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
《2024年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24年长安区政府工作报告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一、2023年工作回顾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区上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埋头苦干的一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视察XX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砥砺奋进、黝力前行,圆满完成十七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开创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一年来,我们以实干争先的奋进姿态聚力攻坚,全力以赴扩投资、促消费,发展质量持续向好
2、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XX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XX亿元,同比增长11.9%o固定资产投资完成XX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XX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9.5%,分别超全市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XX元,同比增长6.3%。长安区位列2023年综合实力百强区第61位,较上年度提升2位。项目建设势头强劲。深入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全年实施项目281个,累计新入库项目113个,总投资XX亿元。20个集中开工项目、15个市重点项目、8个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分别完成投资XX亿元、XX亿元和XX亿元,均
3、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1个,落实资金XX亿元。开工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9个,完成投资XX亿元。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实施“六个一”招商机制1,制定图索XX产业招商地图,全年引进项目39个,总投资XX亿元。聚焦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两家央企三级子公司落户XXo11家金融机构先后落地。开展各类银企对接活动31场次,完成融资XX亿元。区城投集团成为全省首家获评AA+信用等级的区县级平台公司,全年完成融资XX亿元。消费活力持续释放。累计投入促销资金XX万元,落实各类奖补资金XX万元,带动消费收入突破X亿元。全年新增限额以上零售企业72家,引进落户省级“
4、首店”4家、市级9家,消费场景持续提档升级。XX汽车园开园试营业,39个品牌入驻,累计销售额达到6.8亿元。新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13个,总量达到20个,社区消费日益活跃。新增中华老字号2家、河北老字号1家,总量达到7家。12家特色品牌入驻庄里街,全年营业收入达到XX亿元。2条特色商业街建成开业。夜经济持续繁荣壮大,夜间营业额突破10亿元,占全天营业额比重达到40.3%。一年来,我们以知难而进的责任担当破旧立新,千方百计优环境、转动能,发展活力加速释放。行政审批有“速度”。持续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8769家企业注册实现智能审批,企业开办全流程压缩至3小时;353项审批事项实现全流程网办
5、开通率达到100%。全面推行行政许可告知承诺制,累计办理各类事项3131个。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试点18个,78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营业执照等5种证照和企业印章实现就近领取。全年新增市场主体2.8万户,总量达到15.7万户,继续保持全市前列。营商环境有“温度”。扎实开展入企包联帮扶,推行长安区优化营商环境19条措施。定期召开“企业家区长”恳谈会,面对面解决堵点难点问题75个。扎实做好纾困解难,小微企业减免所得税XX亿元,个体工商户减征个税XX万元,落实外贸企业惠企补贴XX万元。精准开展重点企业培育,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家、规上服务业企业30家。开展企业上市全生命
6、周期培育,3家企业成功在维安股权交易所挂牌。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落实“两轻一免”2案件21起、“首违不罚”3案件34起。信用信息和“双公示”4归集数据11.7万条,“信易贷”累计授信XX亿元。科技创新有“跨度”。位列“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第66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排名全省第9,较2022年提升7位,连续4年保持A类行列。全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7家,总量达到2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Ill家,总量达到1252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6家,总量达到89家。研发费用加计扣除XX亿元。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XX亿元,同比增长2.2倍。与5所高校签订科技合作战略协议,数字科创楼建成投用。一年来,我们
7、以干则必成的决心韧劲克难突破,内外兼修抓建设、强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严格落实市委、市政府“6+2+2”城市更新5决策部署,各项任务高标推进、高效落实。复兴大街和北三环主线市政化改造、学府路东延跨太平河桥、胜利大街改造提升等重点工程顺利通车。9条市政道路、24条城建计划支路如期竣工,88条区管道路动态维护整修,25条小街巷照明设施改造提升。5条精品街道顺利完工,吉星路被评为“省级精品街道”,民心河片区被评为“省级美丽街区”。“一站三厂”6建设持续推进,建成标准化电动自行车充电驿站31处,新增公共停车位1213个。10个小区接通市政水电,惠及群众L6万户。绿色建筑竣工205万
8、平方米,装配式建筑新开工103万平方米,均居全市首位。城市形象持续提升。太平河南岸12块土地、838.3亩全部出让,美术馆等项目如期开工建设,展示中心、卧虎山公园建成投用。石钢、棉一、棉二等工业遗存保护利用积极推进,石美集城市微度假中心顺利开园。全年拆除各类违建1821处,拆除面积256万平方米,腾退土地5310亩。26个闲置地块完成绿化硬化,63个临建市场全部完成整治。改造老旧小区44个,惠及群众L2万户。61个“办证难”项目办证率达到87.6%,12个“烂尾楼”项目完成整治。店上、西庄屯3588套回迁房按期竣工交付。乡村振兴加速推进。全面落实“村财镇管”7,盘活农村资产资源,44个村集体经
9、济年收入均突破XX万元。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全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0吼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生产节水增效做法入选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严格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太平河长安区段被评为五星级幸福河湖。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精准开展扬尘管控、企业减排、臭氧及餐饮油烟治理等各项工作,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78,位居全市第6oPM10年均浓度7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9%;PM2.5年均浓度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虬二级以上优良天数达到218天,空气质量持续向好。关停自备井93眼,地下水位同比回升2.49米,地表水跨界断面考核稳定达标。土壤污染防治成效持续巩固。一年来,我们以
10、不忘初心的为民情怀强化保障,持之以恒践初心、办实事,幸福指数大幅提升。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年民生支出XX亿元,占全部支出的87.8%。16项民生工程、10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承诺。教育事业全面进步,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1所,增加学位Ll万个。新增省级示范性幼儿园2所、市级普惠性幼儿园13所,位居全市前列。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获评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试点工作区、河北省基础教育数字化教学创新实验区。建成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42所、篮球特色学校10所、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4所,获评河北省首批体教融合标杆创建区。打造省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7所,获评河北省首批劳动教育实验区、中小学家庭教育示
