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讲座PPT.ppt
《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讲座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讲座PPT.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模板支撑架设计计算讲座 1一、模板支撑架事故的原因 2一、模板支撑架事故的原因 分析模板支撑架近年来发生的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单位管理不善,监理单位监督没有到位;模板和脚手架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稳定性差。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设;使用的材料不合格以及施工中随意拆卸支架等原因造成的;从理论计算方面来说主要就是梁、板支撑体系立杆变形过大,顶托强度不够,扣件抗滑移不满足要求。而墙、柱出现事故一般就是由于内外龙骨强度不够,变形过大,或者是由于对拉螺栓杆与丝帽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造成的。3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按照规范的要求并没有提出对墙模、柱模、梁模详细的
2、计算要求,但是在施工过程中我们经常遇到墙、柱构件出现涨模、跑模的事故发生,因此我们也是有必要对厚、大墙柱及梁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强度、变形进行计算。在计算中主要依据钢结构、木结构的有关内容进行计算。按照不同构件受力的方式不同,对其模板支撑体系构件逐一进行计算。4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 木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和和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GB50017-2003)。计算要求:计算要求:计算木方的强度计算木方的强度、抗剪和挠度抗剪和挠度 计算面板的强度、抗剪和挠度计算面板的强度、抗剪和挠度 计算计算BHBH方
3、向柱箍的强度和挠度方向柱箍的强度和挠度 计算计算BHBH方向对拉螺栓方向对拉螺栓5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 1.1.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计算如下面板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计算如下 (1 1)面板强度计算)面板强度计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其中 q q为强度设计荷载为强度设计荷载(kN/mkN/m);d d为木方的距离;为木方的距离;(2 2).面板挠度计算面板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其中 q q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v
4、v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d/250v=d/250。(3 3).面板抗剪计算面板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d:Q=0.6qd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 T=1.40N/mm:T=3Q/2bh T=1.40N/mm2 26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柱模板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强强度度验验算算要要考考虑虑新新浇浇混混凝凝土土侧侧压压力力和和倾倾倒倒混混凝凝土土时时产产生生的的荷荷载载;挠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度验算只考虑新
5、浇混凝土侧压力。(1 1)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为下式中的较小值:其中其中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混凝土的重力密度;t t 新新浇浇混混凝凝土土的的初初凝凝时时间间,为为0 0时时(表表示示无无资资料料)取取200/(T+15)200/(T+15);T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混凝土的入模温度;V V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混凝土的浇筑速度m/hm/h;H H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1 1 外外加加剂剂影影响响修修正正系系数数,无无外外加加剂剂1.01.0;有有具具有有缓缓凝凝作作用用外外加加
6、剂剂1.2 1.2;2 2 混混凝凝土土坍坍落落度度影影响响修修正正系系数数,坍坍落落度度按按照照规规范范进进行行取取值值,当当大大于于160160时,取时,取1.21.2。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根据公式计算的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F17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2、柱模板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柱模板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强强度度验验算算要要考考虑虑新新浇浇混混凝凝土土侧侧压压力力和和倾倾倒倒混混凝凝土土时时产产生生的的荷荷载载;挠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2 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倾倒混
7、凝土时产生的荷载:8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 3.3.木方直接承受面板传递的荷载,计算如下木方直接承受面板传递的荷载,计算如下 (1 1).木方强度计算木方强度计算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 其中其中 q q为强度设计荷载为强度设计荷载(kN/mkN/m);d d为柱箍的距离;为柱箍的距离;(2 2).木方挠度计算木方挠度计算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最大挠度计算公式 其中其中 q q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混凝土侧压力的标准值;vv木方最大允许挠度,木方最大允许挠度,v=d/250v=d/25
8、0。(3 3).木方抗剪计算木方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0.6qd:Q=0.6qd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3Q/2bh T=1.30N/mm:T=3Q/2bh T=1.30N/mm2 29 4、柱箍计算、柱箍计算 (1 1)柱箍计算简图:)柱箍计算简图:其其中中 P P为为木木方方传传递递到到柱柱箍箍的的集集中中荷荷载载(kNkN),),经经过过连连续续梁梁的的计计算算得得到最大弯矩和最大支座力。到最大弯矩和最大支座力。柱箍截面强度计算公式柱箍截面强度计算公式其中其中 M M 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柱箍杆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W W
