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1).docx
《“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1).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扩大有效投资规划一、基础条件“十四五”期间,上下科学谋划,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704个,总投资869亿元,非政府性投资项目257个,总投资684亿元;其中5000万以上的项目603个,亿元以上项目271个,5亿元以上项目79个。三次产业结构从13.6:42.1:44.3调整为&7:37.7:53.6,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一)发展成效L投资总量圆满完成目标。“十四五”期间,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24.4亿元,超“十二五”49.4亿元。由于2018年受统计口径调整、2020年疫情影响,虽然年度投资总量有所下降,但年均投资增幅仍达成县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固定资产投资年度增幅目标。投资总额(亿元)一。一增速()图1-1:县“十四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变化趋势图2.投资结构更加优化。十四五时期,县固定资产投资投向由搭框架、打基础向提品质、新服务转变。三次产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比例由“十二五”期间的1:6:15转变为1:10:36,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中的投资占比更是转变为1.5:17.4:81.Io交通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工业投资占比分别由2016年的24%、5.1%、27.8%转变为14.6%,26.4%、17.4%o同时2020年项目民间投资、交通投资、生态环保和公共设施投资、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等
3、4+1”投资结构指标全面达到12%以上增幅水平,结构更优、投资持续发力。图1-2:县“十四五”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中所占比重3 .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四五”期间,县抢抓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发展机遇,与上海等地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引入一批新兴经济领域投资项目。电子商务创业园投入使用,多家电商企业入驻,直接解决地方就业岗位4500余个,间接带动就业岗位11000余个。区域合作渐入佳境,首个跨省、跨县域三地共建的“飞地”产业园在嘉善正式开园,踏上东西部扶贫与山海协作“飞地”经济新的征程。-嘉善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共建协议正式签订,香菇文化养生核、香菇市场区、五都食用菌精深
4、加工产业园、食用菌标准化基地加快建设,多点拓展百山祖景区、巾子峰旅游景区、“大月山”景区、大济历史文化村、西川古村等旅游景区发展。中药材加工基地及康养综合体、生态循环农文旅示范基地等一批产业项目顺利推进。4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十四五”期间,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和“一号工程”,探索出一条全员招商、产业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的特色之路,招商步伐不停,一批批项目从无到有、从线索到落地。梦天家居集团全新生产基地在屏都综合新区正式投入生产,总投资10.80亿元的智慧汽车产业园项目开工建设;华能双苗尖风电场建设、琦丰新能源生物质热电联供、小微企业孵化园、智慧汽车产
5、业园、半湾休闲养生文化园等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全县共引进项目192个,其中大项目29个,完成实际利用内资79.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579万美元,签订宏丽建设有限公司等总部经济项目12个,入库税收1.48亿元。5 .交通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时期,县共完成综合交通基础设施投资43.7亿元,公路总里程数增长至1601.19公里。实现村村通,为群众出行“打通最后一公里”。龙庆高速、大道的通车成为联动内外、展示形象的重要通道和美丽窗口,衢宁铁路的通车结束了不通火车的历史;Al级通用机场项目加快推进。“十四五”期间交通建设为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提供方便,大大节约了时间成本,摆脱
6、了运输成本压力,为旅游发展和香菇、灵芝等绿色农产品的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实现共同富裕插上腾飞的翅膀。6 .生态优势成为吸引投资的重要祛码。县被誉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森林蓄积总量达14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6.12%,连续4年居全省第一。我们立足森林资源丰富等优势,深入推进林权改革,创新金融服务等措施,不断拓宽林权金融服务惠及面,大力实施国土绿化,不断强化服务保障、释放生态红利、厚植生态底色、夯实产业基础,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吸引了乾宁医药集团等一批专业公司,建设了中药材种植基地及康养综合体项目等生态养生项目;乾宁医药集团进驻张村乡
7、投资1.78亿元打造林下稀缺中药材产业,建成3000亩的林下白芨种植基地和70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实现“生活富”“生态美”“产业兴”,为打造美丽”最生态窗口”贡献力量。7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持续推进,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信息数据的共享、应用系统的对接,减少申请材料、压缩办理时限、优化办事流程,升级便民服务,助推群众办事“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马上办”。教育领域,全县教育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加快,完成项目投资累计达7.5亿元。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建成教育计算机网,100%学校实现千兆到校、
8、百兆到班,100%学校实现校园无线全覆盖,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统筹兼顾教育普及和提高质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新迁改建菊隆中学、五都小学及同心、新窑幼儿园等学校11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达100%o医疗领域,启动建设了“智慧医疗”体系,积极推进区域HIS系统工作,强化市县乡三级信息系统协作,在全市范围内,首创“巡回诊疗车车”服务。创新推出“流动医院”建设,把巡回诊疗车开进大山,把县级医院专家服务送到了村民的家门口,偏远山区群众看病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破解偏远山区医疗服务不充分的难题。在民生保障领域,进入养生养老大发展阶段,完成了老年活动中心、生态养生古民居等项目建设。(二)存在问题“
