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纲要.doc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纲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纲要.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纲要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二八年九月二十四日目录前 言为贯彻胡锦涛总书记2004年4月视察杨凌时提出的“杨凌要充分发挥农科教基地优势和农业科技示范区的作用,为推进我国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作出贡献”的指示精神,落实2007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的决定,在杨凌示范区实施“二次创业”的大背景下,规划建设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位于杨凌示范区西北部,主要包括五泉镇、大寨乡、揉谷乡及杨村乡的一部分,规划总面积83000亩。规划遵循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按照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现代农业发
2、展思路,吸纳国内外农业领域的高科技成果,设计成集示范性、展示性、效益性、规模性、循环性与生态性于一体的“一轴、一心、八园”格局。园区建成后,主要进行现代农业新技术创新、示范与推广,形成奶畜、果林、蔬菜、花卉、食用菌、良种、农产品加工和观光旅游等八大产业。通过经营管理体制创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使园区成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博览会实物展示平台,成为农业高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样板,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与示范效应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园区。一、立项背景1.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需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2.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杨凌
3、实现国家赋予历史使命的需要;3. 杨凌经过11年的建设和发展,具备建设示范园区、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的能力;4.按照创新发展的要求,农高会需要搭建实物展示平台,延伸展会功能;5.完善示范、推广、辐射体系建设,探索以杨凌为核心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的需要。二、建设目标紧紧围绕国家赋予杨凌示范区的使命,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和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打造现代农业示范的核心区域和农业科技交流推广的平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
4、用。三、建设原则1.科技先导原则。综合运用国内国际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提升、展示和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2.市场导向原则。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要在注重科技示范与推广效益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3.机制
5、创新原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带有一定的试验示范性质。要通过大胆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等,增强发展活力,实现园区自我良性发展,并为全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4.统筹发展原则。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必须把发展现代农业与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与循环经济、生态农业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综合推进。通过项目建设,推进农村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环境友好化的进程。同时,要注重原料生产、产品加工、市场流通等产业发展各环节的相互配套和相互促进,促进农
6、业产业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5.多元投入原则。两级政府在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中,突出公益性和基础性,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基地要引导和鼓励科研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农民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主体作用。四、园区功能1、展示农业高科技成果,提升现代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以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为重点,布局一批高科技、高效益和高示范性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展示高精尖农业科技,展示未来农业发展方向,通过园区建设,将杨凌建成聚集农业高科技成果的“洼地”和农业科技成果对外推广示范的“高地”。2、示范现代农业新成果,推动现代农业进程采取“自主研究、联合开发、
7、引进消化、吸收利用”等方式,示范高效种养殖品种和栽培技术,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改革现代农业科技体制,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工业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经营模式集约化和规模化。同时,建立以杨凌为核心区、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带动区,以干旱半干旱地区乃至我国其他省地为辐射区的核心示范、周边带动、全国辐射的体系,将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向全国,加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3.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以高科技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化、绿色化生产为核心,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知名品牌,实现农业高效和农民增收;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将种植、养殖和加工转化紧密结合,实现
8、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结构优化,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高效率的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发展。4.搭建农业科技交流平台,推动国内国际合作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园区,鼓励和支持国际科研单位和企业入区展示国际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实现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农业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推动国内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5.创建展会新模式,延伸展会功能园区将展示和示范先进适用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一方面为参会客商和农民群众搭建互动交流、观摩学习、实物展示的平台,一方面使园区成为永不落幕的农高会,为没能参加农高会的客商和农民搭建学习的平台,
9、从而延伸会展功能。6.发挥科教优势,建立农业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实训基地,整合科教资源,通过举办培训班、观摩会、研讨会、成果发布会和论坛讲座等多种形式,让全国各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接受现代农业教育,提高基层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的整体素质,使园区真正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基地。7.创新现代农业发展机制,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农业产业体系的示范和经营体制的创新,坚持生产、生活、生态相结合,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相结合、农业发展与农村建设相结合,农业现代化与农业工业化相结合,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带动我国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五、建设期限根据规划,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
10、建设期限为五年(2008年-2012年),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2008年-2009年,该阶段按照超前规划引导、区域功能清晰、产业布局合理、交通便捷通畅、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遵循“论证、可研、设计、招商四位并举”的工作思路,完成园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重点产业园建设性详规和产业发展规划,完成创新园、服务中心及其配套设施的设计及建设任务。第二阶段为2010年-2012年,创新体制和机制,吸引强势企业入驻园区,加快园区建设,提升园区档次,实现农业新技术创新、展示、示范、推广、创效等各项功能。同时着力提升园区周边软硬环境,增强园区承载能力,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六、建设
11、规模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面积约83000亩,其中耕地面积 61656亩,道路及村镇占地面积2万余亩。七、建设内容按照功能,园区由 “一轴、一心、八园”的“118”格局组成。“一轴”是指建设一个景观轴,“一心”指建设一个服务中心,“八园”指园区由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科技合作园、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种苗产业园、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科技探索园、农产品加工园和物流园等八个园区组成。现代农业创新园主要进行高新技术示范和展示,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孵化科技成果,培育科技企业。国际科技合作园主要为国际合作企业、科研单位提供场地;种苗产业园主要进行种源保存繁殖,种苗产业化生产,实现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农业 示范园区 规划 纲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