐橙、蓖麻、芦荟、药材、反季节蔬菜等经济项目也有极大的发展前景。县域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金属矿有铜、铅、锌、铋、钼等,并有较丰富的硫铁矿。县域内水资源丰富,河流众多,水能理论蕴藏量38.68万千瓦,短期可开发5.25万千瓦,目前仅开发1.4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26.7%。六、文化区位 在中国西南金沙江南北地带、北到大渡河、南至红河的广大地区,是彝族同胞世代分布居住的区域,普格所在的大凉山是最大的彝族聚居地,是彝族文化的腹心。据学者考证,普格县甘
5、天地乡的日都迪散是彝族的第一个火把场,彝族的火把节即发端于此。所以,普格县被誉为火把之乡。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分为六个方言区。大凉山彝语属北部方言区,是彝族最大的方言区,操用这种方言的占彝族总人口的35%左右。北部方言内部又分为圣乍土语、义诺土语、所地土语等。在不同的土语分布区里,不但其语言有一定差异,而且服饰也有鲜明的特征, 有“大裤脚”、“中裤脚”、“小裤脚”的俗称。普格属于所地土语区,彝族男子身着小裤脚服装,故俗称为“小裤脚”分布区。七、区位条件分析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普格县的区位条件有以下的特点:1、普格县具有较佳的交通位置,距离州府不远,具备了依托西昌市、攀枝花市、成都平原经济圈以
6、及四川省内其它地区和直辖市重庆、云南昆明市作为主要客源市场开发旅游的基本条件。 2、普格县拥有较丰富的文化和自然旅游资源,尤其是彝族火文化和螺髻山生态独具特色,具备了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又处在川滇旅游大环线与四川西南旅游资源富集区内,可以通过旅游交通环线与周边地区景区景点形成有特色的、互为补充的区域旅游板块,以利于提高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3、普格县属于国家、省、州重点扶持发展的民族地区,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具备了一定的通讯、交通、金融、供水、供电、环保、医疗以及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接待能力,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第二节 自然环境一、地质地貌普格地质构造
7、属凉山褶皱带,主要地质构造有螺髻山、乌科两个背斜,中梁子、甘天地两个向斜和则木河、黑水河两个断裂带地貌。震旦纪以前,普格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在下元古代以后,晋宁运动使普格所处地区脱离了海洋,形成了高山深谷。以后又发生大面积的沉降运动,海水入侵,只有螺髻山中、上山体未被淹没。直至泥盆纪,地壳又一次抬升,结束了整个古生代。以后相继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四川运动的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的地层。中间仅缺失石炭系和泥盆系上统地层。普格县境是横断山脉南段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属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地貌轮廓是三山两谷,岭谷相间,南北走向,南低北高。沿走向溪沟纵横,东西交错成网。螺髻山与乌科梁子东西对峙,中梁山纵
8、亘其中。海拔3500米以下的山地面积较少,以中山(含亚高山)为主,占总面积的67.4%。丘陵平坝仅分布在河谷地带。纵观普格地貌,山脉河流南北走向,东西群峰并列,中为凹凸,三山夹二水形成狭长的河谷地貌。县境内最高峰为螺髻山主峰也俄额哈峰,海拔4359米,最低处为白水河,海拔为1040米,河谷与山地高差达3319米,其地形地貌可概括为“三山夹二谷”,从而构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征。二、气候水文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低纬度地区,气候受西南季风和印度北部干燥大陆性气团交替控制,干雨季分明,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年均气温为16.8C,年平均气温变幅仅13C,是省内全年气温变化最小的地区
9、之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达2120小时以上,辐射强。年降雨量1000-1200毫米,无霜期306天左右。气候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有明显的不同,从高海拔到低海拔,从东北到西南,呈现出山地温凉到南亚热带气候的变化趋势,雨量季节分配的显著特点是冬干春旱,干湿分明,构成了“冬无严寒春高温,夏无酷暑秋凉早”的气候特点。以气象学上的标准来划分,普格的冬天仅为一个月,夏季只有两个月,春秋两季长达9个月。 普格县河流属金沙江的支流,在县境内以中梁子为界,东有西洛河、西有则木河,由北向南流至中梁子南端汇合而成黑水河,南流经宁南县注入金沙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5亿立方米,县内人均占有1万多立方米,水资源较为丰富。
