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概论PPT课件.ppt
《骨折概论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概论PPT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十一章第六十一章 骨折概论骨折概论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外科教研室 第一节第一节 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骨折的定义、成因、分类及及骨折段的移位骨折段的移位一、定义:一、定义: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称为骨折。骨折。二、成因:二、成因:作用于骨的外力超过骨的抗断作用于骨的外力超过骨的抗断力时即发生骨折。力时即发生骨折。直接暴力直接暴力1、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骨折发生在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2、这类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这类骨折多为横断或粉碎骨折。3、骨折处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骨折处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4、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易造成开放性骨折。间接暴力1、暴
2、暴力力通通过过传传导导,杠杠杆杆或或旋旋转转作作用用使使与与其其有有一一定定距距离离的部位发生骨折。的部位发生骨折。2、这这类类骨骨折折多多为为斜斜形形、螺螺旋形或压缩性骨折。旋形或压缩性骨折。3、软组损伤较轻。、软组损伤较轻。积累劳损积累劳损1、长长期期、反反复复、轻轻微微的的直直接接或或间间接接伤伤力力可可引引起慢性骨折起慢性骨折,又称疲劳骨折。又称疲劳骨折。2、这类骨折无移位、这类骨折无移位,但愈合较慢。但愈合较慢。以以上上三三种种骨骨折折均均系系健健康康的的骨骨骼骼受受暴暴力力作作用用而断裂而断裂,称为外伤性骨折。称为外伤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 骨骨骼骼疾疾病病致致骨骨质质破破坏
3、坏,受受轻轻微微外外力力即即发发生生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的骨折,称为病理性骨折 这类骨折需要治疗骨折和骨病。这类骨折需要治疗骨折和骨病。三、分类三、分类(一)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一)按骨折端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端不与外界相通。、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端与外界相通。(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二)根据骨折的程度和形态分为1 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不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部分中断中断(l)裂缝骨折裂缝骨
4、折(2)青枝骨折青枝骨折 2 完全骨折:完全骨折: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全部中断横形骨折横形骨折斜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粉碎性骨折 嵌插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压缩性骨折凹陷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骨髓分离骨髓分离(三)按骨折外固定后稳定程度分类(三)按骨折外固定后稳定程度分类 1 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稳定性骨折: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不易再发生移位者。不易再发生移位者。2 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不稳定性骨折: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易再移位者。易再移位者。四、按骨折后的时间分类四、按骨折后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新鲜骨折 骨折后骨折后
5、周以内周以内 2、陈旧骨折、陈旧骨折 骨折后骨折后周以上周以上骨折段移位骨折段移位影响骨折不同移位的因素:影响骨折不同移位的因素: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外界暴力的性质、大小和作用方向;肌肉的牵拉;肌肉的牵拉;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可致骨折分离移位;骨折远侧段肢体重量的牵拉,可致骨折分离移位;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不恰当的搬运和治疗。移位方式移位方式 成角移位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缩短移位 分离移位分离移位 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及第二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及X 线检查线检查(一一)全身表现:全身表现:1、休克、休克 2、发热、发热(二二)局部表现局部表现、骨骨折折的的特特有有
