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党员干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课讲稿2篇.docx
《2024年党员干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课讲稿2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党员干部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党课讲稿2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党课: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理性爱国、如何理性爱国?党课: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党课: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理性爱国、如何理性爱国?当前中美博弈加剧,面对拜登政府的挑衅打压,我们这样回应:谈,大门打开!打,奉陪到底!欺,痴心妄想!今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时,面对美方的无礼傲慢,我国外交人员有理反击的行为,更是激越全民的爱国热情。今年美国组织G7会议,共同商讨施压于中国,但中国已不是120年前那个任人宰割的大清国了。与此同时,一部分网友天天盲目喊打喊杀,瞎喊口号煽动民族情绪,呼吁抵制打砸美国企业。这反而引起了我的深入思考:什么是爱国、什么是理性爱国、如何理性爱国?一、检视
2、爱国行为,认清现实挑战(一)盲目爱国运动暗含盲动与暴行。2012年9月10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起民众捐款,最终以2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66亿元,非法收购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严重损害中国国家利益,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对此,数以百万计的爱国同胞发起抗议日本政府、抵制日货的保钓运动,西安、青岛、长沙等10多个城市发生规模不一的群众聚集、游行抗议活动,并在后期迅速急转直下,发生了多起当众焚烧或打砸日系车、袭击在华日本人等过激行为。一时间使得原本庄严正义、声势浩大的爱国行动掺杂了打砸抢烧的非理性成分。特别是长沙,日资商场平和堂被烧抢,暴徒带着面罩、手拿钢管,有组织地冲进商场一楼,专抢珠宝
3、名表和名贵化妆品,其他人若动手便打,理性的保钓运行最终走入非理性的歧途,演化为暴力打砸抢烧行为。(二)波云诡橘的形势充满挑战。中美博弈斗争对抗加剧。习近平总书记通观国际国内大势,反复强调美国对我极限施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外部环境中最大的影响因素。尽管经历了“大选乱象”、“国会山沦陷”,美民主党与共和党在对华强硬立场上始终达成一致。从国内形势看,分裂势力破坏活动不断。在西方国家暗中操纵下,“港独台独”疆独”“藏独”等分裂势力持续兴风作浪,“港独”势力调整策略进行顽抗。(三)国家安危关乎个人幸福。提起苏联,人们都不会陌生。这个曾经盛极一时的红色帝国,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
4、二战结束后,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强国,和美国争霸长达数十年之久。在70年代巅峰时期,苏联一度在战略态势上压倒了美国,迫使美国不得不采取战略守势,整个欧洲都在苏联钢铁洪流面前颤抖。在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为了解决积重难返的经济问题,妄想和西方国家求和,共同发展经济。实施的改革过分西化,摒弃了原先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政治体制,让很多苏联人顿时无所适从。之后,西方国家又适时地进行文化入侵,大量苏联人开始接触西方的文化,思想更加混乱。到最后,连苏联人自己都对本国的文化信仰产生质疑,开始敌视自己的祖国,污蔑自己国家历史上的英雄。后来的叶利钦更是全面倒向西方,甚至为了让西方接纳自己,主动把苏联解体。结
5、果呢?苏联的解体使其人民失去了大国的自豪感、安全感、民族认同感。解体后采用了西方绐出的休克疗法的有毒方子来试图重振经济,反而落入了西方所设陷阱,让国家及百姓积累了几十年的财富落入到了西方财阀和少数当地富豪的手中。苏联解体之前,民众生活水平比中国高得很多,而短短30年的时间中国已在各方面远远领先了原苏联的各国,因此说苏联的解体除了绐那些政客与极少数人带来利益之外,绝大多数的民众都是受害者。二、爱国需要理性,斗争义不容辞对于当代青年的我们来说,祖国,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地,建功立业之所,稀里糊涂地爱国不行,单纯感性地爱国不够,盲目偏激地爱国不要。我坚信:爱国需要理性思维,需要斗争血性!(一)理性爱国
6、运动维护国家民族尊严。大家都知道“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华民族反帝反封接爱国运动的大幕。因为巴黎和会罔顾中国利益,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1919年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还我青岛、誓死力争”、“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响彻云天的口号中,愤怒的爱国学生痛打章宗祥、火烧赵家楼,遭军警镇压,有人流血被捕,喷涌的爱国热情迅速发展成席卷全国的罢课、罢工和游行请愿。但爱国运动始终保持在相对理性的范围,只对卖国贼、不对老百姓,只爱国、不祸国,这使抓不到把柄的大总统徐世昌最终也服软了,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
7、签字,五四运动取得了完全胜利。(二)爱国离不开国防意识。国防,简言之,就是国家的防务。辞海的解释是:“为捍卫国家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国防意识,是一种自觉维护民族和国家利益的群体意识,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体现之一。这是一种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是一种无形而巨大的威慑和战胜敌人的精神力量。国防意识是整体意识。国防不止是“军防”,军队是人民的军队,国防的全民的国防。建设巩固国防是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和每个公民的共同职责,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20世纪50、60年代,为了打破大国核讹诈、核垄断,我们党毅然决定独立自主研制“
8、两弹一星”。全国人民以“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的决心,万众一心、团结奋战,胜利完成“两弹一星”工程。纵观世界大国兴衰,一个强大国家的背后必然有一个强大国防作支撑。古罗马成为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靠的是罗马军团开疆拓土;18世纪以来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仰仗的是皇家海军的坚舲利炮;“二战”之后美国成为全球霸主,与其强大的军事实力有直接关系。(三)爱国要旗帜鲜明敢斗争。今天,我们正行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上,除了真刀真枪的军事斗争,是否就没有其他方面的斗争了?答案是否定的。当有人亵渎英雄、戏说经典、恶搞领袖、大搞历史虚无主义时,我们要站出来反对;当有人传播小道消息、散布灰色文化时,我们要
9、大声说“不”;当有人破坏爱国主义场所,从事分裂祖国、危害国家的活动时,我们要义无反顾地进行制止各种挑战考验面前,每一位青年都需敢于发扬斗争精神,敢于争取胜利,才能让爱国主义旗帜高高飘扬。三、坚守本职岗位,行动践行爱国我们讲爱国,要讲理性,更要在具体行动中践行爱国主义。(一)爱国首先要忠诚于党。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当代青年的鲜明特点和光荣所在。老英雄张富清虽九死一生、功勋卓著,却深藏功名64载,从不以此为资本向组织要待遇、提要求,也从不为家人搞特殊、谋私利。张富清同志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始终牢记理想信念,坚定不移跟党走。革命战争年代,张富清坚决做到“党指到哪里,我就走到哪里,
10、打到哪里”。每一次战斗,他总是积极报名参加伤亡最大的“突击队”,冲锋在前。他总结打仗的秘诀是“不怕死”“决定胜败的关键是信仰和意志”。1955年退役转业时,张富清主动选择到湖北最艰苦最偏远的来凤县工作,从此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离休后,仍然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直到2018年末,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工作中,他的感人事迹才被发现。爱国就要坚决听党指挥。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的忠诚誓言和基因血脉。面对国家利益,我们只有奋斗奉献的义务,没有妄评乱议的权利。对非理性爱国行为坚决抵制、坚决斗争,确保始终与党一个声音、爱国一个步调。(二)爱国其次要为民服务。他21岁进山,在远离营区数百公里的深山哨
