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福建省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师范大学大附属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学年度福建师大附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不定项选择题1.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在以下说法中,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B. 一个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长时间不受力时的“自然状态”C. 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D. 一个物体维持匀速直线运动,不需要受力【答案】D【解析】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A正确;力是维
2、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受力就会运动,不再受力了,它总会逐渐停下来,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B正确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即重物比轻物下落快,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故C正确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BC.视频2.一个静止的质点,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恒力F1、F2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则质点在撤去该力前后两个阶段的运动分别是(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B.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C. 匀变速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D. 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答案】A【解析】两个互成锐角的恒力F1、F2合成,根
3、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合力为恒力,加速度恒定;质点原来静止,故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撤去一个力后,剩下的力与速度不共线,故开始做曲线运动,由于F2为恒力,故加速度恒定,即做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3.如图所示是一个玩具陀螺。a、b和c是陀螺上的三个点。当陀螺绕垂直于地面的轴线以角速度稳定旋转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b和c三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 a、b和c三点的角速度相等C. a、b的角速度比c的大D. c的线速度比a、b的大【答案】B【解析】a、b和c均是同一陀螺上的点,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都为陀螺旋转的角速度,B正确,C错误;三点做匀速圆周运动的
4、半径关系为rarbrc,据vr可知,三点的线速度关系为vavbvc,A、D错误。4. 如图所示,一只钢球从一根直立于水平地面的轻质弹簧正上方自由下落,从钢球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钢球运动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A. 动能一直在减小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在减小C. 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D. 重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量一直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当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之后弹力大于重力,小球向下减速直至速度为零,小球克服弹力做功,弹簧弹性势能增大,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小球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和不变,重
5、力势能以及弹簧的弹性势能的总量先减小后增大,ABD错;C对;5.某人将重物由静止开始举高,并获得速度,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个过程中( )A. 重物所受合外力对它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增量B. 人对重物所做的功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量C. 重物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量D. 重物所受合外力做的功等于重物动能的增量【答案】BCD【解析】物体机械能的变化根据除了重力以外其他力做功,所以物体机械能增大,拉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大量,A错;6.某同学设想驾驶一辆“陆地太空”两用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并且汽车相对于地球速度可以增加到足够大。当汽车速度增加到某一值时,它将成为脱离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
6、航天汽车”。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地球的半径R=6400km,g =9.8 m /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在地面上速度增加时,它对地面的压力增大B. 当汽车速度增加到7.9km/s时,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C. 此“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24小时D. 在此“航天汽车”上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答案】B【解析】【详解】汽车沿地球赤道行驶时,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汽车的质量为m,支持力为F,速度为v,地球半径为R,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解得:F=mg-m;当汽车速度v减小时,支持力F增大,则汽车对对地面的压力增大。故A错误。7.9km/s
7、是第一宇宙速度,当汽车速度v=7.9km/s时,汽车将离开地面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成为近地卫星。故B正确。“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半径越小,周期越小,则环绕地球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周期最小。最小周期,v=7.9km/s,R=6400km,代入解得T=5087s=1.4h,“航天汽车”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1.4h。故C错误。在此“航天汽车”上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不能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故D错误。故选B。【点睛】对于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必须具有的速度,当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一宇宙速度时物体就成为绕地球运行的卫星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C两
8、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为AC中点,两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1,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1a2若甲由A到C所用时间为t甲,乙由C到A所用时间t乙,则t甲与t乙的大小关系为( )A. t甲=t乙 B. t甲t乙 C. t甲t乙 D. 无法确定【答案】B【解析】分别做甲乙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位移相同则图像与横轴包围面积相同,比较面积相同时所用时间可知B对。8. 实验小组利用DIS系统,观察超重和失重现象。他们在学校电梯房内做实验,在电梯天花板上固定一个力传感器,传感器的测量挂钩向下,并在挂钩上悬挂一个重为10N的钩码,在电梯运动过程中,计算机显示屏上显示出如图所示图线,根据图线
9、分析可知下列说中法正确的是( )A. 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超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失重状态B. 从时刻t1到t2,钩码处于失重状态,从时刻t3到t4,钩码处于超重状态C. 电梯可能开始在15楼,先加速向下,接着匀速向下,再减速向下,最后停在1楼。D. 电梯可能开始在1楼,先加速向上,接着匀速向上,再减速向上,最后停在15楼。【答案】BC【解析】在t1-t2时间内Fmg,电梯有向上的加速度,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因电梯速度方向未知,故当速度方向向上时,则为向上减速或向上加速,当速度方向向下时,则为向下加速或向下减速,C正确9.如图所示,一轻绳通过无摩擦的小定滑轮O与小球B连接,
10、另一端与套在光滑竖直杆上的小物块A连接,杆两端固定且足够长,物块A由静止从图示位置释放后,先沿杆向上运动设某时刻物块A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A,小球B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B,轻绳与杆的夹角为。则( )A. vA=vBcosB. vB=vAcosC. 小球B减小的重力势能等于物块A增加的动能D. 当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它的机械能最大【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将物块A的速度分解为沿绳子方向和垂直于绳子的方向,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等于B的速度在沿绳子方向的分速度为,所以故AB错误A、B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则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小等于系统动
11、能的增加和B的重力势能的增加故C错误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量,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前,拉力做正功,机械能增加,物块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后,拉力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所以A上升到与滑轮等高时,机械能最大故D正确故选D考点: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运动的分解与合成的应用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对速度进行分解,以及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会利用系统机械能守恒解决问题10.如图所示,某同学为了找出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之间的关系,用一个小球在O点对准前方的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O与A在同一高度,小球的水平初速度分别是,不计空气阻力,打在挡板上的位置分别是B、C、D,且。则之间的正确关系是:( )A.
12、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据题知小球被抛出后都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h=gt2,解得:因为hAB:hAC:hAD=1:4:9;所以三次小球运动的时间比为:t1:t2:t3= =1:2:3,小球的水平位移相等,由v=x/t可得,速度之比为:v1:v2:v3=6:3:2;故选C。【点睛】本题是平抛运动规定的直接应用,关键抓住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运动的时间相等,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解题.11.如图(甲)所示为杂技表演的安全网示意图,网绳的结构为正方格形,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若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最终恰好静止在O点上,并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师范大学 附属中学 物理 学期 期末考试 试题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