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集团公司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docx
《海尔集团公司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尔集团公司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doc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海尔集团公司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海尔集团公司2016年7月一、基础条件11.1覆盖全球的创新资源网络21.2引领家电行业的创新能力31.3完善的创业培育体系41.4成熟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81.5开放的试制和加工基地81.6全面的创业服务支持9二、总体思路112.1海尔总体发展思路112.2海尔双创基地战略定位112.3海尔双创基地发展目标13三、主要任务153.1双创基地主要建设任务153.2创客学院主要任务153.3创客智慧空间主要任务223.4创客工厂主要任务323.5创业服务平台主要任务363.6创新资源平台主要任务38四、政策举措404.1青岛市政策举措404.2海尔集团政策举措40五
2、重点工程455.1创客学院重点工程455.2创客智慧空间重点工程505.3创客工厂重点工程555.4创业服务平台重点工程585.5创新资源平台重点工程60六、保障措施656.1战略保障656.2机制保障666.3模式保障666.4组织保障686.5激励机制69七、相关附件707.1海尔双创基地路线图707.2海尔双创基地实施计划747.3海尔双创基地考核指标787.4海尔双创重点工作一览表817.5海尔双创基地社会效益83一、 基础条件海尔集团创业于1984年,是全球大型家电第一品牌,2015年是海尔集团模式转型全面变革的第十个年头,全球营业额达到1887亿元,利润180亿元,实现20%的增
3、长;线上交易额从2014年548亿增加到1577亿,实现近两倍增长。海尔坚持研发、制造、营销“三位一体本土化”的全球网络布局。在海外已建立了19个营销中心,4大研发基地,7个工业园,24个制造工厂(1400万台产能,投资累计超过了4亿美元),4.8万个渠道。海尔品牌价值也连续14年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第一名;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统计,海尔连续七年蝉联全球白电第一品牌。2014年以来,海尔集团重点打造“海创汇”创客孵化加速平台,同时聚焦智慧生活生态圈、互联工厂和投资孵化。“海创汇”是首家以大企业创业转型为依托,全面开放大企业资源,具备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特征的创客孵化和
4、创业加速平台,开放、专业和生态是其三大特征。截至2015年底,海尔创客平台上已经聚集了4700多家外部一流资源,30亿创投基金,1330家风险投资机构,103家园区孵化器资源,诞生1160多个项目。海尔平台上有3800多个节点小微和上百万微店正在努力实践着资本和人力的社会化,有超过100个小微年营收过亿元,已有23个小微引入风投,有12个小微估值过亿。海尔承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国家战略,融合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模式,在全球率先布局互联工厂,快速满足用户需求,实现从大规模制造到大规模定制的转型。截至目前已打造胶州空调、胶州热水器、沈阳冰箱、郑州空调、顺德洗衣机5个整机互联工
5、厂,以及青岛模具、黄岛斐雪派克2个模块互联工厂。互联工厂整体提升企业生产效率超过3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一半,产品满意度提高30%。海尔互联工厂的领先性也得到了国内外权威机构的认可,海尔作为中国唯一企业参加“IEC全球研讨会”发布互联工厂模式,并纳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未来工厂白皮书。海尔的互联工厂前联用户、后联工厂,实现用户、资源、工厂、产品间的深度交互,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为中国企业在较低的水平上,同步开展工业3.0、4.0建设,实现“中国制造2025”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1 覆盖全球的创新资源网络海尔布局了中国、美国、亚洲、欧洲、澳洲五大研发中心,通过线上开放式创新平台HOPE
