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1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doc
《精1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1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前 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速林业发展的决定,为新时期云南林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极大地调动了全省人民发展林业的积极性。为实现云南省“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和较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云南林业发展实际,提出了“实施六大工程,建设八大产业”的发展思路,加速我省森林资源培育和林业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云南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广大山区群众重要的经济来源。大力发展具有我省特色的经济林产品,不仅是广大山区群众的迫切需要,也是我省林业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为规范和指导全省
2、特色经济林的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将其培育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必须编制一个发展方向明晰,措施扎实可靠,符合省情、民情的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在省林业厅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林科院、西南林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编写组,共同完成了云南省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编写组从6月初开始,通过对全省经济林产业现状的调查分析,结合全国以及世界经济林产品市场发展趋势,在全省各地(州、市)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历时2个月完成初稿。8月4日由省厅组织,听取了有关专家和企业代表的意见,编写组对规划再进行修改,形成此讨论稿。1 云南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现
3、状1.1 特色经济林现有资源及产业概况1.1.1 特色经济林树种范围本规划中的特色经济林主要是指,由林业部门管理并组织实施的具有我省地方特色和产品优势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以及部分通过引种栽培试验,具有推广价值和市场前景的国外品种。主要包括:干果类的核桃、板栗、银杏、果梅、云南皂荚、澳洲坚果;香料饮料类的八角、花椒、肉桂、酸木瓜;木本油料类的油茶、油橄榄;工业原料类的棕榈、青刺尖、油桐、等。其中油橄榄、澳洲坚果为国外引进树种,其余都是云南乡土树种。由农业部门管理的茶、桑、水果;农垦部门管理的橡胶、咖啡以及列入林化工产业的紫胶、白蜡、五倍子、印楝以及红豆杉等没有列入本规划。1.1.2 主要特色经济林树
4、种及产业发展慨况(1)核桃:云南核桃因其产品质量高,产量大,不仅在省内是名符其实的第一经济林果,在全国核桃产量的排名中也列第一位。全省124个县,海拔700- 2900米有其分布。比较适宜的海拔范围是1800-2200米。年产量在300万公斤左右的核桃主产县是漾濞、凤庆、永平、云龙、昌宁、大姚;年产100万公斤以上的县(市)有楚雄、南华、南涧、巍山、景东、新平、宾川、洱源、华宁、会泽、丽江等。核桃是我省传统的大宗土特产品,在省内外干果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部分出口到国外,有较好的产业基础。滇西漾濞、永平、下关一带现已形成全国最大的核桃集散地,每年交易量在2000万公斤左右,年交易税近千万元。80
5、以上的核桃干果用手工加工取仁,严格分级,统一纸箱,定额包装,产品销往上海、天津、北京、长沙、广州、重庆等城市。每年还有约50万公斤核桃仁直接从漾濞出口到亚欧国家。此外,以大理漾濞核桃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的一批股份制或民营企业,还对核桃进行深加工,生产饮品以及精加工核桃仁等产品(2)板栗:云南板栗种植历史悠久,已在全省广为分布,122个县都可找到。中心产区在滇中的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州(市),是云南排名第二的干果。云南早板栗成熟于7月下旬至8月中旬,较国内其它板栗产区早12个月,可提前占领市场。虽然产量在全国只排在第11位,但由于坚果色泽好、含糖量高、风味香甜、肉质细糯,仍受到国内外客商欢迎
6、每年约有50万公斤分散加工成糖炒板栗在省内销售,经济效益很好。但生产各类栗子罐头、饮料的企业多因亏损而停产,究其原因,主要是栗果价高,贮藏、保鲜技术还不过关。(3)八角:我国栽培八角约有2000年历史,面积和产量约占世界的90以上。主产区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北热带、南亚热带海拔500-1600米的湿润山地,适生范围相对有限。但云南的适生区面积广阔,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仅次于广西,在国内排名第二。省内主产区为文山州,近年来,屏边、河口、新平、腾冲、盈江等县也开始成片种植。是云南排名第三的经济林树种。经烤制的八角干果及从叶和果皮中提取的八角油(茴油),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大宗土特产品。云南富宁县的八角早已
7、为国内外客商广泛认同,主要销往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国外主要销往日本、韩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富宁已成为云南八角销售重要的集散地。由于八角初产品十分畅销,价格居高不下,目前省内还没有较大规模的八角深加工企业。(4)果梅:云南果梅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广。但长期以来,梅果作为野果不被人们重视,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果梅市场价格回升,云南果梅的需求量大增,经筛选认定的丽江照水梅、大理盐梅等优良品种已逐步普及推广种植。形成了以丽江市和大理州为中心产区的云南果梅种植基地。云南果梅鲜果的加工基地主要集中在丽江市、大理州和保山市等地区,其中丽江、大理区域的果梅加工由于起步较