11、范区。暑期托管试点提供学位2430个,惠及学生L8万人次。健康XX深入推进,新增省级示范性托育试点3家,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2个,位居市内四区首位,获评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基层在线诊疗服务平台投入使用,打造河北省旗舰中医馆1家,顺利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复审。文旅事业持续繁荣,区文体中心建成投用,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惠民活动260场次,发放文化惠民券XX万元。举办“庄超”五人制足球擂台赛、三人制篮球赛长安区分站赛72场次。新增名家工作室6家,文化名人效应持续显现。兜底保障持续夯实。公共租赁住房实物配租1331户,发放补贴XX万元。棚户区改造基本建成1
12、581套,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等各类资金XX万元,发放高龄津贴XX万元。建成示范性日间照料站30个。853名残疾人落实康复服务,330名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发放各类补贴XX万元。完成职业技能培训4438人,新增城镇就业2.1万人,落实各类就业补贴XX万元。全区参保人数达到48.1万人,位居市内四区首位。社会治理持续加强。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不断深化,重点场所消防隐患治理稳步推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攻坚战取得积极成效。全力根治欠薪顽疾,在全市率先建立“人社+公安”联合调解执法模式,累计为4755名劳动者解决工资XX万元。升级改造标准警务室91个、示范警务室17个,治安基
13、础管控能力持续提升。创建“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1家。办理各类消费者投诉4.5万起,挽回经济损失XX万元。双拥共建扎实推进,发放各类优抚资金XX万元。建成省级妇女(儿童)之家示范点3个,打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1个。国防动员、民兵建设、兵役征集、人民防空、外事侨务、信访稳定、防汛减灾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一年来,我们以不负嘱托的使命责任奋楫笃行,坚定不移转作风、提效能,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主题教育深入开展。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主线,统筹抓好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各项任务,做到了学思
14、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党员干部作风持续转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成效持续显现。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落实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持续开展廉政教育,强化廉政意识。坚决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党章准则条例,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严格落实重大问题和个人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切实守住底线、不越红线。依法行政扎实推进。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尽责。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事项坚持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做到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全面推行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8。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公示各类行政执法信息5285项。主动接受各方监督。自觉接受人大
15、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承办人大代表建议106件,政协委员提案121件,全部按期办结。依法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4万条,办结信息公开案件382件,办理网民留言1660条,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全年承办12345热线23.3万件,按期办结率达到99.遥,“府院联动”解决培训机构退费做法在省市推广。定期召开“市民区长恳谈会”,梳理各类意见建议66条,全部解决落实到位。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首过去的2023年,我们在把握大势、抢抓机遇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应对挑战、抵御风险中担当作为、真抓实干,累计获得国家级荣誉15项、省级荣誉49项、市级荣誉103项。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
16、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省市和区委的科学统筹,离不开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凝结着全区人民的智慧和汗水,饱含着社会各界的辛劳和付出。在此,我代表区政府,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全区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界人士,向驻区部队官兵、政法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长安区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各位代表!过往皆为序章,征途不容懈怠。对照发展新要求、群众新期待,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一是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需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需要持续不断加
17、力推进,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还需付出更大努力;二是城市品质能级还需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还有短板,精细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品牌化打造尚有欠缺;三是优化营商环境仍需久久为功,党员干部系统谋划思维、开拓创新精神、主动服务意识还有待持续加强;四是生态治理成果还不够稳固,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领域隐患整治不容侥幸;五是民生改善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公共服务提质增效还有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精准施策,持续用力推动解决。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18、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五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届六次全会安排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准确把握“三个统筹”9重要要求,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建设经济强区、美丽XX,为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贡献力量。全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进出口总值增长3%,一般
19、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o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七方面工作:(一)聚焦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以奋发有为的磅礴之力,打造区域创新集聚高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紧紧把握科技创新大趋势和未来竞争新特点,真正把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提升创新硬实力。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培育与引进并举,总量保持在200家以上。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优工程,落实分类指导、差异扶持等各项举措,年内总量突破1300家。持续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力争让更多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产业模式新、发展潜力大的企业逐步成长为“独角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年长 区政府 工作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