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篇汇编在学习贯彻2024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建设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docx
《7篇汇编在学习贯彻2024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建设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篇汇编在学习贯彻2024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建设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7篇汇编在学习贯彻2024年度加强党纪学习教育,强化纪律建设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体会第1篇,共7篇2024年关于开展学习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交流发言稿加强党纪学习教育营造前好政治生忐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加强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不懈用严明的纪律管全党、治全党,扎紧织密”党纪党规的笼子”,充分发挥纪律的惩戒震慑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一、以严的基调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党的纪律是凝聚党内力量、协调党内外关系的重要手
2、段。在纪律建设的实践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清醒和坚定,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勇于自我革命,积极面对和化解前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全党要增强问题意识,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新征程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靠纪律全覆盖管党、全方位治党。一方面要重视管党治党中存在的基本问题,立足“规范主体、规范行为、规范监督”的科学理念,具体回答好何为纪律、谁要守纪、谁来执纪、如何确保纪律有效执行等基本问题,厘清党的纪律层次,科学设置纪律执行程序,通过提升政治纪律的严明性,厚植党的纪律的政治基础;另一方面要把握新变化,聚焦新
3、问题,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实现党内法规建设的与时俱进。把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贯穿于纪律建设的各个方面,提高纪律检查的时代适应性,带动各项纪律全面从严,发挥纪律建设标本兼治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二、以实的作风养成党员干部的纪律自觉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必须始终抓好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个基础工程,始终抓住党员干部队伍这个主体。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首先,有效约束党员干部行为,党的各级组织应当开展经常性的理想信念和纪律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遵守纪律的自
4、觉性,使接受纪律约束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习惯;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权力范围,实行严格追责。其次,在全党进一步强化组织观念、程序观念,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明确责任主体,限定权力范围,实行严格追责,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全面提高纪律建设的质量。再次,坚持抓“关键少数,和管“绝大多数”相统一的工作策略,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肩负着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职责,言行举止都具有示范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带动“绝大多数”,汇聚管党治党的强大力量。最后,严肃执纪,公正执纪,禁止搞变通、做选择,不能搞“弹性执纪”。对于违反纪律的党员干
5、部要敢抓敢管,切实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把“执行”作为组织行为的重要准则。要不断压实主体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让每一个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以一个合格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在群众中起到表率带头作用,使得党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得到坚决贯彻和落实,展现一个清正廉洁、先进纯洁的执政党形象。三、以高的标准切实执行党规党纪纪律是党的生命,必须切实执行党章党纪党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严起来,做到“两手抓”,确保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有机结合。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增强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推进党的建设
6、走好新的赶考路的必然要求。第一,抓牢纪律教育,毫不动摇地坚持高标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软约束”,树立起全党的规矩意识,增强严于律己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确保全党自觉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广大党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第二,注重组织领导和组织方式的运用,确保纪律建设达到预期效果,使全体党员以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第三,各级党组织在管党治党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力度更大,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凡是把纪律规定当“耳旁风”的,都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从严处理。新时代要加强党的纪律教育,强化纪律检
7、查力度,为党员干部纪律意识的提升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第2篇坚持更高标准更严要求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发言材料克史上的纪律教育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在重要历史节点,高度重视并适时开展对全党的纪律教育,积累了丰富经验,保证了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回顾党史上的纪律教育,能够使我们以史为鉴,更好地弘扬纪律强党的优良传统,传承严明纪律的红色基因。建党伊始,纪律就被视为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党的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虽然没有使用纪律的概念,但是包含了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保密纪律
8、的相关内容。党的二大制定的第一部正式党章,专设“纪律”一章,规定了极为严格的纪律。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明确提出党的内部必须有适应于革命的组织与训练,强调我们的组织与训练必须是很严密的、有纪律的。党的五大通过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政治纪律”的概念,指出:“党内纪律非常重要,但宜重视政治纪律”。由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五大党章,第一次载入“民主集中制”,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强调“严格党的纪律是全体党员及全体党部最初的最重要的义务”。这些关于纪律的规定成为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武装斗争成为党的中心工作。红军素以纪律严明著称,一贯重视纪
9、律教育。当时,抓军纪就是抓党纪。毛泽东在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过程中,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众搞好关系,并郑重宣布了三大纪律;不久,针对部队攻克县城后侵占小商贩利益等问题,他又宣布了六项注意。不到一年后,通过完善发展形成了最初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1935年,这些纪律条文被改编成歌曲,广为传唱,成为我党我军纪律教育的生动教材。1947年10月,毛泽东对原先各地各军略有出入的条文作了统一规定并重新颁布,在纪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延安时期是我们党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抓住3个事件进行全党范围的纪律教育,强化广大党员干部的纪律观念。一是反对张国素分裂活动进行四个服从教育。张国春作
