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气机构概述.doc
《配气机构概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气机构概述.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配气机构3.1概述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各缸工作过程的需要,定时地开启或关闭进、排气门,使町燃混合气或空气及时进入汽缸,废气及时排出汽缸。 吸人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越多,发动机发出的功率和转矩越大。可燃混合气或空气充满汽缸的程度,常用充气效率表示,也称充气系数。对于一定工作容积的发动机而言,充气效率与进气终了时汽缸内的压力和温度有关。进气终了压力越高,温度越低,则一定容积的气体质量就越大,表明充气效率越高。由于允气时间短促,进气系统对气流的阻力,造成进气终了时缸内气体压力降低,又由于上一循环中残留在汽缸内的高温废气,以及燃烧室、活塞顶、气门等高温零件对进入汽缸的新气加热,使进气终了时
2、气体温度升高,实际充入汽缸的新鲜气体的质量总是小于在大气状态下充满汽缸工作容积的新鲜气体的质量。也就是说,充气效率总是小于1,一般为O.80090。影响发动机充气效率的冈素很多,要求配气机构的结构有利于减小进气和排气的阻力,而且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持续开启的时间要适当,使进气和排气都尽可能充分。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配气机构形式,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倒装在汽缸盖上,凸轮轴装在上曲轴箱内,如图3-1 所示。其组成主要包括气门导管2、气门3、气门弹簧4和5、弹簧座6、锁片7、摇臂轴9、摇臂10、推杆13、挺柱14、凸轮轴15和正时齿轮16 等。发动机工作时,曲轴通过正时齿轮驱动凸轮轴
3、旋转,当凸轮轴转到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挺柱14时,通过推杆13和调整螺钉12使摇臂10绕摇臂轴9摆动,压缩气门弹簧,使气门离座,即气门开启。当凸轮凸起部分离开挺柱后,气门便在气门弹簧力作用下上升而落座,气门关闭。图 3-1 气门顶置式配气机构1-汽缸盖 2-气门导管3-气门4-气门主弹簧 5-气门副弹簧6-气门弹簧座 7-锁片8-气门室罩9-摇臂轴 10-摇臂 11-锁紧螺母 12-调整螺钉 13-推杆 14-挺柱 15-凸轮轴 16-正时齿轮3.2配气机构的构造3.2.1气门配气机构的布置形式1.按凸轮轴的布置位置,可分为凸轮轴下置式、凸轮轴中置式和凸轮轴上置式。 2.按曲轴和凸轮轴的传动方式
4、可分为齿轮传动式、链条传动式和齿形带传动式。3.按每缸气门数目,有二气门式、三气门式、四气门式和五气门式。 顶置气门、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OHV)如图3-1所示。顶置气门、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凸轮轴位于汽缸休侧部,或位于V型发动机汽缸体的V形夹角内。气门通过挺柱、推杆、摇臂传递运动和力。下置凸轮轴离曲轴近,凸轮轴的驱动常诵过一对齿轮实现。这种配气机构冈传动环节多、路线长,在高速运动下,整个系统容易产生弹性变形,影响气门运动规律和开启、关闭的准确性。顶置气门、布置凸轮轴式配气机构中的凸轮轴位于汽缸体的上部,与凸轮轴下置式配气机构的组成相比,减少了推杆,从而减轻了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增大了机
5、构的刚度,更适用于较高转速的发动机。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OHVOHC)如图3-2所示。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的凸轮轴安装在汽缸盖上,它壳以直接驱动沿汽缸体纵向排成一列的两个气门,也可以通过摇臂驱动气门,如图3-2b所示。为了减小气门的侧向力,凸轮轴与气门杆顶部问设有气门导筒或摇臂。如果两个气门沿气缸体纵向分别排成两列,则可采用顶置气门、双摇臂、上置凸轮轴的配气机构。顶置气门、双摇臂、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OHVOHC),如图3-3所示:顶置气门、上置双凸轮轴配气机构(OHVDOHC),如图3-4所示:它是放在气缸盖上的两根凸轮轴通过气门导筒或气门调整盘,分别控制气缸盖上两列进气门
