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共育de有效途径word.doc
《浅谈家园共育de有效途径word.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家园共育de有效途径word.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内容摘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共育,极大程度地拓展了幼儿教育的空间范围,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丰富的成长体验。那么,如何正确引导家长建立家园共育理念,丰富家园共育的途径和实施办法,建立家园共育的长效机制,是我们幼儿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一、 家园共育的作用1家园共育,促进了
2、教育质量提高在通常情况下,教育行为的实施往往被限定在“幼儿园”或“家庭”的特定空间中,这种教育行为从本质上往往与现实的社会生活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而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具有各种社会背景、拥有各种社会资源的家长,无疑可以为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活动方式和教育方案。通过家长的合作,幼儿园可以将教育活动的实施场所延伸到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植物园、公园等各种现实的社会场合,从而大大地拓展了教育的空间范围。通过家园合作开展教育活动,将幼儿园教育延伸到了家庭和社区,突破了幼儿园教学的封闭性,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2 家园共育,丰富了幼儿的成长体验无论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多么先进、家庭的教育方案多么丰富,
3、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独自提供的成长体验毕竟都是有限的。因此,有效地发掘家长群体中所具有的潜在的教育资源,通过家园共育,用科学的实施方法加以组织,提供给其他孩子。这样,帮助孩子们拓宽了视野,大大地丰富儿童成长体验。3 家园共育,搭建了家长互动平台 目前,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怎么形容都不为过。但是,在家长极端重视子女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实情况下,却常常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的、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因此,通过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能够为家长们构建一个关于如何正确养育孩子的交流平台,帮助部分家长放弃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而在专业人士的有效指导下,对孩子采取较为科学的教育方式,
4、施加良性的教育影响,避免给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冲突和困扰。二、当前家园共育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自提出“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以来,幼教已经积累了十几年的实践经验和有益做法,与此同时,一些存在的问题也逐步暴露出来,甚至在幼儿教育实践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1 幼儿园工作占主导趋势,而家长较为被动 目前,在部分幼儿家园共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幼儿园安排相应活动,然后告知家长,要求家长配合。虽为“合作”,但以幼儿园为中心,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很少考虑家长的需要和想法。有时,家长并不知道老师组织活动的目标、要求,难免会让家长产生抵触情绪。在这种关系中,幼儿园往往
5、处于支配的地位,而家长一方面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因此也缺乏主动意识和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这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中,家长的作用也很难得到有效的发挥。2 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与合作途径,共育活动浮于表面 有效的沟通,是家园共育活动开展的必要前提。目前,很多幼儿园的家园共育活动中,幼儿园往往缺乏与家长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活动的目的缺乏了解,很难积极有效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幼儿园对家长的需求也了解得很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就家长们关心的议题策划相应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常常是在唱“独角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效果不尽人意。而与此同时,具备丰富的潜在的教育资源的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家园 de 有效途径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