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PPT课件.ppt
《机电一体化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一体化PPT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一体化 机械系统设计 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1 概 论1.1 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及其组成要素 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和广义接口、控 制软件的作用1.4 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分类 1.5 机电一体化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1.6 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1.7 教学环节1.8 成绩评定1.9 参考文献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迄今为止,机电一体化没有统一的定义,就连最早提出这一迄今为止,机电一体化没有统一的
2、定义,就连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日本也是说法不一。概念的日本也是说法不一。原因:原因:(1 1)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其理解也就各异)人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其理解也就各异 (2 2)随着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随着生产活动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机电一体化 的具体内容不断发展与更新。的具体内容不断发展与更新。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日本从1971年开始,就敏感地提出“Mechatronics”这个英语合成的名词。其中,词首Mecha表示Mechanics(机械学);词尾tronics表示Electronics(电子学)。日本机
3、械振兴协会经济研究所于1981年提出具有通用性定义:即“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它体现了机电一体化产品及其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所以具有指导性的定义。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美国是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和应用得最早的国家。如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1952年)、工业机器人(1962年)都是美国研制成功的。数控机床数控机床 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
4、E)的一个专家组,于1984年在给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报告中,提出了“现代机械系统”的定义:“由计算机信息网络协调与控制的、用于完成包括机械力、运动和能量流等动力学任务和机械和(或)机电部件相互联系的系统”。这一含义实质上是指多个计算机控制和协调的、高级机电一体化产品。1996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年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ASME)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联合联合创刊的创刊的(IEEE/ASME Transaction on Mechatronics),在第一卷,在第一卷1期期“编者的话编者的话”中,将机电一体化定义为:中,将机电一体化定义为:在工业产品和过程的设计与制造中
5、机械工程与电子和智能计算机控制在工业产品和过程的设计与制造中,机械工程与电子和智能计算机控制的协同集成的协同集成。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1981年德国工程师协会、德国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协会及其共同组成的精密工程技术专家组的关于精密工程技术定义为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技术,它包括机械(含液压、气动及微机械)、电工与电子、光学及其不同技术的组合(电工与电子机械、光电子技术与学学机械),其核心为精密工程技术。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
6、基本含义 20世纪90年代国际机器与机构理论联合会(IFTMM)成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委员会(Technical Committee on Mechatronics),他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机电一体化是精密机械工程、电子控制和系统思想在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以协同结合。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 我国一般认为机电一体化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的统称,还将柔性制造系统(FMS)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自动化生产线和自动化制造工程也包括在内,这是对机电一体化含义的延拓。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机电
7、一体化的六大共性关键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础)伺服传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部分)传感检测技术(闭环系统的关键部件)信息处理技术(控制的基础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的关键技术)系统总体技术(包括系统的叫体设计和接口技术,即用跨学科的思维能力来进行综合集成)。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1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含义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性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2、机电一体化产品既不同于传统的机械产品,也不同于普通的电子
8、产品,它是机械系统和微电子系统,特别是与微处理器或微机有机结合,从而赋予新的功能和性能的一种新产品。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机电一体化的内涵机电一体化的内涵 机械学(机械学(Mechanics)+电子学(电子学(Electronics)=机电一体化机电一体化 或或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Mechatronics)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和主要目的机电一体化的定义和主要目的 定义:定义: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基础上引入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
9、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地结合所构成系统的总称。系统的总称。主要目的:主要目的:增加机械系统或装置的附加值和自动化程度。增加机械系统或装置的附加值和自动化程度。机电一体化的涵义机电一体化的涵义总结总结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淬淬火火机机床床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MK 28250数控磨床数控磨床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数控砂轮修整器数控砂轮修整器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机电一体化实验台机电一体化实验台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及其组
10、成要素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程系统,它是由相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工程系统,它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种类(如机械、流体、电、磁、光、热、声互关联的、若干种类(如机械、流体、电、磁、光、热、声等)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等)元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具有整体性(具有整体性(集集 合合 性)、关联性、目的性和相对性四个基本属性性)、关联性、目的性和相对性四个基本属性,缺一,缺一就不可能构成一个有目标的工程系统。就不可能构成一个有目标的工程系统。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及其组成要素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
