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机组技术标准.doc
《板式换热机组技术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式换热机组技术标准.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空调通风系统-板式换热机组采购工程技术规范目录第一节板式换热机组技术规范第二节水泵技术规范(参考)第三节电动机技术规范(参考)、变频器技术规范(参考)第四节换热机组参数表第五节配套招标用设计院施工图图纸 第一节板式换热机组 1.1 总则1.1.1 说明A 本节说明有关板式换热机组之制造、安装及调试的各项技术要求。(其中设备安装由其他承包单位负责)。B 以下所述承包单位即为参与板式换热机组设备招标的投标单位。1.1.2 一般要求A 有关板式换热机组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 尤其是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片及周边的密封条,以确保设备在任何情况下不受破损。B 板式换热机组的水管接驳
2、口,在正式接驳前需采取适当保护措施妥善地覆盖,以防止异物进入。C 板式换热机组之选型,如最大换热量、水泵流量、扬程需满足设计要求,而有关设备的用电功率不能大于设备明细表中所示要求。D 承包单位须供应所有为正确运送及安装板式换热机组所必需的运送支架、吊架固定螺栓等装置。E 承包单位亦应负责有关板式换热机组在日后维护保养期内的维护和维修工作,包括前二次免费对板式换热器的清洗。1.1.3 质量保证A 板式换热机组应有认可的专业生产板式换热机组的制造厂商生产及组装,制造厂商须有十年以上生产同类型的板式热交换器之经验,且其所生产及安装 的设备必须为常规定型产品并具有五年或以上成功运行经验。 B 板式换热
3、机组中板式换热器的换热板片、水泵、电机、电动控制阀门、电气元件的制造商须为本行业内领先及优质的供应商, 并至少为合资产品。有关制造商参照以下要求: 1、换热器:Alfa阿法拉伐/sondex桑德斯/danfoss丹佛斯2、水泵:ITT/格兰富/威乐3、变频器:西门子/丹佛斯/ABB4、电动阀:霍尼韦尔/GINICE/丹佛斯;5、电气开关及元件:ABB/施耐德/西门子6、其它机组设备:采用合资或国产优质品牌C 板式换热机组制造和组装需满足以下规范及标准:1 ASME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八章第一部份(ASMEBoilerandPressureVesselCodesSectionVIIIRevis
4、ion1)2 BS5750 第一章/19873 有关中国国家规范及标准GB16409-19964 或同类认可之规范。D 板片生产质量要符合ISO9001 标准。E 在每台板式换热机组上须附有原厂的铭牌、标注厂家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生产日期及有关的技术资料。F 有关板式换热机组的系统设计、系统之各项指标、系统设备、材料以及工艺均须符合本节内所阐明的规范/标准,或其他与该标准要求相符的中国或国际认可的规范/ 标准。1.1.4 资料送审A 提供板式换热机组厂家的技术数据,特性曲线显 B 提交完整的技术数据 资料供业主、业主代表或项目管理顾问审批,所需提供的资料应包括但不仅限于下列各项:1 技术
5、规格说明书2 材料规格3 详细施工图纸,安装尺寸及运行时之重量,安装方法(包括固定螺丝位置,水管接口位置4 详尽的板式换热器之选型和所需换热面积、热交换器两侧的进出水温度的计算书。5 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说明。6 组成板式换热机组的各部件、设备明细表。C 提交详尽的板式换热机组的装配工艺要求、安装指南和装配图纸。D 提交每台板式换热机组之工厂试压验收证明文件。并需同时提交由原厂发出的三年内正常运作情况下不产生泄漏的保证。 E 提交由原厂编印的安装、操作及维修手册, 内容应详述有关操作和维修程序及守则。并同时提供板式换热机组之后备配件表而后备配件应达到板式换热机组制造厂的建议和要求,以便日后维修之