6、和排气门(即同名气门是沿气缸体纵向排列)的。这种配气机构没有传动环节,其高速性最佳。图3-2 顶置气门、上置凸轮轴配气机构示意图 图3-3 图 3-4侧置气门式配气机构(SV)的进、排气道均设在缸体上。由于气门侧置时,燃烧室的结构不紧凑,从而限制了压缩比的提高。此外,气门侧置时进气道拐弯增多,路程加长,使进气阻力增加,气门不但是气体流动的通道,而且是燃烧室壁面的组成部分,也使充气效率下降。因而发动机的动力性和高速性均较差,适应早期低压缩比的内燃机。单位燃烧室体积的表面积大,燃烧室散热面积大、热损失多,进、排气阻力大,但结构简单。仅在早期的内燃机上可见,目前这种配气机构已趋于淘汰。按凸轮抽布置位
7、置分为上置凸轮轴、中置凸轮轴和下置凸轮轴三种。 下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将凸轮轴布置在曲轴箱上,由曲轴正时齿轮带动凸轮轴旋转。这种结构布置的主要优点是凸轮轴离曲轴较近,可用齿轮驱动,传动简单。但是,存在零件较多、传动链长、系统弹性变形大、影响配气准确性等缺点。 中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将凸轮轴布置在曲轴箱上。与下置凸轮轴相比,省去了推杆,由凸轮轴经过挺柱直接驱动摇臂,减小了气门传动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适应更高速的发动机。 顶置凸轮轴配气机构:将凸轮轴直接布置在气缸盖上,直接通过摇臂或凸轮来推动气门的开启和关闭。这种传动机构没有推杆等运动件,系统往复运动构件的质量大大减小,非常适合现代的高速发动机,尤其
8、是轿车发动机。根据顶置气门凸轮轴的个数分为单顶置凸轮轴和双顶置凸轮轴两种。单顶置凸轮轴仅用一根凸轮轴同时驱动进、排气门简单,布置紧凑。双顶置凸轮轴驱动由两根凸轮轴分别驱动进、排气门。有两种布置形式,一种是凸轮通过摇臂驱动气门;另一种是凸轮直接驱动气门,这种双凸轮轴布置有利于增加气门数目,提高进排气效率,提高发动机转速,是现代高速发动机配气机构的主要形式3.2.2配气机构的传动 曲轴通过齿轮副(也可以用链传动和齿形传动)来驱动凸轮轴,凸轮轴再带动摇臂来推动进、排气门。由于曲轴到凸轮轴的传动方式驱动方式不同,配气机构的传动有齿轮驱动、链驱动和齿形带驱动三种。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旋转
9、两周。各缸的进、排气门各开启一次。故曲轴与凸轮轴的传动比应为2:1 。齿轮驱动形式:凸轮轴下置、中置的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齿轮传动。一般从曲轴到凸轮轴间的传动只需一对正时齿轮,必要时可加装中间齿轮。为了平稳,减小噪声。正时齿轮多用斜齿轮。也有采用夹布胶木制造,以减小噪声。为了装配时保证配气相位的正确,齿轮上都有正时记号,装配时必须按要求对齐,如图3-5所示: 图 3-5 齿轮驱动形式示意图链驱动形式:链传动多用在凸轮轴顶置的配气机构中。为使链条在工作时具有一定的张力而不至于脱落,一般装有导链板和张紧轮等。这种传动的优点是布置容易,若传动距离较远时,还可用两级链传动。缺点是,结构质量及噪声较大,链的
10、可靠性和耐久性不易得到保证,如图3-6所示:齿形带驱动:现代高速发动机广泛采用齿形带传动 齿形带用氯丁橡胶制成,中间夹有玻璃纤维和尼龙织物,以增加强度。齿带的张力可以由张紧轮进行调整。这种传动方式可以减小噪声,减少机构质量和降低成本,如图3-6所示:图 3-6 链条传动、齿带传动形式示意图3.2.3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1每缸两个气门方式一般发动机较多地采用每缸两个气门,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这种结构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气门的直径,特别是进气门的直径,以改善气缸的换气。但受燃烧室尺寸的限制。2每缸四个气门方式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采用这种形式后,进气门总的通过断面较大,充气效率较高,
11、排气门的直径可适当减小,使其工作温度相应降低,提高了工作可靠性。此外,采用四气门后还可适当减小气门升程,改善配气机构的动力性,四气门的汽油机还有利于改善排放。如图37所示。当每缸采用四个气门时,气门排列的方案有两种:(1)同名气门排成两列(图37a),由一个凸轮通过T形驱动杆同时驱动,并且所有气门都可以由一根凸轮轴驱动。在这种布置中,两同名气门在气道中的位置不同,可能会使二者的工作条件和工作效果不一致。(2)同名气门排成同一列(图37b)则弥补了上述缺点,但一般要用两根凸轮轴。图 3-7 每缸四气门的布置示意图a)同名气门排列成两列 b)同名气门排列成一列1-T形杆 2-气门尾端的从动盘3每缸
