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肠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02.ppt
《胆肠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0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肠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02.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胆肠吻合术护理查房及相关知识外二科11月韩霖徐慧君杜娟护理查房学习目标v病例分析v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及胆肠吻合术相关知识v护理问题、护理措施病情介绍v16床,丁玉霜,女,32岁,于4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疼痛来我院就诊,门诊查腹部B超:胆总管囊肿扩张伴结石,胆囊炎,血常规:WBC11.15*109/L,N83.6%。拟“胆总管囊肿扩张症,胆总管结石”于:15收住我科。v入院T:37.8,P:84次/分,R:18次/分,Bp:120/85mmHg神清,精神可,睡眠尚可,消瘦,二便正常,体重50kg。v既往病史:剖腹产史。v初中文化,经济条件一般,无宗教信仰,家属态度:关心患者。检查汇报v血凝
2、正常。v免疫九项:正常。v心电图:窦性心率。v胸片:正常。检查汇报v腹部B超提示胆总管囊肿扩张伴结石,胆囊炎。v上腹部MRCP:胆总管、胆囊管囊肿,胆总管囊肿内伴结石v血常规:门诊:WBC11.15*109/L,N83.6%;9-29:白细胞计数:10.15*109/L;血红蛋白测定:118g/L;中性粒细胞百分率:79.3%。v生化:门诊:正常;9-29:总胆素:71.7umol/L;直接胆红素:26.2umol/L;谷丙转氨酶:49U/L;入院诊断v1、急性胆管炎v2、先天性胆管囊肿扩张症型v3、胆总管结石。病情评估v患者既往无明显心肺慢性疾病史,心肺功能尚可,初步评估可耐受手术,入院应
3、完善检查,明确有无手术禁忌。入院时经抗炎、补液、保肝、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复查血生化、常规无明显异常。术前准备v术前诊断:1.先天性胆总管扩张I型伴感染;2.胆总管结石v拟施手术名称和方式: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v拟施麻醉方式:全麻术后诊断v医嘱给予一级护理,禁食,陪客一人,心电监护,吸氧;给予抗炎,补液,输血,护胃,化痰、营养药物治疗。v患者术后管道5根:胃肠减压、上下2根腹腔引流管接袋、保留导尿和深静脉置管。v术后诊断: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总管结石。何谓胆总管囊肿切除术?何谓胆肠吻合术?胆总管囊肿v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常见的一
4、种先天性胆道疾病,以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经诊断均需及早手术,以减轻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所导致的胆汁性肝硬化。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是当前治疗胆总管囊肿的标准术式。发病原因发病原因胰胆合流异常是目前病因的流行学说,由美国医生Babbit于1969年首次提出,即胆总管与胰管汇合于十二指肠壁外形成过长的胰胆合流共同管,胰液与胆汁可以在共同管内混合。正常情况下,胆总管与胰管汇合于十二指肠壁内,分别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内,由于Oddi氏括约肌的作用,使胆汁和胰液直接流入十二指肠腔内而不会返流到胆管和胰管中。而胰胆合流异常的情况下,胰液和胆汁在共同管内混合,Oddi氏括约
5、肌在共同管的远端形成的高压带会导致胰液和胆汁的混合液体向胆总管和胰管内返流,即胰胆双向返流:胰液返流入胆管,其内的胰蛋白酶、弹力纤维酶和胶原酶等会导致胆管管壁损伤,使其薄弱而发生扩张;另一方面胆汁流入胰管会导致胰酶激活,发生胰腺炎。胆总管囊肿的症状v胆管梗阻v腹痛黄疸v灰白大便v上腹部包块v胆总管囊肿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胆总管远端的梗阻程度,梗阻越严重,表现的症状越重,出现症状越早。胆总管囊肿预防胆总管囊肿预防v早期尽快明确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此病预防的关键。应补充各种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胆总管囊肿的诊断v在诊断胆总管囊肿时,明确肝内胆管、肝外胆管、胰管及共同管并存
