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商业市场研究报告.doc
《青岛商业市场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商业市场研究报告.doc(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青岛市北区山东路项目商业市场研究报告一、城市商业市场分析31.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情况3(1)经济发展总量及增长率3(2)人均GDP4(3)产业结构5(4)社会消费品总额6(5)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8(6)旅游市场10(7)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11(8)小结132.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城市布局演化及市政规划14(1)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14(2)城市布局演化14(3)市政规划要点16(4)政府商业规划18(5)知名商业地产商发展规划20(6)小结20二、城市商业发展211.城市商业发展变迁21(1)城市主要商圈分布21(2)城市商业发展23(3)城市重点商业分布24(4)人均商业面积及人均年零
2、售消费额252.城市商业现状25(1)青岛主要商家业态及营业面积统计25(2)各业态重要商家销售额27(3)各个主要商业模式平均租金水平27(4)重点商家调查28a.中山路商圈28b.东部商圈32c.台东商圈36(5)小结37三、项目分析381.位置与交通分析38(1)位置分析38(2)交通分析392.周边环境与规划413.小结44四、项目辐射范围分析441、辐射行政区的经济指标442、项目辐射范围界定453、项目辐射人口基本分析464、辐射范围商业竞争项目495、小结49一、 城市商业市场分析1. 城市总体经济发展情况(1) 经济发展总量及增长率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青岛
3、GDP增速较快,2001年-2006年,GDP总量增长了1.4倍,平均增长率为15.6%,预计未来5年GDP增长率高于12%。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2) 人均GDP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青岛2001年-2006年人均GDP,增长了1.3倍,基本上与GDP持平,预计未来5年,人均GDP增长率高于12。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3) 产业结构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06年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金融、旅游、港口经济优势明显,文化及创意产业、中介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生产稳定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472亿元,
4、增长23%,计算机、手机、汽车、铁路客车等行业快速增长。青岛主要产业如下:l 三大特色经济-港口、旅游、海洋l 四大工业基地-家电电子、汽车造船、石油化工和新材料l 六大产业集群-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船、港口、钢铁(4) 社会消费品总额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青岛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了1.85倍,高于GDP增长率,预计未来5年,人均GDP增长率高于10。200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6.6亿元,比05年增长16.3%。其中吃381亿,比05年增长15% 穿191亿,比05年增长17% 用435亿,比05年增长17%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
5、国民经济发展公报(5) 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20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8元,2001-2006年平均增长率14%,比05年增长18.6%,预测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有利于消费增长。2006年人均消费支出11945元,比05年增长20.9%,消费能力持续加强。(6) 旅游市场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2006全年接待游客2886万人次,比05年增长14.7%
6、其中,国内游客2801万人次,海外游客85万人次,分别增长14%和25%。2003年SARS疫情导致旅游客流负增长。2006年国内游客平均消费1006元/人,国际游客平均消费5100元/人。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青岛旅游人口主要侧重于度假旅游,不同于北京,上海以商务为主的出差旅游。(7) 人口数量及年龄结构数据来源:青岛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49万人(户籍人口),其中市区271万人。单位:万人数据来源:各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发展公报青岛人口年龄结构变迁表单位:人口数(万人)比重(%)年 份014岁少年15-64岁中青/老年65岁以上老