8、早,已初具规模,共拥有20余个果梅加工厂家,个体梅胚加工户达千余户,产品多达数十种。仅丽江、大理周边区域,2002年即加工果梅2.1万吨。随着丽江、大理 “品牌”的升温,果梅产业将会取得更加良好的经济效益。(5)云南皂荚:是皂荚属中唯一能食用种子外胚乳的植物种。其外胚乳俗称皂角米,为传统的宴会甜食佳品和营养保健食品。皂荚壳含活性三萜皂甙,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现已有厂家将皂荚开发用于洗涤、洗发产品中。滇皂荚以德宏州梁河县及保山地区的腾冲县民间栽植历史最长,目前开始规模种植,但产品开发还仅限于皂角米的利用,尚未形成产业。(6)棕榈:属亚热带树种,在云南除高寒山区外,海拔800-2500米的广大地区
9、均有分布。棕榈主产品棕片,全省年产量约1万吨,位居全国之最。但大多零星种植和采收,商品率很低。目前在红河州红河县已开始规模种植,产业中心正逐步形成。全县有棕片初加工企业100余家,其中红河县棕麻制品厂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和实力,生产多种家庭生活用品。拳头产品为红河迤萨天然山棕床垫,年产量2万余床,远销上海、广东、福建、浙江、北京等地,是红河县今后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7)花椒:在云南以海拔1800-2700米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岩溶地区生长较好,椒果质量和单产较高。省内主产区为昭通市。较好的栽培品种有大红袍、青椒等。云南花椒的质量和产量在全国并不占优势,但由于其分布面广,容易种植,产品销售前景好
10、在局部地区仍是重要的经济林造林树种。(8)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远在二迭纪云南即有分布。银杏喜温凉湿润的气候,垂直分布在云南可达2200m以零星种植为主。近年来,腾冲、富源、罗平等县开始规模种植,并对产品进行小规模加工,目前尚未形成产业。(9)青刺尖:野生青刺尖主要生长在滇西海拔2300至32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面积约3万亩左右,其果实油脂的应用在民间已有悠久的历史。可在保健、美容护肤、医药等领域开发应用。目前已在丽江市成片人工种植,是高寒山区不可多得的特色经济林造林树种。目前,云南丽江青刺果天然营养植物油有限公司等企业,正在按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设原料基地。已初步形
11、成了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建设格局。(10)澳洲坚果产业开发正在进行中。云南省已在德宏、临沧等地区造林4万余亩,2003年产果73吨。最近由省热带作物开发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合资,成立云南云澳达坚果开发有限公司,为产业开发进一步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油橄榄产业目前刚开始起步,已在一些地区进行小规模的产业化开发,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最近成立的云南绿原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门从事油橄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现正以开发油橄榄种植业为举措,推进产业发展。(11)其它特色经济林树种:主要有酸木瓜、肉桂、油桐、漆树、油茶等。其中酸木瓜正由
12、生产木瓜发酵酒的云县茅粮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牵头,着手建设原料基地。其余经济林树种在省内局部地区也有一定种植规模,但由于产品在国内外缺乏竞争力,目前面积和产量有所下降。1.1.3 资源现状云南特色经济林现有面积为840万亩,其中以核桃最具盛名,总面积达460万亩,占现有特色经济林面积55%,其次为板栗,共200万亩,占24%,随后依次是:八角50万亩、果梅30万亩、花椒20万亩、银杏13万亩、棕榈9万亩、青刺尖8万亩;其他经济林油桐、油茶、肉桂、生漆、酸木瓜、皂荚等共50万亩。云南省特色经济林近年来产量增长较快,产品年总产已达到12.6万吨。主要产品有:核桃6.1万吨、板栗1.2万吨、果梅2.5
13、万吨、八角3400吨、棕片7000吨、花椒3000吨、银杏2700吨。1.2 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1.2.1 有利条件(1)林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正确定位,给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2)有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云南地貌多样,海拔悬殊,立体气候明显,森林植物种质资源丰富,具备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的生态环境条件。同时,云南土地面积94%为山区,林业用地资源丰富,特色经济林基地还可实行混农作业,及四旁种植,产业建设空间广阔。(3)已初步具备产业建设的技术条件。近年来,云南省林业科研和林业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自上而下的林业科技队伍已经形成,有不少林业科技成果
14、有待推广,群众中也积累了不少成熟的经济林产业发展经验,形成对基地建设的重要支撑。(4)多年来全省经济林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名特优新品种、名牌产品数量有所增加;一批地(州、市)、县由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基地”; 经济林产品加工、贮藏保鲜能力不断增强,市场日趋繁荣,为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 存在问题(1)有关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配套完善;产业发展宏观规划、政府指导意见变化快,连续性差。 (2)造林质量有待提高。主要问题是苗木品种杂乱,等级不达标;一些地区造林只重上报面积,轻质量标准,保存率低。病虫害问题在局部
15、地区有扩大的趋势。(3)经济林优良品种选育、繁殖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滞后,不能适应经济林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4)存在较大面积的低效益经济林,产品单产和优质果品率低,亟待改造。(5)资金投入不足。特色经济林产业支撑体系以及贫困地区造林需要国家给以扶持,但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影响了产业发展。(6)经济林产品加工产业化程度低,二、三产业滞后,综合效益不高。主要表现为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分散经营,龙头企业发展滞后,产品流通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削弱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2 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 2.1 必要性(1)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充分利用云