10、西洛河自北而南流经县境,流长6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3.7%。河口多年流量45.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4.3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236.8平方公里。则木河汇集了螺髻山东坡北段、中段和中梁子西坡的地表和地下水。流长53.1公里,河床平均比降为4.35%, 流域面积668.2平方公里。除了主要的河流外,普格县境内尚有众多的支流溪沟,纵横交错,用于农田灌溉方面,平均每亩可用水1108立方米。 普格县因地壳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峡谷,地下水出露成泉,出露水量概计年约950万立方米。到1995年已开发利用的有白水河、大槽河、油房沟、热水塘和龙洞泉等泉水,年水量为590万立方米,占出露水量的62%。泉
11、水多为无色、透明、无臭、无味的重碳酸钙矿泉水,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钼、锰、溴、锌、碘、氟、锂、钒、锶等元素。三、生态植被 普格县由于受地形和立体气温的强烈制约,直接影响到光、热、水、气的再分配,产生了多种植被类型。河谷地带主要是稀疏草丛,二半山地带以云南松为主。森林覆盖面积为4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6.4%,林木中有国家保护的连香树、长苞冷杉和四川省首次发现并以“普格杜鹃”命名的乳黄色杜鹃花,海拔2000以上地区,红、白、黄、紫诸色杜鹃花分布广,品种多达72个。林中有雪上一枝蒿、贝母、天麻、党参等名贵中药材。 主要自然植被带谱,自下而上分为:1、 海拔2000米以下:云南松林;2、 海拔2000-
12、2800米:以黄背栎为主的常绿阔叶林;3、 海拔2800-3100米:以云南铁杉、桦木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4、 海拔3100米以上:川滇冷杉和高山灌丛草甸。 野生动物有小熊猫、褐马鸡、扭角羚、大鹦鹉、黑熊、大灵猫、猴、豹等珍稀野生动物。由此可见,在普格县开展旅游活动受季节的影响与制约不大,气候宜人,冬暖夏凉,日照充足;水资源丰富,尤其是泉水极具开发价值;植被丰茂,适宜开展阳光之旅、观光旅游以及探险、自驾车、科学考察等专项旅游活动。第三节 历史文化背景一、建制沿革普格,彝语,意为山垭子下的草甸子,彝族群众称普基,普格就是由普基转音而得名。战国末、西汉初,普格属邛都(今西昌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
13、公元111年)置越西郡,普格为越西郡辖地。唐末入南诏,为阿都训,隶建昌府。元世祖中统三年(公元1262年)自立。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设千户,后升为军民总管府;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府罢为里州,属建昌卫。明初承袭元制,仍为里州,属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改建昌卫为宁远府。光绪二十年(公元1897年),在普格设警佐一员。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宁远府移驻普格。宣统二年,以汉族为主的地区组建普格乡,属西昌管辖。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普格设县佐一员。民国三年,把普格阿都土司辖区划为西昌县的分县。1950年2月,普格解放,组建人民设治局,属西昌署辖。
14、1952年,普格由西昌专区划归凉山彝族自治区,同年11月27日正式成立普格县人民政府,属西康省。1955年4月15日,凉山彝族自治区更名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同年西康省撤消,自治州改属四川省。1978年,西昌地区建制撤消,除米易、盐边两县划归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外,其余各县并入凉山州,普格仍属其中之一县。二、语言文字彝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东、西、南、北、东南和中部六个方言区。彝语各个方言之间有较大分歧,但语法结构基本一致,同源词汇达50%左右。四川彝语属北部方言,普格属于其中所地土语分布区,其生活习俗、服饰、文化与其它土语分布有差异和独自的特点。彝文创立得很早,在汉
15、文历史文献中被记载为“夷经”、“爨文”,可以上溯到汉代以前。历史上,老彝文为彝族祭师“毕摩”所掌握,又称“毕摩文”。彝文属音节文字的类型,即一个字形表达彝语中的一个音节。各地彝文总数有近万个单字,四川彝文单字有8000多个。在明清时代,老彝文就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领域,在云、贵、川都出现了大量用彝文著录的典籍和著作。解放后,国家加强了对彝语文的研究,1975年在四川彝族地区推行规范彝文,1980年规范彝文方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公布使用。普格则是产生彝族著名叙述长诗阿嫫娌惹的故乡。三、历史文化普格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县。两千多年来,彝族在这里辛勤耕耘,繁衍生息,创造了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风
