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期末复习题.doc
《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期末复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经济学第三版李坤望期末复习题.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国际经济学作业一(第15讲)一 选择:1、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 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1) D、A (2) C、B (3) A、D (4) B、C2假定食品部门与制造业部门的特定要素分别为土地与资本,两部门共同要素 为劳动力,如果食品价格下降8%,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1) 工资率下降幅度小于8%(2) 食品部门产量下降、制造业部门产量上升(3) 资本所有者收入上升、土地所有者收入下降(4) 劳动力从食品部门流向制造业部门
2、3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 产品的 生产需要1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 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推出(1)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2) 本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3)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 产品(4) 外国出口B 产品、进口A 产品4、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说明:(1)相对于其他资源,劳动力比较丰裕的国家并不具有比较优势。(2)一个劳动力资源对非劳动力资源比率较高的国家,应当减少对国际贸易的参与(3)一个非劳动力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将不会从国际贸易中受益
3、4)国际市场力量将引导各国专业化于生产和出口大量使用其相对丰裕要素的商品。5、如果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而且,资本增长的速度快于其他投人品(如劳动力)的增长速度,那么,根据贸易理论,由此而导致增长模式为:(1)进口替代。(2)资本密集型商品和其他贸易商品均衡增长。(3)出口扩张(4)以上三者都不对。6、以下产品中,哪一种最容易经历一个产品生命周期:(1)大米 (2)电视机 (3)原油 (4)矿物7、根据比较优势原理的政策经验,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获益的条件是(1) 制造大量出口顺差(2) 以较低的机会成本进口商品而不是在国内生产(3) 本国比贸易伙伴强大(4) 本国相对于贸易
4、伙伴具备绝对效率优势8、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 )。(1) 虽然美国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2) 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贸易(3) 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4) 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NP的增长速度9、如果一个阿根廷工人能生产3蒲式耳小麦或1辆汽车、而一个巴西工人能生产4蒲式耳小麦或2辆汽车:(1) 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没有比较优势。(2) 阿根廷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巴西没有比较优势。(3) 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汽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4)
5、巴西在小麦和汽车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阿根廷在小麦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10、如果A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3个单位的x产品或3个单位的y产品,B国可用1个工时生产1个单位的x产品或1个单位的y产品,而且如果劳动是惟一的投入,那么:(1)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2) B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绝对优势。(3)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劣势。(4) A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具有比较优势。11、对于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来说,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1)要素票赋。 (2)国民收入: (3)技术。 (4)消费偏好12、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一国的消费(1)在生产
6、可能性曲线上方 (2)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或之内(3)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4)位置不可判定1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成功地解释了:1) 发生于美国之外的产品创新过程和产业的布局与发展2) 出口和进口同类产品的国家变得更为重要。3) 由于在要素禀赋方面的类似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在日益增加4) 具有不同要素禀赋的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14、在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中:1) 如果两国拥有同样的总体资本劳动比例,它们间就不会发生贸易。2) 贸易导致了商品品种的增多和规模经济效应的扩大,进而可以带来收益。3) 从长期看,厂商可以获利。4) 要素禀赋并不能决定产业间贸易的发生。15、“在一
7、个贸易快速增长的国家中,新资本的迅速积累会使该国进口更多的自然资源。”隐含于这一论断的定理是:1)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2)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3) 雷布津斯基定理;4)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16、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1) 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2) 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3) 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4) 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17、当一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开始从自给自足转向对外贸易时1) 出口产品价格将相对于进口产品价格上升2) 出口产品价格将相对于进口产品价格下降3) 生产可能性曲线将外移4) 黄金储备将增加18、里昂惕夫悖论包括以下解释,除了( )
8、1) 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2) 美国实际上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3) 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4) 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19、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可知,( )。1) 最初生产和出口一种新产品的国家将一直生产下去,直到该产品被市场淘汰2) 最初进口到某国的产品一旦在某国建立起市场,将在某国生产3) 出口国在生命周期较短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4) 一种最初在发达国家生产的产品一旦发展为成熟、标准化的产品,后期可能从发展中国家出口到发明国二、 判断正误(本大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1 分,总计22 分)1、 晚期重商主义的观点又被称为“
9、货币差额论”。2、一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3、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理论,一国如果比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土地,该国便是“土地丰裕的”。4、产业内贸易在完全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行。5、要素禀赋理论推测贸易将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下降。6、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认为贸易将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人,同时使丰裕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高的实际收入。7、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换取黄金和白银的出口而不是进口。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根据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
10、易获益。9、一般来说,国际贸易可以使一国达到比自给自足条件(无贸易)下更高的社会无差异曲线。10、两国进行贸易时,贸易条件均衡等于较小国家贸易前的现行国内价格比。1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出口模式将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相对要素禀赋的变化而改变。12、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生产要素定义来解决里昂惕夫悖论。13、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均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14、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入分配效应。15、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16、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平衡贸易。17、
