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科技革命.ppt
《新一轮科技革命.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轮科技革命.ppt(6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学习习近平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判断与思考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观察,习近平作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的基本判断。并参照世界工业化演进的基本经验,对我国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深刻思考。这些判断与思考,为我国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供了重要指导。对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习近平指出,科技革命总是能够引发产业革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面对世界发展大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
2、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上一轮科一、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2013年9月30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在详尽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瓶颈后,明确作出了“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的判断。他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兴起的,是“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2015年11月15
3、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在题为创新增长路径,共享发展成果的讲话中指出:“究其根本,世界经济发展到今天,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已经接近尾声,传统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的潜能趋于消退。同时,发展不平衡问题远未解决,现有经济治理机制和架构的缺陷逐渐显现。”2016年9月3日,在杭州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在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新一轮增长动能尚在孕育。”判断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所提供的动能接近尾声,既来自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观察,也
4、来自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切身体会。结合习近平关于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关系的相关阐述,更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习近平的这一判断。二、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总是能二、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关于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内在联系,中外学界都曾予以关注和阐发。习近平结合世界文明演化的历史、西方国家工业化的演进路径和中外学界的相关研究,着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产生出对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重大历史推动作用的深刻思考。他强调“科技革命必然引发产业革命”(人民日报2016年2月18日),并曾在两次讲话中详尽阐发了科技革命及其引发的产业革命对社会
5、生产力和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推动作用。一次是2014年6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在以让工程科技造福人类、创造未来为题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指出,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同技术革命密不可分。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18世纪,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产业革命,导致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使人类进入了机械化时代。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电机和化工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
6、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原子能、航空航天时代,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生活水平,缩小了国与国、地区与地区、人与人的空间和时间距离,地球变成了一个“村庄”。20世纪下半叶,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社会生产力再次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再次大飞跃。在总结产业革命的这一发展历程后,习近平认为,工程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催发社会生产力的深刻变革,都会推动人类文明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习近平讲话中所谈及的科技革命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方面(中国科学院专家通过考察,认为迄今为止世界共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其中两次是科学革命,三次是技术革命。)第一次是科学革
7、命,发生在16至17世纪,以伽利略、哥白尼、牛顿等引发的天文学、物理学革命为代表。古希腊的大天文学家托勒密,在公元二世纪时,总结了前人在400年间观测的成果,写成 天文集(即至大论)一书,提出“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这个学说一直为人们所接受,流传了1400多年。1543年,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1543年出版了天体运行论,在其中提出了与托勒密的地心说体系不同的日心说体系,哥白尼的“日心说”更正了人们的宇宙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布鲁诺在论无限性、宇宙和诸世界论原因、本原和统一等书中宣称,宇宙在空间与时间上都是无限的,太阳只是太阳系而非宇宙的中心
8、他勇敢地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并把它传遍欧洲,1600年布鲁诺以异端邪说罪被烧死1590年意大利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研究物理学和力学,伽利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抛物体和振摆三大定律,使人对宇宙有了新的认识。伽利略1609年发明了天文望远镜,1610年出版了星界信使,1632年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595年开普勒开始研究行星运动,通过对其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观测数据的研究,在1609年的新天文学和1619年的世界的谐和提出了
9、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分别是轨道定律、面积定律和周期定律,判定行星绕太阳运转是沿着椭圆形轨道进行的,而且这样的运动是不等速的,这三大定律最终使他赢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名。1687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艾萨克牛顿爵士,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为太阳中心说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并推动了科学革命。第二次是技术革命,发生在18世纪中后期,以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及机器作业为代表,大机器生产
10、开始取代工厂手工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历史上把这一过程称为“工业革命”,也被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英国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
11、蒸汽时代”。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1825年,英国人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8世纪末,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西欧大陆和北美传播。后来,又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从生产领域产生变革,需要提供动力支持,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厂制的建立,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这场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
12、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第三次是技术革命,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一系列的重大发明,以电力技术和内燃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也称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了发电机;到70年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器开始用于代替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新能源。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了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电话科学技术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另一项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新和使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
13、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80年代德国人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等人成功地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汽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生产。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第四次是科学革命
14、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中叶,以进化论、相对论、量子论的提出等为代表。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进化学说。但是达尔文的经典进化论具有极大的局限性,二十世纪的科学家对达尔文进化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增加与修改,逐渐形成了现代进化论体现代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生物种群中实现的,而突变、选择、和隔离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现代综合进化
15、论彻底否定获得性状的遗传,强调进化的渐进性,认为进化是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现象,并重新肯定了自然选择的压倒一切的重要性,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进化学说。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由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相对论是关于时空和引力的基本理论,由爱因斯坦创立,依据研究的对象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分别于不同分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分别于1905年和年和1915年正式提出。年正式提出。理论催生原子弹:作为相对论的一个推论,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能量等于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1939年,科学家找到了通过裂变把质量转化为能量,释放巨大原子能的中子链式反应,进而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轮 科技 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