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生态林业发展规划.docx
《“十五五”生态林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生态林业发展规划.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十五五”生态林业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扎实推进,加强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提升产业富民能力,弘扬生态文化,为建设展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窗口提供生态支撑和基础保障。以创建国家公园和推进森林城市创建为抓手,全面实施“新植1亿株珍贵树”行动、推广“一亩山万元钱”富民模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促进生态惠民,取得了显著成绩。“十五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乡
2、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时期,林业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日益突显。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深化八八战略”系列决策部署,根据“十五五纲要总体构想,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为重要抓手,编制了县生态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着力构建县现代林业治理体系,聚力将县打造成“最生态窗口”,为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第一章,十四五”林业工作回顾3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3二、建设主要成效5三、存在困难与问题23第二章发展机遇、编制依据、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总体布局25一、发展机遇25二、主要依据27三、指导思想29四、主要目标29五、总体布局33第三章建设生态林业促进生态文明36一、全面推行
3、林长制36二、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建设39三、自然保护地建设41四、生态修复工程43五、生物多样性保护46一、森林旅游发展49二、构建高效用材林生态产业体系53三、构建高效竹林生态产业体系56四、构建林下经济复合经营生态产业体系58五、构建经济林生态产业体系61第五章建设活力林业加快林业改革64一、实施国乡合作经营试点改革64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69三、深化国有林场改革72第六章主要保障措施76一、加强组织领导76二、加大资金保障77三、完善技术支撑77四、强化队伍建设78五、严格考核评价78附表:县生态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错误!未定义书签。县生态林业发展“十五五”规划
4、第一章“十四五”林业工作回顾“十四五”期间,围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我县坚持把优化生态作为林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坚持把绿色惠民作为林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坚持把统筹兼顾作为林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林业发展主要动力,坚持把夯实基础作为林业发展基本保障。在全体林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十四五”规划任务,林业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林地面积251.6万亩,森林覆盖率86.06%,活立木总蓄积1480.9万立方米,单位蓄积量居全省前列。省级以上公益林141.0763万亩
5、占全县有林地面积的56%,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7.4226万亩,省级公益林12休6537万亩。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5.2925万亩,其中国有0.1998万亩、集体和个人5.0927万亩。绿化造林5万亩,森林抚育9.77万亩,累计赠苗420万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3处,面积38.2万亩;全县共有古树名木5051株。没有发生重大森林消防案件,森林火灾受害率、发生率和控制率三项重要指标均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县竹林面积41.7万亩,新建竹林道210条239公里,累计建设竹林道近2500公里,竹林主干道硬化157条181公里,建设竹林示范基地1.2万亩。新建林下经济基地1.33万亩,总规模达到1.6
6、9万亩;锥栗基地3.65万亩;木本油料基地2.59万亩,其中香I基地0.19万亩,油茶基地2.4万亩。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232.46万人次,平均每年游客量246.49万人次,年均增长2.09%。实现旅游收入89.98亿元,年均增长14.68%。期末林业总产值达到71.52亿元,年均增长1.65%o二、建设主要成效(一)生态建设成效明显,生态底色进一步擦亮L公益林管理全面加强Ll公益林建设成效日益显现,资源保护与生态安全的理念渐入人心。至“十四五”期末,全县共有省级以上公益林面积141.0763万亩,占全县林地面积的56%,其中国家级公益林17.4226万亩,省级公益林123.6537万亩。截
7、止2025年,累计发放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4.9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2.9亿元。根据县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2019年县公益林总生物量1332.97万吨,乔木蓄积量754.12万立方米,年涵养水源6.56亿吨,固持土壤337.24万吨,固定二氧化碳230.30万吨,释放氧气143.55万吨。省级以上公益林发挥生态效益151.00亿元,平均每亩1.0704万元。公益林建设已经成为惠农最广、时间最长的生态工程,深受全社会和广大林农欢迎。庆元县省级以上公益林分布图图1:县省级以上公益林分布图1.2公益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护林员队伍建设逐步加强。一是规范公益林损失性补偿金发放制度。通过加强公益林
8、补偿金规范管理,积极化解公益林补偿金发放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实行公益林补偿资金“阳光发放”。二是加强护林员队伍建设。完善县公益林护林员管理办法,通过优化完善公益林护林员队伍、划定公益林管护责任区、提高护林员报酬等措施明确护林员职责。三是认真落实护林队伍的“五个一”建设,实施护林员考勤系统等措施进行管护成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发放考核奖励和继续留用的依据。2.国土绿化工作稳步推进2.1开展美丽健康森林建设,着力构建“彩色、健康、珍贵”森林。着力构建“多功能、高质量、多色彩、深层次”的森林景观,全面提高森林质量和景观价值,提升城市品位、推进森林旅游,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以珍贵、速生、彩化树