6、用。1.2 产品1.2.1 概述A 板式换热机组由以下设备及部件组成: 板式换热器、循环水泵、补水泵、控制阀、控制柜、以及相关阀门及配件。由原厂组装及固定于一钢制底座上所有部件间的管道连接和接线均有在制造厂内完成,并通过有关测试一切于工厂外进行组装及接线的设备将不会被接受。B 板式换热机组内各设备品牌均须为经业主、业主代表或项目管理顾问批准或认可的品牌各部件及设备可以为不同品牌但必须于工厂内进行组装,并且必须经工厂内测试以及实际工程运行后证明可以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所有未经业主、业主代表或项目管理顾问认可的设备品牌将不会被接受。C 板式换热机组在正常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及噪音必须不能超过指定的标准
7、如高于限制时,承包单位须提供减震和降噪音措施。D 所有由厂方提供及安装的保温及消音的材料,必须为当地消防局批准使用的耐火材料。1.2.2 板式换热器A说明1 板式热交换器须由原厂装配及制造。整个板式热交换器包括一个由低碳 钢制成的框架,而经由机械加工压铸成人字波纹形(HERRING BONE) 的AISI316 不锈钢传热板片将由框架中两个金属导杆支承, 并夹持在框架上的固定压紧板和活动压紧板之间。板片与板片之边缘和两侧水路信道周围均用合适橡胶垫片(NITRITERUBBERGASKET)作密封。板式热交换器的各部件必须不含石棉物质。2 板式换热器须为逆流设计,水流的进出口须设在板片的同一方
8、对角式进出口板式换热器是不会被接受的。3 换热板片须分别由顶部和底部的不锈钢导杆吊挂和支撑。4 板式热交换器的低碳钢框架的任何部份包括固定面板、活动背板、导杆及锁紧螺杆等,须设计为不能接触流经板式热交器的液体和加热或冷却介质。5 板式热交换器的换热功能须按照设备明细表内所示要求选定,但需作足够的预留空间,在不需要对框架、导杆及锁紧螺杆做任何改动的情况下,容许可增添相等于原换热功能百份之二十的换热板片。如日后业主有需要,要求增加此20% 的板片时制造商应以本合约的供货成本价格提供此部分换热板片,并负责安装及调试,而不能收取人工及配件等额外的费用。制造商须保证有关换热板片供应期不少于十五年。6
9、板式换热器须按照高传热效率设计,可以满足板式换热器两侧温差最小至2OC。B 构架1 框架由低碳钢制成并可固定在一水平面上。框架的设计应容许在板片紧固螺杆松开时,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对所有的换热板片进行全面的维修和清洗。2 设在固定压紧板上的初级及次级出入水接驳口,其内壁须附有橡胶衬里,而外配有适合本工程要求的工作条件和供管道接驳的法兰接口。如接驳口、框架及接驳管道采用不同金属时,则需提供隔离法兰,以避免 因不同金属接触而产生电化腐蚀作用。 3 除换热片外,整个框架及其它部位均须由原厂作防锈处理,并外加面漆。C 板片 1 换热板片须为厚度不小于0.5 毫米的AISI316不锈钢板。2 在每块换热板片
10、的旁通口周围须提供双层密封垫片,用以隔绝两种不同换热介质。同时在最外层密封垫片上设有泄水孔,当第一道密封垫片发生泄露时可将水排至换热器外,以便使维修人员及早察觉。3 橡胶的密封垫片应为非黏合式设计并能固定依附在换热板片上,以便维修换热板片时除下。密封垫片横剖面应为三角形状以便于受压时可均匀力量。4 板片与板片间须设有锁着功能以防止在高压状况出现不稳定。邻接板片须有多点接触以排除因不同压力下而产生的变形情况。5 板片上的波纹需适合设备表中两种介质的换热, 且应保证2OC 的换热温差。1.2.3 循环水泵A 循环水泵须能满足设备明细表中所规定的流量以及扬程。B 有关循环水泵的详细技术要求请参见本技
11、术规范说明【水泵】、【电动机】、【变频器】各节内的相关规定及要求。C 循环水泵的启动方式请参阅设计院施工图纸中有关内容,如施工图纸中没有说明循环水泵的启动方式时,可以参照下述原则:1 水泵电机功率15Kw采用直接启动方式;2 水泵电机功率15Kw采用星-三角启动方式;3 如果水泵带有变频器可利用变频器变频启动;1.2.4 补水泵A 补水泵须能满足设备明细表中所规定的流量以及扬程。 B 补水泵在设计工况点应为高效运行。C 补水泵应为两台,一台主泵一台备用泵配置。主泵和备用泵的参数应完全相同,并且可以相互自动切换,当主泵故障时, 备用水泵可以自动投入运行。D 除设计院施工图纸中有明确说明外,补水泵