16、南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物种资源,建设特色经济林产业,可为实现绿色经济强省,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物资基础。(2)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云南林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优先建设生态公益林的同时,必须注意商品林建设,发展特色经济林以及其他林业产业,林业自身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3)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山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需要。云南农村人口有3610万,绝大多数生活在山区半山区,他们靠山、吃山、养山,希望在山、致富在山,有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发展特色经济林是他们脱贫致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4)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色经济林产业也将面临市场经济严峻的挑战
17、只有生产出优质、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含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2.2 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以建设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产后商品化处理、贮藏保鲜、加工和市场流通为重点,充分发挥云南自然条件多样,森林物种资源丰富的优势,选择具有云南特色的经济林树种,建设定向培育、集约经营、优质高产、无公害栽培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增加经济林二三产业比重,培植龙头企业,实现经济林产业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农户脱贫致富,建设小康社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
18、贡献。2.3 原则(1)按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建设产业。(2)坚持集中连片建基地与零星种植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产业规模化经营。(3)突出云南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发展乡土特色经济林树种为主,适当选择适生的外来树种为辅,建设无公害优质原料基地,生产特色产品。(4)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实验研究与推广相结合,注重人才培养和使用,提升特色经济林科技含量的原则。(5)坚持培植龙头企业,创名优产品的原则。对各产业的龙头企业重点给以扶持,做大、做强,树立品牌,形成龙头。(6)坚持不断创新的原则。改革经营机制、投入机制,不断创建和推广新的盈利模式,推进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2.4 目标2.4.1 资源培育目标
19、 2004至2007年,营造特色经济林350万亩,总面积从现有的840万亩,发展到1190万亩;对现有的280万亩低产经济林复壮改造200万亩。到2010年,再营造特色经济林150万亩,总面积发展到1340万亩;对剩余的80万亩低产经济林,全面进行复壮改造。到2020年,再新造350万亩,特色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690万亩。产品年产量从现在的12.6万吨,2007年增加到15.8万吨 ;2010年增加到21.1万吨;2020年增加到68.1万吨。产值2007年达到14.1亿元;2010年达到18.9亿元;2020年达到57.1亿元。盛产期初级产品纯收入(新增部分)和加工增值,按全省农业人口平均,
20、人年增收277元,使特色经济林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例有较大提高。2.4.2 产业发展总目标在2020年以前,建成各个特色经济林产业龙头企业;树立起产品知名品牌。包括: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散地11处(大中型7处,小型9处);产品加工企业17个。“云南核桃”龙头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其中2007年前新建、改扩建交易市场(集散地)7处、加工企业6处。创立“A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5个,“A”级无公害绿色产品品牌30-50个。特色经济林一二三产业总产值2007年达到44.6亿元;2010年达到51.6亿元;2020年达到167.5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新的支撑点。3 特色经济林产品市场分析3.
21、1 总体分析云南特色经济林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大多占有重要份额,但不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正逐渐发生分化。云南传统的特色经济林产品如核桃、八角等,随着国内建设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保健意识提高,以及国外市场不断得到巩固和拓展,这些传统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云南果梅、板栗、花椒等因其质量好、成熟期早,亦有很强的竞争力。随着今后产量大幅度提高,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市场风险,但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培植第二、三产业入手,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完全可以化解风险。还有一些正在建设中的特色经济林树种,如油橄榄、云南皂荚、澳洲坚果、棕榈、青刺尖等,产品市场才刚刚打开,发展势头喜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产业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特色 经济林 产业 发展 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