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医药道基本理论ppt课件.pptx
《瑶医药道基本理论ppt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瑶医药道基本理论ppt课件.pptx(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瑶医药道基础瑶医药道基础第九章第九章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 谢阳姣谢阳姣瑶药理论瑶药理论第一节第一节目录目录1 12 23 3资源与品种瑶药理论药道内涵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1.掌握瑶药的基本理论。掌握瑶药的基本理论。2.2.掌握瑶药掌握瑶药配伍规则及使用方法。配伍规则及使用方法。3.3.熟悉熟悉瑶药资源与品种概况。瑶药资源与品种概况。0101药药 道道 内内 涵涵工作回顾2025/7/12在瑶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在瑶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的药物。特性: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特性:民族性、传统性和区域性。瑶药概念瑶药概念属性:属性:民族药。民族药。工作回
2、顾2025/7/12 “道道”,规律。狭义的瑶医药道,是指瑶医,规律。狭义的瑶医药道,是指瑶医的用药之道。的用药之道。药道内涵药道内涵怎么用怎么用?用什么药用什么药?工作回顾2025/7/12 药道内涵药道内涵理论理论纲纪纲纪 盈亏平衡盈亏平衡风亏打盈风亏打盈风打药性风打药性工作回顾2025/7/12瑶药基本理论瑶药基本理论 品种来源品种来源 鉴定鉴定 采集采集 加工加工 性能性能 功效功效 临床应用规律临床应用规律 药道研究内容药道研究内容瑶药理论瑶药理论02 瑶药用药剂量和方法瑶药用药剂量和方法 瑶药基本理论瑶药基本理论132 瑶药配伍理论瑶药配伍理论【药性药性】基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
3、不同反应和基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进行的总结。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进行的总结。温温热热寒寒凉凉平平一、瑶药基本理论一、瑶药基本理论【药味药味】辣辣(辛)辛)甜甜(甘甘)麻麻苦苦酸酸锥锥涩涩(咸咸)淡淡【风打分类理论风打分类理论】风风纯纯缓缓打打燥燥急急风打风打相兼相兼性能性能104104味老班药味老班药2727味味4848味味2929种种风类药风类药【功效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补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散瘀、补气补血、健脾胃、益肝肾气补血、健脾胃、益肝肾【临床应用临床应用】痧病、肝胆、消化道疾病、妇科痧病、肝胆、消化道疾病、妇科疾病、神经科、小儿疳积等。疾
4、病、神经科、小儿疳积等。【特性特性】安全,毒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安全,毒副作用少,适用人群广。九层风九层风九龙钻九龙钻麻骨风麻骨风打类药打类药 【功效功效】散瘀消肿、止痛散瘀消肿、止痛【临床应用临床应用】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风湿骨跌打损伤、毒蛇咬伤、风湿骨痛、无名肿毒、宜用于坠胎。痛、无名肿毒、宜用于坠胎。【特性特性】易伤身,孕产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易伤身,孕产妇及妇女月经期禁用;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妇女、儿童及老人应慎用。鸟不站鸟不站透骨消透骨消韭菜韭菜风打相兼药风打相兼药【特性特性】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既具风类药的功能,又具打类药的特性。【功效功效】行气止痛,祛风除湿
5、舒筋活络,健脾消行气止痛,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健脾消气;散瘀消肿。气;散瘀消肿。【临床应用临床应用】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坐骨神风湿痹痛,筋骨痛,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跌打损伤;病后虚弱、头晕目眩、小儿疳积、经痛,跌打损伤;病后虚弱、头晕目眩、小儿疳积、急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痛经、产后腹痛、急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痛经、产后腹痛、产后风瘫。产后风瘫。大红钻大红钻四方钻四方钻槟郎钻槟郎钻风打分类作用风打分类作用为医者选药提供依据。为医者选药提供依据。“非风不足以调滋,非打不足以去暴非风不足以调滋,非打不足以去暴”。为临床为临床“制偏补偿制偏补偿”的治疗法则提供了用药依据。的治疗法则