11、所中,整整驻守了17个春秋。他便是赵平普老班长,河南省港池县人,1997年被评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1998年1月荣立一等功。1982年,赵平普从军入伍时,他立志要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而命运喜欢捉弄人,赵平普的军旅生涯始终与“平淡无奇”四个字紧紧绑在一起,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平凡”而又“普通”。1992年初,根据工作需要,单位成立“夫妻哨所”。赵平普一封“加急”家书,把已在老家县城当了10年小学教师的爱人王松华请过来“随军”,孤寂的哨所迎来了它的“女主人”。打这以后,一天一趟的通信线路维护和巡查,不再是赵平普独往独来形单影只,而是他和妻子两人连袂携手相互帮衬的身影。(三)爱国最后要
12、干好本职。理性爱国就要踏实干好本职。爱国不是喊喊口号,图一时之快,国与国的利益之争,最终是综合实力的较量。我们要有一股劲、一种精神,努力干惊天动地事,做P急姓埋名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当好强国路上螺丝钉,练好真本事,推动爱国热情从感性向理性转化、从思想向行动转化。“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没有国家繁荣发展,就没有家庭幸福美满。正是因为有繁荣富强的祖国,才有了我们每一个人幸福的小家。党课: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同志们: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
13、兴而团结奋斗”,“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要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面对世界正在经历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正在经历的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爱国主义教育起到了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磅礴伟力的重要作用。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一、深入理解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内涵与意义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团结奋斗始终是全体中国人民最宝贵的精神品质,也是
14、我们战胜一切困难、走向辉煌的关键所在。新时代团结奋斗,既是对过去几千年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传承,更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生动诠释。对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内涵和意义进行深刻把握,能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支撑、注入实践力量。(一)团结奋斗具有丰富的内涵“团结奋斗”这一核心概念包含了“团结”和“奋斗”两个要素。现代汉语词典对“团结”和“奋斗”分别作出如下释义:“团结”有两重含义,第一重含义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第二重含义是齐心协力、结合紧密以及和睦;“奋斗”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
15、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团结和奋斗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团结为奋斗提供凝聚力和方向,奋斗为团结提供了思想和物质基础,二者不可分割。由此可见,“团结奋斗”就是具有共同理想或共同任务的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集中力量努力干。团结奋斗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中,具有丰富的内涵、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因此对其理解要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和现实。在新时代的中国,团结奋斗的主体力量是党领导的人民群众,具体包括全党、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全国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共同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过程中,必须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沿着中国特
16、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发扬斗争精神才能凝聚磅礴力量。“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该论断表明,“团结奋斗”包含了行动结果和精神标识二重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行奋斗,使得新时代十年以来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因此,本文对新时代“团结奋斗”的内涵定义如下: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薛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状态和实际行动。(二)深入领会
17、团结奋斗的重要意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性跨越,是全体中国人民携手共进的崭新阶段。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团结奋斗是全体中国人民赢得历史主动、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然要求,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时代机遇,汇聚起万众一心、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有效应对国内外新挑战,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团结奋斗有助于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携手应对重大风险挑战。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血脉中的强大力量。团结奋斗传承于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基因和血脉中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践行团结奋斗精神,能够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将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共同的事业上,为实现
18、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新时代,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单靠个体力量难以应对。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在这个过程中,全国各族人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团结一心,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成功应对了一系列严峻挑战,如在经济转型、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充分体现了全体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精神风貌。随着团结奋斗精神日益深入人心,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已经成为我国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在抗击疫情、抗洪抢险等重大灾害面前,全体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用团结奋斗筑起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团结
19、奋斗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我国的一个显著特征”,团结一心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走向繁荣的关键。进入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日益和谐,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在团结奋斗过程中,各民族形成“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对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认同”,不断提升国家认同感、国家向心力、国家自豪感,促进社会和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得到了显著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 党员干部 爱国主义教育 主题 党课 讲稿
