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交康乐小组服务计划书.doc
《老年社交康乐小组服务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社交康乐小组服务计划书.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老年人社交及康乐活动小组服务计划书老年人社交及康乐活动小组服务计划书一、小组名称 “精彩夕阳红”活动小组二、设计背景 (一)理念阐述 1、本计划根据社会重建理论,希望借助加强长者在社会上的人际关系,以协助他们适应社会,重建信心,而自卑倾向和内心的平衡也能在一积极的互动环境中得到改善。2、本计划根据活动理论,来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帮助老人弥补因退休而造成的社会脱离,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克服因丧失而带来的孤独感、寂寞感和无意义感等,可以使老年人能够更好的适应晚年生活,提高晚年生活质量。3、颐养院的老人们中的大多数,都有子女,但子女却极少来看望他们。本计划将直接针对这些有孤独感的老人们开展各种专业
2、性的介入活动和非专业性的娱乐、学习活动,如开展精彩夕阳红小组活动,与老人接触与交流,鼓励老人们扩展社会交往领域,积极加入社会活动,以此减轻或消除由于孤独、自卑等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提高老人们的生活质量。4、我们设计的这个小组,就是让老人们在小组活动中认识自我和他人,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与他人友好互动,减少其孤独感。增强其对生活的自信,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我们也将提供平台让组员相互分享自己独特的经验,每个人都会多了一份人生经验,从中可以帮助老人们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丰富自己的人生意义,也可以让老人们拥有更多的晚年生活选择。(二)理论架构1、新精神分析学说的重要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指出,人
3、生有八大发展阶段,在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都会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者说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个体只有尝试面对并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或“美德”。而在成年晚期也就是老年期,个体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自我整合以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体验着人生智慧的实现。也就是说,老人需要得到人们对其过去能力的认可,需要有机会继续实现自我价值,并渴望得到尊重和关注,如此老人可以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 2、持续活动理论认为,若想老年期享有愉快的生活,最基本的原则是使老年人保持与社会接触。人是社会人,由于老年人不但在生理上,还是认知上都
4、处于衰退时期,好像应该减少社会性活动,以便给自己留下时间和精力对自己走过的人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完成生命的重整。但人是社会人,一旦失去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难免会有失落与寂寞感。老年人与社会接触有很多方式,但最主要的是人与人的交流,特别是同辈的交流。从同辈的交流中不但得到有力的认同感,还可以从交流当中交换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和支持;与社会接触不但可以让老人继续发挥着余热,还可以从中得到满足感。3、进入成人晚期后,艾里克森认为其主要任务是获得完善感(自我整合,避免失望和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绝大部分人处于退休后的休养状态,这其中必然包括对自己已经走过的人生进行回顾与总结,在对自己毕生的回顾过程中,老人
5、看到了自己的社会价值,重整了生命的意义,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三、目标及目的 (一)目标:增加老人的交往,使参与小组的老人更多的认识颐养院内的老人,减少其孤独感,从而使他们的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促进老人与社会的紧密接触和联系,提升社会公众关爱老年人的意识。 (二)目的: 1、培养老人志愿者,增强老人参与娱乐活动的积极性 2、开展面向老人的社交、康乐小组,以发展长者潜能,提高自助互助能力 3、拓宽了老人交际网络,使组员得到相同境遇老人的情感支持 4、通过与老年人的沟通与交流,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帮助老人认识 老年生活,建立积极的合理的晚年生活态度 5、整合各种颐养院的助老资源,引导
