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docx
《经验交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验交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经验交流:把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区深入挖掘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抽调选拔政治过硬、功底扎实、业务精湛的优秀思政课教师组建思政课团队,创新推出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突出“严、新、实”三字,让思政教育“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真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教育引导广大宁河学子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蓟运河畔的“大思政课”品牌活动被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宣传报道。一、突出“严”字力争“出品”即“
2、精品”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坚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高度,自觉把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采取“课题共商、形式共议、内容共研”等有效举措,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做好谋划实施,让每一期思政课活动“出品”就是“精品”。聚焦“谁来讲”,把队伍建起来。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聚焦“谁来讲”这个问题,实行“专题推进”让各展其才、“揭榜领题”让能者自荐、“实战PK”让优者胜出的竞争选拔模式,真正把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思政课教师纳入团队、送上讲台。同时,为保证授课质量,推出一人主讲多人献策的备课方法,对讲课稿件进行集中打磨,力争每
3、一节课都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聚焦“在哪讲”,把点位选出来。坚持“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根主线绝不动摇的前提下,打破传统思政课课堂授课、照本宣科的样式,走出教室、走进生活,精心梳理确定了重走方舟路、于敏纪念室、周思聪艺术馆、天尊阁等30余处教学点位,打造实景思政课堂,在沉浸式、行进式的讲述中,提升思政课的鲜活性和吸引力。聚焦“讲什么”,把方向定下来。要讲好思政课,让党的创新理论入学生的脑、进学生的心,内容就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积极依托宁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坚持“就地取材”,分门别类的设置了“知宁河名人”“游宁
4、河风景名胜”“品宁河文化”三大部分课程,把思想教育与名人事迹、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融合贯通起来,让家乡的文物说话、历史说话、文化说话,以更加通俗易懂的话语、直观生动的方式让思政课堂既“有意思”又“有意义”。二、突出“新”字实现“入脑”又“入心”思政课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只有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注重创新教的方法、讲的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学生学理论悟思想的积极性,推动理论入脑又入心。对话式,增强课程吸引力。宁河是一片红色的沃土,涌现出了天津早期党团组织的重要负责人于方舟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围绕把这些英雄人物、红色历史转化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验 交流 政教 课堂 融入 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