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智能家居制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
《2025版《智能家居制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版《智能家居制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修订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智能家居制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我公司安全管理,鼓励全员参与事故隐患排查与报告,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风险与隐患,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7号)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章报告内容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岗位工人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公司员工应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情况:第二条人的不安全行为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人的不安全
2、行为:1 .未经培训或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擅自操作自动化生产设备。2 .不重视安全操作规程,如未佩戴静电防护服在电子元器件生产区域作业等。3 .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如强制员工在不安全的环境下进行生产线调试。4 .未正确穿戴或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未佩戴防护眼镜进行激光切割作业。5 .忽视安全警示,如擅自跨越生产线防护栏。6 .未执行安全生产指令,如未遵守断电锁机规定进行设备维护等。第三条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员工应报告以下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1 .生产线上的安全警示标志缺失或模糊不清,未能有效警示风险。2 .安全防护装置(如机器人围栏、急停按钮)损坏或失效。3 .安全设备(如火灾报警系统、气体泄漏
3、检测器)未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4 .设备电气线路老化、裸露,存在触电风险。5 .未按照国家标准设置防静电、防爆设施。6 .安全监控系统运行不稳定,存在监控盲区或数据记录不准确。7 .特种设备(如叉车、压力容器)未经检验合格即投入使用。8 .擅自更改或拆除安全联锁装置,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等。第四条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智能家居制造行业的特定环境,应关注以下不安全因1 .化学品储存区未设置有效隔离和通风设施,存在泄漏风险。2 .作业场所粉尘浓度超标,未采取有效防尘措施。3 .噪声源未采取降噪措施,员工长时间处于高噪声环境中。4 .危险作业区域(如焊接区、喷涂区)未落实专项安全措施。5 .作业场所
4、照明不足,影响员工视线和判断。6 .临时用电线路杂乱无章,存在短路和触电隐患等。第五条安全管理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员工应积极反映以下安全管理问题:1 .未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对重大隐患整改不力。2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责任主体不明确。3 .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不完善,未覆盖所有作业环节。4 .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缺失或执行不到位。5 .应急救援预案未制定或未定期演练,员工不熟悉应急程序。6 .特种作业人员未取得相应资格证书即上岗作业。7 .外包单位安全管理松散,存在违规作业现象。8 .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影响隐患整改和设施更新。第三章报告途径第六条为确保事故隐患报告渠道的畅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家居制造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2025 智能家居 制造 企业 事故隐患 内部 报告 奖励 管理制度 修订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