6、提供了用药依据。风打相伍,效用互补,扬长避短,提高疗效。风打相伍,效用互补,扬长避短,提高疗效。【药物命名理论药物命名理论】命名依据命名依据传统、药用部位、性状功效。传统、药用部位、性状功效。根据传统根据传统:“老班药老班药”(五虎、九牛、十八钻、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七十二风)。功用功用生存环境生存环境生态条件生态条件祖辈所传之意祖辈所传之意“虎虎”:性能峻猛:性能峻猛,药效发挥快,多为消肿止痛类药效发挥快,多为消肿止痛类 药药,有一定毒性有一定毒性多属打药多属打药。“牛牛”:性能强劲有力而持久,多为舒筋通络、强:性能强劲有力而持久,多为舒筋通络、强 筋壮骨、补肾药筋壮骨、补肾药多
7、属风药多属风药。“钻钻”:性能强劲透利、通达经络:性能强劲透利、通达经络,多为行气止痛、多为行气止痛、散瘀消肿药散瘀消肿药多属打药多属打药。“风风”:性能多样,药效缓和,多为清热解毒、祛:性能多样,药效缓和,多为清热解毒、祛 风利湿、活血调经类药风利湿、活血调经类药多属风药和风多属风药和风 打相兼削药打相兼削药。五虎威振坐山中,寒热温平息息通。五虎威振坐山中,寒热温平息息通。九牛力大强筋骨,益寿超过庞宜宗。九牛力大强筋骨,益寿超过庞宜宗。十八武艺能掌握,那怕猎物无钩弓。十八武艺能掌握,那怕猎物无钩弓。七二风名治百疾,留下后人去追踪。七二风名治百疾,留下后人去追踪。民间歌谣民间歌谣根据药物形态根
8、据药物形态鹰爪风鹰爪风羊奶果羊奶果“虎虎”“牛牛”“钻钻”“风风”老班药的老班药的“风药风药”风打分类的风打分类的“风风”VSVS根据药材性状命名根据药材性状命名两广猕猴桃两广猕猴桃红丝线(茜草根)红丝线(茜草根)根据药物功效根据药物功效 滋补类药物(一身保暖、十全大补滋补类药物(一身保暖、十全大补“假木通假木通”;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要药(麻骨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要药(麻骨风、半枫荷)。半枫荷)。以生长环境取名以生长环境取名下山虎,生长在山腰之下,只有在山腰以下山虎,生长在山腰之下,只有在山腰以下才能找到。下才能找到。根据不同药用部位瑶语命名根据不同药用部位瑶语命名盘语称草为盘语称草为“咪咪
9、木(树)为,木(树)为“亮亮”,藤为藤为“美美”,果为,果为“表表”,花为,花为“绑绑”,块根,块根为为“台台”等。等。药性与功能药性与功能风药、打药风药、打药温热药、寒凉药温热药、寒凉药【性味功能理论性味功能理论】药味与功能药味与功能【药味药味】酸、甜、苦、辣、麻、锥、涩、淡。酸、甜、苦、辣、麻、锥、涩、淡。形态识别须多认,常用药味要弄通;形态识别须多认,常用药味要弄通;辛散气浓能解表,辛香止痛治蛇虫;辛散气浓能解表,辛香止痛治蛇虫;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甘温健脾补中宫;味淡多为利水药,甘温健脾补中宫;酸味固涩兼收敛,性味精研用不
10、穷;酸味固涩兼收敛,性味精研用不穷;若要发挥药永效,辨病识药第一功。若要发挥药永效,辨病识药第一功。苦味药有清火作用,如同乐七、水灵芝、地苦丹;苦味药有清火作用,如同乐七、水灵芝、地苦丹;甜味药有补益作用,如野山参、胖婆娘、白山七;甜味药有补益作用,如野山参、胖婆娘、白山七;麻味药有胜寒燥湿作用,如山花椒、马蹄香、羊角七;麻味药有胜寒燥湿作用,如山花椒、马蹄香、羊角七;酸味药有止泻收敛作用,如酸米草、酸菜根、野梅子;酸味药有止泻收敛作用,如酸米草、酸菜根、野梅子;锥味药有消毒治阴疽作用,如独脚莲、螃蟹七、三步跳;锥味药有消毒治阴疽作用,如独脚莲、螃蟹七、三步跳;辣味药有解毒生肌作用,如辣蓼草、
11、雄黄连;辣味药有解毒生肌作用,如辣蓼草、雄黄连;淡味药有通下破气的作用,如铁筷子、金腰带、金边七。淡味药有通下破气的作用,如铁筷子、金腰带、金边七。颜色与功能理论颜色与功能理论红、白、黄、黑红、白、黄、黑“以黄治黄,以白治白,以红治红以黄治黄,以白治白,以红治红”黑色多能助肾,黄色多可补脾,红色常能养血,黑色多能助肾,黄色多可补脾,红色常能养血,白色常能益肺白色常能益肺白色白色,走气分,有补气、行气、消气解毒,走气分,有补气、行气、消气解毒之功之功白山七、紫金沙、罗卜七等;白山七、紫金沙、罗卜七等;红色红色,走血分,有补血、破血、生肌作用,走血分,有补血、破血、生肌作用朱砂莲、破血子、人血草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药 基本理论 ppt 课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