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总规说明书.doc
《临洮总规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洮总规说明书.doc(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临洮县县城总体规划 (2010-2030) 大纲项 目 名 称:甘肃省临洮县城总体规划委托单位(甲方):临洮县人民政府 临洮县建设局承担单位(乙方):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项 目 负 责 人: 李 明 教 授 副院长主 要 参 与 人: 赵乱成 教 授 侯全华 副教授 注册规划师杨毅柳 副教授 姚雪珍 副教授张建新 讲 师 注册规划师 井晓鹏 讲 师 注册规划师刘东旭 硕 士 崔新洁 硕 士李 璐 硕 士 郑 阳 硕 士董 阳 硕 士 闫丽娜 硕 士李 伟 硕 士 孙文龙 硕 士 李建荣 硕 士 唐 聪 硕 士 2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临洮县人民政府 2010.2 前 言受甘肃省临
2、洮县人民政府委托,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9年9月承担了临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的任务。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是在原临洮县城总体规划(20012015)基础上进行的(由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于2000年编制完成)。经过现场调研、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多方案论证比较,形成了规划大纲:以说明书和主要图件的形式,涉及了“临洮县城总体规划”主要战略性问题。2010年6月,召开了由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的“临洮县城总体规划”大纲评审会;按照会议意见,我们对原规划方案进行了调整、修改和完善,从而形成了本送审成果。由四部分组成1、临洮县城总体规划文本; 2、临洮县城总体规划图件;3、
3、附件一:临洮县城总体规划说明书(含专题研究);4、附件二:临洮县城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临洮项目组 2010-8第一章 规划基础一、规划修编的必要性一)、对上版总体规划的回顾2000年,由甘肃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临洮县城总体规划(20012015),其要点为: 上版临洮县城用地布局规划图 上版临洮县城镇体系规划图1、规划期限:近期:2000年2005年;远期:2006年2020年。2、城镇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一级为中心城镇,为洮阳镇。二级为重点镇,包括八里铺镇、新添镇、辛店镇、太石镇等;三级为一般镇,为玉井镇、衙下集镇、东二十里铺镇、窑店镇、峡口镇、塔
4、湾镇。四级镇为农村集镇,包括卧龙,潘家集、西坪、刘家沟门、红旗、三甲。空间结构:以县城为中心,以新添、辛店、太石、衙下为次级中心。城镇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南部,沿县内主要公路和洮河分布,除县城外,其余城镇基本属于城镇体系发展初级阶段。3、城市性质: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以建筑业、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商贸、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小城市。4、城市规模:人口规模:人口近期2005年为7.4万人,远期2020年为12.7万人。用地规模:规划区界定:北至苟家滩,南至白塔村,西至西坪山,东至五里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14.53平方公里,人均114.44平方米。规划范围界定:规划用地范
5、围区东至岳麓山,东北到,西至西坪前沿,北至红旗桥,南至旧烧瓦堡,规划县城总用地17.86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14.53平方公里。5、功能结构:为“两区一轴”。老城区:瑞新路以南,是城市的行政、商业、服务、文教、文化娱乐中心,以大什字为老城中心;新城区:瑞新路以北,是城市的休憩、文化娱乐、商业服务的发展区;一轴:贯穿南北的北关商贸街及北大街为主轴线,将新、老城区有机结合起来。6、发展方向:确定城市建设用地向北发展。7、道路交通:规划城区由南北向道路和东西向道路组成棋盘式道路网,南北向道路以北关商贸街、北大街、南大街等为城市生活主干道,其规划红线3440米。以北关东路、北关西路为交通性次干道,规
6、划红线22米。东西向道路以环城北路、纸坊路、瑞新路、环城南路、文峰东路、文峰西路为交通性主干道,规划红线34米。以粮食市、东大街、教场南路为城市生活性主干道。道路红线宽度为34米。五里铺东路、五里铺西路为过境交通主干道,规划红线34米。二)、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文峰新区新行政中心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兆烽嘉园、紫竹苑小区、凤台花园、岳麓山庄等新型居住小区的建设,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兰临高速公路、滨河东西路、文峰路、五里铺路内环南路、南环路、北环路等主要道路以及洮河三滩大桥的建设,健全了城市基本职能,使得县城交通条件大大改善;人民广场、城中文化广场、文峰路道路两侧绿化工程、滨河东西路绿化工
7、程的建设,丰富了城市景观,提高了城市品位;新兴花卉、美兰花卉、县苗圃等的进一步开发,大力发展苗圃花卉支柱产业,同时也带动了旅游的发展;县城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标志着城市基础设施承载力的不断提高;总之,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依托原有基础、符合当时临洮建设实际。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功能布局日趋合理,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建设面貌日新月异,为临洮县城的城市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但是,因受当时经济条件、外部环境、建设条件和规划理念的制约,原规划出现了与临洮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急需重新修编。 三)、修编的必要性1、规划理念的更新:1)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观:党的十七大要
8、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在城市建设理念上,体现城乡和谐;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水平和谐;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和谐;城市功能体系完善和谐;城市建设与市民需求和谐。这些,对城市规划理念的更新提出了纲领性指导方向。2)以人为本:世界是由自然、人、社会三个部分构成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营造舒适、健全、宜居、方便、丰富、优美的城市功能和环境。3)生态与环境:生态与环境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全球趋势。4)可持续发展:产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城市环境的唯一目的就是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5)文化特色:城市的文化挖掘光大和个性特色的形成,是构筑
