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doc
《锅炉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锅炉炉排与辅机安装调试工艺1 燃烧设备的安装1.1燃烧设备简介工业锅炉燃烧设备的种类、型式较多。而一个完善的燃烧设备能够连续不断地供燃料,并能在燃烧过程中配合供应适量的空气保证燃料在燃烧室中有足够高的燃烧温度、足够长的时间和燃烧空间。常见的燃烧设备有固定炉排、往复式炉排和链条炉排等。1.2固定式炉排的安装固定式炉排主要是由支持炉排横梁、铸铁炉条等主要部件组成。1.2.1安装炉排前,首先应检查横梁、炉条等部件的光洁度、平整度。要求这些部件的表面应光洁无毛刺、无残渣等保证各接触面接触良好,以免在使用时造成用力不均。1.2.2对所有横梁、炉条尺寸进行测量,并与图纸尺寸核对,检查是否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2、1.2.3为了避免炉排跌落事故发生,保证炉排在变热条件下膨胀方向一致,在安装时应使炉条有沟槽的一端扣于横梁上,此沟槽宽度应比铸铁横梁尺寸大34mm,以保证其在受热条件下自由膨胀。1.3往复炉排1.3.1构造往复炉排由相间布置的活动炉排片和固定炉排片组成,活动炉排片的尾部卡在铸铁梁上,前部则搭在炉排上,各活动炉排的横梁连成一个框架,并支持在滚轮上,依靠电功机械或液压传动装置,通过拉杆而获得往复运动。1.3.2往复炉排的安装1.3.2.1往复炉排的安装应按照厂家提供的图纸及技术文件资料的要求,对往复炉排的设备构件,进行数量清点及质量检查。1.3.2.2往复炉排的安装应采取如下的安装顺序支架固定炉排
3、活动炉排梁连杆炉排片轴承座变速机构人字拉杆1.3.2.3往复炉排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要求1)为保证安装好的往复炉排能正常运行,固定梁与活动梁之间的间隙要均匀。2)有缝炉排和无缝炉排的位置,安装时不能搞错。炉排片之间的间隙要均匀,要留有膨胀间隙。预热区为1mm,主燃区为23mm。3)人字拉杆和推拉轴中心要一致,推拉轴与蜗轮轴应垂直。4)集箱下侧钢板与炉排的间隙,不大于5mm。5)安装后检查风室的风口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偏差不应超过3mm;检查风门调风装置是否灵活。风门与风管间隙不应超过1mm。风室的安装要严密,连接处的法兰应垫好石棉绳或石棉垫。1.4链条炉排的安装链条炉排是目前工业锅炉应用较广
4、的一种燃烧设备。主要有链带式炉排、横梁式链条炉排、鳞式片等1.4.1 炉排安装采用技术资料(1) 总图及炉排部件图;(2) 链条炉排厂内技术条件;(3) 炉排安装说明书。1.4.2 炉排组装程序:墙板中间后前梁煤斗侧墙板放灰装置后滑板前梁轴承座Z 型梁下导轨上导轨下部两侧上密封件前轴装置链条驱动系统链条调整炉排片支撑架炉排片试车调整加煤斗组装再试车检查。1.4.3安装的具体要求1.4.3.1炉排钢架安装炉排钢架由型钢拼接而成,安装时先进行点焊,调整其表面水平度和纵横的中心线位置,再用地脚螺栓予以固定。1.4.3.2下导轨安装炉排下部导轨前高后低,导轨及其支架都处于倾斜状态,施工中依据设计给定的
5、导轨前后标高,在下导轨横梁两端的支撑台上,拉两条细钢丝线,作为检查混凝土基础标高、预埋栓位置和横梁及下导轨安装的找正基准线。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纵向中心线与锅炉纵向中心线一致。每根导轨的间距应保持一致,其表面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与炉排面接触良好。1.4.3.3炉排墙板安装1)炉排左右墙板上导轨支架安装侧墙板底座与混凝土基础预埋件连接固定后,在侧墙板底端口就位时向前和向减速机偏移方向留出热膨胀位置。2)炉排墙板安装安装时应认真检查垂直度,两墙板之间的垂直距离、对角线距离,均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并注意与风筒连接处的严密性。1.4.3.4主动轴、被动轴减速机安装1)炉排前轴为主动轴,其中一个轴颈伸