9、 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弯矩作用平面内柱箍截面抵抗矩;f f 柱箍的强度设计值柱箍的强度设计值(N/mm(N/mm2 2)。(2 2)柱箍挠度的计算按照钢结构或者木结构的规定进行计算)柱箍挠度的计算按照钢结构或者木结构的规定进行计算 柱箍变形要求小于柱箍变形要求小于L/250L/250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 820 1.08kN 2.15kN 2.15kN 2.15kN 1.08kNAB10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一)柱模板设计计算5.对拉螺栓计算 计算公式:N N=fA 其中 N 对拉螺栓所受的拉
10、力;A 对拉螺栓有效面积(mm2);f 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N 对拉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kN):螺栓直径mm螺纹内径mm净截面积mm2容许拉力KNM1210.117612.90M1411.8410517.80M1613.8414424.50M1815.2917429.60M2017.2922538.20M2219.2928247.9011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二)(二)墙模板设计计算墙模板设计计算 木结构设计规范木结构设计规范和和钢结构设计规范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GB50017-2003)。计算要求计算要求 (1 1)计算面板的
11、强度、抗剪和挠度计算面板的强度、抗剪和挠度;(2 2)计算内龙骨的强度和挠度计算内龙骨的强度和挠度;(3 3)计算外龙骨的强度和挠度计算外龙骨的强度和挠度;(4 4)计算穿墙计算穿墙对拉螺栓的强度对拉螺栓的强度。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墙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龙骨(木楞或钢楞)组成,直接直接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支撑模板的龙骨为次龙骨,即内楞;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主龙即内楞;用以支撑内层龙骨为主龙骨,即外楞组装成墙体模板时,通过对拉螺栓将墙体两片模骨,即外楞组装成墙体模板时,通过对拉螺栓将墙体两片模板拉结,每个对拉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板拉结,每个对拉螺栓成为主龙骨的支点。12
12、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 1.1.面板为受弯结构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面板为受弯结构计算的原则是按照龙骨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的大小,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按支撑在内楞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1 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f=M/W ff=M/W f 其中其中 f f 面板的强度计算值面板的强度计算值(N/mm(N/mm2 2);M M 面板的最大弯距面板的最大弯距(N.mmN.mm);f f 面板的强度设计值面板的强度设计值(N/mm(N/mm2 2),15 N/mm15 N/mm2 2。M=qlM=ql2 2/10/10
13、其中其中 q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和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设计值和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l l 计算跨度计算跨度(内楞间距内楞间距);(2 2).挠度计算挠度计算 v=0.677qlv=0.677ql4 4/100EI v=l/250/100EI v=l/250 其中其中 q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l l 计算跨度计算跨度(内楞间距内楞间距);13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 2 2、内内楞楞(木木或或钢钢)直直接接承承受受钢钢模模板板传传
14、递递的的荷荷载载,通通常常按按照照均均布布荷荷载载的的三跨连续梁计算。三跨连续梁计算。(1 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f=M/W ff=M/W f 其中其中 f f 内楞的强度计算值内楞的强度计算值(N/mm(N/mm2 2);M M 内楞的最大弯距内楞的最大弯距(N.mmN.mm);f f 内楞的强度设计值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N/mm2 2),15 N/mm15 N/mm2 2。M=qlM=ql2 2/10/10 其中其中 q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它包括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和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计值和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l
15、l 内楞计算跨度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外楞间距)(2 2).挠度计算挠度计算 v=0.677qlv=0.677ql4 4/100EI v=l/250/100EI v=l/250 其中其中 q q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l l 内楞计算跨度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外楞间距)14 3、墙模板的外龙骨计算、墙模板的外龙骨计算 外外楞楞直直接接承承受受钢钢模模板板内内楞楞传传递递的的荷荷载载,通通常常按按照照集集中中荷荷载载的的三三跨连续梁计算。跨连续梁计算。(1 1).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f=M/W ff=M/W f 其中其中 f f 外楞的强度计算值外楞的强度计算值(N/mm(N
16、/mm2 2);M M 外楞的最大弯距外楞的最大弯距(N.mmN.mm);f f 外楞的强度设计值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N/mm2 2)。l l 外楞计算跨度外楞计算跨度(穿墙螺栓水平距离穿墙螺栓水平距离)(2).2).挠度计算挠度计算 v=1.146Plv=1.146Pl3 3/100EI v=l/250/100EI v=l/250 其中其中 P P 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l l 外楞计算跨度外楞计算跨度(穿墙螺栓水平距离穿墙螺栓水平距离)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二)墙模板设计计算15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三)梁板
