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
《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ICS65.020.20B 25备案号: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 54/T XXXXXXXX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XXXX - XX - XX发布XXXX - XX - XX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1DB54/ T XXXXXXXX目录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 产地环境条件15 栽培技术16 播种27 育苗移栽38 田间管理39 生产档案4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藏沙蒿品种特性5附 录 B6(规范性附录)6有机肥卫生标准6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鼠害防治措施7前言本标准按照GB/ T 1
2、1的规定起草。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西藏农牧科学院草业科学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菲、王敬龙、史睿智、仁增旺堆、魏巍、杨文才、刘云飞。本标准为首次制定。藏沙蒿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藏沙蒿(Artemisia wellbyi)栽培的地块选择、土壤处理、施肥、播种技术、田间管理、鼠害防控和种子收获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海拔3800米-4500米区域内藏沙蒿栽培及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
3、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 525 有机肥料3 术语与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分枝期50%植株长出侧枝为分枝期。4 产地环境条件4.1 土壤条件土壤环境条件符合GB 15618二级标准要求。4.2 水质条件水质条件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5 栽培技术5.1栽培条件藏沙蒿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但不耐水淹。喜
4、开阔、通风、土质较好的中性至微碱性土壤。5.2 种子选择采集的藏沙蒿种子净度85%,发芽率70%,水分含量11%。推荐播种的品种见附录A。5.3 种子处理 种子于10月后采收,晒干,除去茎、叶,用机械碾压的方式除去种壳,然后用0.5毫米的细筛过筛,置于通风干燥处储藏。播前晒种1天,增加种子活力。5.4 选地整地 5.4.1 选地选择土壤通透性好有灌溉条件的土壤,各种肥力条件土地均可,土壤pH范围在7-8之间。5.4.2 整地播种前需清理地表杂物、石块等,对土地浅翻15厘米为宜,翻耕后灌透底水。5.4.3 施肥播前翻耕时配施基肥,施用量为有机肥1000千克/亩-1500千克/亩,有机肥要求充分腐
5、熟(见附录B)。磷酸二铵10千克/亩,尿素5千克/亩。6 播种 6.1 播种期 海拔高度4000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6月1日-6月10日。海拔高度4000米地区,适宜播种期为5月10日-5月20日。6.2 播种量条播种量为0.2千克/亩-0.3千克/亩,撒播种量为0.3千克/亩-0.5千克/亩。6.3 播种方式播种方式为条播和撒播。播种时用细沙混匀,混合比例10:1。条播应用小型蔬菜播种机,行距15厘米-25厘米,播深约0.5厘米-1厘米,最后镇压;撒播方式主要用于退化天然草地改良补播,有条件的地方耙耧一遍,浅土覆盖。6.4 播种深度野生藏沙蒿种子萌发时间20天-30天,为保证种子正常出苗,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藏沙蒿 栽培技术 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