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项目招商引资报告.docx
《中医药项目招商引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药项目招商引资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背景及必要性8一、行业的市场规模8二、行业的发展情况9三、与行业上下游关系13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15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5二、行业概况18三、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19第三章总论25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25二、项目承办单位25三、项目定位及建设理由26四、报告编制说明28五、项目建设选址29六、项目生产规模29七、建筑物建设规模30八、环境影响30九、原辅材料及设备30十、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30十一、资金筹措方案31十二、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31十三、项目建设进度规划32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32第四章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35一、项目选址原则35二、建设区基本情况35
2、三、创新驱动发展38四、社会经济发展目标40五、产业发展方向40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41第五章建筑工程方案42一、项目工程设计总体要求42二、建设方案43三、建筑工程建设指标44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44第六章建设方案与产品规划46一、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46二、产品规划方案及生产纲领46产品规划方案一览表46Ij1.工。48一、公司经营宗旨48二、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8三、各部门职责及权限49四、财务会计制度52第八章法人治理56一、股东权利及义务56二、董事59三、高级管理人员63四、监事65第九章SWOT分析68一、优势分析(三)68二、劣势分析(W)69三、机会分析(0)70四、威胁分
3、析(T)70第十章原辅材料及成品分析78一、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78二、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78第十一章进度规划方案80一、项目进度安排80项目实施进度计划一览表80二、项目实施保障措施81第十二章项目环境影响分析82一、编制依据82二、环境影响合理性分析83三、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84四、建设期水环境影响分析85五、建设期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86六、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86七、营运期环境影响87八、环境管理分析89九、结论及建议89I)j1.311J91一、投资估算的依据和说明91二、建设投资估算92建设投资估算表94三、建设期利息94建设期利息估算表94四、流动资金9
4、5流动资金估算表96五、总投资97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97六、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98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98第十四章经济效益100一、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00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00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01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02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03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04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05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07三、偿债能力分析108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09第十五章风险评估分析Hl一、项目风险分析Hl二、项目风险对策113第十六章总结说明116第十七章附表附录11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7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
5、表118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0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2建设投资估算表12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2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124流动资金估算表125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26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27报告说明中药材以植物类为主,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基础原料。一方面上游中药药材商为中成药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其甄选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成为中成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上游中药药材商通过原料价格对中成药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上游行业价格波动将直接致使中成药产品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发生一定的变化,且同种中药材受产地、生
6、长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品质差异较大,导致药材价格差异悬殊。近年来人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标准化种植中药材,在栽培、引种驯化野生药材、引进国外中药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质上的差异。但由于中药材栽培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无法控制的气候条件,如光照、湿度、积温以及土壤条件,如各种元素、微生物含量等,标准化种植仍无法完全消除中药材间的品质差异。目前,南方传统药材种植大多集中在我国西部,主要由药材种植专业户进行投资,多数植物类中药材品种已可实现人工种植,为中药制造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来源。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17232.6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3822.88万元,占项目总
