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docx
《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一、学情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因此,制定读写结合,读中学写课题研究计划非常有必要。在制定研究计划之前,我在班内进行了前期调查,情况如下:1、学生的读课外书时间:天天读的占 7.5 ,经常读的占 17.5 ,偶尔读的占 70, 从不读的占 5。 我们班的大多数学生天天读书的很少, 就是经常读书的同学也不多, 而偶尔读的同学尚占相当大的比例。 从阅读时间来看, 绝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天看书的时间不到 30 分钟。 这说明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2、学生的读课外书习惯
2、能自觉摘录好词好句并加以背诵的0 人,能主动写读后感的 0 人,能把读过的故事讲给别人听的占 22.5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比较喜欢说书中的精彩故事、 介绍好书但学生在阅读时, 缺少具体的方法指导。阅读是输入, 写作是输出。 写作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因此,针对班内情况,本学期我决定开展引导学生有效开展课外阅读的课题研究。二、研究目标:1、增加阅读量,两周至少读完一本书,本学期每人至少读10 本课外书。2、完成各种活动目标,进一步诱发学生阅读的热情。3、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三、研究方法:1、营造书香氛围。设立班级图书角,营造阅读的教室氛围
3、2、提倡利用中午休息时间1: 001: 30,学生静静看书。3、开展睡前半小时读书活动,家长监督。4、每周设一节读书课,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5、鼓励学生即兴表达,再通过 “作文竞赛” 、 “朗诵会” 、 “读后感比赛” 、“我喜爱的一本书”推荐、故事大王比赛等活动,进一步诱发学生表达的热情。6、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给予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四、具体措施:(一) 、寓教于趣让学生爱读书教师首先必须重视爱因斯坦说过: “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1、教室浸润“书香” 。 培养小学生读书的习惯,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很关键的, 古人云: 家有余粮鸡犬饱, 户多书
4、籍子孙贤。 因此, 首先教室内要建立 “图书角” , 在教室的墙壁上贴上这样一句话 “让阅读修炼我们的课堂” , 让学生从家里带来自己喜欢的书,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更新。 室内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2、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1)每周一下午的第一节语文课改为班级的读书课,老师或声情并茂的朗读优美篇章,或在读完故事后,与孩子讨论,释放孩子的阅读体验;学生或诵读语文经典读本 、“红帆船读书活动” 中推荐的书籍; 或欣赏一些学生自己的 “佳作”;或开展口头作文比赛、诗歌朗诵活动结合他们平时的表现,每月评出班级的“阅读之星” 、 “讲故事小能手” 、 “科学小博士”等。( 2)以“午间阅读”
5、尽享休闲时光每天中午 1: 001: 30,师生开始午间阅读。这段时间阅读的内容有的来自于班内图书角, 有的是学生们自主选择的书目。 孩子们运用默读与速读的技巧, 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 享受着午间休闲阳光, 孩子们在不断积累着一笔精神的财富。3、实行积分管理制设置红、黄、绿卡奖项,学生每读完一本书奖励一张绿卡,三张绿卡换一张黄卡, 两张黄卡换一张红卡。 持有红卡者可享有将红卡贴在桌角上, 并赠送老师的鼓励语。(二) 、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1、学会选择读书方法。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读写 结合 中学 课题 研究 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