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训练《传习录》.docx
《文言文专题训练《传习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专题训练《传习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专题训练-传习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材料一:答毛宪副书王守仁昨承遣人喻以锅福利害,且令勉赴大府请谢。此非道谊深情,决不至此。感激之至,言无所容!但差人至龙场凌侮,此自差人扶势撞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幅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太府固木尝辱某,某亦木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废逐小臣,所守以待死者,忠信礼义而已。又弃此而不守,祸莫大焉!虽禄之万钟,爵以侯王之贵,君子犹谓之祸与害:如其忠信礼义之所在,虽剖心碎首,君子利而行之,自以为福也,况于流离窜逐之微乎?某之居此
2、盖瘴病蛊毒之与处,艇魅胭胭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大府欲加害,而在我诚有以取之,则不可谓无憾;使吾无有以取之而横罹焉,则亦瘴病而已尔,蛊毒而已尔,膻魅胭胭而已尔,吾岂以是动吾心哉!执事之喻,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照堕,则某也受教多矣,敢不顿首以谢!材料二:先生曰:至于天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天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此便是初学立心之始。(摘编自传习录)【注】毛宪副即毛伯温,时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都察院在明代以前称为御史台,也
3、称宪台,故称毛伯温为宪副。王守仁,本名王云,字伯安,号阳明,又号乐山居士;明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主要作品有王阳明全集传习录王文成公全书。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然而A居之B泰然C未尝以动D其中者E诚知生死之F有命G不以一朝之H患I而忘其终身之忧也。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OA.喻字在文中的用法与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中的用法不同。B.其为取辱一也与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两句中,一的意思不相同。C.虽禄之万钟与孟子鱼我所欲也中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的“万钟意思相同。D
4、爵以侯王之贵的爵指爵位,在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OA.王守仁与巡抚发生矛盾之后,毛伯温来信调和两者的矛盾,作者写了这封信作为回复,表明态度并申说原因。B.作者在信中强调,是巡抚先派人来凌辱自己,龙场的土著才出手援助,因此,自己并没有对不起巡抚的地方。C.作者认为,对于一个被贬官的读书人来说,礼义忠信重于官爵利禄,故自己绝不会无缘无故去向巡抚下跪。D.对可能来临的报复作者已有所预料,但他并不畏缩:若自己犯错被罚那是罪有应得;若巡抚无故陷害,则视之如遭蛊毒瘴病。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5、1)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2)执事之喻,虽有所不敢承,然因是而益知所以自励,不敢苟有所照堕。5 .材料二谈到了“不可以穷通天寿之故而动为善之心,这一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答顾东桥书(节选)王阳明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相仿相效,日求所以富强之说,倾诈之谋,攻伐之计。一切欺天罔人,苟一时之得,以猎取声利之术,若管、商、苏、张之属者,至不可名数。既其久也,斗争劫
6、夺,不胜其祸,斯人沦于禽兽夷狄,而霸术亦有所不能行矣。世之儒者慨然悲伤,搜猎先圣王之典章法制,而掇拾修补于煨烬之余,盖其为心、良欲以挽回先王之道。圣学既远,霸术之传,积渍已深,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于是乎有训诂之学,而传之以为名;有记诵之学,而言之以为博;有词章之学,而侈之以为丽。若是者,纷纷籍籍,群起角立于天下,又不知其几家。万径千蹊,莫知所适。时君世主亦皆昏迷颠倒于其说,而终身从事于无用之虚文,莫自知其所谓。圣人之学日远日晦,而功利之习愈趋愈下。其间虽尝瞽惑于佛老,而佛老之说,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虽又尝折衷于群儒
7、而群儒之论终亦未能有以破其功利之见。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狭于人之心髓,而习以成性也,儿千年矣。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相争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声誉。其出而仕也,理钱谷者则欲兼夫兵刑,典礼乐者又欲与于锭轴,处郡县则思藩臬之高,居台谏则望宰执之要。故不能其事则不得以兼其官,不通其说则不可以要其誉。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也;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是以皋、夔、稷、契所不能兼之事,而今之初学小生皆欲通其说,究其术。其称名僭号,未尝不日吾欲以共成天下之务,而其诚心实意之所在,以为不如是则无以济其私而满其欲也。呜呼,以若是之积染,以若是之心志,而又讲之以若是
8、之学术,宜其闻吾圣人之教,而视之以为赘疣衲凿;则其以良知为未足,而谓圣人之学为无所用,亦其势有所必至矣!(选自传习录,有删节)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圣学晦而邪说横晦:衰落B.若管、商、苏、张之属者属:类C.相矜以知,相轧以势矜:夸耀D.适以长其敖也适:适合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霸者之徒,窃取先王之近似者因人之力而敝之8 .莫自知其所谓以通其狂惑C.卒亦未能有以胜其功利之心醉则更相枕以卧D.以若是之心志以为莫己若者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管仲等人关心的是富强的技巧,倾诈的阴谋和攻伐的战略,为了
9、得到一时的好处而竞相追逐,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私欲。B.世上儒者意图恢复先王仁道,但是霸术的广泛流传已经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他们无法让圣学重新发扬光大。C.作者认为,虽然当时功利的时事学风,已经渗透到人的心底骨髓,但是佛老的观点和群儒的主张有可能消除人们的功利之见。D.文章不仅思想蕴涵深刻,而且重视文学性的表现手法,使感性与理性交融相生,做到了意义与形式相浑融。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虽在贤知皆不免于习染其所以讲明修饰以求宣畅光复于世者仅足以增霸者之藩篱而圣学之门墙遂不复可睹1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假之于外以内济其私己之欲,天下靡然而宗之,圣人之道遂以芜塞。(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习录 文言文 专题 训练 传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