17、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1.1.主要形式主要形式16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17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18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2.模板支撑架的荷载模板支撑架的荷载(1)荷载的分类: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可分为永久荷载(恒荷载)与可变荷载(活荷载)。永久荷载(恒荷载)可分为:a.模板及支架自重,包括模板、木方、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立杆、剪刀撑、横向斜撑和扣件等的自重;b.新浇混凝
18、土自重;c.钢筋自重可变荷载(活荷载)可分为:a.施工荷载,包括作业层上的人员、器具和材料的自重;b.倾倒或振捣混凝土荷载。19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2)荷载分项系数20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3)荷载组合效应21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3.设计计算书应该包括的内容:设计计算书应该包括的内容:模板与承重架一体的受力体系。模板与承重架一体的受力体系。(1)梁、板底面板强度、挠度和剪力计算;)梁、
19、板底面板强度、挠度和剪力计算;(2)梁、板底木方强度、挠度和剪力计算;)梁、板底木方强度、挠度和剪力计算;(3)木方下面钢管强度、挠度计算;)木方下面钢管强度、挠度计算;(4)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扣件的抗滑承载力计算;(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力传递过程:力传递过程:面板面板-木方木方-钢管钢管-扣件扣件-立杆立杆以右图为例进行计算以右图为例进行计算 22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4、梁、板底面板计算、梁、板底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模
20、板面板的的计算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计算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1 1).荷载的计算:荷载的计算:a.a.钢筋混凝土梁自重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kN/m):q1 q1 b.b.模板的自重线荷载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kN/m):q2 q2 c.c.活荷载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荷载活荷载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荷载(kN)(kN):P1P1 (2 2).面板受力面板受力计算计算:均布荷载均布荷载 q=1.2 q=1.2q1+1.2q1+1.2q2q2 集中荷载集中荷载 P=1.4 P=1.4P1P1(3 3)强度挠度的计算)强度挠度的计算 a a.强度计算强度计算 f=M/W f
21、M=0.100qlf=M/W f M=0.100ql2 2 b b.抗剪计算抗剪计算 T=3Q/2bh T T=3Q/2bh T c c.挠度计算挠度计算v v=0.677ql=0.677ql4 4/100EI v=l/250/100EI v=l/25023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梁、板底方木计算、梁、板底方木计算 从计算简图可以看出,木方作为模板计算的支座力,按照模板支座最大力进从计算简图可以看出,木方作为模板计算的支座力,按照模板支座最大力进行验算。如:行验算。如:中间一个立杆情况中间一个立杆情况模板模板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22、 中间放在两根及其以上的模板计算简图中间放在两根及其以上的模板计算简图 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木方传递集中力分别为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木方传递集中力分别为N1=2.345kN 16%N1=2.345kN 16%N1=4.624kN N1=4.624kN 10.9%10.9%N2=9.494kN 68%N2=9.494kN 68%N2=16.652kN N2=16.652kN 39.1%39.1%N3=2.345kN 16%N3=2.345kN 16%N3=16.652kN N3=16.652kN 39.1%39.1%N4=4.924kN N4=4.924kN 10.9%10.9%最大支座力转
23、换为均布荷载计算方木三跨梁强度、挠度、抗剪最大支座力转换为均布荷载计算方木三跨梁强度、挠度、抗剪24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5、梁、板底方木计算、梁、板底方木计算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际计算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实际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常常我们对这里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常常我们对这里力按照力按照1 1:2 2:1 1或者或者1 1:2 2:2 2:1 1进行进行分担上面的力,从按照力学的原理进分担上面的力,从按照力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分担是大大不行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分担是大大不利的。利的。6 6、扣件抗滑移的计算、扣件
24、抗滑移的计算 从力学模型也可以看出,我们从力学模型也可以看出,我们按照上面的搭设方式进行计算时,通按照上面的搭设方式进行计算时,通过木方传递的力主要到下面的支撑钢过木方传递的力主要到下面的支撑钢管连接的扣件上,而扣件本身只能承管连接的扣件上,而扣件本身只能承受抗滑移的承载力设计值只有受抗滑移的承载力设计值只有8KN8KN,不满足要求。这时我们要选择托梁的不满足要求。这时我们要选择托梁的形式,直接把上面的最大力作用在钢形式,直接把上面的最大力作用在钢管上。这也是很多方案在计算抗滑移管上。这也是很多方案在计算抗滑移不满足要求的原因不满足要求的原因。257、托梁的计算、托梁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25、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最大支座力/间距 最大弯矩 M=0.1ql2 最大剪力 Q=0.61.200 q a.强度计算 f=M/W f M=0.1ql2 b.挠度计算 v=0.677ql4/100EI v=l/250(木方)或者l/400(型钢)二、模板具体设计计算模板具体设计计算 (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三)梁板支撑架的设计计算268、水平支撑钢管计算、水平支撑钢管计算 中间只有一根立杆中间只有一根立杆钢管按照连续梁的计算如下钢管按照连续梁的计算如下 很多很多模板支架的事故分析中发现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对于模板支架模板支架的事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板 支撑架 设计 计算 讲座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