11、能组成主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主功能、信息功能、控制功能、动力功能、构造功能。以及各子系统的匹配技术(核心)以及各子系统的匹配技术(核心)接口技术。接口技术。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物质物质能量能量信息信息 系统系统(变换、传递、储存)(变换、传递、储存)物质物质能量能量信息信息控制控制工业三大要素 具有所需 特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主功能主功能(人)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或物质)和信息,输出以能量转换为主,输入能量(或物质)和信息,输出不同能量(或物质)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动
12、力机,不同能量(或物质)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动力机,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其中输出机械能的为原动机,如电动机、水轮机、内燃机等。机等。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输出某种信息以信息处理为主,输入信息和能量,主要输出某种信息(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系统(如数据、图像、文字、声音等)的系统(或产品),称或产品),称为信息机,如各种仪器、仪表、计算机、传真机以及各种为信息机,如各种仪器、仪表、计算机、传真机以及各种办公机械等。办公机械等。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原料、毛坯等以物料搬运、加工为主,输入物质(原料、毛坯等)、能量(电能、液能、气能等)和
13、信息(操作及控制指能量(电能、液能、气能等)和信息(操作及控制指令等),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令等),经过加工处理,主要输出改变了位置和形态的物质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加工机,如各种机床、的物质的系统(或产品),称为加工机,如各种机床、交通运输机械、食品加工机械、起重机械等。交通运输机械、食品加工机械、起重机械等。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系统五种内部功能构成机电系统五种内部功能构成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CNC机床内部功能构成机床内部功能构成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
14、械工程教研室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及其组成要素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构成原理及其组成要素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要素 1、构成人体的五大要素:头脑、感官(眼、耳、鼻、舌、鼻、皮肤)、四肢、内脏及躯干。2、机电一体化五大要素:控制器(计算机)、传感器、执行部件、动力源和机械本体。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 2)动力系统:按照系统控制要求,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能量和动力功能,去驱动执行机构工作已完成预定的主功能。包括电、液、气等多种
15、动力源。1)机械本体:用于支撑和连接其它要素,并把这些要素合理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的整体。如机器人的机身、指针式电子手表的表壳。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3)传感与检测系统:将机电一体化产品在运行过程中所需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各种参数及状态转换成可以测定的物理量,同时利用检测系统的功能对这些物理量进行测定,为机电一体化产品提供运行控制所需的各种信息。传感与检测系统的功能一般有传感器或仪表来实现,对其要求是体积小、便与安装与连接、检测精度高、抗干扰等。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4)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根据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
16、接受传感与检测系统反馈的信息,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理、运算和决策,以对产品的运行施以按照要求的控制,实现控制功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中,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的软件和硬件以及相应的接口所组成。要求信息处理速度高,A/D 和 D/A转换及分时处理时的输入/输出可靠,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强。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5)执行部件:在控制信息的作用下完成要求的动作,实现产品的主功能。执行部件一般是运动部件,常采用机械、电液、气动等机构。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3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和广义接口、
17、控制软件的作用一、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原理设计功能原理设计的宗旨是根据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寻功能原理设计的宗旨是根据系统的目的和要求,寻求各种(现有的或新的)物理原理来实现主功能或其它求各种(现有的或新的)物理原理来实现主功能或其它功能的最佳技术方案或技术路线,而不是具体的设计,功能的最佳技术方案或技术路线,而不是具体的设计,因而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1)、步是在系统设计中作出重大决策的阶段 2)第、步是顺次进行系统的功能设计。3)第步是把在第步所得功能子系统或功能要素分类,
18、多次探索所要完成各个功能的硬件的软件,从中选定最优方案 4)第步是对整个系统进行评价,找出需要改善的地方,重点进行研究。必要时,重复进行上述步骤,核查审定。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二)建立四大功能技术矩阵、寻求可能的技术方案建立功能技术矩阵是提供可行技术方案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抽象的功能原理设计怎样逐步走向具体化。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由上表可知,通过组合,在理论上有由上表可知,通过组合,在理论上有486个可行的技术方案个可行的技术方案 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二、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技术评价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价值通常是
19、根据系统内部功能的有关参数来进行评价的。此外,机电一体化系统是一种多功能、高性能、高效率、节能、节材的高附加值的产品。高质量高技术的最终目标是智能机械或具有人工智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三、广义接口 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的“广义接口”这个基本概念。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要素相互联系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要素相互联系问题 接口技术接口技术 接口技术的作用接口技术的作用:为实现机械、电子、信息
20、等各异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为实现机械、电子、信息等各异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物质、能源、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达到系统所需的目中的物质、能源、信息的传递与转换,达到系统所需的目的功能。的功能。接口技术的功能:接口技术的功能:系统输入系统输入/输出接口信息的匹配。输出接口信息的匹配。系统信息的转换、调整,能源信息匹配。系统信息的转换、调整,能源信息匹配。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一)接口按其变换与调整功能的特征分类1零接口 不进行参数的变换和调整,即输出输入的直接接口。如联轴器、输送管、插头、插座、导经、电缆等。2被动接口 仅对被动要素的参数进行变换或调整。如齿轮减速器、进
21、给丝杆、变压器、可变电阻以及光学透镜等。3主动接口 含有主动要素、并能与被动要素进行匹配的接口。如电磁离合器、放大器、光电耦合器、A/D、D/A转换器等。4功能接口 含有微处理器,可进行程序编制或适应条件而变化的接口。如自动调整装置、通过输出输入芯片(如8255芯片)、RS232串行接口|STD总线、通用接口总线(GPIB)等。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机电工程系机械工程教研室(二)根据接口输入输出的性质分类1信息接口(软件接口)逻辑上要满足软件的约束条件,如程序设计的语言、格式、标准、符号等各项规定。如GB、ISO标准、ASCII码、C语言等。2机械接口 机械的输入、输出部分在几何上(形状、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电 一体化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