7、年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2000年128.7517.98550.6772.67709.352005年118.0314.41613.3974.9287.3410.67数据来源:青岛政府统计资料根据其青岛市老龄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2007年初,青岛市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9.3万,占总人口的15.93%;65岁及以上人口为87.5万,占总人口的11.69%;另外,2005年青岛市登记暂住人口(1个月以上者)共有122.48万人。近年来以年均15-18%的速度递增,2000-2005年,青岛市暂住人口数量翻了一倍多,预计2008年登记暂住人口将达140万人左右。(8) 小结l 2001年
8、2006年,GDP总量增长了1.4倍,平均增长率为15.6%,预计未来5年GDP增长率高于12%。l 2001年-2006年人均GDP,增长了1.3倍,基本上与GDP持平,预计未来5年,人均GDP增长率高于12。l 近年来青岛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农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小。l 2001年-2006年社会消费品总额,增长了1.85倍,高于GDP增长率,预计未来5年,人均GDP增长率高于10。l 200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328元,2001-2006年平均增长率14%,比05年增长18.6%,预测未来几年将持续增长,有利于消费增长。l 2006年人均消费支出11945元,比05年增长20.9%,
9、消费能力持续加强。l 2006全年接待游客2886万人次,比05年增长14.7%。2006年国内游客平均消费1006元/人,国际游客平均消费5100元/人。l 2006年末全市总人口为749万人(户籍人口),其中市区271万人。l 青岛市登记暂住人口近年来以年均15-18%的速度递增,2000-2005年,青岛市暂住人口数量翻了一倍多,预计2008年登记暂住人口将达140万人。2. 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城市布局演化及市政规划(1) 城市房地产市场现状2006年平均房价6288元/平米,是2001年的2倍,比05房价增长43%,增长迅速,由于房价高速增长,直接导致中央政府列入重点监控城市。(2)
10、 城市布局演化综观青岛的城市变迁演化,可以粗略的划为几个时期:l 青岛市城市第一阶段:“小”青岛解放以前,青岛市一直在延续殖民统治时代的旧有的发展格局,即殖民侵略的“吸管式”格局城市沿海发展,其发展主要是市南区(传统的八大关),登陆占点,胶济铁路线延伸内地直接攫取内地资源。城市的发展空间仅局限在一点:市南区。点状发展。解放以后,以纺织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大工业,在青岛有了很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李沧区和四方区的发展。但是,这一阶段由于政策原因,青岛的港口优势和对外开放的临海优势没有得到发挥。城市依然在单极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李沧区和四方区,还是点状发展。这一阶段,商业的发展主要是以中山路为代表的传
11、统商业区。l 青岛市城市第二阶段:“中”青岛80年代,伴随国家的改革开放,青岛列入14个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海港优势得到了一定程度利用;同时,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传统的大型国营企业,借助青岛与德国的传统纽带,与海外融合,形成了以海尔、海信、青岛啤酒为代表的、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外合资企业的蓬勃发展;大量以制造业为主体外资企业拥入青岛市,极大程度上带动了青岛市经济发展,促进了青岛城市迅速扩张。这一阶段的发展,直接促成了崂山高科园,胶州临港工业园的兴起。城市开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这一阶段,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外向型的。因此沿海扩张成为必然。同时,青岛市政府的东迁也很大的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青岛市进入以
12、海岸一线为代表的线状扩张阶段。 l 青岛市城市第三阶段:“大”青岛90年代末以后,大型制造业、物流业、现代商业进入大发展阶段,借助中国加入WTO、青岛举办奥运会的契机,带动了整个青岛市的产业升级,青岛市进入了复合式,全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青岛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副省级城市和山东对外开放的龙头,承载着山东半岛的发展极的地位。这些都促进了青岛的全面发展。青岛由一个单一的城市中心,将逐渐过度到地区中心的位置。青岛由一个旅游和港口城市过度到以旅游和港口为主导的复合化、多元化的国际城市。青岛城市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新发展区黄岛区、崂山区内陆部分、城阳区浮出水面。(3) 市政规划要点地铁:规划地
13、铁网由5条线路组成,总长度为128公里,呈放射状格局,规划在2010年前建成地铁一号线、力争完成地铁二号线的建设。但是由于青岛地质的原因,此计划是否能顺利进行,还是未知。发展重点:五带:【环胶州湾工业带】【沿青银高速公路工业带】【沿济青高速公路工业带】【沿烟青公路工业带】【海洋经济产业带】五区:【都市商务中心区】【西海岸现代制造业集聚区】【东部旅游度假区】【黄岛胶州物流中心区】【平莱产业集聚区】(4) 政府商业规划l 市内规划1处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l 4处市级和5处区级商业中心的规划改造l 完善20个社区商业服务设施。步行8至10分钟满足日常购物、餐饮、理发、洗染和医疗保健等基本