10、为党的重要领导人,长征途中自恃军事力量强大另立中央,大搞分裂活动,到达陕北后仍不思悔改,只身逃离陕甘宁边区叛党而去。针对张国森分裂主义的行径和吸取的教训,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强调“四个服从”的原则,后正式载入七大党章,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一直沿用至今。二是通过黄克功事件进行严明纪法教育。黄克功16岁就参加革命,参加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1937年10月,他因逼婚不成激愤之下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当时在延安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杀了黄克功,杀人必须偿命;一种是赦免黄克功,因为他资格老、功劳大。毛泽东在给时任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院
11、长、黄克功案件审判长雷经天的复信中严肃指出,黄克功犯了不容赦免的大罪,如果赦免,“便无以教育党,无以教育红军,无以教育革命者,并无以教育做一个普通的人”,因此中央与军委根据党与红军的纪律,处他以极刑,要求“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黄克功事件在边区引起极大震撼,共产党不仅以纪法严明取信于民,而且以在纪法面前人人平等昭示全党。三是针对处分刘力功进行组织纪律教育。刘力功是一个从国统区奔赴延安的知识分子,1938年入党,先在抗大学习,后去中央党校培训,毕业后不服从组织安排。党组织曾7次找他谈话,但仍拒绝执行党组织让他去基层工作的决定。为此,中央党务委员会决定开除
12、刘力功的党籍,并公布于全党。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专门撰写了为什么要开除刘力功的党籍,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围绕这个问题,延安各机关、学校开展了一场广泛的大讨论,极大提高了党员、干部、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的解放战争进程中,纪律成为能否夺取全国政权的关键因素。这一时期的纪律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吸取高家堡事件教训,加强党的政策和纪律教育。1948年1月,时任西北野战军副政治委员兼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的习仲勋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反映了我军攻克陕北榆林高家堡时,对商人乱没收等破坏纪律的问题。毛泽东在报告上批语:“高家堡破坏纪律的行为,应
13、追究责任,并向全军施行政策教育与纪律教育”。以此为契机,全党开展了大抓纪律的工作。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强调“加强纪律性”。由于各根据地、各部队长期远离中央,一度存在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的现象,导致各种违纪问题时有发生。为此,中共中央先后出台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补充指示等,从而形成了正规的请示报告制度,保证了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特别是1948年9月8日至1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立了规矩,着重强调了加强纪律性问题。会后向全党全军发布了著名的四句话口号:“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全党全军遵守纪律的自觉性极大提高,这为最后
14、的战略决战、夺取全国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党在全国执政地位的确立,一些违纪腐化问题开始滋生蔓延,党内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行为有所抬头,党的纪律建设处于更加复杂的内外环境,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以共和国第一反腐大案为开端,拉开了执政党纪律教育的大幕。1951年11月,查处了刘青山在担任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张子善在担任天津行署专员期间的严重腐败问题。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法院在当时的省会保定召开公审大会,以贪污罪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产生了极大的震慑作用。以高饶事件为突破口,严肃党的政治纪律,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1953年,时任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的高岗与时任中共中央组织
15、部部长的饶漱石,搞非组织活动,破坏了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1955年3月,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撤销高岗、饶漱石党内外一切职务,开除出党。会议还决定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与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相比,其地位更高、权限更大,更有利于加强对全体党员特别是对党的高级干部的监督。对高饶事件的处理给全党敲响了警钟,使全党进一步认识到党的团结是党的生命,党的政治纪律是不可触犯的高压线,任何时候都必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针对“文化大革命”及其结束后不正之风逐步蔓延的状况,部署严厉打击各种违纪违法行为,进行
16、全面整党,纯洁党的组织,整肃党的纪律,恢复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同时针对此前党规党纪遭到严重破坏的状况,着力建立健全党内法规。十二大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坚决维护党的纪律,是党的每个组织的重要责任。”这部党章还对纪律处分的原则、种类、程序,对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领导体制、地位作用、职责任务、工作权限等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为新时期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简洁、准确、规范的文字作出12条规定,对于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正确处理党内各种关系,发挥了长久深远的重要作用
17、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把纪律建设纳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突显了纪律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纪律教育的力度持续加大,纪律教育的水平不断提高,纪律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新时代的纪律教育有两大特点。一是把纪律教育渗透融汇于各种主题教育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部署开展6次党内集中教育,包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每一次主题教育都包含了纪律的内容,使得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成为广大党员的自觉行动。二是以党内纪律法规作为纪律
18、教育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有关纪律方面的党内法规更加健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在党的纪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1997年的试行条例、2003年的正式条例为基础,于2015年、2018年、2023年连续3次修订条例。新修订的条例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纪律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经验、制度规矩进行总结、融合和升华,是新时代党的纪律建设的“集大成之规”。此外,以党章为总源头和总依据,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基本遵循,新立或修订了一系列相关党内法规。这不仅对于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健
19、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产生了积极影响。第3篇深入学习贯彻党纪学习教育研讨发言材料“常”修党纪学习教育“课题”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学习贯彻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X月至X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党纪学习教育“课题”,时刻将纪律规矩挺在最前面、落实到行动中,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是课题“,要在常学常新中让党纪党规立足于知,始终做党纪党规的自觉遵守者。纪律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党纪是党员心中永远的“戒尺”。增强纪律意识、接受纪律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汇编 学习 贯彻 2024 加强 党纪 教育 强化 纪律 建设 交流 发言 材料 心得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