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实验室设置规划构想.doc
《某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实验室设置规划构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实验室设置规划构想.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检测实验室设置规划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在哈尔滨市动物安全监控预警中心内的实验室的建设设置规划依据JGJ91-93 科学实验室建筑设计规范的建筑规定以及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7025:2005)和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技术法规要求,本着“安全、环保、实用、耐久、美观、经济、卓越、领先”的规划设计理念,计划总建筑面积1200-1500平方米。一、实验室现状哈尔滨市兽药饲料监察所是行政支持类事业单位,现有编制28人,实有人员24人。本所是哈尔滨市政府对兽药、饲料质量和畜产品中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的专业技术机构,承担辖区内兽药和饲
2、料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测及畜产品中药物残留监测等工作。我所人才和设备储备状况相对理想。现有研究员1名,高级兽医师10名,中级兽医师8名;博士毕业生1名,硕士毕业生2名,在读硕士研究生2名。现有大中小型设备80余套,其中包括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超高效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全自动固相萃取装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全自动电位滴定仪、卡尔费休水份测定仪、酶标仪、十万分之一电子分析天平等精密仪器十几台(套)。2005年我所通过省技术监督局的计量认证,同年通过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有关兽药、饲料、动物源食品药物残留等20个产品(产品类别)97个项目(参数)的国际实验室认可
3、在认可范围内出具的检测报告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欧美亚地区60多个国家获得承认,并具有法律效力。实验室认可是国际权威机构对我所检测能力的一种正式承认。标志着我所的检测工作已与国际接轨,标志着我所取得了参与国际实验室双边、多边合作的“通行证”。对进一步增强实验室市场竞争力,打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保证兽药、饲料等畜牧业投入品的质量,保障畜产品安全,促进畜产品出口有着重要意义。 2006年至今,我所累计完成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测任务万余批,饲料检测数千余批,兽药检测近千批。同时,我所多次在CNAS、CNCA和农业部组织的兽药、饲料及畜产品兽药残留检测能力验证和实验室间比对中取得了
4、比较满意的结果。我所现有实验室面积181.2,分为道里区城乡路和道外区大方里两部分,道里区城乡路实验室面积为107.7,主要进行兽药和畜产品安全检测;道外区大方里实验室面积73.5,主要进行饲料质量检测。二、存在的问题随着兽药饲料质量和畜产品质量安全日益受社会关注,我所工作任务量比建所之初增加了几倍,但实验室基础设施仍是90年代设置的,检室面积严重不足,必须的检室单纯靠软坚壁来实施隔断,并且面临新购置的仪器设备无处安装的局面,且长期缺少档案室、资料室和样品室,多次受到认可专家批评。检室虽经多次改造,但在通风、排气、温度、湿度控制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对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人员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5、特别是大方里饲料检测室设在居民区内,环保问题根本无法解决,因此饲料检测方面某些项目虽然具备检测资质,但是现阶段无法开展检测工作。我所由于受人员编制和场地条件的限制无法全面开展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比如,农业部235号公告发布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兽药最高残留限量规定了134种兽药及其它化合物在动物可食性动物组织的最高残留限量,我所只开展其中的28项兽药残留检测项目,有近80%的药物残留检测项目无法开展。人员编制和检室面积不足的情况得到市局的高度重视,2011年,市局为我所又争取到4个人员编制,可以进一步增强检验人员力量。而且从2002年,围绕我所实验室建设开展了大量细致有效的工作,现动物安全监
