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勘测大纲.docx
《线路勘测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线路勘测大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X220kV线路工程勘测大纲1任务概况1.1 工作起止日期接受任务日期:2012年11月5日部定交资日期:2012年12月25日计划交资日期:2012年12月20日1.2 任务来源委托部门:设计研究院设 总:xxx设计者:xxx1.3 勘测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1.4 任务依据:a) XXX220kV线路工程勘测任务书;b) XXX220kVB各工程勘测事先指导书;1.5 勘测内容a )本工程采用工测方式;b)利用彳来卡GPS 1250+RT4式进行选定线工作;c)利用彳来卡GPS 1250和TS0除站仪进行平断面测图和直线、转角桩的校测工作;d)利用彳来卡GPS 1250和TS0除站仪
2、进行定位工作;2测区概况本工程为XXXfe站,杨治变220kV出线六回,本期出线四回。全长新建线路长度共计约 13kmi其中双回路11.5km,单回路1.5km。全线位于德州陵县境内,100%F地,交通条件良 好,具体线路路径详见路径图。3勘测方案全线终勘定位分三组作业a ) 选、定线组b)平断面组c )定位组4主要技术措施4.1 进行工作的技术依据a) 500kV架空送电线路勘测技术规程(DL/T 5122-2000 )b) 220kVR以下架空送电线虫&勘测技术规程(DL/T5076-2008)c) 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L/T5001-2004)d) 1: 5000 1: 100
3、004形图图式(GB/T 5791-1995)4.2 执行的管理工作文件a) 文件控制程序SQ/01-208.401-2008;b) 产品标识和可逆溯性控制程序SQ/01-208.712-2008;c) 勘测过程控制程序SQ/01-208.709-2008;d)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SQ/01-208.715-2008;e)记录控制程序SQ/01-208.402-2008;f)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方案控制程序SQ/01-209.503-2008;g)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控制程序SQ/01-209.704-2008;h)环境因素识别及评价控制程序SQ/01-210.705-2008;i)勘测
4、现场安全与环境运行控制程序SQ/01-209.718-2008;j)职业健康安全及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SQ/01-209.804-2008 ;管理工作文件:a )编制工程勘测大纲作业程序SQ/01-208.202-2008;b )工程勘测阶段评审作业程序SQ/01-208.203-2008;c )勘测设计成品校审作业程序SQ/01-208.301-2008;d )工程勘测成品质量评定作业程序SQ/01-208.302-2008 ;e )工程计算书管理作业程序SQ/01-208.107-2008;f ) 科技档案管理作业程序SQ/01-216.102-2008;4.3 已有资料的分析利用a)通
5、过分析路径图可以了解整条线路所经地区的基本情况。b)通过初设选线报告,可以了解沿线的基本交通、地物、地貌等基本情况,可以了解各种交叉跨越的情况及跨越的大致累距。4.4 主要仪器设备管理名称仪器型号编号数量管理人全站仪TS0613150091xxxGPS俅卡 GPS 12504801881xxx4.5 作业步骤及方法4.5.1 选线、定线测量a)使用彳来卡GPS 125诞线。根据初设批准的路径方案,实地查看后,对方案采用反复 比较和察看相结合,对影响路径方案成立的有关协议区、拥挤地段、重要交叉跨越重点察 看。用仪器落实路径,必要时采取草测等手段,确保选线路径质量。最终选择出符合规划部 门的要求,
