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docx
《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目标要求】1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教学重点和难点1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速度的定义和物理意义3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4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知识结构图国际单位、常用单位、天文单位咒吃)常见钟表的识读测量I停表的操作与识读【问题探究】基本工具:刻度尺长度的测量测量的初步知识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正确使用刻度尺/厚垮合适的刻度尺横南
2、前进行学零4正确亭尊刻雇用正确该本【正确痘臬测量结果I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定义误差1产生原因【减小方法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曲线(运动分类4匀速直/定义L直线J线运动、速度:XF=f运动1变速直(定义线运动平均速度扬州中考试题下雨天,小英站在窗前看到对面人字形屋面上雨水在不停地流淌,她想,雨水在屋面流淌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他提出了两中猜测:(1) 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雨水的质量有关;(2) 雨水流淌的时间可能与屋面的倾角有关。猜测是否正确呢?为此,他设计了一个装置斜面光滑且较长,倾角a可调),用小球模拟雨滴进行了如下的探究活动:(1) 保持斜面的倾角a不变,换用不同质
3、量的小球,让它们分别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下表质量m/g3681220时间t/s1.71.71.71.71.7小英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O(2) 不改变底边的长度,屡次改变倾角a,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释放,测出小球下滑的时间如下表:倾角a/o1530456075时间t/s1.91.61.21.61.9小英经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O根据实验可知,为了减少雨水在屋面上流淌的时间,在建造人字形屋面时,屋面的倾角应该以为宜。但实际建造房屋时,屋面的倾角通常小于这个角,其原因之一可能是答案:1)在光滑斜面的倾角a不变的情况下,不同质量的小球下滑时间相同。(3) 在不改变底边的
4、长度的情况下,随着倾角的不断增大,小球下滑的时间先是增大然后减小。45防止瓦片下滑【单元检测】1.原创题如下图,刻度尺进行观察的结果是:1)零刻度线是否磨损选填“已磨损”或“没磨损”,2)量程是厘米,3)分度值是厘米。l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IJIllllllllllllIHIllllllllllllllllllllllllIIHllllllll1011121314151617181920cm2 .2009年广东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
5、卡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3 .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顺风行驶,但甲的感觉顺风,乙的感觉逆风,丙的感觉无风,由此可判定三人中骑车速度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三者一样大4 .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测量结果中错误的选项是()A.246.5mmB.24.66cmC.248.5mmD.246.7mm5 .用塑料卷尺测物体的长度,假设用力拉伸尺子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将()A.偏大B.偏小C.不受影响D.无法判断6、用一把尺子测量一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屡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A、减少观察刻度线时由于实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科版 第五 物体 运动 复习 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