11、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在贸易中两个国家均能通过出口其比另一国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产品获益。18、贸易收益表明各国只能通过消费比贸易前更少的出口商品换来消费更多的进口产品。19、随着成本递增或边际生产率递减,各国将更加专业化于生产出口产品因此机会成本将随之下降。20、在要素禀赋理论中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21、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22、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若任何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新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4 分)1、H0理论:
12、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2、 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有两点的寓意:第一,它证明了在各国要素价格存在差异,以及生产要素不能通过在国际间自由流动来直接实现最佳配置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可替代要素国际流动,“间接”实现世界范围内资源的最佳配置;第二,它说明了贸易利益在一国内部的分配问题,即说明国际贸易如何影响贸易国的收入分配格局。3、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4、 里昂惕夫之谜美国这个世界上具有最昂贵劳动力和最密集资本的国家,应主要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事实恰好相反,美国出口量最大的却是农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13、进口量最大的却是汽车、钢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这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5、 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要素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6、 悲惨的增长如果转移至他国的那部分利益超出了增长利益,那么A国的福利水平将低于经济增长前,这种情形就称为“悲惨增长”。7、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8、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四、 分析与计算题(1、2小题各 6 分,第3小题5分,总计
14、17 分)1. 假定A国和B国的劳动禀赋均为400。A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5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Y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B国生产1个单位的X商品需要4个单位的劳动,而生产1个单位的Y商品需要8个单位的劳动。(1)画出两个国家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图略。但A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Y轴;B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X轴。(2) 哪个国家在哪种商品上有绝对优势?为什么?绝对优势理论表明了怎样的贸易方向?为什么?A国在Y商品上有绝对优势;B国在生产X商品上有绝对优势。因为它们花在这些产品上的时间较少。A国应出口Y商品,进口X商品。B国则相反。(3)根据绝对优势,如果允许自由贸易,专业化生产在多
15、大程度上发生?为什么?每种商品各自生产多少?根据绝对优势,如果允许自由贸易,将会出现完全的专业化生产。因为此时双方的利益最大。A国生产100单位Y商品,B国生产100单位X商品2、假设A、B两国的生产技术条件如下所示,那么两国还有进行贸易的动机吗?解释原因。表3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 B X Y 4 2 8 4从绝对优势来看,两国当中A国在两种产品中都有绝对优势;从比较优势来看,两国不存在相对技术差异。所以,两国没有进行国际贸易的动机。3、根据下面的两个表,试判断:(1)哪个国家是资本相对丰富的;(2)哪个国家是劳动相对丰富的;(3)如果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密集型产品,那
16、么两国的比较优势如何?表1中A国劳动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Y产品上有比较优势。表2中A国资本相对丰裕,A国在生产X产品上有比较优势。 表1 要素禀赋 AB 劳动 资本45152010 表2 要素禀赋 AB 劳动 资本12483060五、简答题:(每小题 6 分,共计 18 分)1. 假定香港地区和日本的偏好和技术都完全相同。香港劳动力丰富,日本资本丰富。服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汽车是资本密集型产品。(1)如果两种要素在部门间是可以流动的,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香港的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资本所有者、日本的劳动力?由于两种要素都可以自由流动,所以不存在特定要素。而国际贸
17、易会提高该国丰富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所以,香港的劳动力和日本的资本所有者会拥护开放的贸易,而香港的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劳动力会反对开放的贸易。(2)现在假设劳动在部门间完全自由流动,但是资本在部门间不能流动。即,一些资本适于生产汽车,但不适于生产服装,反之亦然。那么下列集团对于开放的贸易会有怎样的感受:香港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日本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香港的劳动力、日本的劳动力?国际贸易会提高贸易出口国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而对可自由流动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影响则不确
18、定。所以,香港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会拥护开放的贸易,而香港的汽车生产资本所有者和日本的服装生产资本所有者会反对开放的贸易,香港的劳动力和日本的劳动力态度则无法确定。2、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
19、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3、试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相同之处:都试图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理论的发展都是对现实的反应,“新贸易”理论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而不是否定。在理论的政策意义上,目前所有的贸易理论都趋于支持贸易自由化。不同之处: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已经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了说明;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形成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国际经济学作业二
20、第610讲)一、选择: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 )(1) 成员国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2) 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3) 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4) 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2、下述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与金融项目统计的内容有( )(1) 短期证券买卖 (2) 票据买卖 (3) 短期信贷 (4) 利息收支3、大国设置的进口关税:(1) 会增加国家的福利。(2) 会减少国家的福利。(3) 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4)上述三者都是可能的。4、进行盈利的持久性倾销的条件是:(1) 两个市场的需求弹性必须相等。(2) 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
21、无弹件的。(3) 两个市场的需求必须都是有弹性的。(4) 外国市场的需求必须比国内市场的需求更加具有弹性。5、通用电气公司拥有一家爱尔兰软件开发公司5的股权,这可以被看做是(1) 外国直接投资 (2) 证券投资(3) 官方援助。(4) 短期贷款。6、关税的设置:(1) 会带来完全由外国人支付的收入。(2) 总会提高进口国的国内价格水平。(3) 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减少进口国的福利。 (4) 与自由贸易相比,通常会增加进口国的福利。7、在开放贸易后的短时期内:(1) 所有与衰落产业相关的集团都会受到损失。(2) 只有那些更密集地使用于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3) 只有那些更不密集地使用于
22、衰落产业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4) 只有本国中最为丰裕的要素才会受到损失。8、如果在欧盟成立后英国人会去购买以更低效率生产的爱尔兰奶酪,而不是从新西兰进口更便宜的奶酪,这大概反映了:(1) 贸易创造(2) 贸易转移(3) 政府对市场的干预(4) 人们的常识。9、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论断?(1) 对任何公司来说,倾销都是一种亏本的冒险活动。(2) 公司进行倾销的惟一目的就是将竞争者逐出市场.(3) 只有当公司可以在不同市场之间实行差别价格时,才可能进行倾销。否则的话被倾销者可以将被倾销的商品转销他国以获取利润。(4) 倾销永远是盈利的买卖,否则没有人会进行倾销。10、在自愿出口限制制度中与关税制收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 经济学 第三 版李坤望 期末 复习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