9、种建设为基础,重点营造乡土阔叶树种、珍贵树种、彩色树种,实现绿化、彩化、美化。“十四五”期间,全县完成营造林面积5万亩,其中完成人工造林L6万亩,迹地更新3.47万亩;全民开展义务植树140.18万株,“3.12植树节”赠送珍贵树苗420万株,完成“新植1亿株珍贵树”321万株;完成彩色森林建设、木材战略储备林、森林抚育任务IL4万亩。表1:“十四五”期间县国土绿化情况表单位:公顷万株年度人工造林迹地更新珍贵树种基地义务植树株数森林抚育新植1亿株珍贵树2.2美丽乡村建2016年161.91506.87166.6730.661041.9170.15设全面开花,初步形2017年0.11476.97
10、198.2729.862850.9369.8成“一乡一特色、一2018年20.27483.40165.4027.32618.8867.3村一品味”的美丽村庄。围绕“寻梦菇2019年13.13306.79243.3325.95533.3356.9乡、养生”的战略目标,坚持“让森林走2025年867.27542.07100.0026.41533.3356.9进城市,把城市融入森林”理念,结合合计1079.982316.IO873.67140.187578.39321.05“一村万树”、“三改一拆”和“六边三化三美”等行动等,构建以县城为中心,“一乡一特色、一村一品味”的美丽城镇。截至目前,我县已成
11、功创成省级森林城市,拥有国家森林乡村7个,省级森林氧吧3家,其中林场被评为省“最美森林氧吧”,建成省级森林小镇1个,森林人家6家,林业体验园3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6个。打造“珍贵树种进乡村”村庄绿化的升级版,已建成“一村成万树”示范村16个,推进村127个。2 .3林木种苗发展迅速,推进林木种苗良种化、容器化、珍贵化。“十四五”期间,种苗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全县从事种苗生产经营企业及经营者共24家,国家珍贵树种良种基地1个。截止“十四五”期末,全县苗木花卉生产经营面积1152亩(设施栽培面积280亩),生产种子5545公斤,苗木2701.9万株;种苗花卉从业人员2300人,年产值12104万元
12、其中县国家级珍贵树种良种基地肩负起我省楠木、红豆树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承担全省珍贵树种调剂容器苗培育项目,肩负为全省林业建设、国土绿化、生态修复提供珍贵多样的高质量林木良种种苗的重担。3 .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工作进展迅速3.1 规划引领,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完成全县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方案,从原来5处省级以上保护地优化整合成百山祖国家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双苗尖一月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3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后的自然保护地面积25344.60公顷,增加了7753.54公顷,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3.36%o32积极创建,加快国家公园建设步伐。百山祖国家公园面积505平方公里,其中片区
13、面积205.40平方公里,占40.60%。自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我县第一时间召开创建部署会和攻坚会战推进会,将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作为不容有失的重大政治任务来抓,组建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所有副组长均为副县领导的顶格推进架构,全力推动各项创建任务快速突破、落实落地。2025年9月,国家林草局对我省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行验收评估。3.3落实措施,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遵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以着力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落实不同功能分区的管控要求,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促进为辅,采取严格保护、加强管护、扩大封育和抚育规模等措施,对森林、河流和野
14、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对森林、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以及栖息于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老的地质遗迹和多样的文化遗产等实行全面保护。对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实施封育保护,逐步减少毛竹林、经济林经营规模,使区域内森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稳步提高,珍稀物种栖息地得到重点保护和扩展,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二)森林管护持续加强,森林质量进一步提高1 .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森林结构趋于合理。全县林地面积251.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86.06%,为全省最高;活立木蓄积1480.9万立方米,乔木林单位蓄积达6.46立方米
15、/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县林地面积、活立木蓄积、单位面积蓄积、针阔混交比均呈增长态势,森林结构朝着有利于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效益的阔叶化方向变化,森林年龄结构趋于合理。2 .进一步加强采伐限额管理,合理安排采伐计划。林木采伐管理坚持“依法管理、严格控制、科学采伐、及时更新”的工作原则,林木采伐管理规范有序,采伐限额执行情况良好,确保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的地位不动摇。推动权利规范、公开、透明运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林木采伐的规范管理,实现群众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林木采伐进行全程“阳光”公示,即林农申请采伐林木情况公示,限额计划安排情况公示,审批前公示以及发证情况公示;推进“合议式”集体“阳光”审批。
16、严格制度,做好采伐管理各项工作。严格采伐管理,实行采伐面积与采伐蓄积双控的管理制度,执行生态公益林抚育更新采伐管理办法和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等相关制度,制定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制度,从2018年起,实行“双随机”检查的管理制度,定期开展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表2:全县“十四五”期间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详见下表单位:万立方米年度年度采伐限额使用情况征占用林地等不占限额合计年度采伐限其中:公益其中:商额指标占比林品林指标2016年12.08951.70%0.28311.8060.512017年13.086551.80%0.22412.8620.42932018年13.768552.17%0.155
