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7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2016年6月目 录一、项目概述11.1 项目名称11.2 项目建设单位11.3 方案编制单位11.4 方案编制依据11.5 建设目标、内容、周期31.5.1建设目标31.5.2建设内容41.5.3建设周期7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7二、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82.1 项目背景82.1.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82.1.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9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2.2.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必要性102.2.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必要性12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42.3.1 政策可行性142.3.2 技术
2、可行性142.3.3 经济可行性14三、需求分析163.1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163.1.1 业务需求分析163.1.2 业务量分析203.1.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263.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283.2.1 业务需求分析283.2.2 业务量分析293.2.3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33四、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建设方案394.1 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394.1.1 总体设计思路394.1.2 总体设计原则424.2 系统架构设计454.2.1 总体架构设计454.2.2 系统平台架构484.2.3 网络平台架构524.3 数据库设计544.3.1 数据采集方案544.3.2 规则库、知识库及基础信息
3、管理系统544.4 应用系统设计584.4.1 就诊信息提示服务(事前)584.4.2 实时审核监管(事中)644.4.3审核监督系统(事后审核)升级改造664.4.4医疗质量评价服务784.4.5医保医师管理系统804.4.6 实时监控分析平台81五、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建设方案845.1 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845.2 系统架构设计865.2.1系统应用架构865.2.2 技术架构设计875.2.3 技术路线905.2.4硬件需求915.3 数据库设计945.3.1 数据库系统设计945.3.2 数据处理建设方案955.4 应用系统设计985.4.1 城乡居民医保征缴服务平台985.4.2
4、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结算系统995.4.3 城乡居民审核管理系统1005.4.4 数据资源与接口平台1015.4.5 基础信息整理1035.4.6 业务系统适应性改造105六、应用支撑平台1076.1 现状情况分析1076.1.1 整体情况1076.1.2 应用系统现状1086.1.3 硬件平台现状1106.1.4 前期投入设备一览表1126.2 需求分析1126.2.1 业务需求分析1126.2.2 数据量预测1156.3 系统架构设计1206.4 平台设计1216.4.1数据库服务器虚拟化1226.4.2 应用服务器1236.4.3 数据库存储1266.4.4 网络安全1276.4.5 云平台
5、管理系统1306.4.6 数据抽取1316.5 终端系统建设方案1316.6安全系统建设方案1326.6.1总体安全框架1346.6.2安全管理体系建设1356.6.3网络安全系统建设1376.6.4安全产品的部署1416.6.5 身份认证1416.6.6 权限控制1416.6.7 责任认定1426.6.8 操作留痕1426.6.9数据安全1436.7 备份系统建设方案1446.7.1 备份系统设计方案1446.7.2 具体建设方案1456.8 运行维护系统建设要求148七、项目招标方案1507.1 项目的招标范围1507.2 招标的组织形式1507.3 招标的方式150八、项目的组织机构与人
6、员培训1518.1 组织机构1518.2 培训内容与对象1518.3 培训方式1518.4 培训类型152九、项目实施进度1539.1 项目建设周期1539.2 项目实施进度153十、投资概算和资金来源15510.1 市级平台投资概算15510.1.1 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投资概算15510.1.2 城乡医保信息系统投资概算15610.1.3 应用支撑平台15710.2县市医保系统接入改造15910.3两定机构接入改造15910.4资金来源160十一、项目风险及风险管理16111.1 风险分析16111.2 风险对策和风险管理162十二、投资效益分析16412.1 社会效益16412.2经济效
7、益165十三、结论及建议166IV一、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 项目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1.3 方案编制单位方案编制单位: 方案编制单位负责人:1.4 方案编制依据1.人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通知(人社部发201454号);2.关于推进阳光医保监管平台建设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85号);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8、革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发201220号)6.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7.关于印发医疗服务监控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的通知(人社信息函201326号)8.关于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重点联系城市工作机制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1352号)9.关于做好医疗服务监控重点联系城市基线调查及工作调度的通知(人社险中心函201364号)10.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管的意见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130号);11.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国信办20032号);12.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工程管理(国标委高新20037号);1
