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ppt
《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周君臣周君臣2018.5.18问题:肩关节半脱位患者是否一出现脱位就必须带肩拖?定义定义 肩关节半脱位即指盂肱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即指盂肱关节半脱位,是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是偏瘫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最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有报中患者最易发生肩关节半脱位。有报道道,发病半年以上的脑卒中患者有发病半年以上的脑卒中患者有78.3%存在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半脱位。存在不同程度的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半脱位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肩关节半脱位是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主要原因要原因,一般在发病后一般在发病后3周内就可发生。周内就可发生。此时患侧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期此时患侧上肢处于弛缓性瘫痪期,
2、肱肱骨头很容易从关节内脱出。肩关节半骨头很容易从关节内脱出。肩关节半脱位本身无疼痛,但易受损伤发展成脱位本身无疼痛,但易受损伤发展成为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的疼痛肩。为主动或被动活动受限的疼痛肩。病因肌纤维呈水平走向的冈上肌、冈下肌为主的肩部肌肉的机能下降;肩关节囊本身的松弛,破坏及长期牵拉延长;肩胛周围稳定结构的张力下降或拮抗肌之间张力的失衡,以及躯干患侧侧弯引起肩胛下旋,而导致肱骨的相对外展,肩关节囊上部的松弛;冈上肌、冈下肌和三角肌后部的萎缩,肩关节囊后部稳定更为薄弱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的球窝关节。关节孟小而浅,肱骨头呈半球形,面积为关节盂的34倍,约2/3的肱骨头位于肩关节
3、窝之外,这虽然有利于肩关节做各个方向的、全关节活动度的运动,但肩关节的稳定性下降。丧失的稳定性由周围肌组织、关节囊及韧带部分地给予补偿。1.肩胛下肌和盂肱韧带可加强肩关节囊的前部,冈上肌和喙肱韧带可加强肩关节囊的上部;2.冈下肌小圆肌和三角肌后部可加强肩关节囊的后部;3.肱三头肌长头可加强肩关节囊的下部。肩关节半脱位的机制肩关节半脱位的机制临床表现肩关节半脱位多于病后头几周开始坐位等活动后发现。早期患者可无任何不适感,部分患者当患侧上肢在体侧垂放时间较长时可出现牵拉不适感或疼痛,当上肢被支撑或抬起时,上述症状可减轻或消失。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较剧烈的肩痛。肩关节的解剖肩关节的解剖肩带肌中肩胛下
4、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上方,下方和后方,与关节囊紧贴,形成肌腱袖,这些肌肉的收缩,可保持肱骨头与肩胛骨关节面的接触,尤其是冈上肌的功能对防止半脱位有着重要的作用检查方法u触诊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检查者用示指触诊患侧肩峰突起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以其间可容纳的横指数表示脱位的程度。u人体测量学方法:用带有刻度的两脚规分别测量两侧肩峰突起与肱骨外上髁之间的距离。u放射学方法:患者取坐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体侧,以45度角倾斜投射角拍双侧肩关节X光片,测量肱骨头中心的水平延长线与关节盂中心的水平延长线间的垂直距离,或肩峰与肱骨头间隙的距离超过14mm或两侧间隙之差
5、大于10mm.正常的肩正常的肩肩不全脱位肩不全脱位 预防和治疗预防和治疗防止盂肱关节脱位最主要的是肌纤维水平走向的肌肉,特别是冈上肌、三角肌的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冈上肌、三角肌的后部肌纤维和冈下肌。预防预防肩拖(发病后02周)当病侧上肢肩部周围肌张力增高时,出现屈肌共同运动模式时,不宜再用肩吊带固定。长期带肩拖不良影响l易使患侧失认,与来自全身运动功能的分离。l如患侧上肢处于屈肌痉挛模式时,可被助长强化。l当变换方向,从坐位到站立位时,为达到平衡,可能会使用健侧手操作以达到稳定,妨碍使用患侧上肢来保持姿势及支持。l在步行时,妨碍患侧上肢的摆动及来自患侧上肢的刺激引导。l因固定静止不动,妨碍静脉及
6、淋巴回流及局部循环受压。l大量资料证明,肩吊带不能减轻半脱位,反而会干扰体位,使上肢制动,增加屈肌张力,并妨碍正常步态,所以一般不主张使用。发病后发病后02周适用。周适用。肩托吊带及轮椅上安装的上肢槽的应用条件肩托吊带及轮椅上安装的上肢槽的应用条件1 Brunnstrom级:无论有无半脱位,均使用肩托。2 Brunnstrom级: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张力充分,考虑半脱位不会进行性加重时,担心使用肩托使挛缩加重时可不使用。否则如有半脱位均使用肩托。3 Brunnstrom级:一般不使用肩托。不过有下列情况时也可使用:(1)已有明显的半脱位,担心半脱位加重或产生继发性损伤时。(2)如不用肩托,步行时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肩关节 脱位 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