9、十四五”期间,县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投资成效显著,但在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存在新兴产业投资、民间投资、要素保障等方面的不足。一是新兴产业方向重大项目较缺乏。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和中长期预期性的重大项目特别是重大制造业提级项目投资较少,尤其缺乏数字经济、生命健康、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项目的引进。二是内涵式投资较薄弱。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的增长方式总体上仍属于外延扩张型,技术改造、设施更新和存量提升项目总量比重上仍然偏低,农业、工业重大产业项目比重低,尤其铅笔、食用菌、竹木三大主导产业能级亟需重大项目来带动提升。三是民间投资仍有较大提升潜力。民间投资总量和占比虽逐年上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民间
10、投资比重仍然偏低,活力仍需要激发,突出表现为符合有效投资要求的项目难以成为民间资本关注的热点,未能有效激发民间投资作为扩大有效投资重要力量、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增长内生动力的效应,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仍需深化。四是要素制约日益突出。根据县2020年度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未来可开发利用的空间十分有限。加之资金、人才、能源等要素也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导致投资项目的投资进度受资源要素的制约日益加剧,部分项目建设存在被拖延现象。二、面临形势和发展机遇(一)保持高质量发展亟待发挥有效投资关键作用未来五年,外部环境将发生复杂而深刻的重大变化,机遇挑战前所未有。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
11、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国际力量对比呈现趋势性变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从国内看,“十五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期,我国正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从全省看,我省以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为发展主线,在新方位上进一步扛起“三个地”的使命担当。在此背景下
12、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出口持续低迷、消费有待培育等影响,有效投资仍是“十五五”期间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十五五”时期我县要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创新思路谋投资、遵循规律促投资、激发活力扩投资、持之以恒抓投资,做好疫后健康经济、数字经济、衢宁铁路开通带动下新兴经济业态的文章,更好发挥有效投资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二)实现共同富裕亟待释放有效投资政策红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对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也作出了具体部署。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62025年)提
13、出“十五五”时期要按照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的根本要求,强化力量统筹、资源整合,按照“一县一策”,积极促进山区26县开放平台共建发展,实现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方案(20262025年)中指出在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新征程中,努力把建设成为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重要历史贡献。2026年,支持浙西南革命老区发展正式写入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国家有关部委正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结合具体实际实化细化相关配
14、套政策和重大工程项目,建立健全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1+N+X”政策体系。市也提出了率先建成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示范区,努力形成新时代高水平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案”。“十五五”期间我县要积极把握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扶持政策,抓住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和支持浙西南革命老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践行“方案”,依托自身生态优势,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立足山区26县自身经济基础和发展需要,充分释放有效投资政策新红利,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三)优化产业结构亟待实现重大项目突破重大项目是落实“双招双引”战略、加快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招引重大战略项目,瞄准央企、大型国企、500强
15、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每年滚动谋划一批重大招商项目,聚力攻坚,努力在重大战略项目招引上取得历史性突破。深耕细分领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集中力量延链补链强链扩链,下大力气引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优秀企业和“链主型”项目,形成支撑产业发展的具有产业特色的新竞争优势。发力未来产业,更加主动融入全省三大科创高地所代表的未来产业布局。“十五五”期间我县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滚动谋划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具有产业特色新的竞争优势。立足现有产业基础,精准对接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绿色产业,实现重大项目突破。.、总体思路(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
