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ppt
《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9,上海),上海)u2019年9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u2019国际慢性胃炎的分级分期评估系统(OLGA)u2019年1月欧洲胃癌癌前状态处理共识意见u2019年4月中国第四次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治共识u2019年5月Maastricht 共识提出HP与慢性胃炎和胃癌的关系及根除HP的作用u2019 年11 月在上海修订了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于2019年1 月正式发布。一、流行病学u由于多数慢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因此难以获得确切的患病率。估计的慢性胃炎患病率大致与当地人群中HP感染率平行,可能高于或略高于HP感
2、染率。u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一般随年龄增加而上升。u慢性胃炎人群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比例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一般与胃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u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病率较高,内镜下肉眼观察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2019年,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开展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纳入包括10个城市、30个中心、共计8907 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经胃镜证实的慢性胃炎患者。类型类型HP阳性率阳性率伴发情况伴发情况非萎缩性非萎缩性非萎缩或非萎缩或萎缩性伴萎缩性伴糜烂糜烂萎缩性萎缩性胃窦胃窦胃体胃体肠化肠化上皮内瘤上皮内瘤变变(异型异型增生增生)59.3%49.4%23.
3、2%33.5%23.0%32.0%10.6%二、内镜部分u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是指内镜下肉眼或特殊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是指内镜下肉眼或特殊成像方法所见的黏膜炎性变化,需与病理检查结果成像方法所见的黏膜炎性变化,需与病理检查结果结合作出最终判断。结合作出最终判断。u慢性胃炎内镜下分型:非萎缩性、萎缩性慢性胃炎内镜下分型:非萎缩性、萎缩性 如同时存在平坦或隆起糜烂、出血、黏膜皱襞粗大或胆汁反流等征象,则可依次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或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胆汁反流等。u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黏膜红斑、黏膜出血点或斑块、黏膜粗糙伴或不伴水肿、充血渗出等基本表现。糜烂性
4、胃炎:平坦型-胃黏膜有单个或多个糜烂灶,其大小 从针尖样到最大径数厘米不等;隆起型-单个或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 样隆起,最大径5-10mm,顶端可见 黏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央有糜烂。u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下表现: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皱襞变平甚至消失,部分黏膜血管显露;可伴有黏膜颗粒或结节状等表现。u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理。特殊类型胃炎的分类(与病因、病理有关):包括化学性、放射性、淋巴细胞性、肉芽肿性、嗜酸细胞性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所致者等。u根据病变分布,内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根据病变分布,内
5、镜下慢性胃炎可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胃体炎、全胃炎胃窦为主或全胃炎胃体为主。u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内镜下胃炎病理分类有一放大内镜结合染色对内镜下胃炎病理分类有一定帮助定帮助。放大胃镜染色:能清楚地显示胃黏膜微小结构,对胃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早期发现上皮内瘤变和肠化具有参考价值。目前亚甲基蓝染色结合放大内镜对肠化和上皮内瘤变仍保持了较高的准确率。苏木精、靛胭脂染色也显示了对于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作用。u内镜电子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胃炎诊内镜电子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对慢性胃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可以实
6、时观察胃黏膜的细微结构,对于慢性胃炎以及以实时观察胃黏膜的细微结构,对于慢性胃炎以及肠化和上皮内瘤变与活组织检查诊断一致率较高。肠化和上皮内瘤变与活组织检查诊断一致率较高。放大内镜电子染色:对于慢性胃炎以及胃癌前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其具体表现特征及分型尚无完全统一的标准。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光学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技术对胃黏膜的观察可达到细胞水平,能够实时辨认胃小凹、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等细微结构变化,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和组织学变化分级(慢性炎性反应、活动性、萎缩和肠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光学活检可选择性对可疑部位进行靶向活检,有助于提高活检取材的准确性。u活检应根据病变