6、出炉外与减速机连接,安装时注意轴颈与轴瓦的接触均匀,润滑良好,两侧轴瓦应在同一标高上,其中心线与炉排纵向中心垂直,保证炉排在转动中不跑偏或出现链轮和炉排不咬合现象。2)后轴的安装方法与前轴方法相同。前后轴就位后,应再测各自水平度、标高及两轴间的轴颈距离、两轴间对角线长度。3)减速机吊到基础上,通过调整垫铁与减速机统一找正。一般情况,炉排主动轴与减速机之间用十字滑动联轴器连接,当轴外径为250330mm时,滑动连轴器装配允许偏差为0.1mm;两轴线倾斜1/1000;端面间隙12mm。炉排安装考虑到主动轴的热影响,联轴器端面间隙一般需预留34mm。减速机主轴与炉排前轴不同轴度1.0mm或按随机技术
7、文件规定找正。1.4.3.5炉排风室的安装1)先组焊炉排落灰装置的支撑角钢和下底板,再组装落灰活门与下底板接触面,通过连杆与外板把连接。活门安装要调整至活门与底板接触严密不漏风,拉杆各段同心并扳动灵活,无卡阻。2)组焊各风室之间的隔板,要求各风室之间不串风,以防“短路”失去炉排分段送风,调节不同段燃烧的使用功能。3)炉排两侧进风管安装时,在两侧侧墙板与进风管之间加石棉垫,用螺栓拧紧以不漏风为合格。与侧墙板连接的各风管,内装有螺形阀门通过连杆在风管外调整开闭,安装时打开手孔盖,观察蝶阀的严密性,在风管外调整盘上标明全开和全闭位置线。1.4.3.6炉排侧密封的安装炉排侧密封作用是防止风从左右侧墙和
8、左右上导轨之间直接吹入炉膛,并且炉膛运行侧间隙将由侧密封所限定。1)侧密封块纵向应平直,允许偏差1/1000。2)两侧密封块与冷态时炉排间隙为810mm。3)侧密封下部,即侧密封支撑梁和左右上导轨外侧之间用12mm3mm扁钢点焊封闭,用此托住灌注珍珠岩水泥。1.4.3.7炉排导轨及填充铁安装1)上部导轨直接支撑和控制炉排的平稳运行,故导轨单体直线度应小于1/1000,安装后导轨上面四角在同一平面内,其平整度允许偏差5mm,相邻两导轨间距离小于2mm。2)安装上导轨横向的填充铁,填充铁和导轨之间应严密不串风。填充铁的上面如有高低不平应处理,避免炉排滚筒在填充铁上滚动不畅。1.4.3.8链条安装1
9、在操作平台上,将链条用倒链拉直,在拉紧状态下,逐根测量其长度。同一台炉排链条,其长度之差不得超过8mm。逐节检查链条质量,结节铆接后,两端铆头应平整,不得有毛口,裂痕等缺陷。2)将链条接其长度编号,将较长的放在炉排中间,依次向两侧递减,排列其安装位置。3)将链条安装到链轮上,注意链条环节上边有V型缺口,此处为加工基准面,其方向要朝炉条一侧,确保每根链首尾锁接用的螺栓位于一条炉排纵向中心垂直的同一条直线上。1.4.3.9滚柱、衬管、长销的安装1)炉排前墙板应预留穿长销的气孔,如无预留孔,施工时在此位置割开100mm200mm孔作为长销专用,炉排冷运行合格后封堵此孔。2)在链轮的正前方装三横排滚
10、筒和衬管,但不穿长销,这样可使链条定位和可以转动,待长销穿35根时拆下这部分滚筒和衬管。3)低速启动减速机使链条向后转三个链轮齿距时停下,在预留手孔处穿长销,并逐个装滚筒衬管,贯穿后两端螺帽锁紧,再开动减速机重复以上步骤直至滚筒、衬管、长销全部装完。1.4.3.10炉排夹板和炉条安装 1)夹板与炉条的检查修理 a)炉条的长度偏差不应超过1.5mm,锥端外偏差不超过0.5mm,施工前对炉条抽查数量应占总数的20以上。 b)炉排夹板总长偏差不超过1.5mm,销孔孔位偏差不超过00.21mm,施工中逐个检查夹板,如发现不合格应修磨或更换。2)将夹板和炉排装到链条上,从炉前开始将夹板装进链条,将炉条安
11、装到夹板上,平行往炉后推进,至从动轴时停装。转动炉排大半周,转至主动轴上,停转炉排,继续往后推进夹板和炉条安装,重复以上步骤直至装完。3)夹板和炉条装入时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以装好后用手能扳动为宜。1.4.3.11挡渣器安装1)将挡渣器从炉前放到主动轴上部炉排上面。2)开动炉排将挡渣器送到从动轴时停转炉排,用倒链逐个将挡渣器安装到位。3)挡渣器应与炉排面接触严密,但不能卡住炉排,各挡渣器之间应搭接严密、不漏风,转动部分要灵活,支持档渣器的型钢要平整。4)挡渣器搁座要求其凸台前部应控制在一条直线上;当炉排冷态试车合格后将搁座两端牢固砌入两侧炉墙内。1.4.3.12炉排冷态试用应具备条件1)炉排
