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枰村的调查研究.docx
《【调研报告】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枰村的调查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研报告】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枰村的调查研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调研报告】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基于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雷家桦村的调查研究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可实现“种、养、加”与“产、供、销”一体化,注重综合化和可持续发展,比传统农业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本文以湖北省利川市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先进村“柏杨坝镇雷家坪村”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雷家坪村如何打通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总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经脸,以期为其他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借鉴。一、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离不开党的全面领导。构建有战斗力、凝聚力、充满组
2、织活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推动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这充分体现在雷家坪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乡村成长为恩施州文明村的蝶变过程中。在多年的实践探索中,雷家坪村逐步探索出“四融四力”党建模式(党建融合,凝聚组织合力;服务融合,提升承载能力;产业融合,强化发展动力;村企融合,激活治理效力),引领乡村振兴和基层社会治理。雷家坪村提出“将党建建立在产业链上”,注重将党组织建设有效嵌入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中。从基层党组织的结构来看,雷家坪村注重完善组织体系,目前有3个党支部、4个党小组、74名党员。村支两委成员年龄结构注重老中青搭配,其中,60岁年龄段1名、50岁年龄段3名、30岁年龄段2名、20岁
3、年龄段1名,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是34岁的退役军人,年龄结构比较合理。从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雷家坪村四融四力”党建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全面推动了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一是注重编制村庄发展规划。镇、村党组织书记亲自抓,充分发挥党员的“关键少数”作用,以党组织建设为切入点,编制了雷家坪村园区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5TO年发展规划),初步建成“一园一厅五区”的标准化园区。二是注重”党旗红引领园区红”。村党支部为切实增强雷家坪村产业园区两新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加快“党旗红引领园区红”党建示范点建设。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4、为园区企业提供融资、信息、运营等服务。通过抓好园区党建、推动企业生产经营、深入推进“安业”行动,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之路。三是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个一”双向工作制度。村支两委以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教体,实行一名党员带领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组、联系一家重点企业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落实一个企业组建一支志愿服务队、联系一个院落村民每月开展一项志愿服务活动。同时,组织党员大力开展普法、农业技术培训、关爱弱势群体、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通过双向工作制度,激活了企业参与乡村振兴和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民风淳朴、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基本形成。四是搭建村企服务平台,提高工作效率。雷家
5、坪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设立党员示范岗30个,成立红白理事会,搭建实话实说平台,收集民情民意、企情企意,坚守平安稳定底线不破,畅通基层治理渠道。二、围绕农村农民农业实际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雷家坪村能够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并取得显著成效,主要在于村两委能够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引进和发展与农业相关的企业,建成与农村生态环境相匹配的产业园区,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农业发展道路。雷家坪村地理位置比较好,位于柏杨坝镇南面,距利川市城区15公里、距利万高速齐岳山出口3公里,318国道和249省道在此交汇。该村现有耕地5800亩、林地15710亩,劳动力人口1400多名。雷家坪村具有较好的
6、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农村交通比较方便,适宜发展小微型企业;二是耕地丰富,具有传统农业优势,适宜发展与农产品有关的产业;三是森林覆盖率比较高,生态环境好,能够吸引生态型企业,适宜发展生态经济;四是人力资源比较丰富,能够为农业型企业提供基本人力资源,促进农民就地就业。现阶段,富家坪村党组织正在带领全体村民共同打造利川市绿色种养循环产业园,把雷家坪的生态循环产业蛋糕做大做强,争创“两山”实践基地。一是利用农村地形地貌打造生态型生产生活环境。雷家坪村实施增绿添绿工程,积极补绿100OO平方米,建设园区观光游步道5公里,完成村内庭院改造200户。雷家坪村8个村民小组已硬化组级公路20公里,全村通入
7、户路硬化率达85%以上;建成蓄水量13000立方米集中供水一处,分散供水50处,自来水全覆盖全村所有农户;建成信号基站2个,实现网络通畅全覆盖;318国道249省道沿线已接通天然气,覆盖318户。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为雷家坪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为该村争创州级“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基地及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持续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二是探索发展生态型产业,实现生态型生活与生态型生产相结合。雷家坪村根据传统农业发展状况不断优化种养结构,实现种养与加工之间的循环利用。目前种植特色蔬菜500亩、中药材300亩、水果200亩,成为雷家坪村的主打种植产品。同时,雷家坪村的畜牧产业也日益
8、发展壮大,在利川市怀山牧业有限公司、利川市众狂家禽专业合作社、利川市焕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及湖北守源环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带领下,村民积极发展现代种养业,找到了发家致富的新路子。有20余户村民参与了规模养殖,每户每年增收8万元;企业解决雷家坪村劳动力及就近务工人数达300余人,人均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村民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将企业生产与日常家庭生活衔接起来,提高了农村就业人员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三、以农村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为核心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农村与城市相比,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生态保护功能,农村最大的优势也在于生态环境,因此,农村产业发展尤其是第二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同时,
9、随着进入新时代以来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因此,农村不仅要发展产业,而且这种产业发展必须符合农村农民对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构建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推动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化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要求与具体措施,也是满足农村居民对良好生产生活秩序与生活环境要求的主要途径。农村产业发展需要围绕生态循环这个中心环节来布局产业发展和引进企业。雷家坪村在引进与发展企业时,注重企业资源互补、企业上下游产业链关系紧密,使各个生产环节中产生
10、的废料能循环利用。从雷家坪村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全村大小企业50余家,其中畜牧业10家、种植业8家、农产品加工业10家、家具企业3家、门窗4家、民宿5家、其他行业10家、高新企业1家。从企业分类来看,农业性质的企业占比超过一半,具有优势地位,而工矿性质的企业极少。其中,怀山养牛是恩施州最大肉牛养殖场、守源环能是全州最大有机肥加工厂、焕然蛋鸡是全州的最大现代化蛋鸡养殖场,全州首个牛羊定点屠宰场即将竣工投用,全州首个活禽定点屠宰场正在加紧建设。目前,雷家坪村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全村基本形成种植基地规模化、养殖业规范化、加工业现代化的良好产业基础。雷家坪村在产业布局方面初步形成了与农村、农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调研报告 调研 报告 农村 生态 循环 农业 发展 助推 乡村 振兴 基于 湖北省 利川市 柏杨坝镇雷家枰村 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