9、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213号);14.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卫生部等部门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3号);1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5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58号)16.关于将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的通知(卫农卫发201080号)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18.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意见 浙政发200324号 ;19.XX省卫生厅、财政厅、民政厅关于做好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健康体检工作的
10、意见(浙卫发201021号);20.关于规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用管理的通知(浙卫办农20101号);21.XX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台政发2014146号);2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3.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24.中国计算机安全法规标准。1.5 建设目标、内容、周期1.5.1建设目标(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根据当前医保监管形势,提出了建设医保智能监管平台的具体要求,并下发了相关文件,明确了技术标准和建设内容。通过建立全市统一的专业临床知识库、审核及监控规则库和参保人诊疗档案库,实现参保人在医院端就医过程当中给予医
11、护人员各种违规项事前提醒以及参保人诊疗档案调阅,完善事中控制的支付结算系统,实现事后全面智能审核监督系统,从而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管的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完善医疗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实现医保业务的重点监管、实时监管、精准监管和主动监管,提高医疗服务监管工作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医疗违规行为的惩戒和威慑力度,全面提升XX市及各县(市、区)医保管理信息化水平。(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国家、省、市有关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规定,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有效整合医疗保险信息资源,结合我市实际,本项目要求建设XX市路桥、黄岩、椒江三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系统,完成XX
12、市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征缴和医保支付功能信息化建设工作,实现XX市级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系统的“统一建设、统一规范、统一管理、统一服务”,从而健全我市多层次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1.5.2建设内容(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 全市集中的基础信息库建设:实现对包括医疗服务机构信息、科室及医护人员信息、参保人信息、医疗服务项目及疾病信息、就诊回传信息、结算信息、规则依赖信息和药店药品库存信息在内的基础信息库管理。并在现有的基础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诊断信息、药品的用法用量信息以及医嘱、参保人健康档案的采集。 全市统一的规则库、知识库及审核引擎:建设
13、全市统一的临床知识库和常用监控规则。通过规则库实现监控规则的灵活定义,适应XX本地化实际情况;规则库由具有规则引擎能力的执行环境负责执行,规则库支持阈值、参数、实现算法的灵活自定义。临床知识库基础资料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以保证知识库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国家高等医药学院校新版本教材;权威性的医药学工具书;国内外权威机构最新发布的临床指南(临床路径);国内外权威医药学期刊;国家发改委、卫计委、人社部等相关权威机构发布的规范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研究所和国外权威机构公认的知识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品说明书和医用材料适用范围等。审核引擎满足全单据、全明细审核的要求。 诊前审核提醒服务
14、及实时诊间审核服务:诊前审核提醒服务是构建经办机构与医师之间的消息通道,将医保政策法规变化及时传达给临床一线的医嘱制定者;将医疗服务监控延伸至医师,在医生工作站嵌入监控系统,实时动态监测,辅助医师认真贯彻医疗保险政策,也为将来医嘱上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时诊间审核服务采用与事中控制、事后审核一致的规则库、知识库和引擎,以确保事前提醒的内容,是与事中控制、事后审核的内容保持一致性。 事后(审核、稽核)系统升级改造:建设成XX全市的事后(审核、稽核)系统,以日常就医行为的事后审核为重点,通过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监控规则,对就医购药信息自动筛选和分析,形成疑点问题,并进一步完成疑点问题核实处理等审
15、核管理。 建立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建设全市统一的医保医师管理系统: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全市统一的医保医师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定点机构、医保医师信息数据的科学管理,能将医生的行医资质与其提供的医疗服务行为相关,实现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质量评价和医生的诚信考评同医疗保险的审核、稽核的违规记录相关。 医保业务监控平台:根据对医保交易现状的分析,为保障医保交易的可用性,建设医疗保险应用系统实时监测与服务平台(医保业务可用性监控平台)。医保业务可用性监控平台是从业务、数据库、网络等多层面入手构建综合监控机制,实时管理业务性能和可用性相关的报警,从业务监测、问题管理、信息共享、数据有效分析的角度
16、出发,加强业务与技术之间的融合,保障医保应用系统健康运行,解决医保服务的迫切需求。(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建设城乡居民医保征缴服务平台,在现有的镇(街道)、村(居、社区)网络平台上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系统(新农合系统)的参保、征缴等功能;同时实现城乡居民养老系统的镇(街道)、村(居、社区)的征缴服务功能。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结算系统,利用职工医保支付与定点医疗机构接口、以及与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接口完成城乡居民医保支付结算的对接,实现医疗支付结算。基础数据整理,将原有新农合系统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和迁移,完成基础数据的整理工作。各相关系统适应性改造,需要完成医保支付改造、定点医疗机构系统改造、三
