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论文.doc
《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方支付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论文.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科论文在当今社会,网络消费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第三方支付现如今已是家喻户晓,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有了它的身影,同时它的出现与发展给传统银行带来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极其深远的。第三方支付通过其多样化的活动来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服务,作为组成目前消费模式的重要成份,对当前银行的业务影响巨大。本篇文章根据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的现实情况并且结合政府部门和各权威机构的调查数据,分别从第三方概述、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优劣比较、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等三个方面下手进行了研究分析,并且提出目前处于互联网时代下的商业银行为应对第三方支付应该采取的相关措施,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
2、与商业银行有关的建议,并针对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提出一些现实的指导方针。关键字:第三方支付,影响,商业银行AbstractIn todays society, online consumption is more and more accepted by people. Third-party payment is now a household name, and it has already appeared in all aspects of our daily life. At the same time, its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have broug
3、ht huge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traditional Bank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current consumption pattern, third-party payment has a huge impact on the current business of Banks.This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hird-party payment and the combinat
4、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the survey data of each authority, respectively from the third party overview, third-party payment mechanism compared with the merits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the third-party payment from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influence of commercial Banks are analyzed, and
5、put forward the current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in response to the third-party payment should take relevant measures, targete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related to the commercial Bank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lity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guidelines.
6、Key words: Third party payment, Impact, Commercial banks本科论文目 录前 言11 第三方支付概述21.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21.2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史21.3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31.3.1交易量大幅增加31.3.2业务领域越来越大31.3.3一直处于盈利的形态41.4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52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优劣比较72.1 第三方支付的优劣72.1.1优点72.1.2风险72.2 商业银行优劣82.2.1优点82.2.2缺点8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的影响103.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103.2
7、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113.3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113.4 第三方支付对客户对象的影响124 商业银行应该采取的措施154.1 积极开拓移动支付,培养用户黏性154.2 构建智能化大数据风控体系154.3 创建开放式的金融服务中介平台164.4 应用金融技术提升用户体验17结 论18致谢19参考文献20本科论文前 言随着互联网在我们生活中的遍及,人们使用互联网购物的范围和规模迅速加深和增大,我国的电子商务正以非凡的速度、迅猛地发展壮大,并且逐步的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所有新型市场的参与者都在逐步增长,第三方支付正在重塑我国的现代支付