9、城市文化、加强城市凝聚力、增加市民自豪感的有效途径,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6)节约型城市:合理配置、有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构建节约型城市。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1)兰州都市圈规划、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和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相继批复实施,给临洮规划发展定位、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临洮县政府提出了“产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对县域产业布局、城市发展也相应提出了要求。3、城市外部发展条件的变化:兰临高速公路的开通,使临洮与省城兰州距离缩短为85公里,临洮对外交通条件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了兰州一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兰州市城际铁路的立项、建设将会大大缩短与兰州市的时空距离,使临洮
10、的区位优势更为突出。4、受当时背景条件的制约,原规划出现了部分与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成分:)国民生产总值已突破原有规划的预测;2)城市建设规模日益增大,城市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急需协调解决;3)部分用地性质与原规划有一定差异;4)在确定发展方向时,对城市未来发展预留的空间不足;5)未很好的利用城市现有自然条件,城市山水文化特色没有很好的体现。5、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于2006年开始执行。对应的编制办法有较大的修订和调整,其组织方式、编制思路都有较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发展,强调各类资源的保护以及空间管制,强调规划从技术文件向公共政策的转变等。 二、规划编制的重点科
11、学编制的临洮县城总体规划应当符合临洮资源环境条件的发展模式,围绕实现临洮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而展开。在充分重视县城人文环境建设的同时,有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作保障。1、立足区域经济,科学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2、正确处理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关系,形成结构清晰、协调统一、布局合理的功能体系。3、妥善处理过境交通与城市建设之间关系。4、形成并彰显小城市环境特色和文化特色。5、以人为本,营造多层次的公共活动空间,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创造宜人的生活空间。6、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远期体现规划的科学合理性,近期体现规划的可操作性。三、规划原则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以兰州
12、城市经济圈为背景;以临洮县域区位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和发展水平为基础;以“产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活县、文化兴县”为指导;围绕集约发展、合理利用、完善功能、优化环境、凸现特色六大重点;将临洮县城建设成为富裕临洮、和谐临洮、魅力临洮和特色临洮。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确定规划原则为:1、区域协调原则:发挥临洮在区域经济分工中的棋子作用;发挥县城在县域社会经济中的核心统率职能。2、承上启下原则:延续原规划的基本布局,尤其是路网结构,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3、可持续性发展原则:节约用地,充分发挥原有建设用地的潜力;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完善配套各项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科学合理性(远期)和可操
13、作性(近期)相结合,滚动有序发展,并适当留有发展余地。4、生态化原则:切实保护创保护、培育生态环境,强化水、绿要素在城市中的运用,筑巢引凤,快速发展。5、集约化原则:城市建设集约化、工业生产集约化、公共设施集约化、基础设施集约化,建立高效、优化、高质量的生活、生产功能体系。6、特色化原则:使城市建设和环境形成并体现地方文化和自然特色。7、以人为本原则:创造良好的人与环境、人与设施、人与人交往条件,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美观、协调的生产生活环境,体现人文关怀。8、和谐原则:体现城市与自然、城市各功能板块之间、城市功能与区域经济、城市环境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构成协调的整体。四、规划依据1.城市规划
14、的法规、技术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5)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建设部)(6)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设部)2.甘肃省、定西市关于城市规划的重要文件(1)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定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3)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4)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5)兰州都市圈规划(6)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7)甘肃省实施城市规划法办法3.地方文件(1)临洮县城总体规划(20012015)(2)定西市人民政府关于
15、临洮修编县城总体规划的批复(3)临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临洮县旅游规划(5)甘肃省临洮旅游城市发展战略规划(6)2007、2008临洮县政府工作报告(2007、2008)(7)临洮县城电子地形图1:500五、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以城乡规划法为依据,同时与临洮经济发展规划以及与上版本规划相吻合,确定规划期限为:近期: 20092015年;远期: 20162030年;六、工作方法我们认为,该项目不仅仅是一个一般性的城市总体规划,而是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走向深度发育的历史背景下、关系到临洮县跨越发展和长期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应在更高的理论、理念层次去研究分析;从全局角度出发,对城
