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肿瘤鉴别诊断.doc
《骨肿瘤鉴别诊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肿瘤鉴别诊断.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骨肿瘤发生的部位: 良恶性骨肿瘤的鉴别: 良性恶性生长情况生长缓慢;不侵及邻近组织器官,但可引起压迫移位;无转移生长迅速;易侵及邻近组织器官;可有专业局部骨质变化呈膨胀性骨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清楚,边缘锐利;(骨皮质变薄,膨胀,把保持其连续性)呈浸润性(溶骨性)骨破坏,与正常骨界限模糊,边缘不整骨膜增生一般无;(病理骨折后可有少量骨膜增生,但骨膜新生骨不被破坏)可有不同形式的骨膜反应且多不成熟,并可被肿瘤侵犯破坏周围软组织变化多无肿胀或肿块影,如有其边缘清楚长入软组织形成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骨肿瘤的鉴别诊断: 要点骨肿瘤好发年龄好发部位临床表现病理X线表现CT/MRI鉴别诊断(名称)成骨性
2、肿瘤 骨瘤1130Y膜内化骨:颅骨(外板)颌骨可无症状,大者可引起压迫症状致密型骨瘤:成熟的板层骨构成疏松型骨瘤:成熟的板层骨和编织骨构成混合型骨瘤:两者均有致密型:多突出于骨表面,可有蒂,呈半球状、分叶状高密度影,基底与颅外板或骨皮质相连。疏松型:少见,可较大。自颅板向外突出,边缘光滑 CT更好显示X线表现MRI表现:低信号影,其信号强度与邻近骨皮质一致。1、骨岛(正常松质骨内的局灶性致密骨块)2、骨软骨瘤3、骨旁骨肉瘤骨样骨瘤30Y以下青少年任何骨均可发病,以胫骨和股骨多见。起病缓慢,以患部痛疼为主,夜间加重。服用水杨酸类药物可缓解疼痛,为本病的特点。肿瘤本身称为瘤巢(由新生骨样组织所构成
3、伴有不同程度的钙化)瘤巢周围由增生致密的反应性骨质包绕特征性:1.瘤巢表现为骨质破坏区:直径一般1.5cm透亮区,一般为单发2.周围骨质增生硬化3.常可见瘤巢内的钙化或骨化影CT表现:骨破坏区为类圆形低密度灶;周围见硬化环、皮质增厚和骨膜反应;可见瘤巢内的不规则钙化/骨化影;1.应力性骨折(疲劳骨折):无骨破坏区,但可发现骨折线2.慢性骨脓肿(多见于干骺端,骨破坏区内无钙化或骨化影)成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30Y以下1/3发生在脊柱,多见于附件;其次长管状骨,多见于骨干和干骺端局部痛疼不适是最常见的症状。 服用水杨酸药物无效、无明显夜间疼痛。多量骨母细胞形成骨样组织和编织骨为特征类圆形膨胀性
4、骨质破坏,边界清楚,肿瘤2cm10cm不等,可有少量骨膜反应。随病程进展,病灶内可有广泛、致密钙化和骨化。CT显示较好MRI:非钙化部分T1低、T2高,钙化部分T1、T2低恶性肿瘤骨肉瘤(恶性)1130Y长骨干骺端:股骨远端和胫骨近端最多见疼痛、局部肿胀和运动障碍三大主要症状最常见的肺转移(血行转移)实验室检查多数有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1.骨质破坏:骨髓腔内不规则骨破坏与骨增生;骨松质:小斑片状;皮质边缘:虫噬样;皮质内:筛孔样;骨破坏区融合:大片骨缺损2.肿瘤骨形成:多种多样:云絮状、斑块状、针状3.软组织肿块:圆形或半圆形,肿瘤侵犯骨外软组织4.骨膜增生及Codman:三角骨膜新生骨的再破坏
5、5. 儿童患者肿瘤可侵犯骨骺分型:硬化型(成骨型):(大量肿瘤新生骨形成)骨内大量云絮状、斑块状瘤骨,密度均匀致密,呈大片象牙质改变;瘤骨内无骨小梁结构;骨膜增生明显。软组织肿块内也有较多的瘤骨。肺转移灶多为高密度溶骨型:(以骨质破坏为主,多偏于一侧)早期筛孔样,后进展为虫蚀状、大片状骨质破坏。骨膜反应易被肿瘤破坏,形成Codman三角。广泛破坏易引起病理性骨折混合型(最多):硬化型和溶骨型并存。特殊类型:、多发性硬化性骨肉瘤、表面骨肉瘤:骨旁骨肉瘤(最多见)、骨膜骨肉瘤、高度恶性表面骨肉瘤CT表现1、较平片敏感2、骨质破坏及肿瘤骨显示较好。3、软组织肿块显示清晰,其内常见低密度坏死区。4、肿