8、模式。随着互联网金融创新的迅速发展,商业银行也受到了第三方支付不小的感染,商业银行的盈利方面、管理风险能力、身处的竞争环境等多种角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本文主要写了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第三方支付快速成长带给它的影响及应对建议。外国学者Manuchehr Shahrokhi(2008)作为提出互联网金融实际概念的第一人,他认为互联网融资在信息整合方面有自己的特点,提高信息透明度,信息更加广泛全面,未来将引发互联网革命。Dan J.Kim(2012)认为,在电子商务的买卖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交易的双方都处于信心危机之中,而第三方平台则扮演着监督监管的角色,促进交易和交易的成功,并从中获利
9、虞鹏飞(2016)分析了18家已上市的银行在14年到16年间的两年的财务报告,并分析了源于银行中间业务的入账中支付结算收益所占的比例的变化,同时运用SWTO模型分析适用于第三方支付和商业银行的未来的发展策略。张丽丽(2017)分析了第三方支付的现状,进一步得出商业银行因第三方支付产生的变化。它还强调,商业银行应该继续加强商业创新,争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为增加在银行办理业务的客户采取一定的措施。本篇文章主要身处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境地来剖析商业银行受到的第三方支付带给其的感染。对商业银行来说,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长处,但我们主要探索的方面是商业银行如何利用好自身的长处,规避好自身缺点,如何处理好第三
10、方支付对其的打击,同时商业银行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既让他们能够面临这些冲击,同时也能够在某些业务方面加深与第三方支付的协作,这不仅使两者能协同进步,而且使我国整个经济的运行更具实际意义,本文正是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进而提议更加合理可行的解决计划。1 第三方支付概述1.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提供给买卖双方中介服务的新型支付形式,它由第三方机构建成,并独立于买方和卖方。通常情况下,历史信用较高的银行以及公司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开展相关业务。站在买方与卖方的角度,通过第三方进行的交易会更加便捷,更有安全保障。买卖双方在达成购买意向后,双方协商一致,买家将购买商品所需资金暂存于第三方;第
11、三方将收到钱财的情况告知卖方,使卖家实行发货手续;买方在收到商品后检查商品,就可以确认收货,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可以把货款给到卖家了,卖家才真正的收到货款。在真实的操作下,发行信用卡的银行可充当第三方平台,在实行货款支付时,只有持卡人和第三方可知相关的卡号密码,其它并不知晓,避免了在交易过程中卖方或关联商家获得用户的信用卡信息。当第三方是其他机构时,也同样和上述银行所起到的功能一样,同样也防止持卡的买方把自己的银行卡信息直接给到卖方。一般第三方机构会同银行一起协商出一些合约,按时或者随时进行消息和数据的共享,银行也往往对用户与第三方机构之间的汇款转账给予一定的费率优惠,并提供实时到款通知等便利服
12、务。此时银行、第三方机构、付款人(买方)和收款人(卖方)四者之间就成立了完整的循环支付流程。1.2 第三方支付发展历史第三方支付从出现到普及,中间虽只经历了非常短的时间,但世界却因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第三方支付的使用人数在九十年代也发生突飞猛进的增长。B2B、C2C平台例如易趣、卓越、亚马逊等将原来的那些线下买卖变更到网络上。从那时起,网上购物和网上销售就开始了新的浪潮,并迅速上升。因此2005年是第三方支付开始发生的时间。领导者慢慢的成为阿里巴巴和腾讯,我国市场也出现了全球大亨(PayPal)。同年另外还有50家支付公司也相继诞生。从2006年开始的四年,在线支付的时代开始了。随着第三方
13、涉及的范围发展的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不单能够进行信贷业务,还可以进行支付清算和融资。第三方行业最初的意图是为了处理当我们进行交易时银行卡与网络之间的关联问题。2009年时,国家没有对其进行强有力的监管,相应的政策也很少,我国第三方交易规模才5000亿元左右。第三方行业存在监管漏洞、资金缺口、非法取款等,整个支付行业处于混乱状态。2011 年我国首次出现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发放的第三方业务许可证,交易规模也相应地上升了一点达到2.3万亿元。此后第三方产业得到许多方面的支持,从而迅速成长。2013年时呈现出了巨大的增长趋势,综合交易规模也达到了16.9万亿元。进而因发展迅速,2016年时已冲破百万亿元
14、的大关。2013-2016年间第三方综合支付交易规模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10.9%之高。截止到2017年中国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增长至154.9万亿,同比增长68%。据2019年iResearch艾瑞咨询公开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356.9万亿,年增长率约为6.69%,与2018年度的190.5万亿相比较,增长了46.6%。同时还展望了2022年,估计那时的交易将接近550万亿。1.3 第三方支付发展现状由相关的数据调查可知,我国第三方行业的规模和态势呈现出以下情况。1.3.1交易量大幅增加近些年的增长幅度慢慢的减小,但增长率依旧约为40%,并没有下降很多。我国的第三方
15、支付行业从2005年开始一直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的趋势。上面的表格显示,在过去的六年里,第三方支付的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增长率也越来越高。具体参见图1.1。图1.1 2013-2020年中国第三方综合移动支付交易规模(万亿元)Fig.1.1 Transaction ratio of third-party integrated mobile payment in China from 2013 to 2020 (trillion yuan)1.3.2业务领域越来越大第三方支付业务得到广泛推广,预测还会更大范围的推广。现如今其主要支付形式还是网络购物。具体见图1.2:图1.2 2010-2015年第三
16、方支付在各行业占比Fig.1.2 Proportion of third-party payments in various industries from 2010-20151.3.3一直处于盈利的形态现如今,我国第三方行业主要从手续利率产生的差值和存款中的剩余产生的利息收益两个方面产生红利。尽管可能因公司之间相互的较劲前者会发生相应的降低,但第一个利润模式造成的损失可能因第三方的大力推广被全球支付的增加所抵消。也就是说行业整体还是依旧维持着盈利状态。现如今移动支付也越来越具有竞争的能力。如图1.3所示,在整个市场中支付宝和腾讯金融占了全部的92.65%,占绝对主导地位。大多数用户使用微信和