16、民俗。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唐宋时期自称“落兰部”,亦称“罗落”,元明时期称“罗罗”,自称“诺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名为“彝族”。彝族在历史上曾有过青铜文化和奴隶社会文化。在文学方面有神话、童话、史话、民歌、传说、故事、谚语、格言;在美术方面有彩绘、漆绘、刺绣、绘画、雕刻等;在表演艺术等方面有集体、双人、单人舞蹈和民间祭祀、游戏舞蹈;民间音乐艺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有无数的民歌曲、歌舞曲;民间乐器也丰富多彩,最有代表性的是月琴、口弦和皮鼓。 普格长期属奴隶制社会,等级森严,家支林立,元朝以前属彝族日史首领世袭住牧统治地。清沿袭元明土司制,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授彝族阿都部首领世
17、袭长官司统治普格,但因地处要冲,黑彝家支势力不断崛起,土司土目力量式微,不能驾驭各支黑彝,境界纷繁,实际上是各自为政。普格解放后,革除了历代统治者制造的压迫、歧视少数民族的种种苛政和残暴的措施,全境形成了统一、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毕摩既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又是沟通神、鬼、人之间关系的宗教主持者,是古代彝族社会发展中的产物。毕摩在彝族社会中除了组织、主持各种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仪式之外,在哲学、历史、天文、历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著有许多宝贵的经典,影响着彝族的整体文化系统。每年节日庆典是毕摩文化展示的大好机会,这些是普格极具开发价值的人文旅游
18、资源。普格(所地)独特的服饰艺术和漆具使之与其他区域的彝族文化有所区别,表现了普格彝族人民卓越的创造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彝族民间漆器餐、酒用具等等都显示着彝族的民族特色,这些都是旅游商品开发中应着重强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绚丽的民族风情,构成了普格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本。第四节 社会经济环境一、人口、民族及分布普格县总人口为14万人,境内有彝、汉、苗、回、布依、壮、藏、纳西、蒙古、土家、满、水、羌、黎、瑶等15个民族。其中彝族有10万多,占全县总人口的75%。人口增长率为13.04。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为73人,但人口密度因各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大小、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
19、低而悬殊。沟坝河谷地区地域虽狭小,但人口密度高出全县平均水平34倍,尤其是近年来扶贫新村建设与城镇经济开发多在公路沿线进行,人口有逐步向主要交通线聚集的趋势。根据普格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城镇常住人口由1996年0.85万人,到2010年增加到1.43万人。非农业人口比例,1995年为8.74%,1996年为 8.05%,1997年为8.23%,1998年为8.25%。 图111 普格县非农业人口增长变化二、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与人民生活水平由于历史的原因,普格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1989年被定为省级贫困县,1992年被定为国家级贫困县。改革开放以来
20、使县域经济取得长足的发展。国家每年支持扶贫资金达2000万元,重点扶持种植业、养殖业以及蚕桑、烤烟、旅游等支柱产业,计划贫困人口每年人均纯收入增加90元人民币。19952000年普格的社会经济加快发展,GDP(1990年价)平均每年以7.5%的速度增长,人均GDP年均以11.4%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生产生活环境都有了极大改善。但与全州、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比还有差距(参见表1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州排序多在10名以后。1995年普格县一、二、三产业产值比例为54.69:15.36:29.95,为“一三二”结构,农业所占比重超过50%。19961999年基本如此。但第二产业有较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格县 旅游 发展 总体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