6、触及全球一流资源320万,注册资源37万,形成一流资源的创新生态圈。每个研发中心都是一个连接器和放大器,可以和当地的创新伙伴合作,形成了一个遍布全球的网络。海尔研发中心拥有全球顶尖的硬件研发实力:1、拥有国家级研发平台数字家庭网络国家工程实验室、数字化家电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家电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塑料模具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尔集团技术研发中心连续十年获得国家技术中心评价第一名;2、全球最大的产品测试和用户体验中心超过10万平方米;3、覆盖领域最全的联合实验室海尔拥有6大类近50个专业技术领域;4、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基地中组部授权海尔“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纳近20
7、0位专家;5、创新产品行业最多具备14大类、数百种不同类别产品的全流程研发能力,每年推出上千款新产品。1.2 引领家电行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公认的衡量研发的四个维度,海尔均为家电行业第一:1、创新体验:海尔累计获得著名设计大奖(如IF大奖、红点设计大奖等)90项,是行业第2名和第3名获奖数总和的3倍;2、国家级大奖:海尔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4项,行业其他公司合计2项,海尔获奖数是行业其他公司总和的5倍多;3、发明专利:海尔拥有专利16316件,在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28件,海外发明专利是行业其他公司的20多倍,发明专利授权及占比持续领跑家电行业。4、标准话语权:牵头推动成立的
8、首个冰箱国际标准工作组,实现了中国冰箱领域零的突破,海尔拥有IEC专家席位13个、主导国家标准48项、国际标准28项;行业其他企业共计主导国家标准制定8项,海尔是其他企业的10倍以上。1.3 完善的创业培育体系海尔创业培育,以海尔大学为依托。海尔大学是全球首家通过ISO10015国际培训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大学,获得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优秀合作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示范基地。海尔大学连续荣获2012、2013、2014、2015年度中国最具价值企业大学,2015年荣获中国企业培训创新成果金奖和中国人才发展创新企业奖。海尔大学与清华经管EMBA教育中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产学研
9、合作基地、青岛市青年创业孵化试点基地、青岛市中学生创客教育实践基地以及百度、淘宝、京东、乐视、小米科技、暴风科技等20余家互联网资源建立合作,吸引丹娜左哈等20余名外部专家任创客学院客座导师。创客学院是专业的创客培养加速平台。创客学院能够为创客提供创客公开课、创业训练营、创客模式输出、创客联盟、创客活动等多种形式提升创客能力。包括:(1) 创客公开课构建并实施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三个阶段,包含创业机会、团队组建、商业企划、产品创新等十二个主题30余门课程的创客公开课体系。2015年,创客学院组织了30余期免费公开课,邀请世界知名管理大师、硅谷创业导师、知名投资人、互联网公司高管、成功创业者等
10、进行60余期主题分享,活动中吸引内外部创客3万余人参加。海尔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四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先后在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组织10期公开课,为高校创客提供公益化孵化加速培训。(2) 创业训练营通过建立原型日、私董会、项目路演等为创客提供实战辅导,向创业项目提供加速服务。图 1 创业训练营体系2015年3月,联合北大校友会举办北大海尔创业训练营。吸附570余个创业项目申报,100余名创业者入围,20余位创业导师参与分享。围绕创业小微面临的难题组织5期创业私董会,吸引雷神李欣、三个爸爸空气净化器、社会化营销顾问丁丁等参加,通过头脑风暴
11、样板小微分享、引入外脑等向创业小微提供社群搭建、营销、实体价值链落地、粉丝交互与运营等方面的辅导。(3) 创客联盟吸引政府、高校、孵化器资源形成集聚效应,共享创新创业资源、共建创业扶持平台。图 2 创客联盟体系2015年5月与清华大学共同发起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高校创客教育基地联盟并担任常务理事;2015年6月与山东大学共同发起“2025创新创业联盟”,就5项技术达成技术转移合作意向,其中应用塑料平板集热器的热水器已于2015年8月上市。(4) 创客模式输出海尔面向社会输出海尔创客模式,通过将海尔的创新孵化模式及成功创业案例等总结沉淀并对外输出。截止2015年,社会化公益培训2万余人,