16、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围绕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注魂赋能立根,全面厉行“之干”不动摇,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基本要求,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围绕立体交通、数字经济、提质增档、产业培育、全域旅游、节能环保、民生改善七大领域,谋划建设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用创新性和前瞻性的工作举措挖掘投资新增长点,通过以项目促投资,狠抓招商合作,创新投融资机制,统筹要素保障,全面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实现投资可持续增长,有效提升区域影响力、增长持续力和惠民提升力。(二)基本原则突出统筹平衡。统筹把握重大项目投资速度和
17、结构、规模和效益、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的关系,坚持优化结构,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民生为先,做好做实“扩总量、促增量、调存量、提质量”的文章,加快构建均衡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突出战略引领。重大项目安排要与我县“十五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充分衔接,并符合县重大城市功能区块、重大产业区块布局等要求,要重点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投资项目,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长三角大花园最美“花骨朵”。突出结构优化。顺应新发展要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既支持促消费惠民生强支撑的新型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又要围绕综合交通
18、工业投资等短板安排一批重大项目,实现投资结构优化和质量效益提升。突出落地见成效。注重续建与新建的协调建设,确保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重点选择符合国家、省、市等相关规划要求,符合产业政策,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利于尽快推进实施的大项目。同时,加大项目储备谋划和推进一批前期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经努力能开工建设的项目,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滚动推进格局。突出民生为要。将提升民生福祉作为扩大有效投资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产业、教育、医疗、文化等均衡发展、共建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三)主要目标根据以上总体思路
19、和基本原则,县“十五五”时期谋划实施各类项目150项,项目总投资1642.91亿元,“十五五”期间力争完成投资41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设的目标任务可归纳为“714”重大工程。聚焦7大领域。聚焦立体交通、数字经济、提质增档、产业培育、全域旅游、节能环保、民生改善七大领域,谋划布局重大项目。实施100个以上重大项目。在全县各类拟实施项目中,精心论证挑选,重点选择符合国家、省、市等相关规划要求,符合产业政策,具备良好工作基础,有利于尽快推进实施的项目,突出重点,集中全县之力实施100个以上的重大项目。完成400亿以上重大项目投资。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围绕七大标志性工程、实施100个以上重点项目,
20、力争“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415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占项目投资比重在30%以上,重大产业项目投资增速高于全省投资平均水平。表3-1县“十五五”时期重大项目概览表序号项目分类项目数(个)总投资(亿元)“十五五”计划投资(亿元)合计1501642.91415.30-立体交通15325.0063.76(一)公路11258.0458.90(二)机场16.001.00(三)物流枢纽25.963.86(四)铁路155.000.00二数字经济928.404.30(一)制造业智能化43.102.60(二)数字信息基础设施323.600.00(三)农业物联网21.701.70三提质增档24231.
21、2853.22(一)产业平台14205.2942.54(二)传统产业1025.9910.68四产业培育7253.9834.60(一)生物科技353.284.20(二)康养项目4200.7030.40五全域旅游23201.2867.00(一)文化品牌541.6027.00(二)全域“旅游+”16121.3816.70(三)文化创意238.3023.30六节能环保24253.3648.66(一)环境改善730.135.71(二)能源水利9211.1832.50(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812.0510.45七民生改善48349.61143.76(一)城市更新19299.53107.12(二)教育56.
22、842.45(三)医疗卫生1117.6813.29(四)文化体育25.142.78(五)社会福利43.302.42(六)市政设施67.125.70(七)综合商贸110.0010.00四、七大标志性工程(一)“陆空相接”立体交通工程以打造“生态交通第一县”为目标,紧扣“西进武夷山、东出温州港、北连长三角、南接海西区”的大交通发展战略,打造“一横三纵”的综合交通大格局,加快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陆空立体化的综合交通体系,“十五五”期间,重点实施11个重大项目,计划投资63.76亿元。1 .公路干线。以改善城区通行条件为目标,大力实施城市治堵工程,加强重点拥堵节点路段改造、地下通道建设和智慧城市
23、发展,不断提升干线联通效率,重点改建国省干线公路,新建高速联络线。加快推进城市快速道路改造,推进国家公园迎宾大道(绕城南线)、仙居至公路银屏山隧道工程等建设。聚焦区域干线路网和城乡路网建设,着力提高国省道干线通行能力,提高城乡高等级公路网络化水平,重点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EPC),建设美丽乡村风景线。推进S209奉化至公路五大堡至龙溪段、S325洞头至公路段改建工程、义龙庆高速连接线(绕城段)、S326苍南至公路贤良至鲤鱼桥至荷地段等项目建设,形成区域快速通道走廊。2 .空中航线。谋划建设Al级通用航空机场,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以建设浙南绿色能源示范基地为契机,着力打造新能源、零排放
24、高能效、园林式机场。不断提升旅客满意度、完美呈现地域文化与传播企业品牌,提供未来商务出行、通勤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援、旅游观光及通用航空器停靠功能,打造现代化功能模式。3 .物流枢纽。开工建设浙南闽北现代物流中心,计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及质量分拣、分级仓储、展销中心、办公场所等相关附属基础设施。打造交通综合枢纽中心,建设客运调度换乘区、公交调度区、保养修理区、综合停车区、旅游集散中心等五大功能区块。通过建设智慧高速公路、铁路,智慧机场、车站,加强智慧交通管理,抢占未来交通发展先机。4 .铁路。谋划实施金华。至南平(段),借力衢宁铁路的贯通运营,大力提高市区、乡镇、各大重点产业平台、旅游景点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扩大 有效 投资 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