6、体体征征:)畸畸形形。)异异常常活活动动。)骨擦音和骨擦感。骨擦音和骨擦感。具有以上三种特有体征之一,即可确诊骨折具有以上三种特有体征之一,即可确诊骨折、骨骨折折的的其其他他表表现现:)肿肿胀胀及及瘀瘀斑斑。)疼疼痛痛及压痛。及压痛。)功能障碍。功能障碍。)骨传导音减弱骨传导音减弱二、线检查二、线检查两位两位 两节两节 两次两次 两侧两侧第三节第三节 骨折的并发症骨折的并发症、休克、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3、内脏损伤、内脏损伤 )肺肺脏脏损损伤伤。)肝肝、脾脾破破裂裂。)膀膀胱胱、尿道、直肠损伤。尿道、直肠损伤。)脑挫裂伤。脑挫裂伤。4、重重要要周周围围组组织织损损伤伤:1)大大
7、血血管管损损伤伤。2)脊髓损伤。脊髓损伤。3)周围神经损伤。周围神经损伤。5、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症。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 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由骨、骨筋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多见于前臂掌侧和小腿。形成缺血水肿缺血,依形成缺血水肿缺血,依缺血不同程度可导致:缺血不同程度可导致: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濒临缺血性肌挛缩,2、缺、缺血性肌挛缩,血性肌挛缩,3、坏疽。、坏疽。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病因:病因:1、骨筋膜室容积骤减、
8、骨筋膜室容积骤减2、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疼痛、疼痛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压痛,触、患室表面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压痛,触诊可感觉室内张力高。诊可感觉室内张力高。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骨筋膜室综合征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临床表现(缺血性肌挛缩的五个临床表现(5P)如下:)如下:1)由疼痛转为无痛。)由疼痛转为无痛。2)苍白或紫绀,大)苍白或紫绀,大理石花绞。理石花绞。3)感觉异常。)感觉异常。4)肌瘫痪。)肌瘫痪
9、5)无脉。无脉。治疗:一经确诊,立即切开筋膜减压。治疗:一经确诊,立即切开筋膜减压。晚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坠积性肺炎。2、褥疮。、褥疮。3、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检形成 4、感染、感染 5、损伤性骨化。、损伤性骨化。6、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7、关节僵硬、关节僵硬 8、急性骨萎缩、急性骨萎缩 9、缺血性骨坏死、缺血性骨坏死 10、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缩。第四节第四节 骨折愈合过程骨折愈合过程一、骨折愈合过程一、骨折愈合过程(一一)血血肿肿炎炎症症机机化化期期:血血肿肿骨骨质质坏坏死死无无菌菌性性炎炎症症清清除除机机化化肉肉芽芽组组织织_纤纤维维组组织织
10、骨骨样组织。样组织。(二二)原原始始骨骨痂痂形形成成期期、膜膜内内化化骨骨。、软软骨骨内化骨。内化骨。48周周(三三)骨骨板板形形成成塑塑形形期期 应应力力线线上上的的骨骨痂痂-加加强强和和改造。改造。812周。应力线外的骨痂周。应力线外的骨痂-清除清除二、临床愈合标准二、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局部无异常活动。3、线线片片显显示示骨骨折折线线模模糊糊,有有连连续续性性骨骨痂痂通通过过骨折线。骨折线。4、外外固固定定解解除除后后伤伤肢肢能能满满足足以以下下要要求求:上上肢肢能能向向前前平平举举kg重重量量达达分分钟钟;下下肢肢能能
11、不不扶扶拐拐在平地连续步行分钟在平地连续步行分钟,并不少于步。并不少于步。5、连连续续观观察察周周骨骨折折处处不不变变形形。从从观观察察之之日日起算至最后一次复位之日起算至最后一次复位之日,即为临床愈合时间。即为临床愈合时间。第五节第五节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全身因素 2、局部因素、局部因素 3、治疗方法的影响,即医源性因素、治疗方法的影响,即医源性因素(一)全身因素(一)全身因素、年老。、年老。、健康状况不良。、健康状况不良。(二)局部因素(二)局部因素1、骨折的类型和数量、骨折的类型和数量2、骨骨折折段段血血液液供供应应:
12、1)两两骨骨折折段段血血液液供供应应良良好好。2)一一骨骨折折段段血血液液供供应应差差。3)两两骨骨折折段段血血液液供供应应均差。均差。4)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骨折段完全丧失血液供应。3、大量骨质缺损。、大量骨质缺损。4、软组织损伤严重。、软组织损伤严重。5、软组织嵌入。、软组织嵌入。6、感染。、感染。(三)医源性因素(三)医源性因素、反复多次手法整复。、反复多次手法整复。、切开整复骨膜广泛剥离。、切开整复骨膜广泛剥离。、牵引过度。、牵引过度。、固定不当。、固定不当。、功能锻炼不当。、功能锻炼不当。、清创不彻底或过多地摘除碎骨片。、清创不彻底或过多地摘除碎骨片。第六节第六节 骨折的急救骨
13、折的急救 骨骨折折急急救救的的目目的的 用用简简单单有有效效的的方方法法抢抢救救生生命命,保保护护患患肢肢、迅迅速速转转运运,以以便便尽尽快快得得到到妥善处理。妥善处理。骨折急救的原则骨折急救的原则 、抢救休克。、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妥善固定。、迅速转运。、迅速转运。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 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避免骨折端在搬运过程中对周围重要组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织,如血管、神经、内脏的损伤;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疼痛;便于运送便于运送 第七节第七节 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