7、投资的80.21%;建设期利息362.7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11%;流动资金3047.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68%o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335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26698.35万元,净利润4973.28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21.53%,财务净现值5815.19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5.88年。本期项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通过分析,该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良好。从发展来看公司将面向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改变工艺条件以高附加值的产品代替目前产品的产业结构。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
8、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背景及必要性一、行业的市场规模作为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行业之一,全球医药行业整体保持着增长向上的态势,根据IMSHealth统计数据显示,2002-2014年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由433亿美元增至10,650亿美元,其呈现三大特点:发达国家市场受专利药到期和新一轮预算开支紧缩的影响而放缓增长;新兴国家市场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贡献接近50%;创新药物催生新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手段。且预计今后5年全球医药销售增长率将保持在4%7%之间,新兴国家市场依旧是全球医药行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我国医药行
9、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1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已超越法国和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而目前我国已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根据CFDA南方所我国中成药行业宏观分析报告,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呈现稳步增长趋势,由2008年的8,381亿元增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1%。同时医药产业的地位逐渐升高,其占GDP的比重也不断上升,由2008年的2.67%上升至2014年的4.05%,比重上升幅度较大。其中我国2014年中成药工业总产值为6,141亿元,占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3.80%,年复合增长率达22.29%
10、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发展速度,被誉为“朝阳中的朝阳产业”。目前,我国己经形成了以中药材生产为基础、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完整中药生产流通体系。二、行业的发展情况我国中医药发展历史十分悠久,它的起源与人类疾病斗争史密切相关。早于原始社会,中药物治疗疾病已经开始,最初是单味药的使用。而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为了更好地发挥药物的作用和适应复杂的病情,人们将多种药物配合起来使用,产生了方剂,进而制成剂型,成为中成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中药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行政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对中药产业的监管,推动了中药现代化发展,也促使这一中国国粹逐步摆脱剂型简单、工艺落
11、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落后状况。1、产业上升态势明显,中医药生产步入黄金发展期医药行业早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产业制高点,而自我国医药工业的发展驶入正轨以来,整个制药行业生产年平均增长速度就以高于世界发达国家中主要制药国家近30年来的平均发展速度,使我国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医药国家之一。虽近年来在药品招标降价、医保控费、取消药品加成等医改政策趋势下,包括中医药生产在内的医药制造产业下增速有所放缓,但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至4月我国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相比2015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慢性病、康复医疗服务、养老、保健等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仍推动行业长期发展向好,使其产
12、业上升态势仍较为明显。2、居民健康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催生市场机会由于人们对医药的消费具有较强的刚性和不可替代性,人口基数则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医药消费市场规模的主要标准之一。我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拥有约14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庞大的人口基数带来了巨大的医疗服务和医药消费需求。而近年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同程度的提高,其健康支出也逐步增加。同时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人们医疗保健意识进一步增强,而在医疗服务的便利性大幅地提高的同时;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也促使了“亚健康”人口的比率越来越大,辩证施治、标本兼顾的中药行业借此获得新的扩张机会,拉动了医药市场的发展。此外,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13、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将在2021年进入人口加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5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4亿以上,约占总人口的30%。因老年人口生理功能衰退,罹患各类疾病的概率相对较高,对药品的需求更为迫切,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也随着老龄化的加速不断增加。据测算,老年人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一般是其他人群的3至5倍,加之现阶段我国人口结构及生存状态的改变促使了人类疾病谱从急性、感染性疾病向慢性、专科性疾病转变,当前慢性大病已成为我国居民第一死因,且年龄在45岁以上的居民患病率、就诊率、慢性病患病率及住院率加速提升。而中成药则具备保健和治病双重功效,在心脑血管疾病等老年