6、控预警中心即将开工,建成后我所检测实验室基础设施将得到质的提高,配合增配的仪器,必将带动我市兽药饲料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上新台阶,大力推动我市畜牧业大发展好发展和快发展。三、系统建设方案构想实验室总体需求约1200-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分为24个独立房间,实行网络化软件管理和数据交换。(一)平面系统总平面设计应符合科学实验工作的要求,最好采用门禁系统,无门禁系统需设置楼层大门,各检室单独上锁。楼层高度3.8-4.5米,采用活动板块式吊顶,吊顶至地面高度不少于2.8米。吊棚内设置通风管路、水电气路。采用中央走廊、两侧分布检室布局。走廊宽度在1.8米左右,检室间采用砖混隔断或彩钢隔断,检室可采用厚
7、度12-19mm的全尺寸封闭玻璃隔断与走廊相连接,以保持走廊光线亮度。大型检室设置2个出入门,采取门宽不少于1.2米不对称式双扇门设计,小型检室设置宽度不少于0.9米的单扇门。(有较大设备的小型检室需配备双扇门)。多数检室房门向内开启或双向开启,但气瓶室、光谱仪器室、色谱仪器室和样品前处理室房门必须向外开启或双向开启。墙面地面要求清洁、易冲洗、防静电,有腐蚀性气体的残留前处理室、药品理化检验室、饲料前处理及检验室等要求墙壁、天棚和地面必须耐腐蚀和酸碱。天平室、色谱仪器室、微量水分检测室、药品理化检验室、仪器室、光谱仪器室、酶联免疫检测室、标准品配置储藏室等要求具有防火、防震、防电磁干扰、防噪音
8、防潮、防腐蚀、防尘、防有害气体侵入功能的精密仪器室,室温尽可能保持恒定。温度最好控制在18-25。湿度在40%-60%,可安装双层门窗及空调装置。在实验室的建设中必须考虑安全防火设施的配备。实验室建筑材料应选用耐火或不易燃烧的,隔断和顶棚也要考虑具有防火性能的材料。实验室附近应建有消防水源,仪器室应安装自动报警器、灭火装置。为保证人的生命安全,实验室内应建立安全疏散指示装置,用于紧急疏散的安全通道。 (二)配套设备化学实验台(包括中央操作台、边台、洗涤台、基箱等)采用全钢或钢木结构,表面材质为陶瓷板或环氧树脂板台面,要求防强酸、强碱、耐高温;耐98%的浓硫酸,固化成型、可修复表面、稳定性强。
9、仪器台要求承重500Kg以上。表面材质为防火理化板或陶瓷板,耐28%的硫酸,防静电、耐热、抗滑、抗外干扰、安全、可靠、方便、易管理、稳定强,符合电控要求和气体配送要求。药品柜可单独上锁;挥发性药品储存柜、纯碱柜、硫酸柜最好设置为通风药品柜。样品柜、仪器柜等要求承重性好,易清洗,耐腐蚀。 (三)供排水设计 实验室供排水系统是在建筑供排水的基础上特殊设计的,它与建筑工程、建筑给、排水是一体化的产物,因此设计工作应由专业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前根据实验室所配置的实验台所需供排水的要求来设计,然后再设计整体工程的供排水布局。上水管采用无毒、无污染DG15的PP材料、PVC材料、铝塑管等,水压不小于2.5兆
10、帕,拉拔力不低于20KN。在60C以下可耐一定浓度的酸、碱液体。水龙头可采用单联、三联、U型、T型,龙头材质为铸铜,出水口全部为尖嘴防溅设计,可接插12mm的橡胶软管。化验水槽为PP材料或环氧树脂模具制做,应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化验水槽与台面组合采用在台面底部支撑结构。下水管采用DG50 PVC或陶瓷材料,切忌金属管材。最小坡度不小于5度,排水管按实验室平面布局预留高度标准:80-100mm。化验实验台返污存水斗材料为PVC,与化验水槽连接采用标准的橡胶圈密封紧固处理。连接件三通、弯头、直管、变径等全部采用PVC材料,并配用专用PVC胶水与管路连接固定。试验室下水管路应设计独立回路,不宜与卫
11、生间等其它下水道连通。 实验室中的化学试验所涉及的酸性、碱性及各种腐蚀性废液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凡进行强酸、强碱、剧毒液体的实验并有飞溅爆炸可能的实验室,应就近设置应急喷淋设施。当应急眼睛冲洗器水头大于1m时,应采取减压措施。(四)电控系统 实验室用电主要包括照明电和设备供电两大部分。照明保证室内正常亮度即可,可选配2组或多组日光灯箱,入口处设开关。实验室供电系统包括10A、16A电源插座、漏电保护开关、过载保护开关等。电源插座应远离水盆和甲烷、乙炔、氧气、氢气等喷嘴口,并不影响实验台仪器的放置和操作位置。线槽可配多功能钢线槽(主要用于试剂架上)和PVC 线槽配
12、插座(主要用于边台和中央台台面上)。 其他要求:1、采用三相五线制交流电源(380V、50HZ),进入每一独立检室,三根火线(红色A、绿色B、黄色C)交替连接每一插座及开关,与零线(黑色0)和接地保护线(双色)形成单相三线制电源(220V,50HZ,红色火、黑色0、双色保护地)。这样可以保证每一插座分配的电流电压均等,不会对其他用电设备的电流电压造成影响。接地线和零线应适当加大线径以防过载。2、每一实验室内都要设置总电源控制开关,当实验室无人时,应能切断室内电源。室内固定装置的用电设备,例如烘箱、恒温箱、冰箱等,如果是在实验进行中使用这些设备,而在实验结束时就停止使用的,可连续在该实验室的总电
