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2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数字化管理系统技术及建设方案二零一一年十月目 录第1章项目概述- 1 -1.1项目名称- 1 -1.2项目承办单位- 1 -1.3项目拟建设地点- 1 -1.4编制依据、内容和范围- 1 -1.4.1依据- 1 -1.4.2内容和范围- 4 -1.5建设目标、范围- 4 -1.5.1建设目标- 4 -1.5.2建设任务- 5 -1.5.3建设范围- 7 -1.6项目总体投资及投资模式- 7 -1.7经济与社会效益- 7 -1.8结论与建议- 7 -1.8.1结论- 7 -1.8.2建议- 8 -第2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 -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8 -2.
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0 -第3章龙门信息化现状及需求分析- 13 -3.1龙门信息化现状- 13 -3.1.1网络基础设施现状- 14 -3.1.2数据基础- 15 -3.1.3应用系统现状- 15 -3.1.4管理现状- 16 -3.2可利用资源- 19 -3.3总体需求分析- 21 -3.4业务需求- 22 -3.5网络及软硬件平台需求- 23 -3.5.1网络平台- 23 -3.5.2主要硬件平台- 25 -3.5.3主要软件平台- 27 -3.6数据需求- 28 -3.6.1基础数据- 28 -3.6.2部件数据- 28 -3.6.3地理编码数据- 28 -3.6.4单元网格划分-
3、 29 -3.7系统安全需求- 30 -3.8系统维护- 31 -3.9项目的监理与协调- 32 -第4章总体建设方案- 32 -4.1建设思路- 32 -4.1.1立足龙门、突出亮点- 33 -4.1.2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33 -4.1.3深化应用、动态更新- 33 -4.1.4资源整合、数据共享- 33 -4.2系统逻辑架构- 34 -4.3系统物理架构- 36 -4.4系统总体架构图- 38 -第5章项目建设内容- 39 -5.1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39 -5.1.1基础数据资源管理子系统- 39 -5.1.2应用维护子系统- 45 -5.1.3地理编码子系统- 48 -5.1.4数
4、据交换子系统- 51 -5.2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 52 -5.2.1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52 -5.2.2监督受理子系统- 56 -5.2.3协同工作子系统- 58 -5.2.4大屏幕监督指挥子系统- 60 -5.2.5综合评价子系统- 62 -5.2.6视频监控子系统- 63 -5.3实景化园区管理系统建设- 64 -5.4园区服务热线系统建设- 68 -5.5园区IP广播系统建设- 69 -5.6园区安防监控系统建设- 70 -5.6.1森林防火监控- 70 -5.6.2园区平安监控- 79 -5.6.3窟区监控- 84 -5.6.4视频智能分析- 85 -5.6.5统一视频平台-
5、 86 -5.7网络平台建设- 88 -5.7.1总体网络构架- 88 -5.7.2业务网络- 89 -5.7.3视频网络- 89 -5.7.4无线网络- 89 -5.8软件平台建设- 90 -5.8.1操作系统- 90 -5.8.2数据库平台- 90 -5.8.3地理信息平台- 93 -5.8.4中间件平台- 93 -5.8.5其他平台软件- 95 -5.9硬件平台建设- 95 -5.9.1服务器集群- 95 -5.9.2存储设备- 97 -5.9.3备份设备- 99 -5.9.4移动智能终端- 101 -5.9.5呼叫中心平台- 101 -5.9.6中心机房建设- 102 -5.9.7监督
6、指挥中心建设- 105 -5.10安全体系建设- 109 -5.10.1网络系统安全具备的功能及配置原则- 110 -5.10.2边界安全解决方案- 111 -5.10.3入侵检测与响应方案- 112 -5.10.4漏洞扫描方案- 113 -5.10.5网络防病毒方案- 114 -5.10.6内部网络监控与审计方案- 115 -5.10.7流程管理与权限控制- 117 -5.10.8安全管理制度- 117 -5.11管理模式建设- 118 -5.11.1组建监督指挥机构- 118 -5.11.2龙门数字化管理组织机构建设- 119 -5.11.3龙门数字化管理领导小组- 119 -5.11.4
7、龙门数字化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120 -5.11.5岗位设置- 122 -5.11.6监督员队伍建设- 122 -5.12数据建设- 124 -5.12.1基础地形数据- 125 -5.12.2栅格影像数据- 125 -5.12.3地理编码数据- 126 -5.12.4单元网格数据- 127 -5.12.5部件数据- 128 -5.12.6数据要求分析- 129 -第6章扩展系统建设规划- 130 -第7章系统和数据维护运行- 133 -7.1运行机制制定- 133 -7.2数据维护- 133 -7.2.1 数据更新内容- 134 -7.2.2 数据更新机制- 134 -第8章项目实施计划-
8、137 -8.1项目建设十大内容- 137 -8.2实施步骤- 138 -第9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139 -9.1投资估算编制依据- 139 -9.2项目投资估算- 139 -9.3资金筹措- 159 -第10章效益分析- 159 -10.1工程实施的社会效益- 159 -10.1.1数字化管理新模式实现了园区长效机制管理- 159 -10.1.2数字化管理再造了园区管理流程,提高了管理效率- 160 -10.1.3数字化管理是信息技术与园区管理全过程的有机结合- 160 -10.1.4数字化管理使管理对象显性化、数字化- 161 -10.1.5数字化管理有效整合了信息资源和管理资源- 1
9、61 -10.2工程实施的经济效益- 161 -第11章风险分析- 163 -11.1技术风险- 163 -11.2管理风险- 163 -11.3降低风险的对策- 164 -11.3.1降低技术风险的对策- 164 -11.3.2降低管理风险的对策- 164 -第12章可行性研究结论和建议- 165 -第13章施工方案- 166 -13.1工程施工组织- 166 -13.1.1项目组织- 166 -13.1.2项目组织机构- 168 -13.1.3项目组织主要职责- 168 -13.1.4项目人员配置- 169 -13.2工程项目管理- 171 -13.2.1项目准备阶段管理- 172 -13