12、先后对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人大CMPM班等近十家企事业单位授课20余次。海尔成功认证为青岛市中学生创业教育基地,两名导师获聘成为青岛市中学生创业导师。(5) 创客云资源平台搭建海尔建立了以“云平台”为依托的培训生态系统,并搭建海尔微信公众号进行知识及模式分享。通过“共同探索创新模式”吸引全球一流的资源参与到员工学习当中,开放并联,实时互动。海尔已经与哈佛大学、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中欧商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微软、思科、宝洁等诸多世界一流资源建立合作关系,可以24小时在线与员工进行案例互动、分享创新经验。平台提供自助化、场景化、专业化的测评轻平台,为创业小微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提供人才评估解
13、决方案,提升创客自我认知,助力小微团队的优化配置与发展。在现有创客学院课程讲师交互平台上,聚集着4000多门课程、数千家外圈资源、500多名内部讲师及导师,为创业小微全生命周期的发展过程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平台提供创客自助在线学习,通过云互动群、微信群交互、MOOCs、腾讯、网易公开课等形式,创客可以随时随地、全方位的自主自发学习。(6) 面向高校学生的创客实验室2015年,海尔创客实验室启动与高校合作,建设线下实体创客实验室空间,在线下实体空间,提供了3D打印机等实验设备,免费为创客提供创意原型制作等服务。截止2015年,海尔已经与高校搭建了三所实体创客实验室。分别是与浙江大学合建的“杭州海
14、尔创客实验室”,与武汉理工大学合建的“武汉海尔创客实验室”,与青岛大学合建的“青岛海尔创客实验室”。在这三所实体创客实验室的建设中,海尔提供设备以及运营规范,合作高校提供场地以及运营团队。海尔与教育部合作,在106所高校成立青年创客协会,覆盖27个省的65个城市。(7) 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智能解决方案智研院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客户,通过对其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培训、人才培育、全流程解决方案的输出,加速中小企业创业进程。1.4 成熟的智慧空间解决方案海尔实体创客智慧空间,位于信息谷及青岛海尔全球创新模式研究中心,当前项目处于建设过程中,相关备案、环评、能评等手续齐备。海尔网上创客智慧空间,以DTS(D
15、igital Technology Service)平台为载体。该平台以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为小微/创客提供全球化的IT治理、平台建设和IT服务、大数据处理平台及数据管理和显示服务、信息安全体系建立及推进服务、数字化办公管理体验服务、云计算等服务。创客智慧空间生活服务平台承接“互联网+住居”战略布局,创新“社区平台+社区服务+社区大数据”服务模式生态圈,整合海尔全智慧产业链资源及行业大品牌战略服务资源,搭建海客会智慧社区生活服务平台,下设八大战略业务单元,并依托平台大数据,拓展社区服务市场。目前实现用户流量47万,服务社区面积已达到8048万平,辐射40000多家潜在创客;生活服务平台app客户
16、端可实现以社区为中心辐射一公里的微商圈平台,集成衣食住行娱购游等各领域商户的服务资源。1.5 开放的试制和加工基地海尔创客工厂基于海尔试制基地和数字化加工基地建设。试制基地可为创客及小微企业提供注塑、钣金、吸附发泡模具试制、打件等专业化服务,涉及家电、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目前除了公司自身的试制团队外,已有3家试制创客团队在线创业,试制基地为创客团队提供试制设备、工作场地、电脑、网络、系统、水电气暖等软硬件设施,为创客创新创业提供充足保障。基地拥有注塑设备21台,其中常规注塑机19台、双色注塑机2台,可支持模内转印、滚筒门模块融敷、动平衡模具、双色模具(多物料)、物联网产品等新技术的产品
17、生产需求。数字化加工基地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可覆盖家电注塑、钣金、吸附发泡模具机械加工及装配,汽车注塑、钣金模具以及航天军工等高精密领域的机械加工及装配,在各领域质量方面可达到ISO9000国际认证水平。目前除了公司自身的加工装配团队外,已有3家加工创客团队在线创业。为创客团队提供加工设备、装配工具、工作场地、电脑、网络、系统、水电气暖等软硬件设施,为创客创新创业提供充足保障。海尔将在试制基地和数字化加工基地转型成创客工厂的探索中,继续开放海尔的制造能力和资源,为全球创客服务。1.6 全面的创业服务支持服务平台依托海尔服务资源优势,已建有100个过站式配送中心(自建21个,租赁79个),1000个