14、人多发病症的治疗上,以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更适用于老年患者,同时以其治病机理辩证、疗效显著等特性在治疗慢性疾病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中老年阶层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的首要选择。据医药网讯,在医院开药、到药店购药更为便捷的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近年来中成药销售前五品类均为常见病、慢性病及滋补养生用药,分别为感冒、补血、止咳、咽喉和心脑血管类,市场份额合计达一半以上。3、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创新应用步入快车道现阶段,我国中药行业正在逐步汲取现代医药行业的发展成果,一方面,我国在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中药工业生产共性技术开发、中药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资金投入,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中药行业
15、整体技术水平正从传统中药制取逐渐过渡到现代工艺生产,伴随着一批高新技术如指纹图谱、超临界萃取、膜分离、树脂分离、程控和在线检测技术、中药制剂防潮材料和技术,先进的制药设备如多功能提取罐、可见异物自动侦检设备、高速萃取离心分离设备、动态提取罐、喷雾干燥设备、冷冻干燥设备、一步造粒机等逐步在中医药企业的推广使用,中成药制剂已经向着剂量小、疗效高、起效快、服用携带、储存方便的现代剂型发展,其创新应用步入了快车道。4、相关审批政策从严,企业整体能力持续优化过去十年医药产业粗放式发展,国内依赖于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等利益相关品种快速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为国内医药研发提供沃实的成长环境,2015年年底,
16、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发布了史上最为严格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对提高仿制药审批标准、优化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审批、加快临床急需等药品审批、严惩临床试验数据造假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以此凸显了CFDA改善和促进国内医药产业研发和发展的决心,行业迎来了整个格局的调整与规范发展。虽从短期来看,医药企业研发成本将有一定提升,研发难度加大,部分同质化的仿制药企业寻求抱团取暖,一批产能落后企业惨遭淘汰。但长期来看,拥有雄厚研发底蕴、健全销售网络和强大整合能力的药企则有机会逐渐发展成为平台型综合药企集团,行业内企业整体能力将得到持续优化,可进一步提速我国中药现代化工作的进程,为“十三五”开局奠定良好的基
17、础。三、与行业上下游关系1、上游行业供应状况分析中药材以植物类为主,是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的基础原料。一方面上游中药药材商为中成药制造业提供原材料,其甄选原材料的品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生产制造,成为中成药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另一方面上游中药药材商通过原料价格对中成药行业的生产成本产生影响,其上游行业价格波动将直接致使中成药产品生产企业经营状况发生一定的变化,且同种中药材受产地、生长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品质差异较大,导致药材价格差异悬殊。近年来人们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标准化种植中药材,在栽培、引种驯化野生药材、引进国外中药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品质上的差异。但由于中药材栽
18、培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无法控制的气候条件,如光照、湿度、积温以及土壤条件,如各种元素、微生物含量等,标准化种植仍无法完全消除中药材间的品质差异。目前,南方传统药材种植大多集中在我国西部,主要由药材种植专业户进行投资,多数植物类中药材品种已可实现人工种植,为中药制造业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来源。2、下游行业需求状况分析中成药制造厂商面对的下游企业主要为具备资质的医药流通和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其中医药流通企业通过销售渠道的重组,起到了连接医药产品供求主体的作用,在流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随着未来连锁经营、现代物流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药品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有效地促进医药厂商的生产和经营
19、医疗机构则作为医药产品最主要的流通渠道和交易场所,由医院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医药产品。而对医药产品而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意愿也影响着中成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随着新医改的推进、人口数量的绝对增长以及健康标准的提升,下游终端市场需求保持着稳步增长。而伴随我国开始向中高等收入国家迈进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民生活需求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和自我保健的需求将迅速攀升。届时,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将拥有高度的成长性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章行业、市场分析一、进入本行业的主要障碍1、政策壁垒由于药品的使用直接关系到公共安全,医药制造业的进入受到了一定条件的政策限制。目前,我国对中医
20、药生产和销售实行许可制。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及药品注册批件,并拥有通过国家GMP认证的药品生产车间,具备依法经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监督的检验机构、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等;药品经营企业则必须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需通过国家GSP认证。而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已申请中药品种保护的药品,自中药品种保护申请受理之日起至作出行政决定期间,国家暂停受理同品种的仿制药申请,均使之新进入者面临一定的政策壁垒。2、技术壁垒医药制药行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含量高的新兴产业,其自主研发能力成为了制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而药品研发对企
21、业质量管控与技术开发能力要求较高,工艺路线复杂。目前在我国开发一项创新药物从研发到生产,再到上市需经过多重试验以及药理药效多方评测,一般为3至7年,部分项目甚至长达十余年。而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具备成熟的制备工艺、过程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以及高水平的质检仪器和现代化生产设备,且需要企业配备拥有丰富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的人员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改良,使得药品的研发得以顺利进行。但一旦开发成功便会形成技术垄断优势被市场所接纳认可。而行业新进企业将难以在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掌握相关娴熟的技术及工艺在市场竞争中立足。此外,随着我国企业加快融入世界医药产业体系,新的技术性壁垒已呈多元化趋势,绿色及生态保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药 项目 招商引资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