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docx(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13.020.10CCSZ04DB4403深圳市地方标准DB4403/T6292025代替SZDB/Z702018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Guidanceofgreenhousegasemissionsverificationfororganization2025-05-29发布2025-06-01实施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引言IV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原则15 核查流程26 核查策划47 核查程序58 核查结果10附录A(规范性)组织温室气体核查相关文件模板13附录B(资料性)温室气体核查参考示例26参考文献32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
2、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SZDB/Z70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与SZDB/Z70201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核查组组建的要求(见6.2);b)更改了核查准备的具体要求(见6.3,2018年版的5.2.2);c)更改了实质性偏差门槛值的排放量下限要求(见6.4.1),增加了偏差计算的方法(见6.4.2);d)更改了文件审核对象要求(见7.1.1,2018年版的5.3.2);e)增加了文件审核的技术要求(见7.1.2);f)更改了“核查计划”(见7.2.1,2018年版的5.3.4);g)更改了多场所抽样方法的
3、数量要求(见7.2.2.2a),2018年版的5.3.3.2b),更改了能源问接温室气体排放抽样比例要求(见7.2.2.2b),2018年版的5.3.3.2b);h)将现场核查”(见2018年版的5.3.5)、“检验方法”(见2018年版的5.5.2.3)、“交叉检查”(见2018年版的5.5.3)更改后纳入“核查方法”(见7.3.1.1);i)增加了组织在现场核查过程中的职责(见7.3.2.2);j)增加了现场核查的内容及技术要求(见7.3.3);k)增加了末次会议的技术要求(见7.3.4);1)更改了温室气体信息管理评价要求(见7.4.1,2018年版的5.4);m)删除了温室气体信息分类
4、见2018年版的5.5.2.1)、异常情况的评价(见2018年版的5.5.2.4);n)将“核查报告的限定条件”相关内容(见2018年版的5.8.3)、”否定的核查报告”(见2018年版的5.8.5)更改后纳入“有限定条件或否定的评价”(见7.4.2.2);o)更改了核查报告要求(见8.1,2018年版5.8.1);P)更改了技术评审人员的能力要求(见8.2.2,2018年版的5.8.2);q)更改了核查记录保存年限要求(见8.6.2,2018年版的5.10)和文档类型要求(见8.6.3,2018年版的5.10);r)更改了文件审核表(见A.1,2018年版的表A.1)、现场核查计划表(见A
5、2,2018年版的表A.3、表A.4)、核查报告(见A.4,2018年版的表A.5、表A.4);s)增加了现场核查记录表(见A.3);t)增加了现场核查方法运用示例(见B.1)、现场核查文件清单示例(见B.2);u)删除了交叉检查参考示例(见2018年版的附录B)。本文件由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华测认证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力军、刘畅、张艺玮、黄祥燕、唐云鹭、蒋婷、李莲、林余、吴薇群、许立杰、崔书
6、海、聂小兵、王媚、王泽颖、刘慧敏、乔旭、陈秉楠、王璟睿、戴知友、刘彦君、张令昕、王畔、陈泳铮、叶馨媛、刘俊朗、陈诗尧、肖婷婷、赵琬莹、章程。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2年首次发布为SZDB/Z702012,2018年第一次修订;本次为第二次修订。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基于市场机制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变、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的重要举措。深圳市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于2012年率先发布实施SZDB/Z702012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规范及指南,并于2018年修订发布SZDB/Z70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为深圳市顺利启动和开展
7、碳排放权交易提供标准支撑。SZDB/Z702018已发布实施多年,在这期间碳排放核查相关研究和实践都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随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启动与运行,国家对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要求趋严,不断更新完善碳排放核杳标准。另一方面,随着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逐渐深入,碳核查领域的新需求不断产生。鉴于此,有必要修订完善SZDB/Z70-2018,提升核查方法的统一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适应国内相关标准要求的新变化以及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变化,确保为碳排放权交易及减排行动提供公信力保障。核算、报告与核查是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基石,为了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科学、准确地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