12、冷态试用应具备条件炉排支架、运行层、前挡风门、后检查门等炉排本体以及与炉排相关的零部件、电器、仪表安装完毕,质量检查合格;炉排减速机安全装置调整合格,炉排主动轴轴承,减速机齿轮箱等加入润滑油和齿轮油后才可进行冷态试用。2)炉排试用检查开动减速机,着重检查炉排和减速机及前后大轴轴承有无异常声响和振动;炉条有无卡阻和断裂;炉排是否跑偏;运行中炉排平面是否平稳,有无起拱现象。3)炉排冷运时调整严密性a)调整主动轴前的炉排拉紧螺栓,使炉排与下导轨接触长度占导轮全长的2/3为宜。b)调整炉排长销,炉排运行时在穿长销的手孔处逐个拧紧长销的销紧螺母,长销两端只留螺母外23个丝扣,其余长出部分全部割掉。表1.
13、4.3.12 链条炉排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炉排中心线位置2用水平仪、直尺、拉线、吊线和量尺进行检查。前轴和后轴中心线相对标高5前轴、后轴的不平度1/1000墙板的标高差5墙板的不垂直度、全高3墙板间的距离偏差5墙板间两对角线的长度之差5墙板框的纵向位置偏差5墙板的纵向水平度1/1000全长两侧墙板的顶面在同一平面上不水平度1/10001.4.3.13侧密封侧密封一般情况填充珍珠岩水泥,当炉排冷运检查确认无问题后停转炉排,拆除左右炉排炉条和炉排夹板各两块,从此空隙中填入10:3珍珠岩水泥,待填满后转动炉排,直到两侧侧密封全部填满时,恢复夹板和炉条,炉排继续转34圈。
14、1.4.3.14冷运磨合通过减速机从低速到高速,再由高速到低速连续冷运8h,观察和记录炉排轴承温度及其运行情况。2 辅机的安装辅属设备包括泵、风机、输煤系统 2.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及现场应具备的条件:2.1.1 设备开箱检查设备到现场以后,甲、乙方有关人员根据图纸和设备装箱清单对设备进行清点和核对设备的名称、型号和规格;以及对设备进行初步质量检查,发现问题记录下来;设备验收以后办理签证手续,作为交工验收资料。2.1.2 施工人员应在安装前认真熟悉图纸,施工方案及其它有关技术文件。2.1.3 设备的随机技术资料及零部件是否齐全。2.1.4 设备零部件若暂时无法安装或安装以后容易丢失损坏,应返回
15、库房或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妥善保管,严防变形、损坏、锈蚀、老化、错乱或丢失等现象。2.1.5 设备基础已施工完毕,并且强度已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2.2 基础检查与划线2.2.1 提交安装的基础应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验收合格,混凝土强度达到70以上。2.2.2 基础划线以厂房建筑基准点或锅炉纵横中心线为依据,允许误差为:标 高 10MM;纵横中心线 20MM;2.3 基框地脚螺栓与垫铁安装2.3.1 基框安装前,基础上表面应凿好毛面和清除杂物污垢,在施工中不得使基础表面沾污油污。2.3.2 基础上表面与设备基框底部间隙 应不小于50MM(如磨煤机、风机等)。对于灌地脚螺栓孔和
16、二次灌浆困难的小型设备可按需要小于50MM。2.3.3 采用地脚螺栓固定的基框,应符合下列要求:2.3.3.1 地脚螺栓的不垂直度不大于1;2.3.3.2 如系活动地脚螺栓,上下端均应有背帽或防松装置,托底板与混凝土承受力面应接触良好;2.3.3.3 螺帽拧紧后螺栓应露出23扣;2.3.3.4 需灌浆的地脚螺栓杆应洁净,螺纹部分应涂油脂;2.3.3.5 需灌浆的地脚螺栓底部不应与孔底,孔壁相碰;2.3.3.6 采用预埋套管的地脚螺栓,在机械全部找正后,地脚螺栓应全部灌浆。2.3.4 放置垫处的混凝土面必须琢平,纵横水平,用红丹涂在垫 铁表面与混凝土研磨,接触面应不小于75,接触面应均匀。2.3
