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doc
《中国强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强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分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现阶段中国强调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之探析以城镇医疗保障体系为对象 摘要: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农村和城市两大部分,经过不断改革与完善,我国已经初步在城镇建立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但目前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医疗保障发展过程的简单回顾,分析在现阶段为什么要建立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进而对完善我国城镇医疗保障体系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更好的将医疗保障的公平性和效率性有效结合,成为一个全方位、立体的保障机制。关键词: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公平性 基本医疗保险1、引言医疗保险作为国家和社会为社会成员提供的用于患病、受伤(非因工受伤)、年老等原因去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检查
2、和治疗时提供必要的费用及服务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最早起源于1883年德国颁布的疾病社会保险法,随后在许多欧洲国家,如奥地利、挪威、英国、法国纷纷建立起这种保险制度。二战后,随着欧洲福利国家的建立,国民保健制度成为主流;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纷纷建立本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中国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是针对企业职工的劳保医疗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公费医疗两种形式。传统保险制度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职工医疗保险费用过度膨胀;覆盖面比较窄,社会化程度低,等等。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了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历程。从1988年成立医疗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改革被
3、提上了日程。1994年更是对医疗制度改革的标志性的一年,改革有了原则和方案,全国选定了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作为试点,1997年推广到全国54个城市,到1998年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成为正式建立该制度的标志。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历经了“两江式”、“海南式”、“三金式”和“深圳式”等模式,但这些模式都是仅用一种单项的医疗保险制度来代替50年代建立起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虽有其合理性,却在实践中引发了诸多的矛盾。因此,现阶段,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就成为改革的主要目标。2、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其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就更
4、加急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使得更多的问题浮出水面,例如,困难群体医疗保障和大病、慢性病患者医疗负担过重问题已成为改革的焦点问题之一。结合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针对新情况,我们正在初步建立起面向城乡各类社会人员的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促进了经济、社会和医疗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包括:第一,基本医疗保险体系社会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是整个多层次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主体和基础。为了使有限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发挥最大作用,基本医疗保险规定了医药服务的支付范围,统筹基金设定了起付标准和最高支付;第二,补充医疗保险体系。它是相对于基本医疗保险而言的,包括企业补充医疗保险
5、商业医疗保险、社会互助和社区医疗保险等多种形式,是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力补充,也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医疗救助体系。医疗救助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社会困难人群和大病、慢性病患者提供的救济和帮扶,维护社会公平。也有学者将这种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可以细化为基本医疗保险、大额医疗费用互助制度、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困难企业的住院医疗保险、商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3、我国当前建立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根据要素贡献和市场效率进行分配, 由此会造成收入差距的拉大,使贫困者无力支付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卫生服务,有悖于公平原则
6、的要求。在注重医疗保险运行效率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社会公平性,是保证医疗保障制度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王鸿勇 邵明远 徐媛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理论基础与政策框架 卫生经济研究 2005年5月在以公平性原则作为出发点的前提下,我国现阶段强调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就更有其深刻的必要性。31现阶段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和各方面因素,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虽然经过5年多的实践,截至到2003年6月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已达1.0094亿。但是毕竟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
7、构国家,城乡差异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对整个国家来说只能算是一个局部的改革方案。而且,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对于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长远规划的前瞻性研究,导致医疗体系建设遭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尴尬。郝佳 构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中国保险 2007.5因此,建立一个广覆盖、适应各类人群缴费水平和医疗需求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各种制度的和谐共生和衔接互补,使医疗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人民的医疗需求得到充分满足。32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与保障水平的局限性从覆盖范围来看,基本医疗保险只覆盖了城镇职工,还有部分城镇人口未被覆盖
8、而未被覆盖人口中的一部分是属于应受社会保护人口或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口,如鳏寡孤独、残疾人以及无业无收入人员等,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解决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这是政府的责任,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从保障水平来看,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和职工实际医疗消费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特别是对超过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还没有一种制度性的解决办法。基本医疗保险不但在用药、诊疗项目和医疗生活服务设置等方面规定了明确的支付项目和标准,而且制定了起付标准和“封顶线”。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职工的医疗保障主要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公平原则,而难以充分照顾不同人群对医疗消费需求的现实差
9、别,以满足多层次的医疗需求。而且,目前我国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医疗消费水平的差异很大。由于基本医疗保险是“基本水平”起步,因此对于原来医疗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行业或企业,需要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来解决高于基本医疗保险待遇部分的医疗费用,以保证新旧制度的衔接和改革的平稳实施。33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与医疗服务供给的有限性医疗费用大幅上涨,国家和企业负担过重难以承担大笔医疗费用。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八年来,全国人均门诊和住院费用平均每年分别增长13%和11 %,大大高于人均收人增长幅度,越来越多的人感到生不起病,看不起病,卫生部调查表明,48.9的居民有病不就医,29.
10、6的居民因住院而未住院。再加之,在稳定的时间内,医疗服务供给是有限的,且没有模仿性。费用的快速增长与供给有限性的双重压力不仅使人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而且也导致医院越来越多出现医疗欠费问题,影响医院的发展。那么,全部由政府财政支出来保障人们生存这一基本权利是否可取呢?历史和现实均证明是不可取的。世界经验表明:由财政提供给国民或市民免费医疗服务的地区,如英国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等,也是不胜负荷,国民或市民所享受的医疗服务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政府财政支出外,是否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来筹集医疗保障资源呢? 面对这种客观现实,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必须通过政府、企业甚至保险公司各种
11、力量的介入,才能够缓解压力,这也是市场经济国家的共同经验。34贫富差距的加大导致更多弱势群体的出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扩大,社会上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弱势群体。这部分人群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像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而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人困境、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弱势群体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复杂、分布广泛的群体。据调查统计,目前进入城市打工的农民工约1.2亿人。他们属于城市中生活水平低、基本上无任何保障的人口;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的残疾人员,是一个最典型的特殊社会弱势群体。张仲晨 抓紧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 社会探索 2008年第1期大量困难群众患病后因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强调 多层次 医疗保障 体系 建设 必要性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