14、大原则,骨折的治疗有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复位、固定和康复治疗。1.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剖关系,重建骨的支架作用。2.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固定即将骨折维持在复位后的位置,使其在良好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对位情况下达到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3.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康复治疗是在不影响固定的情况下,尽快地恢复患肢肌、肌键、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患肢肌、肌键、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动。一、骨折的复位一、骨折的复位 1.解
15、剖复位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只两骨折端的接触面)的解剖关系,对位只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解剖复位。良好时,称解剖复位。2.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功能复位。功能复位的标准功能复位的标准 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骨折部位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全矫正。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
16、缩短移位在成人下肢骨折不超过1 cm;儿童若无骨髓损伤,下肢缩短在儿童若无骨髓损伤,下肢缩短在2 cm 以内,以内,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自行矫正。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移位:下肢骨折轻微的向前或向后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痴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痴改造期内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移位,必须完全复位。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必须完全复位。上肢骨折要求也不一致,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大;前臂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杏则影响双骨折则要求对位、对线均好,杏则影响
17、前臂旋转功能。前臂旋转功能。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长骨干横形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髓端骨折至少应对位,干髓端骨折至少应对位3/4。(二)复位方法(二)复位方法 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即骨折复位方法有两类,即手法复位手法复位(又称闭合复(又称闭合复位)和位)和切开复位切开复位。1 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手法复位应用手法使骨折复位,称为手法复位。位。1)解除疼痛)解除疼痛 2)肌松弛位)肌松弛位 3)对准方向)对准方向 4)拔伸牵引)拔伸牵引2 切开复位即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切开复位即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软组织,暴露骨折段,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称为暴露骨折段,
18、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称为切开复位。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指征切开复位的指征 1)骨折端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骨折端间有肌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失败者。2)关关节节内内骨骨折折,手手法法复复位位后后对对位位不不良良,将将可可能能影影响关节功能者;响关节功能者;3)手手法法复复位位未未能能达达到到功功能能复复位位的的标标准准,将将严严重重影影响患肢功能者;响患肢功能者;4)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骨折并发主要血管、神经损伤,修复血管、神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经的同时,宜行骨折切开复位;5)多处骨折,为便于护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多处骨折,为便于护