8、同步修订SZDB/Z69-2018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和报告指南。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1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的原则、流程,提供了核查策划、核查程序、核查结果等方面的指导。本文件适用于核查机构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外部核查,复核机构进行复核、组织进行内部核查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403/T628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3术语和定义DB4403/T62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9、义适用于本文件。3. 1核查verify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和相关信息进行全面地、独立地、客观地核实与查证,并形成文件的过程。来源:ISO14064-3:2019,3.6.2,有修改4. 2核查准则verificationcriteria核查(3.1)过程中作为依据的方针、程序或要求。来源:ISO14064-3:2019,3.6.10,有修改5. 3实质性偏差materialdiScrepancy用于界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或温室气体核查报告中可能影响目标用户决策的一个或若干个累积的实际错误、遗漏和错误解释的定性或定量的要求。来源:ISO14064-3:2019,3.6.9,有修改3.4核查报
10、告verificationreport关于核查(3.1)过程和结果的温室气体核查文件。4原则4.1独立性独立于所核查的活动之外,不带偏见,无利益冲突,在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以确保其发现和结论都是建立在客观证据的基础上。4. 2守信用在整个核查活动中做到诚信、正直、保密和谨慎。6. 3公正性真实准确地反映核查的活动、发现、结论和报告。如实报告核查过程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分歧意见。4.4专业性具备与所承担的任务相应的职业谨慎和判断力,具备从事核查所需的技能。5核查流程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流程见图K文件审核7.1制定现场核查计划7.2举行首次会议7.3.2核查计划内容7.2.1实施现场核查7.
11、3抽样计划7.2.2现场核我内举行末次会议7.3.4编制核查报告8.1图1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流程图6核查策划6.1核查协议6.1.1核查机构宜与委托方签订核查协议。核查协议可包括核查目的、核查范围、核查准则、核查年份、双方责任和义务、保密条款、核查费用、违约责任、协议的解除等相关内容。6.1.2核查机构宜与核查员签订保密协议。6.2组建核查组6.2.1核查机构在签订核查协议之后,宜选择具有专业能力的核查员组成核查组,核查组至少由两名核查员组成。组建核查组时,宜考虑以下因素:a)确保核查组独立于组织的活动并避免利益冲突;b)组织所在行业领域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c)核查范围以及预计的核查时间;
12、d)核查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力;e)其他。6.2.2核查组长宜具有三年或以上的核查或复核经验。核查组长制定核查计划并明确核查组成员的任务分工。6.3核查准备核查组长宜与组织温室气体管理人员建立联系、进行沟通,沟通事项包括:a)确定沟通渠道;b)确认实施核查的时间与核查安排;c)初步确认核查范围,包括核算边界、排放源等;d)提出组织可事先准备的、可作为证据支持的数据和信息要求;e)就核查会议参与人员的需求达成一致意见;f)提供有关核查组的信息;g)为组织提供提问的机会;h)确定实质性偏差门槛值。6. 4实质性偏差6.4.1等级划分核查活动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按温室气体排放量分为6个等级:a)排放
13、量3千吨二氧化碳当量,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150吨二氧化碳当量;b) 3千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5%;c) 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4%;d) 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W排放量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3%;e) 1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量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2%;f)排放量21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为现。6.4.2偏差计算在给定条件下,如果报告中的一个偏差或多个偏差的累积,达到或超过了与排放量对应的实质性偏差门槛值,视为不符合。根据核查工作及复核工作将偏差划分为
14、2种类别,宜按照下列公式计算:a)核查偏差,判定组织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的偏差情况,按式(1)计算;I100%(1),公式中:三v核查偏差,单位为%;Ea组织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Ev一一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ob)复核偏差,判定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偏差情况,按式(2)计算。鸣310。(2)式中:r复核偏差,单位为%;Ev组织温室气体核查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Er组织温室气体复核报告的排放量,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02e)o7核查程序7. 1文件审核7. 1.1审核文件7. 1.1.