7、情况和需要,取活检应根据病变情况和需要,取2 块或更多。块或更多。内镜医师应向病理医师提供取材部位、内镜所见和简要病史等资料。有条件时,活检可在色素或电子染色放大内镜引导下进行。活检重点部位应位于胃窦、胃角、胃体小弯侧及可疑病灶处。三、病理组织学三、病理组织学u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性反应称为胃炎。各种病因所致的胃黏膜炎性反应称为胃炎。急性胃炎:以急性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胃炎:以慢性炎性细胞(单个核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为主。当胃黏膜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见到急性炎性细胞浸润时称为慢性活动性胃炎或慢性胃炎伴活动。u胃黏膜活检标本的基本要求为:胃黏膜活检标本的基本要求
8、为:活检取材块数和部位由内镜医师根据需要决定;活检组织取出后尽快固定,包埋应注意方向性。u慢性胃炎观察内容包括项组织学变化慢性胃炎观察内容包括项组织学变化 和个分级(和个分级(“直观模拟评分法直观模拟评分法”)。)。5项组织学变化:HP感染 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萎缩(固有腺体减少)肠化4个分级:无 轻度,中度 重度。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直观模拟评分法)慢性胃炎的病理诊断标准(直观模拟评分法)组织学对项组织学变化和个分级的细述:组织学对项组织学变化和个分级的细述:u HP感染:感染:观察胃黏膜黏液层、表面上皮、小凹上皮和腺管上皮表面的HP。:特殊染色片上未见
9、HP;:偶见或小于标本全长有少数HP;:HP分布达到或超过标本全长1/3而未达2/3或连续性、薄而稀疏地存在于上皮表面;:HP成堆存在,基本分布于标本全长。肠化黏膜表面通常无HP定植,宜在非肠化处寻找。对炎性反应明显而 染色切片未发现HP的,要作特殊染色仔细寻找,推荐用较简便的Giemsa染色,也可按各病理科惯用的染色方法。u 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慢性炎性反应(单个核细胞浸润):根据黏膜层慢性炎性细胞的密集程度和浸润深度分级,两可时以前者为主。:单个核细胞 个/每个高倍视野,如数量略超过正常 而内镜下无明显异常,病理可诊断为基本正常;v:慢性炎性细胞较少并局限于黏膜浅层,1/3黏膜
10、层;v:慢性炎性细胞较密集,2/3黏膜层;v:慢性炎性细胞密集,2/3黏膜层。u 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活动性(中性粒细胞浸润)。:慢性炎性背景上无中性粒细胞浸润;:黏膜固有层有少数中性粒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较多存在于黏膜层,可见于表面上皮细 胞、小凹上皮细胞或腺管上皮内;:中性粒细胞较密集,或除中度所见外还可见小凹 脓肿。u 萎缩:萎缩:萎缩程度以胃固有腺体减少各1/3来计算。:固有腺体数无减少;:固有腺体数减少1/3;:固有腺体数减少介于原有腺体数的1/3 2/3之间;:固有腺体数减少2/3。一切引起黏膜损伤的原因其病理过程都可造成腺体数量减少,不一定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切片中未见到
11、黏膜肌层者,失去了判断有无萎缩的依据,不能“推测”诊断。u 肠化。肠化。:无肠化;: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 :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1/32/3 :肠化区占腺体和表面上皮总面积2/3u 其他组织学特征:其他组织学特征:分为非特异性和特异性两类。非特异性:包括淋巴滤泡、小凹上皮增生、胰腺化生和假幽 门腺化生等;特异性:包括肉芽肿、聚集的嗜酸粒细胞浸润、明显上皮内 淋巴细胞浸润和特异性病原体等。假幽门腺化生:是泌酸腺萎缩的指标,判断时要核实取材部 位。胃角部活检见到黏液分泌腺的不宜诊断 为假幽门腺化生。u 有上皮内瘤变的要注明等级有上皮内瘤变的要注明等级四、螺杆菌属细菌感染与慢性
12、胃炎四、螺杆菌属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 螺杆菌属细菌目前已有近种,新的细菌还在不断发现中。H.pylori或海尔曼螺杆菌(Helicobacter heilmannii)感染会引起慢性胃炎。uHP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感染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主要病因。80-95%的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胃黏膜中有HP感染,而5-20%的HP阴性率则反映了慢性胃炎病因的多样性;HP相关性胃炎患者HP的胃内分布与炎性反应一致;根除HP可使胃黏膜炎性反应消退,一般中性粒细胞消退较快,淋巴细胞、浆细胞消退需较长时间;志愿者和动物模型已证实HP感染可引起慢性胃炎;结节状胃炎HP的感染率最高,可接近100%。该型胃炎多见
13、于年轻女性,胃黏膜病理组织则以大量淋巴滤泡为主。uHPHP感染几乎都会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感染几乎都会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宿长期感染后部分患者可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宿主、环境和主、环境和HPHP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HPHP感染后相关感染后相关性胃炎的类型和发展。性胃炎的类型和发展。HP感染几乎都会引起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胃黏膜活动性炎性反应的存在高度提示HP感染。长期HP感染所致的炎性反应、免疫反应可使部分患者发生胃黏膜萎缩和肠化。HP相关性慢性胃炎种常见类型:全胃炎胃窦为主胃炎:胃酸分泌,发生DU的危险性;全胃炎胃
14、体为主胃炎:胃酸分泌,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宿主(如IL-等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环境(吸烟、高盐饮食等)和HP因素(毒力基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HP感染相关性胃炎的类型以及萎缩和肠化的发生和发展。u根除根除HP可使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可使部分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得到改 善。善。多数HP相关性胃炎患者无任何症状;根除HP是否可消除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症状可基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结果。Meta 分析表明,根除HP可使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是消除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方案中最经济有效的策略。研究表明,治疗前胃黏膜炎性反应和活动性程度高或以上腹疼痛为主者,根除HP后症状改善更显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慢性 胃炎 共识 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