6、的异常改变对手术术式的选择非常重要。腹部B超是筛查胆总管囊肿的最好手段,但是不能清楚显示胆管、胰胆共同管及胰管的微细结构。ERCP却能精确的显示胰胆管系统的结构,特别是了解细微的病变,目前尚无其它检查手段能替代,但这是一种有创性的检查手段,不适于重复使用,易并发急性胰腺炎,而且对于婴幼儿此检查方法的成功率低。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能够显示胆总管囊肿患儿的胰胆管系统,能准确的显示由于畸形而致的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的程度。而且MRCP是一种无损伤的检查手段,能部分的代替ERCP。在显示梗阻近端胆道形态方面,MRCP也比ERCP有优越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v胆总管囊肿分五型,
7、其中先天性胆管囊肿型,最常见,约占85%90%。它发生于胆总管的球形或柱形囊性扩张,一般左、右肝管及肝内胆管正常,胆囊管汇入囊肿。其典型临床表现腹痛、黄疸、腹块。一般而言,对无胆管梗阻或胆管炎的患者,可暂不行手术治疗,应观察随访,一旦出现症状则需考虑外科手术。手术种类有:囊肿外引流术,为适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急症手术。囊肿内引流术,因难以获得通畅引流,肠液、胰液返流问题不能解决,残留囊壁会发生癌变。适应证仅为新生儿或囊肿合并感染或因合并症不能耐受复杂手术时采用。囊肿切除术加肝管肠道Roux-en-Y吻合术,适合于I型有临床症状的病人作择期手术,是最常用的手术方式。囊肿切除困难可采用囊肿大部切除术。
8、有胆道手术史者,再手术至少三个月后进行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胆肠吻合术v当胆管因结石梗阻、疤痕狭窄、肿瘤等原因引起阻塞时,外科医生常常将阻塞部位近侧的胆管和肠子直接接起来,使胆汁能经过这个接口直接流到肠内,就好像马路的一头阻塞不通后,在马路的当中另开一条便道一样,这种手术就称为胆肠吻合术。它的具体做法有许多种,平时最常做的是胆总管空肠吻合术、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和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三种。(1)胆总管空肠吻合术v这种方法就是将胆总管和空肠(小肠的上段)作“Y”形吻合,手术操作比较复杂、费时。但这种手术使胆总管的下面存较长的一段空肠专门用来输送胆汁,食糜逆流到胆总管内需经过较
9、长的距离,故引起胆道感染的机会较小,这是本手术的最大优点。胆总管空肠吻合术主要适用于胆总管有狭窄(外伤性或炎症性)的病人和肝内胆管结石的病人。胆总管下端癌肿不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人,有时也可做这种手术。(2)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v这种手术是将胆总管和十二指肠第一段直接接起来,手术后胆汁就可通过吻合口顺利地进入十二指肠。胆总管和十二指肠靠得很近,故这个手术的操作较为简单。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后,因无括约肌的作用,食物经过十二指肠时,可通过吻合口而进入胆总管内,有引起“上升性”胆总管感染的可能,但实际上只要吻合口做得足够大,食物进去容易,出来也容易,引起胆道感染的机会就较小,手术后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10、手术的适应症基本与胆总管空肠吻合术相同。(3)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术v这种手术方法是将十二指肠切开,找到胆总管的开口处乳头,将奥狄氏括约肌切断。括约肌是环形肌肉,切断后就不能再关闭,胆总管和十二指肠之间的交通就通畅。这个手术主要适用于伴有奥狄氏括约肌狭窄的慢性胰腺炎病人,有时结石堵在胆总管下端也可以作这一手术取出结石。奥狄氏括约肌部位的解剖结构非常精细,同时还有胰管的开口,故这种手术的操作比较复杂,有时手术后会伴有一定的并发症,实际应用不如上面两种手术普遍适应证v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口上方应无胆管梗阻,否则效果不佳。若吻合口上方仍有梗阻,应将胆肠吻合口近侧空肠袢留置较长并置于皮下,胆管空
11、肠吻合术只能作为一通道,以便接近阻塞部位(如肝内胆管结石的术后胆道镜处理)。胆肠吻合适应证包括:肝内外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畸形,如胆管狭窄、闭锁和先天性胆囊性扩张切除术后的重建、肿瘤切除后肝外胆道重建、不能切除的胆管下端肿瘤的胆汁内引流术、医源性胆管损伤、肝移植术的胆管重建等。胆管空肠吻合方式的选择v胆总管与空肠的吻合方式主要有3种,端-端、端-侧和侧-侧吻合。由于端-端吻合时胆、肠断端口径不容易匹配且术后易导致狭窄,故较少使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主要是端-侧和侧-侧吻合。端-侧和侧-侧这两种吻合方式其合理性,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术者的经验习惯决定。在肝外胆管损伤或手术需将胆总管连续性打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吻合 手术 护理 PPT 课件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