18、HUB库(规划2000个),6000个服务网点,三级网络可实现全国2800个区县覆盖无盲区、到村入户。完成对全国10000社区的布局,链接用户1700万、链接快递员15万、日均订单40万单、快递行业包裹累计收发5000万件。创客金融平台目前已完成涉及12大类和对6大金融板块的布局(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非银机构、资本、权益类交易服务机构和银行保险等),业务领域涉及消费金融、融资租赁、小额贷款、金融保理、资产交易、支付、互联网金融、创投基金、财务公司。创客金融平台面向创业小微提供服务,内容包括资金、金融风险、融资管理、资产管理等。目前,为869家小微公司提供涵盖12大模块的财务和金融支持服务,领
19、域涵盖制造、物流、地产、金融、电子商务等。二、 总体思路2.1 海尔总体发展思路深入贯彻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精神,按照国家要求,推动双创在示范企业的全面落实,发挥示范企业在双创工作中的引领作用。通过试点示范,搭建双创支撑平台,构建双创发展生态环境,调动双创主体积极性,支持各类双创主体不断开办新企业、发展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建立新模式、开拓新市场,同时,总结双创示范经验并在行业中复制和推广,进一步促进社会就业,形成双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结构优化的目的,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2.2 海尔双创基地战略定位海尔致力于搭建一个开放的可以复制和推广的创业平台,一方面将员工转化为创客,从
20、命令执行者转变为创业者;另一方面,平台对社会资源完全开放,只要怀有创业梦想都可以通过海尔的创客孵化平台进行孵化。“海创汇”平台就是在这一战略下成立的驱动平台。“海创汇”是一个品牌、六大平台的体系,具有开放、生态、专业的特点,打造创新创业、线上线下、孵化投资相融合的“众创空间”,并拥有最“创业”的培训体系、最“生态”的孵化体系、最“产业”的加速体系。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创业生态系统。创客学院是“海创汇”的创客培训平台,担负着创客培育,创意挖掘,创业指导的重任,面向整个社会开放,目前已经形成创业公开课、创业训练营、创客联盟和在线云学习平台等固定服务和产品,后
21、续将完善云学习平台、组建私董会。创客智慧空间:为创客提供实体、网上的虚拟创客智慧空间,降低单个创客的创业成本,目前已经布局智能硬件创业生态区,后续将在完善智能硬件创客部落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其他产业生态圈。创客工厂:海尔开放互联工厂,成就创客梦想,提供高起点的互联制造工厂,让创客从传统的大规模定制模式,升级到满足用户个性化定制和体验的互联工厂模式,本项目建设中将首先开放中试基地和数字化加工工厂,为创客提供从0到1的解决方案。创业服务:提供线上创业服务平台和线下创业服务,为创客搭建孵化及加速过程所需要的商务、产业配套、物流、售后等全流程服务。开放海尔的金融资源和财务服务能力,为创客提供从融资辅导、
22、财务服务、基金投资等多种服务。创新资源平台:开放海尔的技术资源网络、企业实验室资源、检测研制服务资源和供应商资源网络,为创客提供从创意到工程解决方案、检测验证、供应商匹配等服务。建立智慧生活生态圈,以家电为基础,影响整个制造业的生态系统,把海尔建设成为全球最佳智慧生活的创客孵化、加速和成长基地。平台的三大特点是开放、专业和生态。n 开放:对全球一流资源、用户及其他社会资源开放;n 专业:提供“创意设计制造销售”全产业全要素的专业平台;n 生态:建设“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智慧生活产业生态圈。2.3 海尔双创基地发展目标为创客提供专业的创业指导,通过以培训为切入提升创客能力,通过集聚效应吸引政府、
23、高校、孵化器等资源,建立适合创客发展的管理体系,帮助创客小微对接各类资源,搭建创客孵化加速生态圈。项目新建、改造创客智慧空间8万平方米,包括两大创客基地和两大服务平台,三年建成支持240+创客计算资源能力;创客智慧空间力争培育创客170家。未来3年每年度组织36期公开课、6期创业训练营,在全国高校开展创业实训活动36场。三年累计培训创客6万+,预计吸引创业团队190个以上;吸引创客产品310个,为创客提供15个品类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服务,实现创客产品年生产不低于80000台,创造就业岗位10万个,累计带动社会就业23000人。项目升级海尔创新资源平台,新建和扩建8个超前技术研发实验室,升级和新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尔 集团公司 示范 基地 工作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