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林大学普通化学电子教案.doc
《福建农林大学普通化学电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农林大学普通化学电子教案.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 案学 院、 系 室 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系课 程 名 称 普通化学福 建 农 林 大 学福 建 农 林 大 学 教 案 编号:1课时安排:6 学时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绪论(0.5学时)1 气体和溶液 (5.5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1、了解:(1)气-液平衡、饱和蒸气压、沸点等概念。(2)溶液的基本知识和稀溶液通性的一些重要应用。(3)胶体溶液、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的基本性质。2、理解:(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的应用条件。(2)溶液各种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3)胶团组成、结构,胶体的稳定性,胶体
2、保护和破坏。3、掌握:(1)熟练进行溶液浓度的有关计算。(2)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公式的使用条件,能熟练做有关计算。(3)根据具体条件正确书写胶团结构,判断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规律。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疑点):绪论(0.5学时):重点了解两个概念1、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2、反应进度1 气体和溶液(5.5学时)1.1气体(0.6学时)本节重点、难点: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理想气体分压定律的适用范围及其应用。1.1. 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1. 2理想气体分压定律1.2液体(0.4学时)本节重点、难点: 掌握饱和蒸气压、沸点和凝固点等概念,理解蒸气压的影响因素和液体的蒸气
3、压曲线的意义。饱和蒸气压及其影响因素)液体的蒸气压曲线沸点和凝固点概念。1.3分散系(0.2学时)了解分散系按粒子大小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1.4 溶液的组成标度(0.8学时)本节重点、难点:溶液的浓度表示法及各种浓度之间的相互换算.1.4.1 B的物质的量浓度(*)1.4.2溶质B的质量摩尔浓度(*)1.4.3 B的摩尔分数(*)1.4.4 B的质量分数(*)1.4.5 B的质量浓度(*)1.4.6 几种溶液组成标度之间的关系(* 、# 、?) (1)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 (2)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1.5稀溶液的依数性(1.6学时)本节重点、难点:主要讨论稀溶液的一些通性。即溶液的蒸气压
4、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及渗透压等。要求能定性掌握这些性质及其应用,并能定量计算溶液的四个通性。理解公式的应用条件及依数性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并注意不同公式所用的浓度不同。1.5.1 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5.2 稀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下降(*)(# 应用)1.5.3 溶液的渗透压(*)(# 应用)1.6 两挥发组分的溶液、蒸馏和分馏原理(放在实验化学中讲授)1.7胶体溶液(1.5学时)本节重点、难点:掌握溶胶胶团结构与性质的关系以及胶体有相对稳定性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负溶胶胶团及其应用,知道如何保持胶体的稳定性和使溶胶聚沉的方法。1.7.1胶体溶液(0.2学时)1.7.2
5、表面吸附(0.2学时)1.7.3 胶体的制备与性质(0.2学时)(* 性质)1.7.4胶团结构(0.3时)(*)1.7.5溶胶的稳定性和聚沉(0.6学时)(* ,# )1.8 表面活性物质和乳浊液(0.4学时) 了解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与结构特点及其重要应用1.8.1表面活性剂(0.2学时)1.8.2乳浊液(0.2学时)教学方式、手段、媒介:课堂讲授。教学媒介:教科书、板书。板书设计:绪论1、 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计量数:aA + bB = pC + dD 领会:(1)计算时反应物计量数取负值,产物的计量数取正值。(2)化学计量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写法有关。(3)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按计量反应式反
6、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系数,并不是反应过程中各相应物质实际所转化的量。2、反应进度(): 对于化学反应 0 = BB ,反应进度()的定义:= B-1nB领会:(1)是以反应式为单元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使用时,必须指明相应的反应式。(2)使用反应进度的最大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同的。(3)= 1mol 的意义为每摩反应进度。(4)与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的转化率没有关系。1 气体和溶液1.1气体 1.1.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1、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 = nRT 式中R的取值受 P、V、n、T所定:R = 8.314 Jm
7、ol-1K-1 = 8.314 kPadm3mol-1K-1 = 8.314 Pam3mol-1K-1 2、适用条件:理想气体或高温低压的实际气体3、应用:如 测气态化合物的摩尔质量,确定其分子式。【例1.1】 某种碳氢化合物的蒸气,在100及101.325 kPa时,密度=2.55g/L;由化学分析结果知该化合物中碳原子数与氢原子数之比为1:1。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M = 78.08 g / mol ,C6H6 )1.1.2理想气体分压定律 (* 适用条件,# 应用)1、 理想气体分压定义: T一定时, pi = xi P = ni p/n 2、 理想气体分压定律的内容: T一定时,
8、P =pi = p1 + p2 + p3+ 3、 适用条件:理想混合气体或高温低压下的实际混合气体4、 应用:求混合气体中某一组分的分压。【例1.2】在25,P = 99.43 kPa压力下,利用排水法收集氢气V = 0.4000 L。计算在同样温度、压力下,用分子筛除去水分后所得干燥氢气的体积V(H2)和氢气的物质的量n(H2)。( 已知25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H2O)= 3.17kPa ) ( 0.387 L ,1.55102 mol )1.2液体(0.4学时)1、 蒸发:液体汽化的一种方式,是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2、饱和蒸气压是液体的重要性质。 (1)影响液体的蒸气压大小的因素:取决于
9、液体的本质和温度,而与液体的数量以及液面上空间的体积无关。(2)液体的蒸气压曲线(p T曲线)3、液体的沸点和凝固点:(1)液体的沸点随外压而变,在外压为101.3kPa时为液体的正常沸点。(2)液体的凝固点为固态物质与液态物质处于平衡时温度。当外压为101.3kPa时为液体的正常凝固点。1.3分散系(0.2学时)(*按粒子大小分类)1、分散质、分散剂、分散系2、分散系的分类: 分子、离子分散系(溶液):(d 100 nm ) 多相系统,很不稳定。 溶胶 (1nm d100 nm)多相系统,较稳定。 胶体分散系 高分子溶液 单相系统,很稳定,但具有部分溶胶的性质。1.4 溶液的组成标度1.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 农林 大学 普通 化学 电子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