14、消费需求l 引导发展大型品牌折扣店、汽车穿梭餐厅和工厂直销中心等业态l 香港中路市级商业中心规划2处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国际顶级品牌百货店,建设10个以上品牌旗舰店;建成家乐福地下旅游小商品街,配置特色精品专业店;在闽江路建设美食、酒吧咖啡、服装等特色商业街;在商圈内及沿香港中路完成2-3家五星级酒店建设改造。l 中山路市级商业中心在“劈柴院” 区域,规划1处大型专业店和特色餐饮街;在德县路以南路段,引入品牌专卖店和特色专业店等;在太平路沿海一线,配置酒吧等。l 李村市级商业中心在古镇路规划1处大型专业店;向阳路商业步行街改造,向南延至李村河,配置特色专业店;少山路服装街改造为步行街;对李村
15、大集及周边网点进行规划改造,建设滨河路特色商业街。l 香江路市级商业中心在长江路规划1处大型超市;建成1处营业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大型网点;在武夷山路商业街,配置餐饮、酒吧、茶室等经营网点。l 浮山后区级商业中心在辽阳西路规划1处大型专业店;配餐饮、文化娱乐、服装、美容美发、金融、图书报刊等服务网点,使网点营业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以上。l 辽宁路区级商业中心:建2个电子数码专业店,引进知名IT品牌专卖店和专业店,打造数码电子产品交易中心;在辽宁路周边规划一条餐饮街。l 小村庄区级商业中心:在人民路与重庆南路交界处建设1处营业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网点,配置1处大型专业店、20处品牌专卖店和特色专
16、业店等。l 麦岛区级商业中心:在麦岛改造区域内,规划配置1处大型超市,各类特色专业店和文娱、金融等网点;在麦岛路建设1条餐饮街,使该区域网点营业面积达到5万平方米以上。l 北曲区级商业中心规划1处百货店、1处大型专业店和1处星级酒店,并配置各类特色专业店和品牌专卖店。(5) 知名商业地产商发展规划l 利群集团将建设城阳购物广场;l 北方国贸正在筹备10万平方米平度购物中心;l 青岛国货在城阳、胶州、莱州等地再建购物中心;l 家乐福已经签约进入李村商圈;l 麦德龙,百安居、欧尚等准备相继进入李村商圈;l TESCO考察麦岛区域 ,准备开设青岛第一家旗舰店。(6) 小结l 2006年平均房价628
17、8元/平米,是2001年的2倍,比05房价增长43%;l 规划在2010年前建成地铁一号线、力争完成地铁二号线的建设;l 未来5年香港中路规划2处营业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国际顶级品牌百货店,建设10个以上品牌旗舰店;l 本地及外资商家商业郊区化发展明显。二、 城市商业发展1. 城市商业发展变迁(1) 城市主要商圈分布中山路商圈台东商圈东部商圈李村商圈所属商圈特征机会和发展项目台东商圈目前青岛人气最旺的商圈,作为青岛第一条商业步行街,占地面积仅有0.17平方公里,聚集了众多商家。此商圈周边辐射的人口众多,大约在50万人左右,周边交通方便。台东一路一座万米商厦正在各方关注中,两家家电企业计划在台东选
18、址开设新店。利群商厦,沃尔玛,万达购物广场,维客超市,国美,五星电器,千川百货,三百惠,百信鞋业等商贸企业,此外步行街沿途有60多家门头店铺中山路商圈中山路是一条百年老街,只有中山路是游客必到之地,由于本地区居住人口部分外迁和其他商圈的竞争,并且此地区定位于旅游,所以基本上没有适合周边居住人群的需求,导致此部分人群消费流失,只有到了每年的旅游季节,此商圈的商家销售才会大幅度上升。由于奥运会的契机,青岛火车站开始改建,未来通过铁路进入青岛的人群会越来越多,从2005年开始政府开始改造中山路,形象有了新变化,但商业的内容仍显单薄。李嘉诚接手小港湾的整体改造,这对于衰落的西部商圈是契机。百盛,国货,
19、东方贸易大厦,利群前海购物广场李村商圈此地区原为农村,并且青岛一直有逛李村集的传统,另外流亭机场的原因,吸引了大量的韩国人在此地居住,另外一些大型企业搬迁到此区域,例如海尔等,这也直接导致本地人群改变了居住观念,选择在李村居住,工作,在未来的5年内,李村东部新区新增人口将超过20万人。目前众多商家对本区域,万达沃尔玛,家乐福都有开店计划利客来购物中心,崂百,维客超市,北方国贸东部商圈(香港中路,山东路)本区域是青岛高端百货的聚集地,以香港中路为轴心,向南北辐射的东部商圈,周边还有政府规划的南京路时尚品牌区,美食街,酒吧街,此区域高档住宅,写字楼,星级酒店众多,高端人群居住和商务往来频繁,消费力
20、较强。随着本区域商务气氛的进一步加强,高端人群的增多,高端定位的商业也会越来越多,综合性购物中心也会越来越多。麦凯乐,家乐福,佳世客,阳光百货,丽莎百货,世豪广场,海信二店(2) 城市商业发展青岛连锁企业总销售规模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近30%的水平,2006年达到32%,大大高于全国11.2%的水平。目前,全市万米以上商场超市70多处,其中市内四区40多处,五市三区30多处。l 利群、维客等全市排名前10家连锁经营企业总销售规模达207亿元,占连锁100强总销售规模的62%。前30家商业零售企业的总销售规模达247亿元,占100家连锁企业销售额的74%。 l 2006年青岛
21、20家区域连锁企业在青岛行政区以外发展连锁店1092个,同比增长28.5%,销售额实现33亿元,同比增长28.5%。 2006年全年新建11处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增加营业面积26万平方米, l 青岛市已发展购物中心2家、百货店20家、大卖场19家、仓储式超市1家、中型超市10家、大型专业店23家以及众多专卖店、便民连锁店,其中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12家。第 23 页 共 50 页项目位置(3) 城市重点商业分布(4) 人均商业面积及人均年零售消费额数据来源:各城市国民经济发展公报据青岛市经贸委统计,目前青岛市商品市场总数达853家,全市共有大型商业零售网点136处,其中大型专业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商业 市场 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