16、市未来的功能、空间发展进行定位,从而以科学的手段把握城市的发展脉搏。针对该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本规划采用以下方法展开:1、背景调研从国家“关天经济区”的提示到兰新经济带和兰州都市圈的的整体高度出发,以期合理定位、整体把握。2、理念探索坚持科学发展观,引入和谐、人文、生态、特色理念,结合临洮自然特点和建设现状,提出本次规划理念,以期有的放矢、与时俱进。3、优化比较通过对多种可能性方案的比较研究,落实空间形态、功能结构、用地布局、道路交通、绿化景观和市政设施等内容,以期大浪淘沙、去劣存优。4、实例分析分析其他城市,尤其是发达地区城市开发的经验、模式和方法,做到胸中有数,以期扬长避短、他为我用。5
17、专题研究结合规划的相关子系统和关键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如“城市风貌特色”等,保证规划方案重点突破、科学可行。七、相关规划1、甘肃省城镇体系规划研究(20052030) 是定西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利用丰富的洮河水利资源,大力发展以洋芋、花卉、蔬菜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大力发展以食品、水电、建筑、建材、旅游度假、商贸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到2030年,临洮将成为一个1020万人口规模的小城市。2、甘肃省定西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30) 定西、陇西、临洮组成核心三角状片区中心城市。同时以定西市为中心,临洮和陇西为片区中心,向两侧辐射至漳县、岷县、渭源县、通渭县,形成经济发展的辐射轴临洮的城镇
18、职能结构。是定西区域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中心,以建筑业、建材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支柱产业,商贸、旅游业繁荣发展的城市。3、临洮县城镇体系规划(2001年)临洮县的功能定位:以建筑业、建材业、洋芋、花卉、蔬菜、农副产品和工业为支柱产业,积极发展旅游业,加快生态环境建设;依托兰州,接受兰州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成为未来兰州市的卫星城市,成为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快速发展的现代化的开放型城市。 4、兰州都市圈规划纲要临洮作为兰州都市圈的节点城市之一,其功能定位是都市圈的“南大门”和“后花园”。以面向甘、川为主的都市圈南部物流中心之一;建设成为都市圈的核心区外迁工业基地和鲜切花生
19、产、种球繁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充分发挥“文化县”品牌优势,建设成都市圈特色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并将充分发挥不可替代的生产、生活功能及吸纳城市产业和人口扩散的作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区域资源优势,辐射带动带动康乐县、广河县、东乡县(达板)等腹地的发展。八、规划范围和技术路线1. 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即临洮县行政区划范围:总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规划区是城市规划法规定的行使规划管理权的区域。按法律规定,规划区包括市区、郊区和行政区域内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根据临洮县城行政区划和人口规模增长情况以及地形地貌现状和现状行政界线,确定:本次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南
20、跨花卉基地1公里,北越八里铺镇建成区0.5公里,东西分别以岳麓山、西岩山的山脊线为界,面积约65平方公里。3.规划技术路线回顾上版城市总体规划执行情况,研究和总结临洮城市建设经验与教训。通过实地考察,分析临洮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条件、历史基础,了解清楚临洮发展的县域情况。为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提供客观依据为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借鉴国内外其它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经验,以临洮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出发,把握城市定位、城市发展规模、用地空间发展与优化、城市建设时序等问题。应用系统优化、专题研究、对比等方法和GIS、AUTOCAD、SPSS等技术手段,研究具体用地和城市基础设施建
21、设。规划的实施与部署完成初步规划草案、规划大纲初稿征求县四大班子领导意见修改调整规划成果编制,规划成果评审提交总体规划正式成果 临洮县城总体规划技术路线图第二章 临洮县域概况一 地理位置临洮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洮河下游,东邻安定区、北接兰州市、南连渭源县,西与宁夏回族自治州的东乡、广河、康乐三县接壤。全县辖12镇6乡、总人口551831人,其中农业人口52925人。临洮县地处陇西黄土丘陵沟壑区西缘,东北部有祁连山的余脉陇上屋脊马衔山,西有洮河自南向北流入黄河。境内有西秦岭的余脉南屏山和祁连山的余脉马衔山,形成了高山、丘陵、沟壑、梁峁、河谷、平川纵横交错的地形。处于东经10330-10419,
22、北纬3503-3557。全境南北长约103公里,东西宽78公里。总面积为285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约200多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2。丘陵区约20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193。平原区面积约为6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105。二 行政区划临洮辖12镇6乡,即洮阳、八里铺、新添、辛店镇、太石、中铺、峡口、龙门、窑店、玉井、衙下集、南屏12镇;红旗、上营、康家集、站滩、漫洼、连儿湾6乡。共有18个乡镇政府、324个行政村、2367个村民小组。三 历史沿革临洮是我国西北地区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它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迹,全县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九处,县级文物二十三处,经考古工作者调查,新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洮 说明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