19、理和治疗,防止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可选择适当的部位行切开复位。切开复位的优缺点切开复位的优缺点 优点:优点: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使手法复位不能切开复位的最大优点是可使手法复位不能复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复位的骨折达到解剖复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使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和关节僵硬。还病人提前下床活动,减少肌萎缩和关节僵硬。还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能方便护理,减少并发症。缺点:缺点:1)可影响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引起骨折)可影响骨折部位血液循环,引起骨折延迟愈合和不愈合。延迟愈合和不愈合。2)降低局部抵抗力,易发生感染,导致化脓性骨)降低局部抵抗力,易发生感
20、染,导致化脓性骨髓炎。髓炎。3)内固定器材如选择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内固定器材如选择不当,术中可能发生困难或影响固定效果;拔除时需要再一次手术。影响固定效果;拔除时需要再一次手术。二、骨折的固定二、骨折的固定(一一)目目的的:为为了了将将已已复复位位的的骨骨折折端端保保持持相相对对的的不不动动,防防止止其其发发生生再再移移位位,并并消消除除不不利利于于骨骨折折愈愈合合的的旋转和成角活动旋转和成角活动,以促进骨折愈合以促进骨折愈合.(二二)方方法法:内内固固定定、外外固固定定(1、小小夹夹板板固固定定 2、石石膏膏绷绷带带固固定定 3、外外展展架架固固定定 4、牵牵引引固定固定 5、外固定
21、器)、外固定器)三、康复治疗(一一)骨骨折折早早期期 伤伤后后12周周,主主要要进进行行肌肌肉收缩锻炼。肉收缩锻炼。(二二)骨骨折折中中期期 伤伤后后2周周以以后后,可可逐逐步步主主动活动骨折上、下关节。动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三三)骨骨折折后后期期 骨骨折折临临床床愈愈合合后后应应加加强强患患肢肢关关节节的的主主动动活活动动锻锻炼炼,全全面面锻锻炼炼各各个个关节,使其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关节,使其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第八节第八节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可分为三度: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程度可分为三度:第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穿破第一度:皮肤被自内
22、向外的骨折端穿破 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有中第二度:皮肤被割裂或压碎,皮下组织与肌有中等度损伤等度损伤 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肌严重损伤,第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肌严重损伤,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常合并神经血管损伤。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处处理理开开放放性性骨骨折折的的要要点点在在于于及及时时、正正确确彻彻底底清清创创,防止伤口感染。其处理原则如下:防止伤口感染。其处理原则如下:1、争争取取早早期期彻彻底底清清创创,整整复复骨骨折折,闭闭合合伤伤口口及及应应用用有有效效抗抗生生素素,使使开开放放骨骨折折转转变变为为闭闭合合性性骨骨折折,然然后按闭合性骨折
23、处理。后按闭合性骨折处理。2、受受伤伤后后68小小时时以以内内清清创创者者,可可整整复复骨骨折折并并缝缝合伤口,必要时可作内固定。合伤口,必要时可作内固定。3、受伤后、受伤后8小时以上小时以上24小时以内,仍可作清创术。小时以内,仍可作清创术。4、受伤、受伤24小时以上者,一般不作清创缝合。小时以上者,一般不作清创缝合。5、伤口边缘撕裂和挫伤的皮肤应切除。、伤口边缘撕裂和挫伤的皮肤应切除。6、撕撕碎碎、断断裂裂和和压压烂烂的的筋筋膜膜、肌肌肉肉和和肌肌腱腱应应彻底清除。彻底清除。7、未未断断裂裂而而仅仅受受污污染染的的神神经经、血血管管应应尽尽量量保保留留,仔仔细细清清除除污污染染物物,将将血
24、血管管、神神经经外外膜膜小心剥离切除。小心剥离切除。8、已被污染与挫伤韧带、关节囊均应切除。、已被污染与挫伤韧带、关节囊均应切除。9、未未经经清清创创而而露露出出伤伤口口外外的的骨骨折折端端不不应应整整复复,以免污染深层组织。以免污染深层组织。10、与与骨骨膜膜相相连连的的大大、小小骨骨折折碎碎片片,原原则则上上应应保保留留,并并尽尽可可能能复复位位,不不与与骨骨膜膜相相连连的的骨骨折折碎碎片片,大大的的应应尽尽量量保保留留,并并放放回回原原位位并固定,小者可去除。并固定,小者可去除。11、凡凡开开放放性性骨骨折折病病人人,均均应应注注射射TAT 1500iu。第九节第九节 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
25、原则开放性关节损伤处理原则 开放性关节损伤按损伤程度和预后不同可分三度:开放性关节损伤按损伤程度和预后不同可分三度:第一度:锐性外力直接穿破皮肤和关节囊。第一度:锐性外力直接穿破皮肤和关节囊。第二度:钝性暴力伤,软组织损伤广泛,关节软骨第二度:钝性暴力伤,软组织损伤广泛,关节软骨和骨骼中度损伤。和骨骼中度损伤。第三度:软组织广泛损伤,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第三度:软组织广泛损伤,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损伤,有异物,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骨骼严重损伤,有异物,可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处理原则:处理原则:第一度:清创缝合,骨牵引或石膏固定第一度:清创缝合,骨牵引或石膏固定3周周第二度:清创,关节探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 概论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