6、瘤对周围神经、血管的侵犯显示清晰5、肿瘤内非骨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I表现1、骨质破坏,骨膜反应,瘤骨和瘤骨钙化T2WI显示好,与CT一致,对细小钙化或骨化不如平片及CT2、在T1W为不均匀低信号,T2W为不均匀高信号。3、显示肿块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优越。4、跳跃性病灶比较优越成骨性病变鉴别1.成骨性转移瘤2.化脓性骨髓炎与溶骨性病变鉴别1.骨巨细胞瘤2.骨纤维肉瘤3.溶骨性转移瘤成软骨性肿瘤骨软骨瘤(骨软骨性外生骨疣)1030Y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长骨干骺端是其好发部位,以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最常见最常见的骨肿瘤,居良性者首位。可恶变恶变症象:肿瘤突然增大。周围出现软组织肿块周边骨质破坏缺损。
7、软骨帽钙化模糊、残缺继发软骨肉瘤肿瘤由骨性基底、软骨帽和纤维包膜三部分构成。骨性基底+软骨帽两个部分骨性基底:干骺端,背离关节生长的骨性高密度影,其内可见骨小梁,呈菜花状,或丘状隆起, 细蒂或宽基底与母体骨相连(骨皮质与骨皮质相连,骨髓腔相通)软骨帽:在X线上不显影,当钙化时出现点状或环形钙化影典型X线征象:长骨干骺端的带蒂或宽基底、背离关节生长、内有与母体骨相延续的骨皮质和骨小梁结构的突起。CT表现骨性基底:高密度影,骨性基底的骨皮质和骨松质均与母体骨相延续,表面有软骨覆盖软骨帽:边缘光整,其内出现点状或环形钙化影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MRI能清楚显示软骨帽1.骨旁骨瘤2.表面骨肉瘤3.皮质旁软
8、骨瘤及皮质旁软骨肉瘤软骨瘤1130Y多见于手足短管状骨,其次长管状骨。单发性内生软骨瘤:多见于干骺及骨干髓腔多发性软骨瘤:骨髓腔、骨皮质及骨膜,可恶变轻微疼痛和压痛,运动可有轻度受限,偶可合并病理骨折肿瘤由软骨细胞及软骨基质组成。Maffucci综合征:多发性软骨瘤伴有血管畸形者Ollier病:多发性软骨瘤伴软骨发育障碍和肢体畸形始于干骺部,向骨干生长病变位于骨干者多为中心性生长,而位于干骺端者则以偏心性生长为主。 典型表现:内生性软骨瘤:手足短管状骨髓腔内,膨胀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楚,周围见硬化边,内见钙化CT表现1、膨胀性骨质破坏:可显示髓腔内异常软组织影,密度略低于肌肉,其内可见小环形、
9、点状或不规则钙化影2、邻近皮质膨胀变薄,边缘光整、锐利、无中断。3、增强扫描可见肿瘤轻度强化1骨囊肿2骨巨细胞瘤3上皮样囊肿4血管球瘤成软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青少年1130Y占80%多发生于四肢长骨,以股骨和肱骨最多。发病缓慢,一般症状轻微,主要为邻近关节不适、积液,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软骨母细胞组成,夹杂散在多核巨细胞特征性:典型表现:1.干骺愈合前的骨骺内5cm的骨质破坏区,内见钙化2.周围见硬化边3.可伴有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CT表现:较容易显示骨破坏区内的少量钙化;邻近关节的积液和病灶周围的软组织肿胀,有利于辨认软组织肿块,有助于定性诊断和确定病变范围。1骨巨细胞瘤(干骺愈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肿瘤 鉴别 诊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