17、区社保卡管理系统改造、市本级社保卡档案库升级,实现三区与市本级卡档案数据同步以及提供XX市下辖各县(市、区)社保卡档案库接入接口等相关系统改造内容。1.5.3建设周期本期项目建设周期初定6个月:2015年7月2015年12月。整体运行维护期为5年。1.6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按照五年规划,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项目采用整体外包方式,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按年分期付款,每年经费由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均摊。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每年各均摊30万元,统一汇集到市财政统一支付,用于本项目的建设、改造及维护。154二、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背景2.1.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随着我国社会保
18、险事业快速发展和壮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保障水平的提高、服务便利性的提升,与之相对应的人口老龄化、疾病谱的改变、新医疗技术的采用和医疗需求的增长等原因造成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在基金总量不断增加、基金流转环节越来越多、基金管理链条越来越长的情况下,如何做好医疗服务监管与反欺诈工作,保障基金安全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根据医改关于“加强医保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完善监控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实时监控系统,逐步将医保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监管延伸到对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需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增强对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能力,2012年人社部推出了医保服务监控系统,旨在指导
19、各地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基于业务经验,构建监控的规则,以提高监管审核的工作效率和精度,防止医保基金流失。XX市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医保业务已从最初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业务经办扩展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特殊人群医疗保障等方面,随着参保人数的急剧增长以及联网结算服务便利性的提升,出现了以种种欺诈行为违规操作套取保险基金的现象,危害了基金安全,损害了参保人员利益,现有的XX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难以满足当前医疗服务监管的新的需求,急需建立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加强对医疗费用、医疗服务行为的监控能力。随着医保参保人群的逐步扩面,公务员、城镇居民等其他人群医保也逐步纳入该系统进行结算。
20、随着我市社会保障市民卡医保“一卡通”工程的实施,建立了市级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同时改造各统筹区的医保结算系统,实现了全市范围内跨统筹区异地就医即时刷卡结算,并通过与省异地就医平台对接联网,实现全市参保人员市外省内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刷卡即时结算。2013年XX省人社厅党组提出“规范医疗、控费控药”要求,同时发布XX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XX省财政厅关于推进医保监管平台建设的通知(浙人社发201485号)文件,利用信息化手段对不合理医保费用进行监控。通知要求医保监控平台应实现实时监控、智能化审核、智能化提醒等功能。2.1.2市区城乡医保管理平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也
21、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随后省委、省政府也下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浙委200981号),旨在加快推行基本医疗保险市级统筹,促进我省乃至全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进入十二五规划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愈加高度重视民生建设,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要求全面推进居民医保和新农制度整合,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15年是作为金保二期“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信息化工作至关重要,在1月份人社部通报了“201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7.12亿人,今年社保卡发卡数量要达8亿张
22、的任务,城乡居民社保卡制发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惠民工程,也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XX市为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遵循“城乡统筹、全面覆盖、多方筹资、基本医疗”的原则,提出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设XX市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系统,实现XX市椒江、路桥、黄岩三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统一管理,在巩固对城镇职工各项合法权益保障的同时,将医疗保险保障工作覆盖农民工及其家属子女、城镇无收入居民、被征地农民等城乡各类群体,全面实现XX市城乡社会保障工作之间的有效衔接和融合,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服务水平,完成城乡居民社保卡的发放,让社会全体民众感受“一卡在手,保障无忧”的便利,促
23、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XX阳光医保智能监管平台必要性从2011年到2014年三年间,全市定点医疗机构的增长非常明显,同样增长非常迅速的就是医保基金的支出,使全市医保基金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现有的医疗体制下,以药养医、过度检查是医院及药店营利的基础,过度医疗暂时无法杜绝。目前XX地区各县(市、区)的医保基金审核和监管基本上依赖人工审核医保交易、缺乏事前、事中的智能化费用提醒和审核、监督功能系统,医保基金监管和审核效率低。合理测算付费方式改革各项指标,在保障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情况下,增强医保基金运行安全、使用效率与管理水平,增强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监督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阳光 医保 智能 监管 平台 市区 城乡 管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