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docx
《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指出,“党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动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构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这突出了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且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提出了明确的改革方向和具体要求,对于我们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着力规范权力行使,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服务,意义重大。一、我们是一党长期执政,最大挑战就是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破解这一难题,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
2、拥护,是我们党长期执政最大的优势和政治底气。党和人民是一个心心相印、血肉相连的整体,制约监督权力运行是政党治理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的内在要求,根本上都是为了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我们党长期执政、国家长治久安。第一,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权力人民属性的客观需要。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公职人员必须“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权力自诞生之日起便具有膨胀和扩张的属性,如果使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则会保护人民的根本权益,反之就会侵害人民的根本权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
3、民。在此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主义公共权力理论运用到权力制约监督领域,强调“权为民所赋”“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中国共产党生来就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人民谋福利,为了克服权力膨胀和扩张的天然属性,必须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使我们党的根基永远坚如磐石。第二,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是永葆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权力和腐败是一对双生子,有权力的地方就伴随着腐败的危险,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就会有阴影存在。权力失控是腐败之源,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核心就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腐败是剥削制度的产物,实质是权钱交易。资产阶级政党和政府口头上反对腐败,实际上搞
4、的是金钱政治、政(党)企勾结,属制度性腐败,因而不可能真正祛除腐败。相比之下,腐败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水火不容,与社会主义制度格格不入,因而百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完善党内监督与人民群众监督相结合的权力运行制约监督体系,消除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党经受住“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始终保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第三,强化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的应有之义。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是对领导干部的最大爱护。党组织赋予领导干部权力,既是信任、培养,更是考验。现在有的党组织对“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认识不深,只讲信任不讲考验,信任代替监督,忽
5、视在管理监督中培养。信任就是考验。领导干部从接受权力那一刻起,就肩负着党的重托和沉甸甸的责任。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背负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责任就越重,越要严格监督,考验其忠诚干净担当的品质。信任和监督,自律和他律辩证统一,没有监督的信任就等于放任。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受监督的权力是极其危险的,这是一条铁律。要强化制约监督权力,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要跟进到哪里,使领导干部心怀敬畏和戒惧,时刻感到责任、考验和约束,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二、治权离不开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必要保证,是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支撑权力不会自觉进“笼子”接受管控,更不会主动建“笼子”
6、限制自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监督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实现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和基础,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监督体系顶层设计,逐步构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权力监督制度和执纪执法体系,奠定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四梁八柱”,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力支撑。第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党内监督为统领,着力完善党内监督体系,促进监督工作在决策部署指挥、资源力量整合、措施手段运用上更加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党而言,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监督,党内监督有力有效,其他监督才能发挥作用。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执政地位、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作用和集中统一领导权威决定了党
7、内监督处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根本性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解决最主要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都对加强党内监督作出部署,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五位一体”的党内监督体系和8个方面重点监督任务;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定期研究部署党内监督工作;党中央每年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审议中央纪委全会工作报告;加强对中央巡视工作领导,明确中央巡视方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每一轮巡视情况汇报,提出具体明确要求;扭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抓住党委(党组)这个关键主体,加强对各地区各部门党组织履行全面从
8、严治党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精准规范用好问责利器,在全党形成有责必问、问责必严常态氛围。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加大监督顶层设计力度,修订党纪处分条例和党内问责条例,出台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推动完善以加强对“一把手”监督为重点的党内监督体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深化党中央机构改革,组建国家监察委员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等,深化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机构改革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强化党内监督、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颁布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将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上升为中央党内法规,制定纪检监察机关
9、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等,保证纪检监察机关依规依纪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委(党组)全面监督、纪委监委专责监督、党的工作部门职能监督、党的基层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贯通融合的“五位一体”的党内监督格局初步搭建并不断完善,使制约监督权力运行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第二,持续深化政治巡视,构建衔接顺畅、协同有力、上下联动的巡视巡察监督工作格局,监督不松劲。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要深化政治巡视,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格局,高质量推动巡视巡察全覆盖,深化成果运用,强化巡视整改。党中央将巡视巡察制度写入党章并单列一条,两次修订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
10、例,确立巡视工作方针,制定实施中央巡视工作五年规划、市县党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见等配套工作制度,逐步建立起巡视制度体系。改革完善巡视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党的中央和省级党委成立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每一轮中央巡视情况汇报、审议巡视情况专题报告,习近平总书记每次都发表重要讲话。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深化政治巡视理论,明确政治巡视定位、根本任务、监督重点、工作标准和实现路径,巡视利剑作用更加彰显。完善巡视巡察战略格局。202x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意见。健全巡视整改制度。实行双反馈、双报告,建立整改情况向党内通报、向社会公开
11、制度和巡视移交制度等。党的十九大以来,进一步改进巡视反馈机制,压实整改主体责任,落实整改监督责任,改进整改情况报告报送审核和公开机制,更加强调被巡视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成员从本级、本人改起,明确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承担整改日常监督职责等,推动整改融入日常工作和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班子队伍建设等重要任务,以巡促改、以巡促建、以巡促治。完善巡视成果综合运用机制,及时通报巡视情况,推动相关领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发展,巡视标本兼治战略作用不断强化,为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有效制约监督权力运行提供有力的实践载体和制度组织保障。第三,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建立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强 权力 运行 制约 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