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劳动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践行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docx
《校长在劳动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践行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在劳动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践行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校长在劳动课程建设经验交流会发言:践行劳动教育,赋能学生成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根基,更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如今,不少孩子习惯了“指尖上的便捷”,却疏远了双手创造的快乐,“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现象时有发生。基于此,我校立足“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理念,历时五年探索,逐步构建起一套本土化、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今天,我想把我们的实践与思考分享给大家,希望能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劳动教育的创新之路。一、构建分层课程体系,让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一)阶梯式任务设计:从生活自理到社会担当我校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劳动课程分为“生活劳动
2、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三大板块,形成螺旋上升的成长路径。在低年级的“生活小课堂”中,我们以培养基础生活技能为目标。例如,在“整理小能手”课程里,老师们将系鞋带、叠衣服等技能分解成动画步骤,配合儿歌教学。有位叫朵朵的小朋友,刚入学时连校服都穿反,通过“穿衣接力赛”“书包整理大闯关”等趣味活动,不仅学会了独立整理物品,还主动帮助行动不便的同学。现在,低年级走廊的书包柜整齐划一,孩子们用不同颜色标签区分学科用品,这种有序的习惯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中年级则聚焦校园服务与农业实践。我们在校内开辟了30块“责任田”,每块田都由班级自主命名,如“青苗成长园”“向阳花田”。去年,四年级同学在责任
3、田里种植辣椒,他们不仅学习翻土、播种、施肥的技巧,还运用数学知识测量植株间距,用科学方法防治虫害。收获季,孩子们将辣椒制成辣椒酱,在校园义卖中筹集善款捐赠给山区儿童。一位参与活动的家长感慨:“孩子不仅学会了种菜,更懂得了劳动的价值和奉献的意义。”高年级的“职业体验课程”则打通了学校与社会的边界。我们与本地非遗传承人、企业工匠合作,开设陶艺、烘焙、木工等工坊。在陶艺坊,孩子们从揉泥、拉坯到烧制,全程参与陶瓷制作。学生小林最初因拉坯失败而气馁,在师傅“慢工出细活,耐心见真章”的鼓励下,反复练习三个月,最终完成的青花瓷盘被选为校庆礼品。这些实践让孩子们提前触摸到不同职业的温度,也为未来的生涯规划埋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校长 劳动 课程 建设 经验交流会 发言 践行 劳动教育 学生 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