12、五个气门方式这五个气门包括3个进气门2个排气门,如图3-6所示。图 3-8 五气门发动机燃烧室断面和气门布置示意图1-进气门 2-火花塞 3-排气门采用五个气门可进一步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污染,提高动力性和改善噪声特性,另外还要降低成本。与四气门相比,采用每缸五气门的发动机其气门流通截面更大,充气效率更高。当每缸采用五气门时,气门排列的方案通常是同名气门排成一列,分别用进气凸轮轴和排气凸轮轴驱动。3.2.4配气相位配气相位就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实际开闭时刻和开启的持续时间。用曲轴转角的环形图来表示,这种图称为配气相位图(如图39)。图 3-9 配气相位图 理论上四冲程发动机的进气门应当
13、在活塞处在上止点时开启,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关闭;排气门则应当在活塞处于下止点时开启,在上止点时关闭。进气时间和排气时间各占180度曲轴转角。但是实际发动机的曲轴转速都很高,活塞每一行程历时都很短,往往会使发动机充气不足或排气不干净,从而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因此,采取延长进、排气时间的方法,即:气门的开启和关闭的时刻并不正好是活塞处于上止点和下止点的时刻,而是分别提前或延迟一定曲轴转角,以改善进、排气状况,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如图39所示,在排气行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进气门便开始开启,即曲轴转到活塞处于上止点位置还差一个角度 ,称为进气提前角。直到活塞过了下止点
14、重又上行,即曲轴转到超过活塞下止点位置以后一个角度时,进气门才关闭,称为进气迟后角。这样,整个进气过程中,进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的曲轴转角,即进气持续角为180度+ + 。进气门早开晚关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进气行程开始时进气门已有一定开度,在进气行程中获得较大进气通道截面,使新鲜气体能顺利地充人气缸。当活塞到达下止点时,气缸内压力仍低于大气压力,在压缩行程开始阶段,活塞上移速度较慢的情况下,仍可以利用气流较大的惯性和压力差继续进气,因此进气门晚关是利于充气的。发动机转速越高,气流惯性越大,迟闭角应取大值,以充分利用进气惯性充气。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在作功行程接近终了,活塞到达下止点前,排气门便开始开启
15、提前开启的角度,称为排气提前角。经过整个排气行程,在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才关闭,排气门关闭的延迟角称为排气迟后角。这样,整个排气过程中,排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的曲轴转角,即排气持续角为180度+十。排气门迟关,可以使废气排放得较干净。3气门的叠开同一气缸的工作行程顺序是排气行程后,接着便是进气行程。因此,在实际发动机中,在进排气行程的上止点前后,由图39可见,由于进气门在上止点前即开启,而排气门在上止点后才关闭,这就出现了在一段时间内排气门与进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气门重叠,重叠的曲轴转角+称为气门重叠角。由于新鲜气流和废气流的流动惯性比较大,在短时间内保持原来的流动方向,因此只要
16、气门重叠角选择适当,就不会产生废气倒流人进气管或新鲜气体随同废气排出的可能性,这将有利于换气。3.2.5气门间隙所谓气门间隙就是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在气门及其传动结构中,留有适当间隙,以补偿气门受热后的膨胀量,这一间隙称为气门间隙。气门间隙大小:一般在冷态时,进气门间隙0.250.3mm,排气门间隙为0.30.35mm。(1)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可能发生漏气,导致功率下降,甚至气门烧坏。(2)间隙过大:则使发动机零件之间及气门和气门座之间将产生撞击3.2.6配气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1气门组: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导管、气门座及气门弹簧,如图3-10所示:气门组应保证气门能够实现汽缸的密封,因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构 概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