17、支付宝支付,主要集中在餐馆、购物和旅游上。图1.3 2019年第4季度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交易份额Fig.1.3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19, Chinas third-party payment market transactions accounted for each share1.4 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据统计,2020年前共有255家公司拿到了相关的牌照。事实上是央行一共发了270张,减去被注销的4家,再除去10家被并购了的,再除去1家注册未通过的上海通卡,最后一共剩下255张牌照。目前几乎大多数消费者在进行网络支付时会首先选取电子支付。第三方
18、支付从出现到现今像其他项目一样也经过了三个时期,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审查持续发展期。(1)1999年至2004年是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初创期。其实我国很早就创立了两个第三方支付企业,时间比国外早,但其影响力较小,也并没有被人们所知晓。直到2004年结合与淘宝的合作,阿里巴巴推出了支付宝,支付宝业务与日俱增,第三方交易规模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同时支付宝也仅仅用了4年的时间就比美国的PayPal多出了超过2亿的用户,以实力碾压了美国的PayPal。(2)2005年之后的8年间是它的快速成长期。自从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之后,我国也相继出现安付通、买卖通、微信支付、e拍通、网银在线等产品,人们感受到了它
19、们的收益相对较高,而且深切觉得它们十分简便;同时间,提供便民线下服务的提供商也出现,同时还繁衍出了银联商务等多种多样的服务。因为他们的出现,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成长也稳定了下来。因为这一时期的第三方企业发展过于迅速而且其影响力越来越大,几乎冲击了银行等实体金融,致使它们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我国相关部门对此也进行了一些举措,颁布了一些政策。但相对来说,政府对第三方支付还是持乐观和鼓励的立场。(3)2014年至今是其谨慎成长期。因国内第三方的发展过于迅速,也同样出现了一些问题,市场中的“风险与利益并存”这一说法依然存在。所以自从2014年起国家对第三方支付的立场发生了一些奇妙的改变,相继推出了一些第
20、三方支付安全、在市场中的定位、自我管理的政策。图1.4 2014年至今政府出台的关于规范第三方支付的政策措施Fig.1.4 Policies and measures on regulating third-party payment issued by the government since 2014在国家政府的定位下,第三方支付是支付体系中的补充者。所以,在以后的发展中第三方企业一定要看清局势,找准方向,把握住机遇。针对之前遇到的问题及时端正方向,扬长避短,避免影响以后发展的潜在的缺点,防患于未然。2 第三方支付机构与商业银行的优劣比较2.1 第三方支付的优劣2.1.1优点(1)现在第三
21、方平台在商家和银行之间起到了重要的联系作用。对于交易者来说,降低成本,使资金流通更快速高效,而对于银行来说,第三方作为一个服务计划,开源节流。(2)第三方支付系统消除了实体银行卡无法通用的限制。由于目前我国的银行都各自实现了银行卡的在线支付,不同银行有不同的银行卡,每个银行卡的在线支付业务都需要与其网站取得联系,因此不同消费者使用的银行卡也不尽相同,给标准化和统一化造成了困难,商家也必须根据不同银行的规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支付成本,也是造成银行卡支付系统混乱的重要原因。但第三方支付系统在这方面就可以将他的功能发挥出来。(3)第三方支付平台能提供附加服务,为商家交易和甄选卖家进行
22、信息汇总分析,同时提供便捷有效的站外服务。2.1.2风险主要的因素是:(1)处于网络与金融之间,风险第三方支付的主体资格和经营范畴的法律所处的位置就不是很清楚。虽然大部分第三方利用其建立的中介地位和网络支付来服务客户,但支付中介的服务和结算服务本质上是相似的,因考虑了这些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实际操作。此外,该平台还积累了大量的运输资金,同时能给买卖两方提供担保,贷款功能强大。第三方平台的操作超出了现有的特许经营限制。如何安置它的位置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2)在支付过程中,资金会面临一些安全方面的缺陷,支付中也会出现一些风险漏洞,当资金吸存行为中吸收的资金达到一定的范畴后,在途资金和虚拟账户资
23、金沉淀的风险可能会出现问题,例如资本安全和支付风险等。 当下,剩下来的在途资金一般会出现在以第三方平台身份注册的银行账户中,一般情况下公司的资金会被扣下,时间为两天或几周。这部分资本在转移过程中可能承担的风险如下:首先,随着在途资本的增加,第三方平台的信用风险也越来越大。在进行网络在线交易时,买卖双方可以得到第三方担保,但第三方又为什么值得我们信赖呢?其次,如果第三方的资金流动性出现管理不当的话,这时若再出现大量资金沉淀,就会面临支付风险。(3)虚拟货币的发行和使用在内部交易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虚拟货币目前不包括在中央银行或银行系统的监管范围内。想要实时追踪平台内的资金流动,很困难,其造成的后果
24、也没法估计。但如果一直不控制,随着使用虚拟货币的人越来越多,就会出现虚拟货币和真实货币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该提前预防而不是亡羊补牢。2.2 商业银行优劣2.2.1优点(1)调节经济国家各部门的资金能够被商业银行以交易的中间担保人身份进行了整合调节,同期在国家和央行的引领下,调整完善经济和产业的结构。此外,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世界市场的集资活动使得业务均衡。(2)创建信用之前的传统银行,具有良好的信誉,在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银行凭借其信誉做担保,同时承担中间支付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衍生出信用创造的作用。商业银行能够吸引人们将钱存入银行,利用存款从而发放贷款经过转账和流通,又衍生出存款,最后商业银行的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支付 发展 商业银行 影响 研究 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