15、1核查组宜对组织提交的温室气体核算报告、温室气体清单、活动数据证据进行审核,可与基准年核查报告、上一年度核查报告进行比对。7. 1.1.2核查组可对组织提交的温室气体信息管理程序文件、工艺流程图、电力计量网络图、厂区平面图或建筑平面图、组织架构图以及其他相关文件进行审核。注:其他相关文件包括但不限于相关排放设施设备清单、燃料清单、组织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表。7. 1.1.3核查组宜记录并保存文件审核表,文件审核表宜符合图A.1的规定。7. 1.2审核要求核查组通过文件评审,宜至少明确以下内容:a)组织的基本信息;b)识别核算边界、排放源,及其变更情况;c)排放量计算使用的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d
16、)识别现场核查重点,初步确立需要走访的场所、需要访问的人员、需要观察的设施/设备或操作以及需要查阅的证据文件等。7.2制定现场核查计划7. 2.1核查计划7.2. 1.1现场核查分为第一阶段现场核查和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按7.3和7.4实施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现场核查及评价工作。如果组织的核算边界简单、排放源少或活动数据核查工作量较小,可只开展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核查组至少开展1次第二阶段现场核查。每次现场核查宜制定现场核查计划。必要时,可现场修订核查计划。现场核查计划宜符合图A.2的规定。7.2.1.2现场核查计划宜包括以下内容:a)核查范围,具体涵盖组织名称、核查地址、核算边界描述、覆盖时间段;
17、b)核查准则;c)实质性偏差门槛值;d)核查日期与核查组成员;e)核查活动及日程安排,具体涵盖时间安排、核查活动内容或过程、走访场所或访问部门、核查组人员分工;f)抽样计划,具体涵盖抽样场所或排放源的名称、抽查内容及比例。7.2.2抽样计划7.2.2.1制定抽样计划核查组在制定抽样计划时,宜考虑:a)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本;b)潜在错误、遗漏或错误解释的风险;c)所需的定量或定性数据的数量和类型;d)先前的核查结论(若适用)。7.2.2.2确定抽样比例7.2.2.2.1在确定抽样比例时,考虑以下情况:a)如果组织包含多个场所,宜首先识别和分析各场所的差异:1)当各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放源类型差
18、异较大时,每个场所宜进行现场审核;2)仅当各场所的生产经营活动、排放设施/设备以及排放源类型均较相似时,才对同类相似场所进行抽样,最多不超过15个。抽样的场所数Y=、反(X为同类相似场所总数,数值取整时进1)o对于同类相似场所总数超过25个的组织,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可调整抽样的场所数量,最少不低于5个。当存在4个及以上相似场所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超过50%;注1:复核机构参照本文件开展复核工作时,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抽样的同类相似场所数量。b)为每个排放源制定抽样计划:1)燃料燃烧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
19、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为典型排放的月份;2)过程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为典型排放的月份;3)逸散排放:抽样比例至少为30%,且为典型排放的设备;4)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原则上对所有相关活动数据和信息进行100%核查。如果活动数据的核查单据量很大,向深圳市碳交易主管部门报备后可调整抽样比例,抽样比例至少为60%,且覆盖典型排放的场所和月份。注2:单据量很大:活动数据的证据(通常指结算发票、通知单、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零散、数量多,且每张单据上记录的活动数据计算出来的温室气
20、体排放量相对组织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很小。注3:典型排放的场所:同类相似场所中,在消耗均线之上的场所为典型排放的场所。注4:典型排放的月份:在消耗均线之上的月份为典型排放的月份。7.2.2.2.2在核查中,当发现温室气体信息和数据可能导致实质性偏差风险时,宜对所选择的抽样方法和信息样本作出相应的更改。7.3实施现场核查7.3.1核查方法与证据7.3.1.1核查方法7.3.1.1.1核查过程中,宜采用多种方法验证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可采用的核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a)数据追溯:通过追溯原始数据的书面材料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中的错误;示例1:通过供应商提供的加油卡对
21、账单对外购燃油数量进行核实,由此断定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都是有依据的。b)交叉检查:通过交叉检查多类型证据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错误;示例2:对外购电力发票和电力抄表数据进行交叉检查,以便核实外购电力活动数据的准确性。c)走访观察:通过现场走访查看场所、排放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来发现所报告的温室气体信息有无遗漏、错误;示例3:走访查看确认市政电表,以便核实外购电力活动数据的完整性。d)交谈访问:通过开放式提问方式询问现场工作人员以获取核算边界、排放源、核算过程等信息;示例4:询问行政人员关于场所租赁的情况,以便核实所有场所都纳入了核算边界。e)验算分析:通过重复计算或与历史数据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组织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指南 组织 温室 气体 排放 核查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