10、2.2项目实施阶段管理- 173 -13.2.3项目变更管理- 176 -13.2.4项目验收阶段管理- 177 -13.3工程安全管理措施- 180 -13.3.1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80 -13.3.2消防管理体系及措施- 181 -13.4工程分工界面- 182 -13.4.1用户单位负责内容- 182 -13.4.2施工单位负责内容- 182 -13.5工程实施流程- 183 -13.5.1工程实施阶段描述- 183 -13.5.2工程实施流程图- 184 -13.6工程施工重点- 187 -13.7工程节点及进度计划- 187 -13.8工程项目设备安装- 188 -13.8.
11、1硬件平台设备清单- 188 -13.8.2软件平台清单- 192 -13.8.3前端监控设备清单- 194 -13.8.4监督指挥中心平面图- 197 -13.8.5平安监控新增视频点- 198 -13.8.6光缆施工- 199 -13.8.7监督指挥中心机房环境需求- 210 -13.8.8中心机房设备安装规范- 213 -6、设备标示原则- 216 -13.9工程项目验收- 217 -13.9.1验收流程- 218 -13.9.2验收内容- 219 -第1章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数字化管理系统1.2 项目承办单位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管委会1.3 项目拟建设
12、地点洛阳市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1.4 编制依据、内容和范围1.4.1 依据l 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2002570号;l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GB/T2260);l 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l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l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l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l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划(CJ/T213-2005)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编
13、码及数据要求(CJ/T214-2007)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地理编码(CJ/T215-2005)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T106-2010)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监管数据无线采集设备(CJ/T293-2008)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立案、处置和结案(CJ/T 315-2009)l 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 绩效评价(CJ/T292-2008)l 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导则(试行)l 关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字化景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l 关于搞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数字化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建城景函2005143号)l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
14、174-93);l 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l 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l 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l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l 中国电子商会呼叫中心与客户关系管理专业委员会相关标准;l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对视频监控综合应用平台的相关要求、标准;l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l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0);l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l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4943-95);l 安全技术防范规范工程
15、技术规范 (GB/T75-94);l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l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l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l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l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l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l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l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验收规范(GB50169-92);l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87);l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TB856);l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