6、长者认识并善用颐养院的服务资源 6、让老人肯定自己的过去的成就和贡献,重拾对生活的信息,提高自信四、服务对象1、资格:具有行动能力、不影响其参加活动的老年人,60岁以上,男女不限2、特点:老人有子女,但是子女探望次数较少五、小组特征1、性质:交流型、发展型小组,也是具有“自助”及“互助”性质的活动小组,通过小组建立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老年人参与到康乐活动中。2、活动次数:四次3、日期:2011年11月26日至12月17日4、时间:一周一次,每周六下午二点半到五点5、地点:颐养院活动室(地点可能因活动性质而改变)6、人数:十五个具有行动能力的老人六、招募方法1、与颐养院院长沟通,了解具有
7、行动能力的老人有哪些,并请其推荐合适的人选。2、在颐养院内张贴海报,发放传单3、通过亲自与老人会谈,并邀请其参加。4、向社区内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忙宣传。5、若人数不足,会亲自致电招募对象宣传并邀请其参加七、活动计划 第一次小组活动(一) 活动时间:2011年11月26日 15:00-16:30(二) 活动地点:北碚区天毅老年颐养院(三) 活动目标: 1.使成员相互认识,对基本信息有一定了解 2.了解此次小组活动的目的 3.培养初步的小组认同感,并订立契约(四) 活动主题: 缘份的天空(五) 活动内容:时间(分钟)内容目的所需物资工作人员5我来告诉您主持人介绍活动内容与目的15相互认识:特别的你我
8、他:来自那里,家里还有哪些人相互认识名片10热身活动您教我来学:请每位老人用地方语言教主持人一句话,主持人在大家面前表演。活跃气氛,拉近老人的距离20讲解老年人生理心理状况让老年人能够了解自己目前所处的状况,有意识的去保持身心健康5共唱夕阳红影碟、PPT事先挑好大家都会唱的老歌,有请合作者一起挑选20小结第二次小组活动(一)活动时间:2011年12月03日 15:00-16:30(二)活动地点:北碚区天毅老年颐养院 (三) 活动主题: 绚丽多彩的人生路 (四) 活动内容:时间(分钟)内容目的所需物资工作人员5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让组员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5热身活动: 欢庆锣鼓: 将
9、老人分为两组,一组为锣,另一组为鼓,主持人做指挥员;当主持人挥左手一下,代表锣的一组喊一声咔,挥二手就喊两声,以此类推;当主持人挥右手一下,代表鼓的一组就喊咚一声,同上;营造一个轻松的气氛;30经典怀旧1、播放旧相片集2、让大家挑选最感兴趣的相片。3、请相片的主人分享故事让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获得同辈的认同感收集活动对象的旧相片制作成小短片。电脑,投影仪。10分享总结5介绍下次活动的内容,结束此次活动。第三次小组活动(一)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0日 15:00-16:30(二)活动地点:北碚区天毅老年颐养院 (三) 活动主题: “乐动身心” (四) 活动内容:时间(分钟)内容目的所需物资
10、工作人员5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工作员简单叙述这次活动的目的和大概内容尽可能简洁明了20你我的红歌:在纸上写下大家熟悉的短歌歌词。约选2-3首,每一首歌可写多张字条。组员围城圆圈,组长发给每人一张歌词。组长说开始,各人大声唱自己的歌,并寻找同一首歌的人。必须一边唱一边找人,不可说出歌名。组长可突然叫“停”,所有组员归队。最早结成队伍的获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联络感情。写上歌名的纸条20盲人吃香蕉:每组2人,蒙眼面对面而坐,右手各拿香蕉一根。两人剥香蕉皮,靠感觉将香蕉送入对方口中,先吃完的为胜。参观者可以指示,但不可动手帮忙。提高知觉应变能力每人一根香蕉、蒙眼黑布25智力拼图:将全体成员
11、按每组3-5人,分成若干组。分别给每组发放一个打乱了顺序的拼图。每组组员在合作互助下将拼图拼好,花费时间最短且拼图拼正确一组为获胜组。增强组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拼图若干15分享总结第四次小组活动(一)活动时间:2011年12月10日 15:00-16:30(二)活动地点:北碚区天毅老年颐养院 (三) 活动主题: 丰盛晚年,自己安排 (四) 活动内容:时间(分钟)内容目的所需物资工作人员5主持人介绍本次活动的内容让组员对本次活动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15热身活动:“青蛙跳水”首先,组员围圈而坐,组长说:”一只青蛙”,第二说:”一张嘴.”第三人说:”两只眼睛”,第四人说:”四条腿”,第五人说:”
12、扑通!”第六人说”眺下水.”接着,继续下一位组员便要说:”两只青蛙”.依次下去,”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跳下水”! 接不下去就要退出,最后一位为胜.提升气氛,训练组员留意他人说话和他人的反应.工作员要积极鼓励,支持组员的参与.并对需要鼓励的组员予以肯定25丰盛晚年大拍卖竞投十项业余生活,分享对现时生活的感受,发表如何使竞投到的项目得以达成;提供晚年生活的选择及有安排余下生活概念道具钱,竞拍牌和准备5为自己的人生作结语20茶话会工作人员总结小食品,茶水八、所需资源(一)所需资源 1、器材:毛笔、墨汁、宣纸、棋牌、麻将、乐器、桌子椅子若干 2、地点设备:充分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 社交 康乐 小组 服务 计划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