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学校课案.doc
《气温的变化学校课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温的变化学校课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学校课案年级七科目地理授课班级一班课时1执笔教师审核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三章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及测定方法2.能举例说明气温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关系3、能够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课前发给学生导学案。教学重点学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教学难点理解气温的变化规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准备学案、小组评分表、课件、温度计、一杯热水等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内容设计理念规则介绍(1分钟)组织战术(1分钟)幻灯片:(我们将以“温度计”杯知识大比拼的形式来学习本课知识)以地理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成绩=小组得分+小组个人得分个人展示:一次回答正确加5分,二
2、次正确回答加3分,三次正确回答加1分;小组合作:一人回答正确加3分。奖励:获胜组将获得神秘珍贵奖品一份,大家加油!明确规则导入新课(3+2分钟)幻灯片:宜宾市天气预报视频;网上天气预报;手机短信天气预报三者有什么共同要素?天气、气温-气温。激发兴趣引出课题课题目标(1分钟)幻灯片:出示课题,朗读目标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1(2分钟)要求:自学P54阅读材料,完成:一、气温的观测1、气温的单位, ,读做 。2、观测时间:北京时间 、 、 、 。幻灯片:P53图3.10温度计观测的正确方法。(出示温度计和)读出气温组内交流合作探究1(3分钟)思考:观测时间有什么特点?(间隔时间相同)观察思考过度为什么
3、间隔时间要相同转入温度的计算承上启下自主学习2(3分钟)二、气温的计算要求:阅读P53正文和图,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概念。(一)、重要概念1、气温的概念、2、日平均气温3、月平均气温4、年平均气温5、气温日变化6、气温年变化7、气温日较差8、气温年较差(二)气温的计算要求:读P53图3.10总结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1、日平均气温= 一日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根据日平均气温的计算公式,推出:2、月平均气温=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3、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4、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5、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自
4、学习惯文本把握落实书本重点突破深入小组点拨指导举一反三合作探究2(3分钟)思考:如果要初略估计日(月或年)平均气温应该怎样选取时间?我们的方法是: 过度我们计算平均气温的目的是为了研究气温的变化前后联系自主学习3(3分钟)三、气温的变化要求:读P53图3.11和3.12,总结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的规律(一)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日变化年变化北半球南半球最高气温午后( 2 时)左右陆地(7)月陆地1月海洋(8)月海洋2月最低气温( 日出 )前后陆地(1)月陆地7月海洋(2)月海洋8月深入小组点拨指导对比理解合作探究3(2分钟)思考:为什么回出现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联系一章所学加以解释说明。(分别是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气温 变化 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