17、5 垫铁宽度一般为60100MM,长度应比基框宽度长20MM。斜垫铁的斜度一般为1:201:20,薄边不小于4MM。2.3.6 每一组垫铁一般用两块平垫铁和一对斜垫铁,较厚的放在下层,伸出基框梁两端均匀,放置整齐。该组垫铁不得超过四块,高度为3070MM。2.3.7 垫铁表面应平整,垫铁之间及垫铁与基框之间接触应良好。垫铁伸入设备备底座底面的长度应超过设备的地脚螺栓孔。对于大型主要辅机用0.10MM塞尺检查,塞入深度不超过垫铁接触长度的20。2.3.8 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较大的重型机械应两边各放一组;在能放稳和不影响二次灌浆的情况下,尽量靠近地脚螺栓。基框
18、在地脚螺栓拧紧后不得变形。基框底板与混凝土接触部位必须清除干净。2.3.9 设备找正后,垫铁应露出设备底座底面外缘,平垫铁应露出1030MM,斜垫铁应露出1050MM;在设备安装结束后用小锤轻击检查垫铁,应无松动现象,并将各层垫铁点焊牢固,连成整体。2.3.10 基础与垫铁触定后,作好记录,以备作交工资料。2.4 泵类安装2.4.1 基础验收与垫铁安装后开始设备安装。2.4.2 用规定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对预留孔灌浆略高于孔。2.4.3 当预留孔内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后,进行设备吊装就位、找正、找平工序。2.4.4 电动机泵机组的安装,一般先安装泵体,泵体找正及固定好后再根据泵轴中心线来
19、找政电动机。设备找正时安装基准的选择和水平度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一般横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1MMM,安装基准部位的纵向水平度的允许偏差为0.05MMM,不得用松紧地脚螺栓的办法调整找平及找正值。2.4.5 联轴器找正采用联轴器传动的设备,要保证泵的正常运转,除了对泵进行找正外,还要对联轴器进行找正,以保证泵和电机员对正同心。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联轴的端面间隙,应符合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的要求。若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2.4.5.1 凸缘联轴器,两半联轴器端面应紧密接触,其两轴的对中偏差为:径向位移: 0.03mm ; 轴向倾斜: 0.02mmm;2.4.5.2 滑块联轴器:联轴
20、器直径D(mm)对中偏差(mm)端面间隙(mm)径向位移轴向倾斜甲 型乙 型3000.050.4/1000D1000.5-0.82300-6000.100.6/1000D1901-1.52.4.5.3 齿轮联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及外套的端面间隙S:联轴器直径D(mm)对中偏差(mm)端面间隙不小于(mm)径向位移轴向倾斜170-1850.050.3/10002.50220-2500.08290-4300.100.5/10005.002.4.5.4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两端的对中偏差机联轴器的端面间隙:联轴器直径D(mm)端面间隙S对中偏差(mm)联轴器直径D(mm)端面间隙S对中偏差(mm)径向位移
21、轴向偏差(/m)径向位移轴向位移(/m)713mm0.040.202245mm0.050.20联轴器直径D(mm)端面间隙S对中偏差(mm)联轴器直径D(mm)端面间隙S对中偏差(mm)径向位移轴向偏差(/m)径向位移轴向位移(/m)80250953150.081064001304mm0.050.204756mm0.080.201606000.101902.4.5.5 弹性柱销轴器两轴的对中偏差和联轴器的端面间隙S:联轴器直径D(mm)端面间S(mm)对中偏差(mm)径向位移轴向倾斜(/m)901602.50.050.02195220328032040.09360410548060.105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锅炉 安装 调试 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