16、SO/IEC11801-95);l 邮电通信网光纤数据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GB/T6677-1996);l 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 基础数据l 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 自助游信息服务l 风景名胜区分类标准l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l 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实际情况。1.4.2 内容和范围本报告依据国家对可行性研究阶段工作范围和深度的规定,对项目建设的依据、必要性及可行性、建设思路及目标进行了论述;对总体架构、建设内容、系统和数据维护运行、项目实施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及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和评价,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依据。1.5 建设目标、范围龙门园区数字化
17、建设应充分整合龙门园区现有视频、数据等信息资源,建立园区统一的数据业务平台,具备对GIS数据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加强对重点管理内容的监控和协调,实现数字化信息整合,采用网格化精细管理的模式;基于统一门户实现内部管理和对外服务,提高龙门石窟园区信息化及服务水平。1.5.1 建设目标按照建设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总体部署和有关要求,结合龙门的要求,在借鉴其他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龙门特色的数字化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营造更佳的旅游环境和投资环境,促进龙门园区管理向更高层次发展。1、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体系,彻底解决多条块协同工作的问题;2、充分共享现有资源,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拓展
18、各种技术手段,促进管理体系高效运行;3、建立切实有效的综合评价体系,保障龙门数字化管理工作的长效运行;4、整合园区基础数据资源、网络资源、视频资源等现有园区信息资源,推动信息共享和充分应用,改善园区管理信息滞留现状,提高园区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1.5.2 建设任务为达到数字化园区管理的总体目标,本项目的建设任务可分为四大项:管理模式建设、数据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运行环境建设。管理模式建设:n 园区管理组织机构(监督指挥中心、监督员队伍);n 数字化园区管理流程;n 综合评价体系;n 管理指挥手册。数据建设是指满足数字化管理系统运行所需的空间地理数据和专题数据,包括:n 空间基础数据n 地理编码
19、数据n 单元网格数据n 城市部件数据n 实景三维数据n 园区遥感影像数据n 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 基础数据中的“服务支撑数据”应用系统建设是指支撑数字化管理运行所用到的应用系统,即: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实景化园区管理系统、园区服务热线系统、园区IP广播系统、园区安防监控系统。未来可开展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和门禁系统、景区网页和办公自动化系统、网上营销系统、高峰期游客分流系统、综合决策平台、智能停车场等系统建设,最终形成完善的风景名胜区数字旅游服务平台。运行环境的建设满足数字化园区管理所需要的软硬件、网络环境,包括:n 连接监督指挥中心和专业部门的有线网络;n 连接各区域监控终端
20、的有线网络n 连接手机终端和平台的无线网络;n 满足应用系统运行需要的软硬件环境(服务器、存储设备、软件平台等);n 安全环境;n 场地建设:包括监督指挥中心的场地和机房场地等。1.5.3 建设范围龙门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范围覆盖全区31.7平方公里,其中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景化园区管理覆盖核心景区9.6平方公里。1.6 项目总体投资及投资模式 本项目工程费用包括数据普查、装修、硬件设备、手持终端、软件平台、应用软件开发、集成、网络建设、设计费用、监理费用和其它费用等方面。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系统投资建设资金约3448万元,建设资金采用融资的方式,由区财政专项资金列支分五年十期等额偿还。
21、1.7 经济与社会效益以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打造一流的风景名胜区为目标,不断提高园区各管理部门在园区管理方面的办事效率,节约管理成本;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方便游客、市民,树立园区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有效地改善全区的投资环境、旅游环境和市民的生活环境,使园区管理走向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1.8 结论与建议1.8.1 结论从总体情况来看,本项目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切实可行,资金来源有保障。本项目建成后,使信息技术与景区管理有机结合,提高龙门景区管理效率,推动了数字化景区管理的发展,社会效益较好。因此,本项目切实可行,应早日上马,尽快发挥其良好的效益。1.8.2
22、 建议为保证项目能够顺利、稳妥的建设和发展,应注意以下几点:1、争取政府在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使该项目建设和发展能够稳步进行。2、本项目为龙门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是数字化高科技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高园区管理效率,应抓紧时间立项,落实设计阶段的工作。3、本项目须尽快开展数据建设相关工作。4、系统建成后,应做好系统日常运转及维护工作,使系统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功能。第2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过多年的建设,龙门园区建设突飞猛进,园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用五年时间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在给龙门园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门 石窟 世界文化遗产 数字化 管理 系统 建设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