13、源上;若实验停止后仍须运转的,则应有专用供电电源,不至于因切断实验室的总电源而影响其工作。 3、在实验室的四面墙壁上及每一实验台上都要设置一定数量的电源插座,至少要有三个三相插座、两个单相插座。墙壁插座一般在踢角线上面,以使用方便为原则。插座应有绝缘保护盖,防止金属触电外漏。所有插座应有开关控制和保险设备,以防万一发生短路时不致影响整个室内的正常供电。插座应远离水盆和乙炔、甲烷、氢气等喷嘴口,并不影响操作台和边台、设备台上实验仪器的放置和操作。4、实验室因有腐蚀性气体,配电导线以采用铜芯线较合适。电源裸露部分应有绝缘装置(例如电线接头处应裹上绝缘胶布)。线路中各接点应牢固,电路元件两端接头不要
14、互相结触,以防短路。三相电源要有良好接地,防止经典损伤仪器设备。至于敷线方式,以穿管暗敷设较为理想,暗敷设不仅可以保护导线,而且使室内整洁,不易积尘;并使检修更换方便。(五)气体配送系统 我所实验室用气主要有不燃气体(氮气、二氧化碳)、惰性气体(氩气、氦气等)、易燃气体(氢气、甲烷、乙炔)、助燃气体(氧气)组成。除不燃气体、惰性气体外其它气体不得进入实验室。气瓶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严禁明火、远离热源的专门的气瓶室,气瓶要尽量放置在具有排风和报警功能的气瓶柜内,气瓶室要注意排风,易发生反应的气体要进行隔离。使用中的气瓶要直立固定放置。气体通过输气管接到各实验室内。气管线上的连接管件都要连接后焊
15、接,严禁有泄漏的可能。所有的管线在安装完毕后一定要做气密性实验,并在使用前要先除油。由于管道细小,管间距小,安装过程中可依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保证间距不小于45mm, 气瓶装瓶时,易燃易爆与惰性气体同柜,杜绝两种易燃气体瓶同装一柜,更不能与氧气同柜。(六)通风系统 我所实验室内经常会使用和产生各种难闻的、有腐蚀性的、有毒有害的或易爆的气体(品种及危害详见附表1)。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除室外,就要造成室内空气污染,影响实验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影响仪器设备的精度和使用寿命,因此,排风系统工程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我所实验室通风要求每小时换气大于10次,新风全部来自室外,然后100%排出室外,通风
16、柜的排气不在室内循环。安装通风柜的房间,应合理设计补风装置,以避免浪费热能。实验室通风柜设计数量要足够,并且不作为唯一的室内排风装置,仪器室或产生有毒害物质的仪器上方设局部排风系统如:原子吸收罩、万向排气罩、吸顶式排气罩、台上式排气罩等。 排风管的材料首选为FRP无机树脂材料,也可用PVC材料或PP材料(我所实验室产生大量强酸强碱气体,对金属腐蚀性大,应避免使用金属风管)。风管内壁应制做粗糙面,可减少风流噪声,采用圆形或矩形均可,直径250500mm,按照排风量要求确定尺寸(主风道直径500mm,通风柜风道30mm,排气罩风道直径15-20mm)。 1、通风柜,这是实验室常用的一种局部排风设备
17、可采用防火防爆的金属材料制作通风柜,内涂防腐涂料耐酸碱,通风管道要能耐酸碱气体腐蚀。内有加热源、水源、照明等装置。采用上排风设计,风机可安装在顶层机房内,并应有减少震动和噪音的装置,排气管应高于屋顶2m以上。通风柜台面高度800mm,宽750mm,柜内净高1200-1500mm,操作口高度800mm,柜长1800mm。条缝处风速0.3-0.5m/s,通风柜操作口处设计风速采用0.4-0.6M/S。挡板后风道宽度等于缝宽2倍以上。视窗开启高度为300-500mm。通风柜调整柜门窗口大小或调整台面屏蔽物的位置来减少开启表面积,以达到较高的抽气速度。每一通风柜通风口设独立挡板防止废气倒流。排风系统
18、可优先考虑采用分散式系统。就是把一个通风柜或同房间的几个通风柜组成一个排风系统。优点是:可根据通风柜的工作需要来启闭通风机,减少通风柜间相互干扰,容易达到预定的效果,而且比集中式节省能源,对排出不同性质的有害气体易于处理。缺点是通风机的数量多、系统多,如果通风机集中于通风机房内,那么投资就会增大,如果通风机分散布置,而且就地安装,虽然通风机的投资增加,但风管的投资可节省,最后总投资不一定增大。2、排气罩。在实验室内对实验设备装置较大,或者实验操作要求不能在通风柜中进行的,但又要排走实验过程中散发的有害物质时可采用排风罩,有围挡式排风罩、侧吸罩、伞形罩三种。排气罩的布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排气效
19、果。根据排气罩气流速度的衰减特性和有害物的散发情况,排气罩的布置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尽量靠近有害物散发源。 (2)对于有害物的不同散发情况采用不同的排气罩。 如对色谱仪,一般采用有围挡的排气罩;对于实验台面排风或槽口排风,可采用侧吸罩;对于加热槽,宜采用伞形罩。(3) 排气罩要便于实验操作和设备维修检修。3、通风机,一般都装在屋顶上,或顶层的通风机房内,这样可不占用使用面积,而且使室内的排风管道处于负压状态,以免有害物质由于管道的腐蚀或损坏,以及由于管道不严密而渗入室内,此外,通风机安装在屋顶上或顶层的通风机房内,检修方便,易于消声或减振。 排风系统有害物质排放高度应按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某市 兽药 饲料 监察 检测 实验室 设置 规划 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