17、513.6130.61462019年11.291245.36%0.144311.14690.34092025年5.229122.36%5.17910.050.66423 .构建林业“一张图”,基本实现森林经营管理数据“落地上图”。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部署要求,着力提升林业数字化管理水平,“十四五”期间,县紧紧围绕数字政府建设重大机遇和“整体智治”工作理念,以省林业空间管理平台(简称“一张图”平台)建设为基础,在省林业局的统筹部署下,有序开展林地审批、林木采伐审批、造林更新、森林抚育等森林经营管理数据“落地上图”工作,高效推进森林资源相关业务管理数据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18、实现管理高效协同、业务深度融合,加快构建森林资源一体化管理应用体系。浙江省林业大数据分析图3:省林业空间管理平台4 .把握政策法规,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一是严格执行林地分级管理的原则,利用林地一张图、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等成果,根据建设项目性质的不同,按林地分级情况进行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的审核审批。二是严格审核审批程序,建立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不良信誉记录制度,单位或个人应对作出的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评价报告或者林地现状调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加强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质量;对材料齐全、符合条件的使用林地申请,经指派工作人员现场查验,并进行公示后按时办理审核审批手续。三是严格执行林地总量控制
19、和定额管理的规定,建设项目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使用林地的,应当符合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合理和节约集约利用林地。四是严格按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标准收费,根据不同的建设项目性质、森林类别、地类足额及时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表3:2016-2025年征占用林地情况统计表单位:公顷年度征占用林地临时占用林地林业生产设施占用林地合计2016年49.508821.907785.9764157.39292017年35.140513.991299.8962149.02792018年32.47142.5949110.1098145.17612019年102.423861.3498163.77362025年36.
20、38820.914566.0525103.3552合计255.932739.4083423.3847718.72575 .加强森林督查和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加强对现有的执法力量和职能进行有效整合,进一步推进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和规范林业执法,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提升林业行政执法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履行森林资源保护职责。扎实开展森林资源保护行动。持续开展森林督查,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非法采伐林木等涉林违法行为;全力推动森林督查、“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等各类涉林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工作。有效增强了执法检查和案件查处的力度,同时提高执法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1、提升了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强化“一盘棋”推进、细化“一张图”作战,为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和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不竭的绿色发展活力保驾护航。6 .多措并举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森林消防进行网格化巡查管理,完善森林消防应急预案,加强扑火队伍建设,建立有偿扑火制度,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下大力气做好重点时段和重点部位防火工作,清明等重要节日严防死守。“十四五”期间,没有发生重大森林消防案件,森林火灾受害率、发生率和控制率三项重要指标均大幅优全省、全市平均水平。7 .内查外堵,科学防治,实现松材线虫病可防可控。“十四五”期间,我县发生松材线虫病,2019年被确定为疫区。发生松材线虫病后,采取了以疫木清理为核心,以
22、疫木源头管理为根本的防治思路,组织制定防治方案,开展疫情防治。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防控责任主体的协同努力下,累计清理枯死松树28916株,打孔注药9万支,保护优势松树和古松树1万余株,累计投入资金850万元。实现了枯死松树数量和防控资金双下降,达到了可防可控的目标。表4:县松材线虫病防治成效年度20172018年20182019年20192025年清理死树(株)1487282975747防治费用(万元)346273231(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富民能力进一步增强。L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竹产业健康发展。竹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十四五”期间,新建竹林道21
23、0条239公里,到期末全县累计建设竹林道近2500公里,全面形成竹林之间互通,竹林道与乡、县、省道互通,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林区道路网络,受益竹林面积达到30多万亩,每年直接为林农节省采运成本5820万元;竹林主干道硬化共157条181公里;共建设竹林示范基地1.2万亩;2018年在黄田镇朱黄村建设集示范推广、旅游观光、自助采挖、度假休养、科普培训于一体的笋用毛竹丰产示范园1个;真诚竹木有限公司、县佳美竹业有限公司、祥和家居有限公司,咏盛竹木有限公司等4家竹制品企业取得FSeYOC产销监管链和FSC-FM森林经营认证;拥有省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16家,其中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全市排名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生态 林业 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