6、经济上合理、施工方便可靠的路径方案。选线人员本着质量第一的原则,要保证 选线质量,切实做到优质服务。b)使用彳来卡GPS 1250t线。计划利用坊子(DZ044)、代子张庄(A003)两个已知国家控制 点进行一步法转换,计算转换参数,检核 B2M量控制桩,通过坐标联测引一点至线路附近, 测得该点坐标,架设基站。利用GPS-RTK行转角测量,然后进行直线桩的测量。桩间距离一般不超过300ml直线桩应设在便于距离测量、高差测量、平断面测量、交叉 跨越测量、定位测量和能长期保存处。直线桩、转角桩分别按顺序编号。根据质量反馈的信 息,针对漏测地物、方向桩丢失、距离和高差出现差错,采取下列防患措施:1)
7、将桩累距、高程、转角角度等数据及时提供给测图组,为平断面组提供校核条件。2)根据丢桩严重的教训,选择能长期保存的位置埋没隐蔽桩,增埋水泥桩,为定位工 作创造良好条件。3)对转角、直线角严格测出其准确角值。4)本线路为计算机出图,归档的原始资料主要是定线及定位记录,应保留好所有的原 始数据及计算资料。为此定线组的记录务求真实、准确。c )根据电网人员提供的门型架和终端坐标,使用彳来卡 GPS 125cl在相应变电站的已知 点上架站并准确放样。4.5.2 平断面测量a ) 桩间距离、高差测量因选定线利用GPS RT柞业,桩间距离、高差利用GP新测方向桩坐标进行解算,所以采 用TS0除站仪、棱镜复测
8、桩间距离、高差进行校核。如无误则采用坐标解算值,如发现错 误,除用全站仪校正直线外,桩间距离、高差采用全站仪实测值,所采用的方法及原则为: 使用TS0除站仪、棱镜。桩间距离和高差测2次,以相互校核,如无误则采用仪器自动记录 记录。高差测量两测回间观测值较差不应大于 0.4Sm(S为测距边长,单位以km#,小于0.1km 时按0.1km计)。b )平面测量线路中心线两侧各50mz内的电力线及地埋光缆实测并绘于平面图内。跨越果园及林带 时,测量主要果树及林带主要树木的高度,并将树木名称、高度及范围标于平面图内。c )断面测量采用TS0除站仪直接测定距离和高差,断面点就近桩位实测。选测断面点要反应地
9、形起 伏变化和地貌特征,视距长度应在全站仪的测定范围之内。平地断面点一般不大于50ml遇断崖深沟断面线中断。线路中心两侧各12m范围内,当地面高出去0.5m时加测边线,左边线 用虚线标于断面图上,右边线用点划线标于断面图上。线路通过横向坡度较大的地段或接近陡崖、构筑物等,如果高差超出通用勘测技术要求 中规定的数值时,加测垂直于线路中心线的横断面,比例尺为 1:500,测至40mt,绘制在 纵断面相应的位置上。d)交叉跨越测量被跨越电力线、广播线、通讯线一般测量其交叉点上顶线的线高,当需要加测下线对 地高度时由设计专业指明。测线杆或边线以定交叉角。在平断面图内标明被跨越电力线、广播线、通讯线的杆
10、面型式,交叉点到其左、右杆 的实测距离及电压等级。当被跨越电力线、广播线、通讯线两端高差较大或交叉角小于 40度时,按左右各12米 加测边线,并以虚线和点划线绘于断面图上。跨越铁路,I、II级公路,I、II级通讯线、地埋电缆及管道时,测交叉角,标于平 面图上,并在平面图上注明其名称、通向、高程 (铁路标注轨顶高程)。交叉点两测的桩号, I、R级公路,I、R级通讯线的等级、地埋电缆及管道的有关资料由设计专业提供。测出变电站进出线门型架的导线、避雷线悬挂点和地面高程,并绘入断面图。通讯线的级别、通向由通保专业给出。为了保证定线成果正确无误,检测直线角半测回、检测转角一测回。4.5.3利用TS06全
11、站仪和彳来卡 GPS 1250进行定位测量a )为了保证平断面成果正确无误,检测直线角半测回、检测转角一测回,检测桩间距 离和高程,检测所跨越电力线、通讯线、地埋电 缆及管道的位置和高程。当检测发现超限 时,应按相应的技术规定重测,成果取检测值。检测的技术要求如下表:序 号内容方法允许较差距离较差 相对误差局差较差m角度较差1直线桩间方向、 距离、局差判止桩位未被碰动或 移位可/、做检测。否 则应重新测量 1/1000.32被交叉跨越物的 距离、局差10kVR以上电力线半 测回检测0.33危险断面点的距 离、高差近桩半测回检测平地土 0.2 , 山地、丘陵0.54转角桩角度方向法半测回检测1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线路 勘测 大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