12、一律为定频运行。E 有关补水泵的详细技术要求请参见本技术规范说明【水泵】、【电动机】、【变频器】一节内的相关规定及要求。1.2.5 阀门及配件A 板式换热机组须配置阀门及配件参照设计院有关施工图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 一次侧供水蝶阀(或球阀)、过滤器、电动调节阀、软连接等。2 一次侧回水蝶阀(或球阀)、软连接等。3 二次侧出水蝶阀(或球阀)、软连接等。4 二次侧回水蝶阀(或球阀)、过滤器、电动阀、软连接等。5 二次侧(低温侧)供/回管道的压差传感器、旁通管道连通电动调节阀。6 一次侧供/回水管道的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计、压 力表。7 二次侧供/回水管道的温度、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计、
13、压力表。 B 如上述阀门及配件承包单位应于设备回标提供一份阀门及配件等清单,清单应包括品牌和产地。1.2.6 控制器A 板式换热机组配有控制器,控制器为一个以微型计算机及液晶显示屏为主体的控制屏(中英文显示), 并需要包含下列各项操作功能和安全功能:1 操作功能包括:a 提供一个与BA 系统以高阶接口连接的调度箱供遥控开关功能接线;b 提供接口可供BA 系统自动重调整二次水出水温度;c 无压接点供遥控开关控制,4-20mA,0-10Vdc或分立之分级讯号线路直接接入控制屏而不需要外加连接器材;d 开关控制程序;2 安全控制功能包括a 循环水泵故障;b 补水泵故障;c 低流量报警;d 瞬时电力故
14、障保护;e 其他任何可能损害机器之输入保护;B 所有板式换热机组的操作参数提供并需以字母数字显示在每台板式换热机组的控制显示屏上。有关参数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各项参数:1 一次侧水进/出水温度和压力;2 二次侧水进/出水温度和压力;3 一次侧水流量状态;4 二次侧水流量状态;5 电动阀门开启状态或电动调节阀开启度;6 循环水泵、补水泵运行状态;7 电流/电压8 用电功率C 温度应以摄氏度OC 显示,而压力应以KPa 显示。所有感应器须由原厂进行调较及测试。D 具有与自控管理系统(BA)沟通之能力,包括接口以及通讯协议应确保与BA 系统兼容:1 可遥控重调a 二次侧出口温度;b 二次侧供回水压差;
15、2 4-20mA,0-10Vdc或分立之分级讯号线路直接接入控制屏而不需要外加连接器材;3 状态和报警a 板式换热机组开关状态;b 板式换热机组故障报警;4 一、二次侧的水温度、压力、流量状态、阀门状态等参数可显示于BA 系统的中央控制器显示屏中。 E 控制说明 1 控制器可根据二次侧供/回管道压差反馈信号,并与预先设定值做比较,调节循环水泵转速,以增加或减少的系统水流量而维持压差于设定值。2 控制器可根据二次侧出水温度传感器反馈信号,并与预先设定温度做比较,调节一次侧电动调节阀的开度,以增加或减少一次侧流量而维持二次侧出水温度于设定值。3 控制器可根据压力控制阀的反馈信号,系统压力高低来控制
16、补水泵的启停。1.2.7 系统压力板式换热机组的工作压力需满足设备明细表中所列有关要求,同时在制造厂内及在工地,须按本技术规范【空调系统试验及试运行】一节中所规定的要求进行压力试验。第二节水泵(参考)1.1 总则 1.1.1 说明本节说明有关空调/采暖系统中水泵的制造、安装及调试所需的各项技术要求。1.1.2 一般要求A 有关水泵无论在运送、储存及安装期间应采取正确的保护设施,以避免水泵因碰撞及锈蚀而受损坏。所有受损坏的水泵将不被接受。B 承包单位须按照设备明细表内所标注的技术参数、数量及类别提供合适的水泵。承包单位亦有义务按照图纸和实际情况, 对于水泵的流量及压头的进行复核计算,有关计算结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式 机组 技术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